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萦绕在故乡上空的吆喝声

2018-06-09 15:35 作者:散漫山人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故乡渐行渐远,时光淡了些许记忆,但旧村落传出的茅舍鸡鸣犬吠却时时萦绕耳旁,渗透着农村淳朴气息的吆喝声常常潜入中,尽管有些粗俗和鄙陋,带着时代印记的原生态的淳朴却不断勾起淡淡乡愁。

响彻云天的夯歌

还没有通电的年代,百姓盖屋打墙全靠邻里乡党帮忙。盖屋是老百姓一辈子的大事,挖地脚前到邻居家打声招呼,一袋旱烟算是提前打个人情,在昏黄油灯下一明一暗的辛辣的烟火中,就签下了没有合同没有报酬的契约:明天一定去帮忙!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从柴扉走出的乡亲带着掀镐等工具,从四面八方如约而至,近邻还顺便带上老婆子帮厨,浩浩汤汤如同赶赴一场热闹的盛会。主人家简陋厨房里透着芹菜炒肉的烟气氤氲了工地,从生活条件稍好人家借来助兴的戏匣子,传出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提篮小卖拾煤渣”的唱段在工地上漾开来。乡亲们在相互打趣、家长里短和逸闻轶事寒暄中,地槽就挖成了。

真正的大戏在初晚浓妆上演,高杆上打足了气的明亮汽灯“呲呲”冒着耀眼的白光,迎来了盈盈嗡嗡的夏虫环绕着舞蹈翻飞。酒足饭饱的壮汉们打着饱嗝拴好重夯,将打麦用的碌碡用铁丝绑上光滑的木棍充当夯把,底部用铁丝圈出七八个空洞用作穿系夯绳。夯把式是握夯把的,掌握着排夯的方向的力度,夯把式细心检查完拴好的大夯高喊:起夯了……。七八个干惯了田间粗活、手臂粗壮的汉子吃力将夯抬进夯道,两两对称撑好架势,随着夯把式握着夯把仪式感强烈的一声:排夯了!笨重的碌碡被高高抛起,“噗嗤”一声湮没在了暄软土中,腾起了灰雾笼罩了夯把式。灰尘散去露出夯把式的如炬目光,握夯把的手更加有力,随着排夯一下下重重砸在浮土上,他高声提醒着老顺的绳子松,会生的力气没用对,福昌的脚抻的靠前。尘雾弥漫中如临大敌般第一波排夯终于完成。夯把式松了一口气,拽绳牵夯的也长出了一口气,纷纷高声提醒夯把式把夯歌唱起来。夯把式来了兴致,亮开了阔嗓:

“爷们们加把劲啊……”,拽绳的齐声附和“嗨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力更生那么吭而嗨吆……”“嗨吆……”;

“丰衣足食那么吭而嗨吆……”“嗨吆……”;

“盖屋吃新麦啊那么嗨吆……“嗨呦”……;

“老顺娶了新媳妇了那么嗨吆……”“嗨吆……”众人哄笑一片……

……

随着号子震天阶响,重重的碌碡上下翻滚被高高抛起甚至高过了打夯人的头顶。

夯把子也玩起来花,各个方位用力均衡把夯绳扯得笔直,在周围一片惊呼声中,夯把子往上一抛手撒开了夯把,下落时再准确无误地接住夯把。

响彻乡村上空的夯歌把一群孩子吸引到现场,顾不上灌了一鞋子的沙土,跟着上下翻飞的重夯在土堆上上蹿下跳,如此热闹的场景对没有任何娱乐项目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盛宴!如同唱大戏般震天欢唱也吸引了妇女,奶着恹恹欲睡的孩子来到夯场,紧紧盯住牵着夯绳粗犷强壮的自家男人就入了神……和谐粗犷的号子醉了静谧的村庄,催眠了慵懒的星星,浓了淳朴的乡情,在村庄上空久久回荡。

亦庄亦谐的哭歌

在农村哭丧也是惊动全村的大动静了。村里老人过世出殡时,满街筒都挤满了人,看热闹的人群中心软的妇女陪着哭丧的抹眼掉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在送葬队伍前后穿来穿去,就等祭奠完后从纸灰中扒出饺子塞入口中,这在食不果腹的年代也是最接近面食的机会了。 出殡队伍中哭丧最为悲切的是嫁出去的闺女和娶进的儿媳妇,女人擅长言语的本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平时寡言少语羞涩难当的女儿媳妇家,没有经过专门训练,触景生情,都会颂出如戏文般抑扬顿挫、曲折婉转的唱段。

“俺那亲娘啊,你咋这么狠心撇下俺走了呢……”,

“俺那亲娘啊,你一天福也没捞着想啊……”,

“俺那亲娘啊,你走了,俺这老的老,小的小,这日子可咋过啊……”

“俺那亲娘啊,你咋……不让俺……替了你啊……”

……

直哭的遮天蔽日,肝肠寸断,山河易色,天地动容,光亮的日头仿佛也在天地乾坤间挥洒着悲痛的泪滴……

围观的妇女走进悲痛欲绝的女儿身旁,边流泪边馋痛不欲生、瘫软在地的女儿:“妮儿啊,不哭了,你娘没了,还能哭回来蛮,”

“要是能哭回来,咱都和你哭!”。

“妮儿啊,恁娘长病时你该尽的心都尽了,没有啥后悔的了!”

“不哭了妮儿,老的走了就走了,你腌臜出病来一家老小可咋过啊!”

