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2019-03-12 11:09 作者:探索之子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导读: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1、

柴荣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的事件,发生在后周显德元年(954年)的高平之战后。三月二十一日,取胜的柴荣休整军队,斩杀己方将领樊能、何徽等七十余人。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前几年,在山西高平市汤王头村发现的那个写有“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的无主墓,有专家推断其主人就是在那七十余人里。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么为什么柴荣要打胜了仗还杀那么多人?

他针对的就是唐末五代以来,一直很严重的骄兵悍将问题,以及这些人在战场上的卖队友行为。

可能有很多人听过这句话:“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这句话出自《新五代史》,是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所说。原文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

这短短几句话,直接展现出了五代时期武人的跋扈与野心。

“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新五代历·吴越世家》)

“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四岁而亡。”(《欧阳文忠全集·本论》)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图片来自网络)

曾有人半开玩笑式的做过以下总结

五代的皇帝,根本的属性是军事统帅。不直接统领军队,就可能被手下的将军出卖。(后晋少帝石重贵被大将杜重威和张彦泽出卖)

而合格皇帝的唯一标准就是能打。

以前能打,沉迷享乐不想打了,不行!(死于兵变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本身能打,但有人造反时因状态不好而不能打,不行!(后唐末帝李从珂,在石敬瑭造反时,因疾不能直接指挥军队,结果失败)

皇帝老了,继承人的选择标准也是能打。

继承人年纪小,不能领兵,不行!(儿皇帝石敬塘属意的继承人是幼子石重睿,结果他死后,大臣们直接另立新君)

继承人成年了,但性格软弱,不行!(后唐闵帝李从厚因宽仁软弱被成为菩萨奴,结果被部下抛弃)

五代的军阀,由于是军事统帅,以上皇帝要面对的问题都要面对,还多了一个被全国人都惦记的危险。

随着你的权力越来越大,功劳越来越多,皇帝会猜忌你,重臣想除掉你,部下想拥立你。比如你去平叛,结果平叛军和叛军竟然一起拥立你造反做皇帝,你想活下去,只有一条路——造反,当皇帝。(李嗣源)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柴荣刚登基时,他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成年了,也很能打,但还是有人不服!

所以他才御驾亲征,打了那场高平之战。

具体情况是:

后周显德元年,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刘崇趁后周“主少国疑”之际,再次勾结契丹兵南下侵扰,世宗力排众议,率军亲征,在高平之战中大败北汉军,史载,“(北汉军)僵尸弃曱,填满山谷。初,官兵至高平,降贼军数千人,所获辎重、兵器、驼马、伪乘舆、器服等不可胜纪。”

凭此一战,柴荣才算是坐稳了宝座。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坐稳了宝座,自然就要收拾下面的骄兵悍将和杀人立威了。高平之战中,双方刚交战,后周马军将领樊爱能、步军将领何徽就开始卖队友,他们引数千骑兵溃逃,还导致步兵干余人投降北汉。当时后周军的右翼整个崩溃了。

这个危急时刻,所幸柴荣亲自领亲兵督战。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与偏将赵匡胤各领两千骑兵,冲锋陷阵,内殿直马仁瑀射杀数十名敌军,殿前军将马全乂(yì)也率领数百骑兵猛冲,这才扭转了战局。

说真的,要不是柴荣真的很能打,自己的亲近手下也卖力死战,这次就真被坑死了。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因此,打完这仗,你要是柴荣能不杀樊爱能、何徽?/

2、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的最后一朝后周的第二任皇帝。而五代十国,是大一统王朝唐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乱世,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大军阀,只要有点实力,就可以自立为帝,当时的大江南北,竟然有十余国之多。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立国众多,朝代更替频繁,短短72年的时间内,就更迭了多达五个朝代,平均一朝不足15年的享国时间。在这种大背景下,君臣之间猜忌不断,当时的军阀们也都普遍习惯了墙头草的作风。谁强就跟谁,谁弱就抛弃谁,反正不愁找不到收留的地方,大不了自立,过过当皇帝的瘾。

郭威就是被后汉第二位皇帝隐帝刘承祐猜忌,不得已起兵造反。在除掉刘承祐之后,郭威“黄袍加身”夺了后汉的江山。

郭威去世之后,柴荣继位,成了后周第二任皇帝。柴荣此时年仅33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定下了“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三十年大计划

但是,柴荣并非郭威亲生子,而且多数时间都在经商。后周立国后,虽然柴荣在澶州任上的两三年,颇有政绩,但是没有战功。适逢乱世,军队就是真理,柴荣既要面对朝内大臣、将领的挑衅,还要面对北汉、契丹等外敌的威胁,可谓是内外交困。因此,柴荣为了快速立威,就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建立功勋。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恰好,后周的世仇北汉,看后周新帝登基,国本不稳,就勾结契丹,率三万后汉大军和六七万契丹大军,大举来犯,想一举灭亡后周。

柴荣力排宰相冯道的劝阻,御驾亲征,率后周大军与北汉、契丹联军大战于高平。

后周军排出了最强阵容,大将李重进、白重赞将左军(西路),樊爱能、何徽将右军(东路),向训、史彦超居中军,张永德率禁军拱卫皇帝。后汉皇帝刘崇也同样列为三阵,大将张元徽居东偏,契丹大将杨衮(跟北宋杨家将无关,这位是契丹人)居西偏,刘崇居中军。

