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孔子的教育和礼仪

2018-07-18 17:37 作者:江峰十八弯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孔子对古人有些迷信,他在教学中只是口述,很少自己写教案。他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因为老彭就是“述而不作”的典型。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默而识之”,就是默默地记住自己所学过的东西。同时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样才能很好消化老师课堂里教授的知识。他说:我最担心自己的学生,既不注重品德修养,又不深入学术探讨,听到正义之事不能主持公道,有了错事不是立即改正,而是遮遮掩掩。教育学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苦思冥想悟不透时才去点拨他,只有到了欲说难说的时候,才去启发他。而对于那些举一却不能反三的学生,你怎么讲都没用。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是孔子告诫学生的话。孔子的道行高深不可触及,弟子怀疑他有所隐藏,而不知道圣人每做一件事或不做某件事、每讲一句话或不讲的话,其实都是学习的对象,所以孔子说,“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二三子,指自己的弟子。

1.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勤奋刻苦孜孜敏捷探求知识的人。”

3.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看来孔子授课也是有偿服务的。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体现了孔子对学习的一种自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师”,就是取法,可供我学习或借鉴的地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体现了孔子虚心好学、自觉修养的精神,也体现了孔子与人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待人宽而责己严,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5.孔子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即使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也是衣冠楚楚,仪表堂堂,态度温和愉悦,心情舒畅自在。

人日思而,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可见他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孔子一直自称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

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天道和人道都是一种人生追求,是人生的目标和方向,道德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根本,是我们行动的纲领,仁义是我们生活的凭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而六艺是打开我们快乐之门的钥匙。我们反过来思考,没有道,会怎样?没有了道,我们成天会生活在盲目的暗河里,而见不阳光。没有德,会怎样?没有了我们就是一株干枯的树木,永远不会焕发出人生的光芒。没有仁,会怎样?没有了仁,人就不是人,是畜生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其他动物不具有的仁义。这就是自古以来,多少的仁人志士,能够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原因。致于艺,孔子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六艺,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7.孔子参加人家的葬礼,总是不忍心吃饱。在给人家吊丧时忍不住会哭泣,就不再唱歌。这个不多作解释,明者自明的。

8.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颜渊还是厚爱有加,把学生与自己摆在一起,来谈论对待取仕的态度,比子路等学生高看一等的。你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我与你。颜渊听了这话,心里多爽。你看,子路问他,“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会挑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则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选为共事的。”这没点子路的名,但子路不会傻到连这都听不出来。但子路确实对孔子很忠,一直死心踏地跟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仁义思想对子路影响还是很深刻的。

9.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升官发财符合道义,那怕降低身份,孔子说,自己也愿意支做。如果不合道义,就不去追求富贵荣耀,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10.孔子所慎重对待的:祭祀,战争,疾病。

11.孔子在齐国听《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韶》,是舜时的音乐。孔子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在音乐方面拥有高深的造诣。

12.卫灵公太子蒯聩得罪君夫人南子,被卫灵公驱逐到了宋,哀二年,卫灵公去世,卫国人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国君,晋国却支持蒯聩。蒯聩和自己的儿子辄即发生了斗争。孔子当时住在卫国,所以学生问孔子是不是支持现在的卫国国君辄。

伯夷、叔齐是商纣王的兄弟,他们的父亲去世前准备把君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叔齐,叔齐认为长兄应当为君,就辞让君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觉得父命不能违,就走了,叔齐觉得兄长不为君,自己也走了。这样,国民就立中子为君,即后来的商纣王。后周灭商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饿死。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辄吗?”

子贡说:“嗯,我去问他。”

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按照礼的标准,就是要求禅让。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能够满足粗茶淡饭,又能够做到悠闲自乐。安贫乐道,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必不可少的心理素养。

14.孔子认为,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能让我从五十开始就学《易》,我对于《易》的认知就可以没有什么大的差错了。孔子对《易》的学习比较晚,这可以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佐证。“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老了还学《易》,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15.孔子在读《诗》、念《书》、唱赞礼时,用的都是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这语言在当时称雅言。