此情此境,就是铁石心肠的男人们心也软的像面条了……

有生前不,薄养厚葬人家的恶媳妇。在老人过世后也上演同样的哭丧伎俩,干打雷不下,也学着孝顺闺女的唱段吟诵。明察秋毫憎分明的街坊妇女窃窃私语,指指点点指责她装模作样,东施效颦。可戏还得演,调子还得拿,在队伍中故意装出前仰后合的痛苦状,痛不欲生。但拿捏是给人看的,在观众稀少的地段,就露出了真实嘴脸,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忽然瞥见二嫂子前面有一摊牛粪,不好明言提醒,又扯开了唱腔:“俺那二嫂子啊……,你可齁踩了你前面那一滩牛粪啊!”

这桩轶事成为村中笑柄!也为哀痛悲切的气氛增加了一份幽默和笑料。

声嘶力竭的骂街

夜幕笼罩村庄,经历了一天劳累的人们享受这难得的静谧时光,粗淡饭菜端上桌,一家人拿起筷子准备吃晚饭。一声响亮的喊声透过夜色传到饭桌:“我要开狷(骂)了……”。一家人放下碗筷,屏息静听。他们知道这是谁要骂街了,村里好几年也碰不上一起骂街的景象。骂街的人通常是遇到了盗窃或者吃了不便当面无法发作的哑巴亏,就会等夜色初降,乡村安静下来后爬上屋顶发作一番。能够做出骂街这一行径的人一定都是急脾气,心里不容事的男主人,为了迷失一只鸡仔,丢了一个茄子就大骂其骂的情况很少,也被邻里称为癞子。爬上屋顶骂街多是被不稼不樯的窃贼偷盗了自己辛苦莳种了一季庄稼果实,或者让他一家吃了如同黄连般有苦道不出的亏。无奈中气急败坏,一气之下爬上屋顶大开狷盘,大部分都能取得人们对他的同情和对窃贼的不耻。

至于骂的内容自然是捡最龌龊、最解恨、也最恶心的话语来用,操娘日北的话被用到极致,这里也就毋庸置喙了。许多小孩子也是在这种恶劣的语境中学会了这些腌臜的言语。一般晚上骂过不解恨的,早晨在人们懵懵懂懂的睡梦中还会将痛骂变本加厉演练一遍,村子上空玫瑰色的朝阳也羞愧的躲进云层。

盗贼固然可恨,但骂街确实也损害了乡村淳朴的民风,好长一段时间人们遇到骂街的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瞅上几眼。

盗亦有道,相对于邻村的“盗贼”六子却不那么讨人厌,六子混吃混喝游荡四方,每年到了打秋风的时节,六子都会爬上自家屋顶,对全村发出预警:“庄乡爷们啊,秋收了,六子没有饭吃了,今夜里我要去恁地里掰点棒子度日嗬!”。第二天人们去自家地里查看,发现丢失的玉米棒子都不多,就知道六子掰棒子时是横着地块走的,谁家也不落空,但谁家的也不会糟蹋过多!乡亲们一笑了之:“六子这狗日的……”

柔情似蜜的唤儿

劳累了一天的夫妇菏锄牵牛,迈着疲惫的脚步把橘红夕阳带回家,瞬时家家飘逸的丝缕炊烟就给夕阳披上了灰色的裙带。短暂小憩后得以补充草料的毛驴发出了欢畅的“啊……啊……”声,这欢快的畅喊感染了牧归的羊群,响亮鞭声中欢跳着“咩咩”有声;干渴了半天的老牛一头扎进池塘,水流顺着脖颈食管凸瘪有序“咕咚咕咚”流进凹肚。

池塘连连荷叶中,“嘎嘎”欢叫的鸭子钻进钻出,玩兴正浓,时而扑闪着翅膀贴着水面长远滑行,时而将头扎进水中只留下肥大的尾翼滤食水中鱼虾,吓跑了蹲在荷叶上聚精会神捕食的青蛙。另一侧静水中,成对成双的大白鹅优雅游弋在平静的水面,夕阳把它们白色的羽毛涂上了一层金黄,它们划出一道氤氲扩散的弧形波纹就荡漾开去。岸边小孩子戴着刚采下的荷叶帽,捡拾池塘边上的坷垃扔向自己养的鸭群,想把鸭群赶上岸,游兴正酣的鸭群惊叫着四散奔逃,就是没有上岸的意思。几个帮忙的孩子喊着骂着一起夹攻群鸭,鸭群慢慢合拢在一起,急匆匆向岸上游去!

村口就传来了母亲甜美温柔的唤声:“小儿哎,回家吃饭了!”

“小儿哎,贴饼子起了噶扎了,娘给你炒了虾酱了,快回家吃饭了……”

鸭群被赶得歪歪扭扭身子小步快跑“嘎嘎”声中,挥舞着树枝哼着不成调曲子的儿子,迈着歪歪斜斜的步子融进如火残阳中……

随着时代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条件好转。盖房都是花钱请建筑队,你出力我花钱天经地义;人们相互间接触少了,骂街的声音早已远离了崭新的村子;村里池塘都被填平了,小孩子甚至都不认识鸭鹅牛驴的模样,更没法享受傍晚池塘的那一场狂欢了;那一声悠长的“孩儿啊,回家吃饭了……”在通讯高度发达的现实中,也已湮没在历史云烟中。

村口老槐树上催人上工洪亮的钟声也只能去梦中屏息聆听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ruxrkqf.html

萦绕在故乡上空的吆喝声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