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颜渊篇·克己复礼为仁

2018-07-31 17:00 作者:江峰十八弯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复礼,是孔子流传千年的名言,也是反对孔子的主要论点。我们应如何理解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对自己进行约束,克制自己。复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恢复周礼,另一种,复,就是覆,适应,践约的意思。复礼,就是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当年对孔子的批判,也多采纳第一种,认为孔子顽冥不化,死板守旧,反对革命。但我们一分为二的分析,孔子有没有守旧的一面呢?从我对论语的学习来看,还是有的,比如他就主张维持周礼。但这是不是孔子就很反动呢?这个观点我也不赞同。处在秋时期的鲁国,当时确实陷入了一个没有秩序的混乱状态。父子兄弟为了争权夺位,反目成仇,血腥的杀戮不时发生,礼崩乐坏,人心自危。在这种环境里,作为孔子主张以“礼”来维系社会的发展,以“仁”来激励人性的善良,这是相当进步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礼的要求也会超越两千多年前所赋予的内涵和外延,对仁的要求也更高了。但是,其核心的东西永远还在。这核心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只有两点,一是约束自己;当然约束自己,是指不良的行为、习惯、言语、欲望等,但对良善的,积极的,对别人毫无妨碍的个人自由等,是不在此列的。如果你把好的东西也约束了,那就是过了,是有害的。比如,你通过劳动赚了很多钱,你觉得钱多了,要约束自己,那可能你会走向反面,变成懒惰,这就不足取了。对自己进行约束,其条目也要自己经常去审视的。二是走向高尚。如果前面属礼的范畴,第二点追求就是一个人要成仁,要依归仁。如果克己复礼是手段,但仁才是最终目的。这仁就是天堂,就是好人的聚合处,是人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仁呢?孔子在回答樊迟的提问时,作出了精辟的回答。

攀迟问仁。子曰:“人。”

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樊迟退,见子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能够选贤举能,讲信修睦,就体现了爱人的思想,就离仁不远了。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仁就是爱人,它是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孔子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

如何才能做到克己成仁呢?

孔子用了“四个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常见一些“三不猴”的造型,就源自孔子的这句话。三只猴子呈半蹲姿势,模样憨态可掬,第一只用手捂着耳朵,第二只用手捂住嘴巴,第三只用手蒙着眼睛。

"三不猴"造型表现的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为何古人将孔子的四句话,演变成了三句话呢?后句怎么就不见了呢?我想大概是做到了前三者,后面第四项基本也不会犯了。因为一个人,管住了自己的眼睛,管住了自己的耳朵,管住了自己的嘴巴,与就基本管住了自己的心,心所不欲,怎会干出出轨的事呢?其实佛教也要求我们:不说他人之事;不看世间繁杂;不听嚼舌之音。老子倡导我们要进入:"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的独善其身"希夷境界"。这也是前人的经验教训,教育我们要做到“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以避祸害。

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做到这“四非”之外,还要注意什么呢?

孔子在回答仲弓有关仁的问题时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第一句话,是叫我们出门办事要庄重严肃,认真对待;第二句,是叫我们宽容待人,不要犯人所难。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我们才能做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在回答司马牛关于仁的问题时,说:“仁者,其言也讱。”为何孔子说仁者说话会谨慎小心,不轻易说出口呢?因为孔子一直主张“言行一致”,反对“言行不一”,要求做到,言出必行,所以必须三思面后行。

在回答司马牛关于君子问题时,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在司马牛还明白,继续追问时,孔子耐心解释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一生追求品德修养自省参己,他曾说“吾日三省吾心”。在这里孔子强调“内省不疚”,应该是“不忧不惧”的前提。这正如俗话所讲:“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鬼叫门”。

在处理“仁义”与“悌”的矛盾上,孔子也是很秉持事实的本身的是非曲直来作出判断。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但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司马牛看见别人皆有兄弟,而自己却在逃亡,很是忧心。这里同学子夏同样出来劝慰司马牛,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体现 了儒家仁说的宽广博大和与人为善的崇高品德。如果我们这个社会,能够推广仁学,整个人类怎会出现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现象呢?

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我们有一点不能放弃的东西,那就是“信”。看这段: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一个人要讲究“信用”,一个国家同样也要讲究“信用”。我们可以以美国为例,美国现行总统特良朗普上台后,干了相当多违背信用的事,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巴黎协定,退出TPP,撕毁美伊核协议。他的这些失信行为,总会得到相应的报应。这个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孔子提倡“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也就是要把忠信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向义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凭感情用事,今天爱你的时候,你死了他也可以爱出活的来;明天恨你的时候,你是活人她也想咒死你。犹如《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所讲“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要摆脱这个女人了,总是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来。我就见过一个男人要与自己的老婆离婚,信誓旦旦地说他老婆偷人。这其实是苦于自己内心的困惑,一个人如果没有从迷途中走出来,他怎么会去主张“忠信”呢?

在崇德、修慝、辨惑方面,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也很有针对性。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孔子讲了三个修为的方法。一是先事后得,就是先把事做好,再谈报酬。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先议价,再做事是否矛盾呢?我看是不矛盾的。其实孔子倡导的是事与得要匹配,不能事情没做好,却把价格喊得天高。如果你做的事与报酬不匹配,你要高价,就亏了良心,你这还算仁吗?现在做事先谈好报酬,再做工,其实这谈价,也是你办事的一个组成部分,谈好价,以免日后发生纠纷,所以与孔子的先事后得是不矛盾的。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问题的关键事得相配,不能你事情还没开始,你内心却坐地起价了。这就是邪念,是要不得的。二是检讨自己有无邪念,要攻自己之恶,不要有攻人之恶。现在有很多人马克思只马别人,不马自己,只许自己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台上说说一套,台下做一套,做两面人。这也不是修为的方法。三是不能感情用事,任愤怒冲昏自己的头脑,而不顾自身安危,甚至牵连亲人。孔子当时所处之世,一言而获罪的情况不少,一言而招来杀身之祸的情况也很常见。所以孔子主张慎言慎行,还是有其客观情势的。现在虽然言论自由了,但因语言而招来的是非,也是不少的。慎言慎行永远在路上,不会过时。

对于忠信,孔子对自己的弟子子路,还是赞扬有加的。他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这个厉害了吧,我的子路。听了单方面的言辞就可以判案。这个如果没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谁能保证别人不对他说假话呢?在孔子赞扬之后,孔子的弟子补充记录了一句“子路无宿诺”,这大概是对孔子语录的解释吧。

我们在追求仁的过程中,也得注意方式方法。

一是体现在对子贡的回答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对别人的忠告,在讲话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头,免得自取其辱。

二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是曾子对孔子学说的补充,也是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精华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oaskqf.html

颜渊篇·克己复礼为仁的评论 (共 5 条)

  • 江南风
  • 听雨轩儿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草木白雪(李淑芳)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