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座依山傍海的古老监狱

2018-12-04 11:25 作者:Mr Lee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澳洲塔斯马尼亚游记之一

文/李小烈

二十多年前我代理刑事案件,到市象山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对看守所戒备森严的管理有所了解。之后,旅游到重庆歌乐山参观中美合作所渣滓洞,对渣滓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的隐蔽地形也有所了解,感觉监狱四周都有冰冷的铁丝网、高高的碉堡和隐秘的暗哨,让人望而生畏,胆寒发竖。

然而,在今年8月初我与家人到澳洲塔斯马尼亚霍巴特自驾游,到澳洲旅游胜地——有“鬼域”之称的阿瑟港监狱,参观与死亡或刑罚相关的历史遗迹游览,对监狱的认识增添了新的内容。我们驾着在霍巴特机场出租的小汽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程,到达霍巴特西南112公里处的一个荒凉的半岛,这里就是有着“鬼域”之称的阿瑟港监狱(Port Arthur),曾是著名的囚犯流放地。现在几乎是每个去塔斯马尼亚旅行的游客,都会专程到访的著名景点。

当女儿停泊好小汽车,我走下车眺望远处的阿瑟港监狱,哗噻!那监狱被三面群山围绕,一面朝向碧波荡漾的大海,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像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呈现在眼前,马上引起我的丰富联想:这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绝佳海景洋房吗?这不是我们工作之余,寐以求的休憩胜地吗?那监狱周围古树参天、绿草茵茵、鲜花盛开,以及南太平洋壮丽磅礴的海上景观,美到让我目瞪口呆,完全刷新监狱只有阴森恐怖的认识。“倘若现在将我关在这里一个星期,绝对不想越狱!”我笑着对女儿说。

虽然说阿瑟港监狱周围风景如画,但随着我近距离参观监狱牢房、特重狱房、禁闭室、精神病院、火药库、法院、基督教堂和守卫塔,以及充满奇特风格的监狱博物馆,里面展出许多当年的图片和实物,包括犯人的囚衣,鞭子和锁链等,还是让我感到震惊,感觉到当年英国人对流放犯的残忍虐待,也进一步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监狱等专政机关都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给我们导游的是一位个子不高的女孩,我估计她是中国留学生,她对澳洲监狱历史的详细介绍,以及她那甜美的嗓音、伶俐的口齿、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们感觉格外亲切、开心。她介绍澳洲监狱历史,让我们知道,1770年英国探险家以大不列颠的名义宣布对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区拥有主权。由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孤立,同时又由于美国在1782年拒绝接收囚犯,澳大利亚被认为是流放这些囚犯最好的地方。在接下来的80年里,大约有16.2万名在英国被判有刑事罪的男女流放到澳大利亚多个不同的罪犯流放地,如悉尼的老达林赫斯特监狱、布里斯班的巴沟路监狱、墨尔本的老墨尔本监狱、西澳洲的弗里曼特尔监狱、塔斯马尼亚的阿瑟港监狱等。

走近监狱的房子,导游继续说,这次我们游览的阿瑟港监狱是澳洲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监狱古迹,被列入澳大利亚国家遗产名录。它建于1830年,原是政府的伐木和木材加工厂,从1833年开始这里成为了英国和尔兰判刑最重的囚犯的关押所,之所以选中阿瑟港关押,是因为这里三面环水有鲨鱼出没,唯一的陆路通道便是北部的“鹰脖”地峡,宽仅100米,那里不但派有重兵把守,还有一排凶猛的警犬,犯人插翅难逃。因此,对当年的流放犯来讲这里是最阴森恐惧的地方,被称为“地狱之洞”(Hell Hole)。从19世纪40年代以后阿瑟港监狱更成为了关押重犯的地方,对越狱重犯惩戒人员会把几十公斤的铁锁永久地焊住犯人的双脚,或关进四面无窗的黑暗禁闭室进行精神折磨,直到1877年阿瑟港监狱被关闭为止,这里最多有2000多名罪犯、士兵和家属。在这40多年的时间里,阿瑟港共关押过3万5千名囚犯,相当于当时澳洲人口的一半。1895年和1897年的两场大火席卷阿瑟港监狱,摧毁了这里大部分的建筑。现在呈现游客面前的监狱牢房多是断垣残壁,缺门少窗的建筑物,显得十分苍凉破败。

我们跟着导游参观那些保留完好的监狱牢房。我好奇心重,通过牢房门的小孔口,窥视房间里的情况,只见里面黑沉沉的,但有一束紫色的斜光线照射着一位年老的模型囚犯脸部,显得格外恐怖。我猜想,当年绝对没有那束紫色的光线照明,应是一盏煤油灯亮着,火苗忽明忽暗,似鬼火般闪耀,映衬着那瘦骨嶙峋囚犯的面庞。突然,牢房里传出一阵深沉的、发自肺腑的咳嗽声,那声音像是一个病入膏肓作垂死挣扎囚犯的呼喊,令人毛骨悚然,吓得我倒退两步,赶快离开。导游说,这里的牢房坚固窄小,没有窗户,皮鞭、锁链等刑具随时等着向罪犯发威。囚犯独居一室,相互不许交谈。放风时要戴面具,违者被关进暗闭室。囚犯还要做繁重的苦役,如修路、烧砖、晒盐、建房等,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则采凿花岗岩石块,用作当地建筑材料。阿瑟港监狱的许多建筑物牢房、火药库、基督教堂等都是出自囚犯之手。后来这里兴起了木材加工、造船、采煤、制鞋、制砖、打铁等工业。

离开导游后,我们乘船出海观光。突然间天气转坏,下着毛毛细,且伴随着强劲海风,我们只好躲在船舱避风雨。我们的船只还可到达两个小岛,一个岛是专门用来囚禁儿童犯的, 叫少年监狱。一些英国少年因为偷窃玩具就被送到这里,还有一些仅是偷了个面包或一条丝绸。这里曾经有过最小的少年犯9岁被关直到43岁才获释。另外有一个更小的岛,埋葬了2000多个囚犯,因此,被称为“坟墓之岛”。因为岛上晦气又要缴纳上岛参观费,中国游客没有人上岛参观。

在归航途中,我站在船尾眺望堪堪远去的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古老监狱”,透过监狱的废墟,仿佛仍能听到囚犯们绝望和挣扎的呼喊,仿佛依然清晰地听到囚犯们在武装警戒的小教堂里轻声的祈祷。我陷入深深的沉思,那些流放的囚犯们是怎样在这恐怖地方存活下来,更无法想象就是在这地狱之洞里,他们能开垦出大片的土地。我想,倘若没有当年流放到这里的囚犯在岛上拓荒,没有囚犯们后人在澳大利亚各地的辛勤劳动、建设,哪有后来美丽富饶的澳大利亚。正如伟人说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阿瑟港监狱的阴森恐怖与苦难已经过去,现在留给人们只有无限的感怀和风光无限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人文章在散文网发表,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任何商业、非商业转载,必须明示本文作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vyxskqf.html

一座依山傍海的古老监狱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