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堡、暗道、一盏灯

2019-06-16 08:06 作者:神龙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一介休张壁古堡旅游记

作者/山西冯恩启

【一】

“明堡暗道一盏灯”是山西介休人对张壁这座古代军事城堡最为简洁的概括。意思是说:地上有看得见的城堡,地下有看不见的地道,在张壁古堡点燃一盏灯,在整个介休地面都能看到。真是这样吗?张壁古堡一直萦回在我的脑海,总想找个机会去好好游览一下,感受它卓然超世的神奇风采。

前几个月,山西凯嘉张壁古堡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武增祥先生,赠送给我他著的《张壁史话》一书。书中序言两篇,正文共三十章,附,一、楹联荟萃,二、专家学者及媒体看张壁,三、历代莅临张壁古堡名人录,四、古代碑记与题记及后记一篇。

全书共20万字,内容博大精深,论说细致清晰。从张壁古堡的地理位置,形成历史,现存建筑、文物概况做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武先生严格的治学态度,艰苦的考证,缜密的论述,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无不让人肃然起敬。武先生以张壁古堡历史发展为主线,周围广阔的地域文化为鱼网,立张壁古堡星空之间,俯察历史幽流之源,钩沉垂钓,串珠缀玉,系统而生动地介绍了张壁这一“袖珍”古堡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把书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或置于床头边,以便一有时间就可阅读。书是带有地域文化研究性质的论文集,一篇文章,一段话或一个词语,需要好几次阅读,才能弄懂其大意,有的还需要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所以读得很费劲。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阅读积极性,越读,越产生对张壁古堡的向往之情。

2019年6月4日,我约义、汾阳、介休三市文史好者,一行八人,去张壁古堡游览观光,考察采风。回来几天了,张壁古堡险要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恢弘的古宅旧院,肃穆的殿宇庙堂,别致的亭台楼阁,奇特的宗教神像,神秘的地道设施,苍老的夯土堡墙,厚重高大的瓮城堡门,国宝孔雀蓝琉璃碑,房顶上光彩夺目的琉璃瓦,琉璃脊兽,还有那不知存在了多少年高大的槐抱柳等等,给我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影响。

人们说:人间最美四月天。其实,只要你淡化红尘俗世烦心事,那个月都是美的。6月4日那天天气非常晴朗,我和汾阳文友驱车直达张壁古堡。我坐在车里,不时打开车门,向外望去,田野上禾苗青青,路旁杨柳依依,空气中透着乡野花草的芳香,不时吹进车里,清爽了我们的神情。几十里的路,一点也没觉得长。当我们到达张壁古堡景区,孝义和介休的文友已先我们去了。我们在介休武增祥、冀广大先生的安排下,跟着导游走进了景区。

【二】

导游把我们带进了张壁古堡新建的“星宿展馆”,她指着一个星宿图讲解到:“ 张壁古堡整体轮廓与二十八星宿中魁星图吻合。古堡中好多建筑与星座对应。北堡门与张宿星相对应,南堡门与壁宿星相对应。故而,古人取“张、壁”两字,为村名,就叫张壁,张壁村名与姓氏无关,不过村名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真是奇了,张壁古堡为星象堡,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出星宿展馆,不远处就是南堡门了。堡门厚实坚固,没有瓮城。南堡门为石头门,纯石构筑,导游说:“南门大约始建于明嘉靖年,至今有近500年的历史了。”古老而历经沧桑的堡门,真不知见识过多少进进出出,形形色色的人,也不知在晨钟暮鼓中迎送过多少人间战火纷飞,王朝更替的风云岁月

堡门,少了月风华的雍容,而彰显着青筋瘦骨的身姿。我耳贴堡门,总想能听到那岁月侵蚀顽石的声音,可听到得是漂亮的导游小姐绵绵甜甜的讲解声:“ 堡门相对的是明建关帝庙。门额“大勇夫子”。关帝殿座南朝北,大概在全国也少见,因为关帝殿一般是坐北朝南。”

