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乡居笔记:改革开放的巨浪

2019-02-07 14:12 作者:周発颂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乡居笔记之《改革开放的巨浪(五则)》

(1)“分田单干”和“吃饱肚子”的因果关系

1998年的一场洪涝,把地里的庄稼泡成了颗粒无收。家中无余粟,我只好“奉命”随父到城里的亲戚家去借钱借粮。当问明了来意,可的小表妹好奇地问我:“你们乡下不都盛产粮食吗,干嘛要上我们城里来拿?”一句话问得我哑口无言。我似乎体会到了书本上,晋惠帝问“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辛酸。

也许只有中国的大学门口,才会有美食一条街。或许也只有咱们中国的老百姓,才会把不能吃的东西变成草药,然后想办法吃到肚子里。不知是历来饿惯了,还是国人本身就有这种独特的消化能力,反正咱们中国的农民是出了名的吃苦耐劳。历朝历代的农民运动也正是这样,直到饿得实在没办法了,人们才会起来造反,但凡还能有口饭吃,任凭谁也不会提着脑袋瞎起哄的。

20世纪过了一大半,正当欧洲人在“二战”的狼烟中重建家园,经济突飞猛进时,囯人还在饥肠碌碌中大搞阶级斗争,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前胸贴后背,个个瘦骨如柴。 纠其原因,有历史的过错,也有人为的过失。然而,我们也只能鞭策历史和天灾,而不能过分的去评论“人祸”。

不可否认,制度的优越性确实是一个囯家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或许我们今天的锦衣玉食,都要归功于当初的改革开放。不过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着手了。换句话说,即使“制度改革”没有实现,照样不影响粮食的产量。况且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期从囯外引进的大批化肥、农药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大大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因此,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倒是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条件下,部分农药和化肥厂的倒闭应该让人反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因为农业及其价值链上的“伙伴”所获得的利润,都上缴给了国家,拿到沿海经济区去“画了圈”。然而却长年没有相应的拨款来更新改造设备,才导航了现代农业的快速流产。光挤奶不给草吃,也确实是那个年代特有的乱象。

当然,不可否认,经济体制的改革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的作用,“集体经济”确实无法调动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简单来说,那时候地是囯家的,收成是集体的,活儿是大伙一起干的。村长叫开工,咱就跟着下地,村长说收工,咱就甩开膀子走人。你说我没干活,好歹我也在地里耗了一整天,工分照样你得给。至于经济发不发展,粮食增不增收,那干我屁事,反正穷不穷我一个,饿不饿我一人。而“分田到户”以后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那田是自家的,地也是你自家的,收成不好,饿死你都活该。

市场经济时代,囯家的储备粮食也开始投放市场,农民可以在土地之外,通过副业劳动的收入购买商品粮,来填补口粮不足的缺口,这也使原本生存方式的单一趋向了多元化。

总而言之,中国人民吃饱饭的根本原因不能说完全是靠“改开”和“分田单干”的成效,其中还有化肥、农药、水利和良种等技术要素的快速发展。很多事情,并没有纯粹的因果关系,但也并非就是恰逢其缘。审视一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多方位的视角。

(2)下海

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经济的温室里观望时,身为村干部的囯彪叔却辞不干了。有人说他,好好的铁饭碗,说扔就扔,就是傻,就是脑子进水。可没想到,囯彪叔的脑子不光“进了水”,还在发家致富的幸福路上击起了层层浪花。

身为乡镇党政机关干部的国彪叔,辞职后确实有一番“弄潮儿”的魄力。正当村里人还在“土地承包”的制度下沾沾自喜时,他仅靠一部拖拉机给人拉货,就发了家。腕上最先带起了“上海牌”的手表,嘴里最先叼起了带烟嘴的香烟,家里“三转一响”全部都置办齐整了。就连当时部分城里人不敢想的“嘉凌摩托”也都把乡村的土路弄得尘土飞扬,一下子就让十里八乡的眼珠子都瞪了出来。

那个时候,囯家的领导人“小平同志”说:“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无疑,国彪叔就是那只最先逮住了“耗子”的“好猫”。然而,他也并非是只会走直线的“好猫”。俗话说:“一朝先,吃遍天”。正当村里人开始蠢蠢欲动,即将出现第二部、第三部……拖拉机时,敏感的国彪叔就已经意识到了市场竞争的危机。于是,在别人准备跟上他步伐的时候,又悟出了新的商机。借拖拉机的便利,他便倒腾起了粮食的买卖。本来在村里稀松平常的谷物,拉到了城里,价格就能翻上一倍。于是,村里有点经济头脑的人,又都开始纷纷效仿。最后,国彪叔又变了法的从城里拉回新奇的物件,然后换了粮食又拉到城里。村里人又是一轰而上,都说跟着国彪叔的法子干,保准能发财。

