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回望故乡

2018-07-16 21:22 作者:流风一缕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所谓故乡,我们小时出生的地方,儿时无忧无虑的家园。长大离开后,渐行渐远,似乎在记忆里也越来越模糊了,淡化了。在很久的时光流失之后,在生命中的不经意的一次回眸,自己却是一个中之人。郁郁葱葱的绿叶经过时间催化成为一种金黄,而白发渐生的我不时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思绪如涌泉般汩汩流淌。而在原地,那个称之为故乡的地方,那一生辛劳的父母,却仍在那里等着我们。他们的生活里仅一年一两次匆匆的相聚,他们的容颜也在我的生活的慢慢地淡化。

在我的记忆里,父母的身体一直好像都很好,是我18岁离家时的样子,不会衰老。母亲总是不停地操劳,也只有在农闲之时,可以睡几天安逸的懒觉。父亲总是在下班之后,在外面走亲访友,一种繁忙的影子。近两年来,特别是父亲生病了,我才真正的感到他们走向老年了,怎么一下子就老了,老得那样的彻底。

父亲佝偻的身形,可以用瘦骨如柴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每天,年老却硬朗的母亲百般照顾着父亲,如一个大人呵护小孩般。父亲也心甘情愿享受着这一份

每当,想到了这些,作为女儿的我深深地感谢母亲。这本应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都被母亲毫不犹豫地承担了。

如今,每一次重新踏上故土,总有一根情丝在拨动全身心的神经,温暖和幸福的感觉沁人肺腑。点点滴滴的如潮水般涌入脑海,童年刹那回到面前,我微醉般沉迷在那些永远的记忆里。

我生活了18年的老屋已不见影子,唯有那一棵黄葛树仍倔强地站立着,周围没有房屋的遮挡,树枝越来越茂密,繁叶似乎在连续一段事故。浪潮般的稻田和麦田无复存在。在季打雷下暴的下午,兄妹三人在水田的流水处,用撮箕捉泥鳅的快乐,我一不小心打翻大半桶泥鳅的情景,不时浮现在眼前。经常割草喂生产队的牛,还可以挣工分。所以假期和每天放学后,我就会背上背篓,在田间里寻找那青草多的地方。暑假时,为了错开气温高的时段,我会起一个大早。每当晨曦微露,青草挂着水珠,手触摸到水珠时,一种小草特有的清香味道从心底升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初中二年级起,我就突然想读书,从此就像变了一个人。上课时认真听讲,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和同学。放学后,自觉地在家做作业,复习功课。放暑假的时候,我经常是清晨早早的起来。然后在家的附近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般就在农家自留地里,找一个空地放下随身携带的小木凳,朗读语文或者强记英语单词。那时地里的南瓜、四季豆、我在一处风光旖旎的田间,度过了一个个充实的日子。在脑海中是一幅定格画。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倍感珍惜今天的一切。一种阳光满面的幸福,时刻溢满心扉。

这两年,因为父亲的病重,我在重庆与南充之间往返。车子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沿途的风景似一幅幅水墨画,在玻璃窗浮动变换。那茂盛的芙蓉花,让我想起儿时母亲用来煮面条吃,味道新奇可口。新农村统一规划的家舍,白色的墙面青色的瓦,让感动特别的亲切,远近高矮,星星点点的散布黛色的山间。

那年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父亲单位发的餐票,一般舍不得用来买食堂的馒头,2两饭票、1分钱的馒头,我们四姊妹加上父母就是一斤粮了,如果煮成稀饭可以够一家一顿的伙食。所以,平常是吃不上馒头的,我总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天,我们几姊妹还在睡觉,然后母亲急切叫醒我们。我一睁开眼就看见母亲用筲箕装了几个馒头,我当时是好兴奋,那种幸福到现在不是轻易可以感觉得到的。这或许是我至今就特别喜欢吃馒头的原因。

捉蜻蜓是儿时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在暑假期间,天气火热,农村的小孩子没有午休的习惯。与小伙伴一起在一块块稻田边的桑葚树上捉蜻蜓,有红的、黄的、青绿的蜻蜓。其中红的蜻蜓我们叫它医生,它歇在树上,我踮起脚跟,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接近蜻蜓,大拇指和食指做成钳子状,等待时机成熟,灵巧的手就钳住蜻蜓的翅膀。捕到的蜻蜓有的放在家里的蚊帐里,让它们吃蚊子;有的我们就用线栓住他们的腿,让他们随着我们一同飞。这些蜻蜓最终都会死去。农村的夏天的傍晚,田间有许多的蜻蜓来回的飞翔,累了后它们就停留在桑葚树的叶子上,那时是我们捕捉它们的最好时机。

村庄旁边的一条小河沟,每到了夏天的时候,清澈的水就潺潺的流淌,不知从哪里来的也不知流向何处。炎热的天气里,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挽起裤腿在溪水里走动。

四季的变换,眼前的风景没有多少变化。年年岁岁花相似,月月日日人不同。多少年后,物是人非,这种感觉总让人有一种悲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ygskqf.html

回望故乡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