这个关帝庙既可作南堡门的照壁,聚光纳气;又可挡南面高耸云端的太岳绵山吹来的阴风,驱邪避恶,关帝神在此,护堡安民,一举两得。”庙中有碑记载:“清康熙五十年重修,有山门,乐楼,正殿献亭,北有无梁殿五孔,主体建筑关帝庙,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灰瓦硬山顶,面积79.5平方米。正殿左右各有耳房一间。殿前有灰瓦卷棚顶献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在正殿内西墙上有四十余平方米的壁画。

导游一边讲解,一边走。我们一边走,一边听。我们登上南堡门楼,游览了地藏殿、圣境殿,财神庙、戏台,进庙烧柱香,出殿览风光,魁星楼上染文气,钟鼓楼前感时逝,站在高高的堡墙上,南望绵山雄峰,北眺汾水长流,览张壁古堡,赏山川风貌,暂且放下红尘俗世,放飞心情,跟白云飘荡,与岚烟轻游,幸甚至哉,无以言表!

【三】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古堡地道立体剖面图。导游说:地道贯通全村各个角落并通村外崖边。地道全长有万米,现开发出2000多米。地道分上、中、下三层。上层距地面1米一2米,中层距地面8米一10米,下层距地面17米一20米,地道高2米左右,宽1.5米左右。

我们大家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跟着导游走进了地道最下层,地道按装有小灯,不暗能看清地道地面、两壁和顶。地道下面,有点阴冷。但丝毫没有冷却了我们游览地道的热情。地道呈网状,如果不是导游带路,我想我们一定会迷路,从地道里走不来的。在地道里有边与好几个水井相连,井壁有暗孔,搭一木板,可通行,地道有休息洞,有的还有土炕,有埋伏洞,有屯粮大仓,有甬道、闸门、隘口、陷阱、哨位、屯兵洞、马曹、汲水口、指挥所、厨房、瞭望孔,通气孔、排水道、逃跑口等等。可谓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地道完全是一个能守、能攻、能进、能退,能长期生活,灵活变通的地下军事阵地。地道上、中、下三层相连。我们走在地道中,无不佩服古代人的聪明智慧。

我们从古堡东面入地道,从古堡西面出地道。站在地道口的悬崖边,抖落一下地道里的土气,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看着深谷,好想喊,可又喊不出来。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地道工程,在没有机械设备的古代,真不知是什么时代?什么人?动用了多少人?多少年?怎样挖成的?震撼,只有震撼!

据《张壁史话》作者武增祥先生及关专家考证,地道始挖于十六国后赵时期,距今有1600年历史了。但因无确切历史记载和得力的文物证明,一切只是猜测;一切只是推论;一切都是谜团;我认为,这也是张壁古堡最为神奇所在。

【四】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古堡里的好多民居以及几处大院。古堡的居民已被迁移出堡,剩下了一个个空院和空房,但房里破旧的家具和摆饰未变。土炕、灶台、供卓依旧,虽说是景区需要,但不免让人感觉有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感。坐在正房太师椅上,与文友留了个照,此刻。我们真不知是主还是客?

我看,在古堡里最气派的要数张家大院了。从大门和残余的一两座房舍中,依然能看到昔日的辉煌。

张家大门临街朝东,相对有一特别的照壁,导游说:照壁上的福字为“龙鹤福”,狂草龙、行书鹤,楷书田,结构完美,气宇不凡。一个活着的“福”字预示着主人对权势、富贵、尊荣、长寿,福禄俱全的人生追求与向往。在武先生的《张壁史话》一书中,对大院主人张礼维的为人品行、经商成就、大院规模、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热心公益、做了较为全面的叙述。我们几个文友站在张家大院门前和照壁“福”前拍照留念,希望能沾点张家富贵气与福寿气。

接着,我们观看村里最为神奇的槐抱柳大树。导游说:槐树种植于何时,无确切记载,据说植于宋代。槐树高达18米,柳树20米。据说,村里槐树有六颗,上世纪四十年代,毁于战火,五颗死掉,只剩一颗也日渐枯萎。不知啥时候,在粗壮的槐树根上又长出了一株柳树,槐树也奇迹般的活过来了,抱柳而生,枝繁叶茂。难怪村人说:“活到九十九,少见槐抱柳”。是啊!树根不分,树冠相拥,蔚为壮观,全国少见,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物爱的象征。于是,我脱口吟诗道:张壁神奇槐抱柳,根连叶绕爱悠悠。云天万里飞霞尽,一逍遥到白头。

