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区,见证幸福生活

2018-12-03 13:38 作者:阿童木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大概1997或1998年的某天,寄宿于祖父母在管道局老六区的家中、正在上初中的我,听祖父说我们一两年后会搬入一个叫“九区”的新建小区,它将是管道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且第一个有电梯的居民小区。

之后的某日,一对中年夫妇敲开了祖父母的家门,说他们家住老四区,将来我们搬走后,他们将住到这里,提前来看看房子。

那对夫妇边看边规划:这房子挺大挺好,将来厨房里打个吊柜,全屋铺木地板……两个人满眼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将来他们从老四区搬走,也会有住房条件不如他们的职工搬进他们的老房子。”中年夫妇走后,祖父欣慰地说,“管道局真是给职工办了件大好事,别看只新建了一个九区,其实是形成了连锁反应,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的职工比搬进九区的多的多。”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9年10月,九区全面竣工。让住户暖心的是,局里对每套住房都进行了简装,免去了很多职工自己装修的麻烦,搬入家具家电即可入住。拿到钥匙没多久,我们便正式入住九区。

记得第一次走进九区,只见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环境整洁,还设有社区卫生所、物业服务站、职工活动中心和便民超市。虽已值深秋,乔迁新居的职工和家属们却个个风满面、步履轻盈,好一派幸福和谐的美好景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记得第一次走进新房,只见三室两厅10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户型合理。过去我们在老六区的房子虽说也有三室一厅80多平方米,但上世纪80年代的建房理念似乎仅停留在“居者有其屋”的层面,未充分考虑房屋的享受性功能,因此那个所谓的“厅”设计的很小,既无法当作客厅用来待客、看电视,也不能当成饭厅用来吃饭,充其量只算是玄关,根本名不副实。这就使很多家庭不得不拿出一间卧室赋予其至少四种功能——睡觉、用餐、待客、看电视。而到了90年代末期,九区的建筑理念已经升级到了“居者优其屋”的层面,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设计了大面积的客厅和饭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要求。

搬进九区后,让我感到最方便的是,水龙头里的热水即开即用。据说这热水是温泉水直接入户,既不需要热水器加热、成本低廉,还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因此,足不出户泡温泉也成了九区居民的一项“特殊福利”。

写到这我想起了当年在老六区洗澡,热水器烧的是液化气。如果赶上气快用完时洗澡,就需要一个人不停地摇晃气罐,为的是充分利用这点气凑合着洗完。常常是一个澡洗下来,洗澡的人浑身舒爽,摇罐的人浑身冒汗。如果洗到一半气全耗光,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祖父母家所在的楼前有一个硕大的花坛。每到天,花坛里草木欣荣、凝浓滴翠。记得当年为了备战中考体育考试里的一千米跑项目,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绕着这个周长约200米的花坛跑上10圈。这个花坛见证了我青春道路上的汗水和笑容、辛劳和收获。

还记得当年祖父知道父亲好葫芦雕,遂趁春暖花开在花坛里种了一小片葫芦,每天锄草、除虫、浇水、施肥,精心伺弄着这些鲜活的“新生儿”。哪承想老人家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在葫芦尚且青嫩之时便将它们摘下晾晒于阳台,结果葫芦全都腐烂变质,前功尽弃。

说起祖父,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2011年春节,已走上管道之路的我第一次回廊坊过年。一天下午,我去九区看望祖父母。见到祖父时,他正在伏案笔耕。老人家当年已83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坚持每天翻译国外管道科技文献。祖父见到我,先是一番嘘寒问暖,而后又询问起我的工作情况。我对祖父说:“我们单位成立不久,人手不够,我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累得不行……”“不要总是说自己为企业奉献了这牺牲了那,说得好像企业有多离不开你似的,记住,这些工作你不干,一样会有其他人来干,而且可能比你干的更好。”我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祖父打断了,他神色凝重地对我说,“不是企业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企业,以后要学会知足,对企业要懂得感恩。”祖父语重心长的教导,令我自惭形秽、铭记至今。

紧邻九区东门的世纪广场是九区居民们户外锻炼的首选场所。曙光初露,广场上清静而空旷。老年人是晨练的主力军,他们有的打太极,有的抖空竹,有的做早操,有的健步走,个个容光焕发、自得其乐。幕降临,广场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致。这边,一群大妈在《最玄民族风》的劲唱里投入地扭动着身姿,汗水已透背,但神采正飞扬;那边,音乐喷泉随着乐曲的节奏高低起伏,时而雄健,时而温柔,变幻出各种造型,再辅以五颜六色的灯光,真可谓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令人心旷神怡、驻足流连。当年世纪广场上还举办过央视的大型文艺晚会——“同一首歌”,我虽然没能亲临现场,但通过媒体的图片和文字,仍能想象当时精彩纷呈、掌声雷动的盛况。

世纪广场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不是它的开阔恢宏、绿树成荫,而是一场声势浩大、气壮山河的誓师大会曾在这个广场举行。那是2001年8月28日,管道局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誓师动员大会上,我们管中高二年级的两百多名同学负责在大会结束时放飞手中五颜六色的氢气球。记得在大会检阅仪式上,两千多名参建职工身着火红的工装,头戴白的安全帽,组成15个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铿锵的口号,气势昂扬地通过主席台,就像是一队队即将奔赴前线的战士。会上,我大概了解到“西气东输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特大型工程,是当时我国即将建设的线路最长、难度最大的输气管线。那次大会,我亲眼目睹了当代管道工人的飒爽英姿,对管道行业有了最初的一点点了解,也算是我最终选择管道行业的一次“启蒙”大会吧。

自1975年祖父母搬到廊坊管道局基地,从平房到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再到三室两厅,40年来,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蜗居、安居再到优居的变迁,不仅见证了管道局40年改革发展的辉煌成果,也见证了管道人40年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罗士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soxskqf.html

九区,见证幸福生活的评论 (共 4 条)

  • 飞翔的鹰耿彪
  • 雪儿
  • 王东强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