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国记忆〕初雪:红红小火炉

2019-12-09 22:04 作者:维扬之水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微信公众号:维扬之水szp

早起,趴窗户上看,地面湿津津的,青上有,小汽车顶上有一点雪,白白的。

小时候,一入冬,村里电压就变低,小黑白电视画面不全乎,平日明亮的灯光昏黄如豆。估计有人在用电炉子取暖,村里变压器带不动。听大人们说起电炉子,觉得是很神奇的东西,能把变压器吸没电。

那年我在一个遥远的中学做代课老师,隔壁办公室是一个刚毕业的小青年,不记得名字了,印象里是很常见的,但没有任何特色的名字。我住校,他本地的,碰面的时候很少,高高瘦瘦的,两条大长腿,穿着西服,长发,样子很酷,细看西裤裤脚没有卷边缝起,就那么散着,露出锁边的线,显然是个随性散淡的人。

偶尔遇见,在楼道闲坐说起上学时的趣事,他说大学时穷啊!晚上预备个小电炉或大电热杯,煮点粥或泡面,一听宿管敲门,吓得开窗赶紧丢楼后夹道里,才敢去开门。有别的老师在楼下远远看见我们开心的说话,以为有点啥意思。后来这个小青年替的那个老师休假结束,他任务完成离校,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走的,失业了,估计不好意思来学校,再也没有见到。

几年后,时乖运骞,我又到那个遥远的地方工作,这次换了工种,在一家公司做文员。 单位虽有食堂,单看那几个窗口,饭菜花样很多,可都是清汤寡水的,早上喝一大碗豆浆,加一勺白砂糖,撕巴两根油条。中午吃点少油没盐的凉拌菜,晚饭清米汤配馒头咸菜。到那儿时我120多斤,一年后瘦了18斤。就这还是经常去外面小饭店吃米线、面条和饺子的结果,有时还买炸串豆腐和丸子。如果不去外面小店吃饭,不自己做饭,估计瘦得更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卖砂锅米线和面条的生意特别兴隆,米线在一个大桶里泡着,老板娘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卷,卷好放进一口煮着猪棒骨的大锅里,锅里有奶白色的汤,热气蒸腾,捞出米线或面条后,放一勺鸡精和盐、花生碎、一点儿香菜,然后拿个小勺子拨拉火腿肠片,拨拉呀拨拉,等着的人眼巴巴看着,盼望着,拨拉好几下子,依然是一片半片薄薄的红色小圆片,真不知道人家这技术咋练出来的,白瞎了看客那满腔的热情。直到有一次,我拿筷子一挑,发现米线里有两个疑似花椒的长翅膀的小黑点,呀,加肉肉了!拣出来扔了,又搅搅,又是三四五六个,绝望了,放下筷子,看看满屋吃饭的人,一声没吭走了出来。天,卫生差,老板家好几个人那么忙,算了。

食堂饭吃腻时, 中午又找一家面馆吃饭。这家店干净,2块钱一大碗面,男工们吃三块钱一小瓷盆面,一把烫青菜,盖着一个白白黄黄大大的煎蛋。最妙的是他们家那茶叶,据说是自家从湖北山里带过来的,泡出淡黄绿色的茶汤,甚热,入口回甘,还有一本指导做菜的杂志,名字忘了,好像是四川菜谱,里面有故事,有美食图片,记得有篇文写清朝杭州仪真南门外萧美人的,“喜制点心,凡馒头、糕饺之一类,小巧可,洁白如雪。”还有一篇苏东坡赞酥饼的,“压弯佳人缠臂金。”一碗茶,一本书,一把青菜,一个煎蛋,那面条吃的如此让人流连。

可也有腻的时候,往西走远点,有一家店里卖饺子,从没吃过那么粘皮儿的饺子,虽然是手工现包,等的人很多,可总怀疑面粉是粮库来的陈面粉,有一点过期的味儿。

工资微薄,不能总去外面混午饭,很多时候还是在食堂吃,晚上自己煮粥。初进宿舍,觉得很有意思,床下摆着一溜小电锅,足有7、8个,够一人一个。小姑娘们下班回宿舍,洗干净小锅,放一把从自己家带的小米,慢慢熬点粥喝。我也花十几块钱买了个圆圆的小锅,钢化玻璃的盖子,抽空就煮粥,这里用电锅属于半公开,只要注意安全,一般不怎么查。冬天冷,有时感冒嗓子痒痒,搁把绿豆,放点儿大米,慢慢熬,绿豆熬煮烂到开花,再放冰糖进去,抱着小电锅,一勺一勺慢慢品,觉得世上啥都没这个香甜。小锅是不锈钢的,底座是个小电炉子,如果锅漏了,扒掉螺丝,拽下锅,单用下面的小炉子烤馒头片。

糊里糊涂又混了几年。孩子该上幼儿园了,回市里做事。家里烧煤球炉取暖做饭,有时炉子灭了,换个小电炉取暖。去熟肉店买几个香辣鲅鱼块,搁到小铁网子上,烤出的油滴到红红的电炉丝上,嗞嗞冒烟儿。香味出来了,娃搬个小板凳,坐一边等着,小脸儿烤的红红的,挑出刺儿递过去俩小细手指头捏着,一块块的白色蒜瓣肉,嚼得香喷喷。鲅鱼肉憨实,烤过的却很嫩滑美味。

好久没去那个熟肉店,有次特意跑去找,人家已经不做鲅鱼块了,只有平鱼和酥带鱼,都不适合烤。自己做,又不想剥鱼,再说,天然气不适合烤东西,万一掉渣咋办?

想念小电炉了,别听我忽悠,天干物燥,冬天注意用电安全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enbkqf.html

〔家国记忆〕初雪:红红小火炉的评论 (共 2 条)

  • 浪子狐
  • 残影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