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话文正解<道德经>

2018-10-20 08:46 作者:老农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白话文正解<道德经>

前言

斗山斗士

<道德经>是一部千古奇书,它的出现对中国影响巨大;第一,创立了一个教派----道教。第二,开创了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第三,开启了哲学之门----哲学的朴素辩证法。第四,丰富了文学词汇----直接创生成语39个,经典名句一百多个。它不但对中国影响巨大,对世界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老子是美国<纽约时报>排出的世界历史百位名人之一。<道徳经>曾被<纽约时报>列为世界十大古典名著之首。<道德经>在西文的译本总数近500种,涉及17种欧洲文字,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但是,<道德经>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著作,因为那时汉字尚不齐全,词汇也不丰富,文体也不完善,所以,<道德经>出现了用字生拗,主语缺失,关联词不明;有时因果句省略了因句,谓宾语颠倒,再加之后世用标点断句的些小失误,又加之<道徳经>中经常运用对比句和排比句,有时侯在同一章中反复出现,但它们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等等原故。以至造成了后世对<道德经>的费解。由于费解,从而使<道徳经>又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由此老子也成为了道教的教主,后又被武后封为了太上老君。<道德经>也成为了从天体学到自然学再到养生学等无所不容的百科全书。其实这都是由于<道徳经>的用字生拗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误解。

两千多年来历代都不乏对<道德经>的译注,但他们皆是以字译字,以句译句的直译法,从未有人从文章的角度对<道徳经>进行过译注和补益,这才是<道德经>被神秘化的真正原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秋战国时,由于各国混战不息,从而引发了思想家们的忧思,他们用文章或说辞各自阐述了他们的观点,这就是百家争鸣。他们争鸣的主要焦点,就是中国(包括各国)当时该以什么方式治国,将要向何方去的问题!最著名的有三家,他们分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以礼治国'的儒家,以老子为代表的'以道治国'的道家,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以法治国'的法家。经过五百多年的争论,最终法家胜出,各家息战。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在<道德经>中老子只不过是以哲学的观点,用文学的格式,阐述了老子的治国思想而已。'道'在<道德经>中指的是自然规律,'徳'指的是阳光露。圣人指尧舜。老子在文中反复奉劝各国的统治者,要以圣人之法,自然之道治理国家,要以天地之德对待天下百姓,要简政戒奢,莫要苛政暴敛!这就是老子的治国理念!在<道德经>第三章中,由于文中省略了因果句的因句以至被后世解读为'愚民思想',这就是由直译而造成的误解。老子的八十一篇文章大部是在阐述以道治国的理念,小部是在论述道的原理和痛斥邪道,还有几篇军事论著。但从未有过愚民思想,更于普通老百姓无关!

<道徳经>一共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每一篇只有一个主题,也只有一个论点,老子运用哲学的朴素辩证法充分的论证了这一论点,并使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若是以以字译字,以句译句的方式译注,就使文章的整体结构出现断章,从而就会出现格言式的断句,和一题多意的误解。我读过多种译本的<道德经>,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他们虽然大同小异,但终不能领会文之要旨。所以我另辟蹊径,从文章入手,把每一章都当做了一篇完整的文章,并把每一章失去的主语补上,把该重复的句子加上,再用关联句把它们连缀起来,如此一来,就使<道德经>豁然明朗了起来!从而使被神化了的<道德经>又回复了它朴素自然的本来面目。我重译<道德经>完全用的是现代的白话语言,所以命名为<白话文正解道德经>,这样作,为的是让人一读就懂,一看就明,从而使中国的这一奇葩文化能够在明白如斯的前题下继续传承!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失误和不当之处。但<白话文正解道德经>只是开启了'以文论道'的译注之门,至后,将会有更为能者来完善<道德经>的译注!

以上只是<白话文正解道德经>的前言,<道徳经>的原文,网上译文和余之<白话文正解>将陆续在本版发表,届时欢迎原创众文友前来同研共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tvbskqf.html

白话文正解<道德经>的评论 (共 7 条)

  • qzuser
  • 淡了红颜
  • 雪儿
  • 飞翔的鹰耿彪
  • 听雨轩儿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