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徽岭:回家的路

2018-10-15 21:14 作者:竹叶清清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腊兵败歙州,在睦州青溪帮源洞被俘。这一年,岳飞在风水大师赖布衣的指点,破坏了歙州的所有龙脉;这一年,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歙州〔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歙州〕被宋徽宗改名为徽州,1667年康熙分治时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建安徽省。之所以改徽州是因为王安石的”晓渡藤溪霜落后,过徽岭月明中”的诗句,诗句中的徽岭就在绩溪,继王安石之后施润章、乾隆皇帝留下了赞美徽岭的诗句,而在徽岭脚下就是”千灶万丁”的大徽村。

据《徽州府记》、《太平广记》(宋)、《新安志》(罗愿)、《歙县志》(民国)记载大徽村在绩溪西北五里,是新安汪氏越国公汪华一脉的聚居地,唐时武皇女婿汪勗、名将汪节及宋代名士汪晫均出于此,据考证紧靠徽溪渡口的大徽村,西有天福寺,中有麒鳞街,东有汪王墓,北有徽岭关隘,南有徽溪;面积达2平方公里,是巴掌大的小县城两倍之大。据说汪勗是麒鳞送来的,送子麒鳞走过的街道成了麒鳞街,汪节则是天福寺的金刚神转世;然而,繁华的大徽村却在元末明初一夜之间消失殆尽,只留下残垣断瓦。

传说大徽村的消失源于一把镰刀,这把消失的镰刀误杀了一位老人,然后涉及了整个村落,使大徽村成为历史的碎片。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兵困徽州时,大徽村人躲避战乱从徽岭向北迁徙,这一走,新安汪氏遍及全国,于是便有了”天下汪姓出徽州”之说。对于徽学专家来说,大徽村自元后成了一个谜,而徽州得名成为徽学研究争议话题。

一些徽学专家认为”徽”有捆绑之意,并以《说文》为佐证,然而《尔雅·释诂》中的”徽”字为善也。《尔雅》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最早的词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宋朝又是儒家思想的顶峰阶段,”程朱理学”就是宋朝时期儒家思想的结晶,因此用《说文》中的”徽”字释义来推测徽州得名是不可取的,况且当时秦桧(徽州人)得到重用。

“徽”字是中国汉字最完美的字,现代堪舆学家认为“徽”字可拆为”山、从、系、文”,古人双人为戈,“徽”字”文”为朱雀,”从”为玄武,”山”为苍龙,”小”为河川(白虎),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用这么一个“徽”字取代”歙”字,妙不可言,难怪徽州散了三十年,还有人为徽州复名振臂高呼。

站在大徽村的遗址上,我忽然发现当年大徽村的布局是一个”徽”字。以徽岭为龙脉,以汪王(地方神)墓、天福寺为朱雀玄武,徽溪从徽岭而下,绕村而去,正是这是这一布局让大徽村成为风水佳境,只可惜喧嚣繁华的大徽村成了沙滩和田畈,只留下一个叫麒鳞干的地方,或许那是后人的一点念想罢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然而,徽岭仍在,这条横亘在城西的山脉将绩溪分为岭南、岭北,成了徏行者的乐园,寻徽者的圣地,尽管徽州成了断片,但徽岭成了回家的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vzbskqf.html

徽岭:回家的路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