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如猛火煮肉悟如慢火温肉

2018-09-11 17:35 作者:观鹅会意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学如猛火煮肉 悟如慢火温肉

文/观鹅会意

谋篇构思文题,是想起摘录《曾国藩家书》里的一段话;“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这段话把读书学习与感悟领会,解释的是淋漓尽致详尽透彻。

其实一个人不论是去读书学习,还是去拜师学艺,都必须猛下一番十年寒窗和闻鸡起舞“猛火煮”的苦功。追求学识如猛火煮肉在于熟,博览群书才能达到熟的程度,只有滚瓜烂熟才可熟能生巧;积累下一定的知识去感悟,如慢火温肉在于香,这样才能达到格物致知的境界,班香宋艳就在于悟。

纵观古今之文人墨客,特别是白居易前辈,他在读书“猛火煮”下的苦功最大,“昼课赋,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他刻苦读书读得口舌生疮,手肘磨出茧,眼睛疲劳的飞蝇垂珠,年纪轻轻的身体瘦弱,牙齿松动头发全都白了。再看苏轼前辈一生读书“猛火煮”怎么去下的苦功,苏轼前辈因“乌台诗案”在四十三岁时被贬谪黄州,但是他没有因为贬官坐监而影响了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一部《汉书》将近75万字啊,他连抄了三遍,能够倒背如流,这等一生“猛火煮”的刻苦学习功夫谁学得了啊!他还给自己发明了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法,“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每一本书要读上好几遍,每一遍都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求、去研究、去感悟。看到好文章更是敲骨吸髓,何止八面,几乎每个字他都要去玩味数遍。

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前辈,年轻时破格录取清华大学,他发出“猛火煮”的豪言壮语:“横扫清华图书馆。”结果他以书为伴一生没有给自己一点闲境,记录下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和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在“慢火温”的感悟中,写出了《围城》、《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宋诗选注》、《管锥篇》等著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怎么去看待读书之苦与乐,这是个修养与境界的问题,让不读书之人去看待读书,他认为读书学习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宁锄一亩地,不读一本书,一本书的价值不如一个能充饥的烧饼。让爱读书之人去看待读书,他们认为“天下奇观书卷好”,看重书本比金钱都珍贵,看到一本好书宁愿不吃饭也要买下它,他们感悟读书是一件天下无以伦比的乐事。鄙人为自己书法了一条座右铭:“风花月拥书眠”,读书人把能够达到拥书而眠的境界,看成如同风花雪月自然雅景那样的美好享受。

爱读书之人是不讲究读书学习环境条件的,推荐看客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一本书,该书通过二十三位被采访者的口述,编辑出19篇真情实感的文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为群众办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也喜欢写东西》,《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等。从一篇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习主席他不到16岁插队,住的农民的窑洞炕席下有虱子、跳蚤、臭虫,知青们撒上六六六、敌百虫都不起作用,咬的他们知青全身都是包。白天劳动干得活是挑一但但臭气难闻的猪粪,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都精疲力竭的一上炕就打起了呼噜。但是习主席还是不顾疲劳坚持打开他带来的两行李箱的书籍去学习。习主席从来不讲究读书学习的环境条件,农民说他“在窑洞的时候,近平就在炕桌上、炕沿上写字。天气暖和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坐在石头上、趴在磨盘上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习主席在七年知青插队艰苦的岁月里,能够做到苦中作乐去读书,自得其乐去写作。所以,现在大家聆听习主席的讲话就是一种享受,一会儿旁征博引,一会儿妙语连珠,一会儿引经据典,感觉他讲话有自信、有味道、有品位、有特点、有内涵,有境界、有穿透力,这就是一个有学识、有修养、有境界之人所达到的高度。对比之下我们这些党员干部,上班有宽大的办公桌,办公室还配备着可以学习查询的电脑,回到家里还有书房,回顾自己一年读了几本书?写出来几篇文章?是否有些许汗颜?

读书给人带来的苦也好乐也罢,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还是为了独立自主地去生存,往大说是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往小说是为了伸展自己的理想抱负光宗耀祖。人生在世有两种生存方式,读书人是以劳心求生存,不读书人是以劳力求生存。不论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都要踏踏实实去做好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够问心无愧地面对生活和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曾国藩前辈对各行敬业者的总结:“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雍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农民如果下力气去种田,遇到荒年也会有收成;商人如果积累下奇缺之货,遇到行情不好也会买卖兴隆;读书人如果学有所成,哪见过终生不中科举功名的呢?即使没有科举成名也会干好其他职业,只怕是学业不精徒拥虚名。

曾国藩前辈把人生归纳为三境:“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 ,老年经不得逆境。”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父母给安排的顺风顺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人生是需要自己去努力拼搏的,养尊处优只能使人忘乎所以,滋生娇生惯养自私放荡的性格,使其未来难成大器。如果一个人在中年时期无所事事放纵自己,放任自流会使其丧失志向,本来中年是应该付诸实践到了收获的时期,结果因庸庸碌碌一无所获难有建树。如果一个人到了老年身处老无所依的逆境,同样也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没有老有所乐的环境,就不可能有丰满人生的结局。

童年时期爱读书,七岁看老少年立志必定大有作为;青年时期爱读书,可施展胸中之抱负光宗耀祖;中年时期爱读书,一可提高修养、二可书香门第、三宜著书立说;老年时期爱读书,可丰满人生的阅历达到大器晚成。

(剽窃是一种可耻行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veuskqf.html

学如猛火煮肉悟如慢火温肉的评论 (共 14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