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拜访化悲岩寺

2018-04-27 15:42 作者:观鹅会意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拜访化悲岩寺

文/观鹅会意

戊戌年全民阅读第13个纪念日,暖乍寒,文联黄冀主席、电大侯静站长、李丽、郭浩等十位好友相约,决定去本县佛宿山化悲岩寺,来一次带着探访历史渊源和典故传说的半日文化旅游,亲身去感受其大自然物化了的载体,所承载着的深刻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去寻觅揭开它的奥秘。

北魏时该寺叫“羊驮寺”,盛唐之时该寺叫“碧岩禅寺”;辽明两代该寺叫“化悲岩寺”,当地老百姓嫌其寺名叫起来绕嘴,干脆顺口简化叫成了“化悲庙” “化皮庙”。该寺有“孤松独石”、“听响滴脆”、“两山夹一楼”、“百里鸣钟”、“二泉映月”、“朱砂洞”、“碑岩晚照”、“佛灯长明”八大景观。

车还未到山峦起伏的山脚下,透过车窗远远地就看到了弯弯曲曲通往峰顶的白色攀道。一入峪口我们就开始寻找八景之一的“孤松独石”,听说孤松早已修成正果成仙去了,只能边走边寻觅起那孤单的独石,独石是没有寻找到,拙联却从口出:“羊驮寺里度孤松,佛宿山外遗独石”。只见侯静站长不停地按动着照相机的快门,记录寻觅着关于寺庙典故的遗迹。

我们一踏上佛宿山陡险的攀道,就发现山径沙石风化绵软,看来寺院确实佛法无边,不仅能超度人间之悲愁,无意中把山路的沙石也化碎了。就这样登一步滑半步,迈前脚,拖后脚,仿佛佛祖在诱导启悟着朝拜者,只有丢弃下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之累赘,才能升华到“急行无善步,善行无辙迹”之大境界。啊——!充满苦乐人生生命过程,何尝不是在进行着一次登山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登上了山顶看到原来有一块细窄的天然平台,随着耳边呜呜叫着的山风,看到左边还有更高的缭绕峰端,半山腰庙宇林立,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我们登上来了,登上了峻险峰巅的“天街”,看到寺院依山而造,这里有大小不一的十七个洞窟,座座殿宇都是因洞而建因崖而悬,就势因山布局巧妙,整座寺院就像嵌于千峰碧翠之中,达到了建筑与山体高度的和谐,虽然无人誉它为“仙洞琼阁”,但置身于此“天街”之上,都市的喧嚣繁华,尘世的烦忧名利顿时消失殆尽。

收回游目骋怀之遐思,我们趋步于“青山滴翠”景观的渗水洞。进入阴森森黑幽幽的山洞,顿时一股寒气迎面扑来,一下子就扫去了大家的满身燥热。循着湿漉漉的洞顶,看到了漫漫渗下来的水滴,如若在下面放上一个玉盘,当深人静之时,水珠儿跌落玉盘,想那清脆美妙之声,极象佛家西域之梵音,就是那纤纤玉手的艺术家,也难以用琵琶弹拔出这种玄妙的声音。这么大个演奏厅,它是为谁而演?它又是为谁而奏?我们喝着冰凉的“圣水”,想起前人为渗水洞留下的诗句:“寒洞如幽石,听之有水声。清泉来滴翠,万人吃不尽。”

走出渗水洞,迎面就是“两山夹一楼”景观,有古诗曰:“对面好危楼,相争姊妹峰。两山夹一楼,古代显灵神。”抑头看着夹在悬崖绝壁缝隙中的小楼,谁人知晓几百年来它受了多少憋气,真想上前为它把山体再掰宽一点,好让它快窒息的呼吸能够畅快起来,让它把多年的委屈与烦恼发泄出来。转念又一想,或许它是在向世人展示着一道人生迷题,答案就是一个“忍”字。佛祖在告戒世人,忍劲里面蕴含着一种大智慧,小不忍则乱大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怀的就是这股忍劲;苏秦读书欲睡引锥刺股,怀的就是这股忍劲;孙敬好学以绳系发至房梁,怀的还是这股忍劲,看来古今之名人志士,都怀有这股顽强勤奋的忍劲。看着夹在山缝中的危楼,脱口吟出一联:“身安夹缝稳,性定菜羹香。”

我又带着大家参观了八景之一“朱砂洞”,为大家讲述着多年前八十七岁李福老人告诉笔者的故事,说这个山洞因出朱砂而得名,洞长深不可测,据传说在酷暑时节,有一个羊倌放着一群羊,当羊群走过“朱砂洞”时,有几只白山羊为了避暑乘凉钻入了山洞。羊倌夫发现少了几只白山羊,四处寻找未果,几天后,七八十里地外的沙家寺村传来了消息,他们发现从一个山洞钻出来几只红山羊,羊倌急忙赶过去一看正是自己丢失的山羊,只不过白山羊让朱砂给染红了。

“当、当——”,是我上了钟楼撞响了寺里的铜钟,据老人们说远在五六十里地的山阴城都能听到寺院的钟声,所以就有了“百里鸣钟”之景观。我又不由地吟出李福老人告诉我的诗句:“寺内有铜钟,音到山阴城。居士苦修德,天王显灵神。”而今老人已驾鹤西游而去。

听着穿越时空宏亮的钟声,仿佛看到了驮着砖瓦木料的绵羊群,它们趁着月光朝山上涌来;听着钟声,仿佛看到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头顶矫阳背着用麦秸和起来的湿泥,为殿宇落成压绽而来了;听着钟声,仿佛看到西域的喇嘛骑着骆驼风尘仆仆而来;听着钟声,仿佛看到仙洞中坐禅着一个个和堂居士;听着钟声,仿佛冲淡了朝拜者之贪念,进入了看破红尘心迹两清的境界;听着钟声,仿佛看到精神病院李清福院长出资修建寺院忙碌的身影;听着钟声,仿佛看到了流逝的岁月,变迁的苍桑,大自然万物生命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的循环。

日渐偏西,一下子寺内寂静了下来。我们坐在朱沙洞前,听着殿檐翘角风铃的脆音,等待着看八大景观最后一景“碑岩晚照”。等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时分,我们寻找到了寺内仅存汉白玉雕龙碑首,在上面清晰地看到有“碧岩禅寺”四个楷体字。虽不见“碑岩晚照”之景,却留给了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想那八尺多高的汉白玉寺碑,被那晚霞涂染成了橘红色,有谁在落霞中悟出了四大皆空之佛语含义,难道说“皆”的是万物生命之永无止息吗?大家认真地听着我的只言片语,侯静站长不停地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这时的夕阳已为佛宿山镀上了一层金色,我们的耳畔仿佛回旋着鸣丝吹竹、戛玉撞金的佛教音乐,佛宿山的碧岩禅寺,虽然缺少了南疆之青山秀水,却多了塞外北国粗旷之雄威霸气。我们一行人走在下山的小径上,披着满身霞光不觉心荡神迷,多了几份依依不舍留连忘返之情。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oprkqf.html

拜访化悲岩寺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