九十年代末期,正当村里人兴致勃勃,将要跟着这个“致富带头人”大干一翻时,囯彪叔却早已挣了个盘满铂满,亦然决然的举家搬进了城市。求关系、转户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非农业”,而在楞仲坡人的称杆上,国彪叔就像一个称砣,沉沉地坠在了大伙的心中。

(3) 万元户

“一万元”在九十年代,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有的人就开始有了异想天开的念头,想要把这个“天文数字”栽进地里,让它生根发芽,并且枝繁叶茂。没想到,原本没有盼头的“坐井观天”,也会有拨开云雾见的时候。

从部队转业以后,“大海”就被分到了乡政府的大院干保安了。从前,退伍军人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可自从部队“精兵简政”后,给复员军人分配的工作就都很不理想。换句话说,与其在政府单位里拿着百来块钱的工资,干着可有可无的杂事,都不如直接回家种地来得实在。

于是,“大海”干脆就辞职回了家,开始琢磨着如何把那几亩薄田干得惊天动地。他种过甜玉米,种过黑甘蔗,也栽过鸡蛋果,可最终结果都不理想。然而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播柳柳成荫”。正当他一愁莫展,即将对乡村的土地心灰意冷时,“无意”栽下的无籽西瓜却长到了每个十多斤。

无籽西瓜虽说皮厚,但肉也厚。最大的特点就是瓜肉里无籽,口味可以和市场上受欢迎的“黑美人”相媲美,市场价格预计可以卖到两元一斤。经过试点栽培,结果大获全胜。光这一季,就有了上万元的收入。

中国人的一大特色就是喜欢跟风,但凡有好处可捞的地方大伙会跟着往前凑。村里人看着“大海”挣了钱,个个瞅着也都眼馋,于是开始纷纷效仿,大面积的种植。早期价格倒也不赖,广东老板开出的价格也有一块多一斤。可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随着跟风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西瓜的藤漫遍地的开花,自然也遍地结果。

本来抢手的西瓜,在中间商的倒腾下,开出的价码越来越低,由两元,到一块,到几毛。价格谈不拢,交瓜的时间一拖再拖,结果太阳一爆晒,瓜熟蒂落,水再一冲涮,瓜就直接开裂了。爆开的西瓜当然一文不值,只好让它烂在地里。可悲的是,无籽西瓜对土壤的伤害丰常大,长期种植,土壤的酸碱性失衡,对种植其他的作物也非常不利。因此,村里人只好又改回来种植甘蔗了。

又是一个令人心碎的“乌托邦”,理想往往很美好,然而现实却很残酷。楞仲坡人开始渐渐明白,应该理性审视自己生存的土壤,一味盲目的随从,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利益,反倒会被人牵着鼻子到处走。任何投机的跟风,往往都会把自己引到阴沟里,只有理性审视乡村的演进规则,平稳前行,才是康庄之道。

(4)招工进城

“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又会有新的朋友”。多么稀疏平常的一句话,可想想却令人感到心酸。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窗送我情”可曾经视如知己的人儿,随同那弥足珍贵的友谊,早已不知散落在了何方。悠悠的想念,带着往日的情怀或爱或恨,也渐行渐远。

一头扎进城市,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挥洒着血泪。以艰辛的舞姿构建城市建筑的层层肌骨。或坐在“珠三角”的工厂车间里,在危言耸赫的规章制度下,用青书写“中国制造”的亮丽楷书。最先走进城市的同学,从城市里赚回了大把的钞票,读书无用的传言在乡村的校园里遍地开花。

“黄头发”、“喇叭裤”、“哈哈境”……,城里的事物总能让人眼光里新奇,叫人心中蠢蠢欲动。虽然嘴上“万般皆下品”可心里哪还能存得下“唯有读书高”?许多同学初中没毕业,就已经在珠三角的“浪花”里翻滚了。离开村庄土地时头也不回,走的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就像这次出行不是去出卖苦力的,而是去享受“人间天堂”的一样。而那时候我,却依然在乡村的泥土里埋头苦干,汗水滴在干糙的土地上,瞬间变得暗淡无光。

并不是我在刻意坚守,那时候的我也想着摆脱课堂上的“子曰诗云”,顺着眼前的捷径。绕过“十年寒窗苦”,直接冲向心中向往的地方。何必要“学海无涯苦作舟”?何苦要“疏山无路妄为径”?随从潮流,顺江而下,家乡的东南方向就是一片诱人的“沃土”。想着就放下书本,随波逐流,那样既简单而又实在。然而父亲的喝斥和巴掌却也时时摆在眼前:“你说你出去干啥?你说就你的木鱼脑袋,出去你能干啥?”。没等我把脑海里的想法付之实行,心中的念头便已被打消了一大半。

