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凯恩斯、美联储与中国崛起(9)

2018-07-30 18:01 作者:一叶知秋927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971年4月至5月国际投机客卖出美元的同时又大量屯积德国马克,德国为了稳定马克汇率买了进50亿美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个天文数字。虽然不久后德国央行也因压力过大允许马克自由浮动,试图营造所有货币自由浮动的理想,但并没有减缓美元危机,美元的贸易赤字高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尼克松的幕僚们主张立刻关闭“黄金兑换窗口”,但伯恩斯却认为没有黄金做担保,美元就是一张纸,依然坚持金本位才是政府最好的信誉。

1971年8月12日由于英国要求美国对英国持有的7.7亿美元贬值作担保,尼克松在与幕僚商议后于8月15日公开宣布美元于黄金脱钩,就当时来说尼克松等于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账。8月16日道琼斯指数就创下了当时最高涨幅,尼克松的一揽子“新经济政策”i得到众多媒体称赞,但也催生了后来15年中世界范围内的公开论战和经济混乱。后来两年里美国希望重新拼凑起外汇市场的秩序体系,但均以失败告终,美国失去了领导地位,欧洲人则因汇率的不确定性不得不创建了自己的货币欧元。

尼克松再度运用被弃用很久的战时规定,开始在美国实行工资和物价管控,在这种政策的刺激下,价格相对适度增长,美国CPI在1972年开始飙升,通货膨胀也没有反弹,尼克松才得以轻松连任。但这种人为的控制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尼克松的“战时规定”到1974年才结束,而伯恩斯和美联储担忧紧缩货币政策会对经济造成冲击,反而要维持长时间的低利率,于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美国货币供应变得象个沸腾压力锅,压得再紧也会爆裂。

1974年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时,美国通涨率以超过11%,1979年美国通涨率更是高达15%,对此伯恩斯还发表了一次重要的主题演讲“央行的痛苦”。他认为全世界各国央行都是失败的,因为国家元首们宁肯违背经济法则也不肯冒险惹怒自己的选民。

继任总统福特知道自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他想到了肯尼迪曾经说过的话:“就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过低又意味着经济衰退,而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才能够帮助我们在二条路中间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

美国当时的情景可与“胡佛大萧条”相提并论,其在1974年末已进入“大萧条”后最严重的衰落期,失业率上升至8.2%,国民总值也出现负增长,通货膨胀却仍然保持两位数。再加上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群起要教训西方大国支持下的以色列,给以美国为首的依靠低廉石油起家的美欧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对美国本土来说更是上加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种种迹象表明伯恩斯在1972年执行的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让通货膨涨进一步恶化了 ,为此许多人都认为伯恩斯是为了帮助老东家尼克松获得大选而故意放松了银根管控。事实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伯恩斯也的确是在该刹车时又猛踩了一脚油门。到1974年底美国经济已经失控了,通货膨涨和失业率同时上扬,加之国内外不消停的经济危机、战争阴云,令福特政府处处都举步维艰。

福特上任不久大力宣传、推举的WIN计划的实质是希望老百姓用抑制需求的方法来减缓通货膨涨,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根本无异于任何问题的解决。为了缓解衰退福特签署了国会的一揽子法案,包括紧急公共服务就业措施和扩大失业补贴范围的措施,于是预算限额很快就被突破。但一些超出他能掌握的宏观因素却无形中帮助了他,经济衰退逐步下降,能源价格开始回落,越战也即将结束。福特还是一位坚定的财政保守主义者,他屡屡动用否决权,否决了一些他不喜欢的财政议案。

其实衰退与萧条很难完全区分,之间的差别完全是学术上的咬文嚼字,福特政府内外都期待将货币紧缩转为刺激经济,而伯恩斯在1976年大选后才开始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时福特以在大选中输给了卡特。伯恩斯自当上美联储主席后,从未忤逆过任何一位与他共事的总统,每逢大选年都会放松银根顺应政客需要。

但最终伯恩斯却因没有采用助手的建议讨好卡特而失去了美联储主席的宝座,卡特觉得共和党的伯恩斯对民主党的政府肯定不会百分百的忠诚,让其掌握货币和利率的控制权是冒险行为。但伯恩斯打开的宽松货币政策的闸门,为日后的通货膨涨还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再次结束了卡特的总统生涯。伯恩斯被解除了美联储主席后很沮丧、失落,但卡特因选了一个更不如伯恩斯的美联储主席而更加的后悔、失落。

2018年8月1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sqaskqf.html

凯恩斯、美联储与中国崛起(9)的评论 (共 7 条)

  • 听雨轩儿
  • 白帝孤城
  • 雪儿
  • 中国之声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 襄阳游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