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文杂感——柔的哲学,水的境界

2018-06-23 11:53 作者:亓方文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领导转发了一篇《<道德经>智慧:柔的哲学,水的境界》,看了看,挺好的。

道德经本就是一段段箴言类短句,随时可以摘出来,从各个(有利于自己的)角度阐述。

比如我喜欢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感悟:“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老子的政治智慧是很先进的,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统治者。

我们用一个小故事形象地说明这一点。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最好的统治者是这样,发现桥被冲毁,立即组织人修好桥,无声无息地就把桥修好了。人们不知道桥是谁修的,或者说人们仅仅知道统治者很快修好了桥,或者根本不知道桥坏过。

选文结束了,他没提坏的管理者,想必是人们抱怨投诉也没有及时处理,只是解释应付或干脆不解释而应付吧。

但那“最好的统治者”,应该是第一时间最早发现并及时正确应对才能做到的,绝不是“无为”能达到的境界了,他需要有得力的手下给他通报最新消息,需要快而准的判断、决策,需要决策得以毫不拖延和打折的实施,而且人力物力充足。

其实这个“最好的统治者”只能是道德经里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里存在。因为假设一座桥被冲毁后及时修好,快到附近的人们“根本不知道桥坏过”,那只能说明那座桥很简易,而且真正作用也并不大。因为毕竟,要解决的应该是最急迫的问题,而解决最快的是最简单的问题。

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种子的力量”?说种子迸发时候力量大,其实还有的就是这篇文字里推崇的“水的力量”,水,积蓄起来让我们知道团结,而冰冻时候的力量更是惊人。水的境界是单纯的柔吗?当然不。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

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及时改变自己适应的,是水;

环境变化了,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

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活化而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shfskqf.html

读文杂感——柔的哲学,水的境界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