高大的槐抱柳遮天蔽日,是村人们日休闲、聊天、下棋避暑的好地方,可惜村人全部被迁出堡外,除游人来此歇脚,拍照外,空剩槐抱柳一片浓阴了。

【五】

北堡门有瓮城, 比南堡门结实、雄伟。堡门上盖有:空王殿、可汗庙、二郎庙等。最为可观的是,所有神殿房顶全为各色琉璃铺顶装饰。殿顶的明制三彩琉璃鸱吻、阁楼、狮瓶、仙人、瑞禽、祥兽,在斜阳的照射下,光彩夺目,流光四射。最为珍贵和稀缺的还要数殿前廊檐下,东西两块儿孔雀蓝琉璃碑了。东碑《创建空王行祠碑》立于万历四十一年(1614),西碑《宽贤发愿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

介休自古是琉璃艺术之乡,以高超精湛的琉璃艺术制品,名扬三晋,誉满天下。《张壁史话》琉璃艺术一章,系统地介绍了介休琉璃艺术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文中说:“ 北京故宫、西安古建、苏杭寺庙、长沙园林、沈阳故宫都有介休人烧造的琉璃艺术品存世。”

张壁古堡不大,仅0.12平方千米。但要真正览尽它的历史文化,可能一生都看不完。张壁古堡,整体街道呈“丰”字形,一条南北主街铺红沙石,长300米,连接着南北堡门。张壁古堡东、西、北被深沟环绕,南面依山。四面有堡墙围绕,长1300米,据说是用地道挖出的土夯筑。

古堡地势险要,防守进退自如,是太岳山吕梁山分界,雀鼠谷汾河古道军事防御体系中的战略要地。在冷兵器时代,重兵守其地,可控南扼北。在张壁古堡附近几十里范围内,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激烈的争夺战,也不知发生过多少人在这里悲壮战死的感人故事

【六】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彭林考察张壁古堡后说:“张壁古堡融军事、宗教、民居、民俗于一体,资源价值很大,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独特的文化价值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微观阐释。”

中华诗词副会长李文朝考察张壁古堡后说:“ 山西介休市张壁古堡为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军事堡御防村落,明堡暗道,攻守兼备,不可多得。他口赞一绝吟道:张开天地网,壁垒可迷魂。古塞能攻关,堡关奇绝伦。

张壁古堡,就是一个古代军事文物宝库,那些遗存到现在的攻城铁甲战车,抛弹装置,防守滚木礌石等各种器械,将军指挥台,士兵操练场,无不让人大开眼界。张壁古堡的道学文化、宗教文化、风水文化、祭星文化、祈文化、里坊文化、儒商文化等独特的文化,展示着一个小古堡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天下宾客来此一游。

明堡暗道,在历史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军事作用,但那悬在太岳半山腰上古堡中曾经照亮介休大地,现已熄灭的一盏油灯,依然能唤起人们的无限遐思,照亮人们追寻遥远历史的漫长之路。

【七】

今天,我站在这高高的堡墙上,手抚着被岁月侵蚀而斑驳的灰砖青石,沧桑之感涌上心头,欲语而无言。长风吹送着安徽牛松胜精美的诗联:

胜迹竞风流。放开眼,望太行远岫,张壁晴岚,汾水蜿蜒,绵山磅礴。正是如诗如画,荡涤胸襟。把酒漫吟哦,休负此万里光,珍稀古堡;

村居甘寂寞。静下心,思关帝威名,空王佛偈,可汗权杖,真武神通。无非似梦似烟,消磨岁月。凭栏长啸傲,且听那六朝雅曲,干调秧歌。

再见了,美丽的导游小姐; 再见了,神奇的张壁古堡;我们的两辆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山下飞奔而去。回望背后,那高耸云天的太岳绵山,依然巍峨高大。张壁古堡,那颗镶嵌在绵山半腰的古代军事明珠,依然闪着迷人的光芒,穿过我的眼睛,直射我的心田,定格成像,恒久不散!

2019一6一1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rlrpkqf.html

明堡、暗道、一盏灯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