16.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忘食,乐而忘忧,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7.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18.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弟子们都很不服气,要跟他作战,因为孔子的弟子们个个都是能文能武,尤其是子路,那是骁勇善战,不怕他。但是孔子制止弟子们,不能跟司马桓魋硬碰硬,结果选择离开。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孟子》讲“孔子微服而过宋”,在逃跑途中,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赋予我使命,给我以这样的圣性,司马桓魋他能拿我怎么样?这就表现出孔子乐天知命,在险境中清楚自己担负的使命。

19.四教:文、行、忠、信。即文献典籍、道德操守、职业规范、个人信用。

20.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圣人与善人不得见,是因为“礼崩乐坏”,世上有君子,也有恒者,他们能始终保持善良的品德,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因为你不见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

这样的人难道能一直保持于保持好的品德吗?”

21.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纲,是一根大绳系许多鱼钩钓具。弋:音yì,系有丝绳的射短箭。宿:归巢歇宿的鸟儿。

22.孔子说:“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我没有这种习气。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吸收;多多地看,默记在心,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23.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互乡,这个地名已无可考。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傲慢自大、粗野狂暴,人们很难跟他们交往。那个乡有一个童子来拜见孔子,孔子见了他。门人很奇怪孔子怎么会接见他。孔子告诉他,老师教学生怎么个教法?如果学生能够进,就是他要求学,那老师准许他、鼓励他,帮助他求学。如果他退走了,不学了,老师当然也就无可奈何了,也只好随顺他,老师不会勉强弟子一定要跟他学的。如果是勉强人跟他学,那这个老师也不是个好老师,为什么?那就是好为人师。别人体体面面、恭恭敬敬、虚心诚意来求学,老师就要允许他来求学,虽然他自己先前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没有什么基础,但是他有这分恭敬心,就应该教他。虽然我们教了他,但我们怎么能保证他将来还能保持这分恭敬心,怎能保持他走了以后还能够继续按我们的教诲行事呢?这个就不能保了。

24.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孔子认为,仁德自具圆满,不假外求,否认德由天授,挺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同时,孔子认为,为仁全靠自身努力,靠道德的自觉,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道德修养,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自觉,良好的品德不可能从天而降,自觉落在你的头上。

25.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

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我们分析这段话,也是很意思的。秋时期,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陈司败首先发问:“昭公知礼乎?”陈司败是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昭公是鲁国的君主,名惆,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昭”是谥号。此时昭公已去世,是孔子的先君。陈司败这是来者不善,明知故。孔子出于礼貌,敷衍地答了一句,“知礼”,这一是为尊者隐,另外也是因为陈司败比孔子年长,出于尊重,然后退了出来。这个陈司败不是善茬,看孔子走了,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走近他又咬起了耳朵,“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吴孟子是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与夫同姓,出生吴国,故改姓孟,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巫马期是孔子的学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比孔子小30岁。他出来后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让我们感到宽慰的是,孔子听了这句话,温厚地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这段对白,把人性的高低立马反映了出来。

26.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会请他再唱一遍,并且附和着一起唱。

27.孔子说,论对文章典故的学习,我勉强犹如他人,还算够得上别人的水平。如果讲到所做的事要处处合君子之道,我自己没能够做得到。至于圣人和仁人,那我岂敢承当?我只不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仅此而已。公西华回应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28.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神祗,古代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祗。

人在生病时就容易相信鬼神,孔子也不例外。子路为他向鬼神祈祷,他怀疑地问。其实他自己也已经祈祷很久了。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孔子没有回答。我们也没找到答案。

29.“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奢侈的人容易生狂傲之心,节俭的人容易生固执之心,狂傲易致祸,固执易致贫。所以,人应该学会节制,也应该就会变通。当然节制自己比不节制自己要好。当然,节制要有限度。过分节制自己,变得非常古板,不知道变通,也不好。过分放纵,不知道节制自己,更不好。最好的结果是,生活奢侈的人能适当节制自己,使自己变得有些谦虚;生活节俭的人能适当放松节制,使自己变得不再古板。

30.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孔子温和又严厉,威仪却不凶猛,恭谨而且安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ssgskqf.html

孔子的教育和礼仪的评论 (共 7 条)

  • 听雨轩儿
  • 龙山一叟
  • 紫燕之约
  • 淡了红颜
  • 雪儿
  • 王东强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