两军对垒,刘崇命大将张元徽率领军进攻。后周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怯敌,一触即溃。二人率本部骑兵,拼命逃跑,途中遇到了前来支援的刘词等后周将领,两人还劝:“军败矣,可无前也。”大军已经战败了,赶快跑吧。这二位纯粹是被派来负责搞笑和活跃战场气氛的。

但二人的逃跑,却给后周大军带来了不利影响,反而大大助涨了后汉军队的士气,樊爱能、何徽所率的“步卒数千弃甲叛降元徽,[北汉军]呼万岁声振川谷。”如果没有恰当的应变,那么后周军队的士气将会一落千丈,必然大败。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看到这种情形,柴荣也大吃一惊,这两个家伙怎么回事,打都还没打,就跑了。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柴荣亲自执兵上阵,而赵匡胤、张永德、李重进、史彦超等将领也奋勇杀敌,后周军威大振。

原本呢,后周军队较少,而后汉和契丹联军是后周军的数倍,基本上胜券在握。可是刘崇不听杨衮的建议,把杨衮还有其所带的契丹大军全给气跑了。当时战场上刮着南风,风势越来越大,北汉军队处于北方逆风,而后周军队顺风,后汉军队大败。

到了晚上,刘崇好不容易将混乱中的军队归拢,结果又被柴荣带着赶到的刘词援军一阵追杀,把刘崇的中军大帐都给端了,而后汉大将张元徽战死。刘崇自己迷路,阴差阳错,竟然逃了出去,一年后去世。

高平之战,后周大获全胜,周世宗自然要论功封赏,大宴将士。柴荣就是借大宴将领之机,公开处置了逃跑将领樊爱能、何徽等人。他故意问禁军统帅张永德(郭威的女婿,柴荣内弟):“樊爱能及偏裨七十余人,吾欲尽按军法,何如?”

张永德是一个非常厚道、实在的人,一直对柴荣忠心耿耿,答道:“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柴荣就是要想借张永德之口斩将立威,遂“斩败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余人,军威大振”。

柴荣借助高平之战的胜利,重加封赏赵匡胤、李重进、刘词等将领,并斩杀樊爱能等逃将。柴荣恩威并施,确保了自己在后周的统治地位,为之后整顿军政,开疆拓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柴荣虽然一日之内,斩杀了70多员战将,历史上却没有人说柴荣残酷无情的。

只可惜,柴荣去世的太早,登基才仅仅五年,北伐大辽,连夺三关三州,正准备进攻幽州,收复整个燕云十六州之时,却因病去世。柴荣将一个相对富庶、稳定的江山,交给下一位“黄袍加身”的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只可惜经赵宋一朝都没能再收复燕云十六州。

柴荣如果真的能有三十年的帝位,在赵匡胤等将领的辅佐下,有很大的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建造一个比北宋更为强大的后周朝。再加上柴荣自少年时就开始经商,乃是商人出身,又喜好黄老,他应该会对商人、手工业者更加的照顾,也许,资本市场、工业革命就会先在华大地上开花结果了。什么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估计根本就没有出现的机会了。而我大中华帝国将会一直傲立于世。

3、

954年,51岁的郭威病逝,遗命传位于养子柴荣。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高平之战就发生在此时。当时北汉的刘崇得知死对头郭威已去世,认为新皇根基不稳,因此他与契丹联合,乘虚而入,重兵攻打后周。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周世宗柴荣不畏强敌,力排众议,御驾亲征。针对敌军的排兵布阵,柴荣也分兵左、中、右三路,左路统帅为李重进、白重赞;中路为向训、史彦超部;右路由樊爱能、何徽领兵;而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则率禁军紧随柴荣。

三月十九日,后周军队在巴公原大战联军。战事伊始,后周军旗开得胜,但由于后周援军不至,寡不敌众,渐渐不支。刘崇命张元徽进攻后周的樊爱能、何徽部,结果樊、何两将不敌张元徽,临阵脱逃,士兵群龙无首,登时大乱,大量士兵投降了北汉。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千钧一发之际,柴荣临危不乱,亲自督战。时任宿卫将的赵匡胤乘机鼓舞将士斗志,与禁军主将张永德各领精兵,左右配合,终于力挽狂澜,控制了战局。北汉战将张元徽因战马倒地遂被杀,联军随之大乱,刘崇大败而逃。

战后,柴荣决定对逃降追责。他原决定对樊爱能等主将网开一面,只对樊爱能以下的逃将予以军法处置。可是张永德认为柴荣如果想做个守成的皇帝,这样做也可以。如果想开拓疆域、征战四方,不重惩逃将、严肃军纪是不行的。于是,柴荣采纳了张永德的建议,一日之内,斩杀了包括樊爱能、何徽在内的七十余名将校。

高平一战,是关乎后周生死存亡的一战。此战后,柴荣大力整顿军队、严肃军纪,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赵匡胤也在高平一战中一战成名,崭露头角。他在张永德的推荐下,被柴荣提拔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此后,不断受到重用,直到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出任殿前都点检,取代了张永德,并在柴荣去世后次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废掉柴荣的第四子周恭帝柴宗训,自己做上了皇帝。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

灵遁者国学智慧整理提供。内容来源网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bkpkqf.html

柴荣为何要在一日内斩杀70名将领?的评论 (共 2 条)

  • 听雨轩儿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