04年暑假,我随父亲到地里打理庄稼。儿时的玩伴“阿弟”刚巧从广东回到村口。看见了我,他“嘿嘿”一笑,急忙递过来的一支“双喜牌”的经典硬盒香烟,我挥挥手,示意他我不抽烟。看我不会抽烟,他是一脸的不屑,说我咋还是这么老土。我看他一身时髦装束,脸上白皙的皮肤和手里不停拨弄的新款诺基亚,脸上展现净是羡慕的光芒。说实话,我真的差点都没能认出他来。反观自己,身上皮肤幽黑,手里还拎着上午出来时剩下的半袋谷种,此时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不禁油然而生。

父亲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匝开话题说:“在家种地也不赖,至少饿不着肚子”是啊,乡村土地的回报虽然是实在。可对于一个热血十足的少年却没有太多的诱惑力,也许因为我们不理解上一辈人生存的哲理,也许因为他们心中的盘算早已不合时宜。反正“广东”这个名词在我们的眼里遍地都是黄金。多少人追随机动车的尾气跑进城里,然后周转踏上慢吞吞的绿皮火车,奔赴那个在地图上只是叉开手指距离的地方,然后落脚在那处电视上常见的画面里,为的就是踏上“幸福之路”的“快班车”。

俗话说:“城市生活,有人欢喜有人愁。”功成名就的当然欢天喜地,然而更多人却也还在碌碌无为中苦苦支撑与追求着。昔日同窗,留在乡村的已经没有几个了。我常常会无端地想起,也许是几年前,也许是十几年前,也许更久。失眠的晚,独处的时候,许多似曾相识的身影会在心头划过。一种畏惧孤独的潜意识,像眠的虫子蛰伏在心灵的旮旯里,牢牢地粘附在了友谊的网络之中,难以自拔。

如今,我也已只身异乡。面对曾经向往的理想,我犹如一只飞蛾,不断地朝着充斥亮光的方向扑腾。这些年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多少时候,我都在寻思,当初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5)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不经荒年的人,总以为饥饿只是危言耸听。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去体验一把曾经的饥肠辘辘,然而我们却希望在生活富足的今天,人们不会忘掉“粒粒颗颗费力勤”的来之不易。

过去,由于耕作方式的传统落后,注定了农业收成的毫无起色,农民对于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也无从下手,掏空心思辛苦种下的粮食不仅收成不好,还要被倒卖粮食的黑商贩“吃”掉一大截。于是才有了农民远离乡土,到“煤老板”的黑圹井里,到包工头的建筑工地上,去寻找生存土壤的肥沃,然而却又讨不着工钱的尴尬。

远离乡村,是为了制造乡村。可是想和现实犹如两条平行的射线,既没有原点,也不会有交汇的一天。跋涉剩余价值的坎坷上,越往前行,心中的坐标就越加模糊。一切急功近利的角逐,终归要在自我审视和反思中归复平静。一劳永逸的生活遐想,就像一片虚无缥缈的云,融摸不到任何真实的希望。而庄稼的拔节声多么清脆,禾苗下的田螺带出的长长曲线,展现出生命的脉络是多么真切。扑腾了半个多世纪的村庄,终归要在这份平和里,酿造出新的希望。

随着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不断提高,过去咱们农村“看天吃饭”的成分已然消失。现代农业比起传统农业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是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如大型拖拉机、全自动收割机、智能灌溉系统、农药喷洒设备等的大量应用。其次是农业类型的多样化,如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订单农业等。

拿我们定西村来说,首先是糖蔗生产的订单化,伶俐糖厂常年与农户签订购置合同,以约定的价格不限量收购农户种植的甘蔗,村民不再担心产品滞销的难题。其次结合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副属,形成以“四季果园”等产业园区为主体的生态农化业产。同时,引进“广东温氏”集团,以基地加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养殖业。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看到乡村发展的希望,都纷纷回到家乡,开始致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同学中,就有许多曾是珠三角“世界工厂”里的“拼命三郎”,而自从辞职回到家乡,有的搞起了果园,有的修起养殖场,瞬间便从贫困线跃进了爆发户的行列。就拿同学“狗胜”来说,去年光“百香果”的种植收入就达六万多,还不算其他水果品种以及副业的收入。

《好日子》已经到来,庄稼人如今已不用再承担繁琐的赋税。金黄色的稻田,在羞涩的阳光下金灿灿的美丽。村庄在平稳中迈着执着的步伐向前发展,致使我们在乡村的土地上又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太大的风浪我们承受不起,苦难的岁月我们不堪回忆。就算我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也许乡村的发展有气无力,即使农民形象照样被人看不起。然而实实在在、稳稳当当的生活,始终是一个农民最憨厚质朴的诉求。我们希望,社会发展的责任与重担不再压着农人的肩膀,给疲惫不堪的庄稼人一次长久喘息的机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rtlpkqf.html

乡居笔记:改革开放的巨浪的评论 (共 3 条)

  • 浪子狐
  • 雪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