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母校澧县二中

2019-05-22 15:05 作者:澧阳民政所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听说,澧县二中将拆并和整体迁移,原校址作其他教育机构用房,迁移后的中学,也不再保留“澧县二中”的校名!澧县二中是真真切切的“没”啦!

据校史上记载,澧县二中曾搬迁过一次,那次是为了给从津市搬迁回澧的县一中腾校址而选址新建!这次,澧县二中将彻底的不复存在!校名将成为历史!

澧县二中,这一承载了众多青年学子和教职员工精神寄托的教育机构,将不复存在!

想想亦还是有些怅然!她是我的母校!

受了个人性格的影响,高中阶段,虽然在二中学习、寄宿生活了几年,勤奋刻苦了几年,学习成就上没有显著的标签;工作后,个人虽在努力工作、拚搏,头顶上仍没有“海归”、“学者”、“大老板”的光环,也没有“科长”、“局长”等社会名片,没有太多的社会知名度,澧县二中关于我的记录,是不会有太多东西的,可能高三十三班的原始学生花名册上,还是有我的名字吧!

农村入城求学的孩子,除非你特别优秀或特别不好,是不会在校史中留下太多痕迹的!在澧县二中授课教师的记忆中,也可能这样!(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考上大学离开二中后,三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澧县城区工作,但我只回过母校二次:一次是几个同学小聚,因晖同学的家就在二中校园,进校门看了一下,知道了我们读书时的校院内的池塘被填了;再一次就是去年年底,听说二中要被拆并了,散步时特意绕道到校门口往里张望了一下,没进校门!

其实,我亦很想昂首阔步,在澧县二中校院内溜达溜达的,因为她是我的母校!但工作成就和社会身份低到尘埃的平凡,仅有的二次返校,也只是自校门口往里多看了几眼,想进、亦还是收回了脚!一怕尴尬,没有认识我和我认识的人,唯一还记得我的志刚老师,亦可能不在校内,二怕被保安劝阻,来干什么?来找谁?不视察工作,不考察投资!还真没有勇敢迈进去的理由!

这也应该是众多曾经的二中学子,毕业离校后难返母校的共同缘故吧!

如离家的游子一般,尽管平时难以回家见父母,一旦闻听父母有事,还是排除一切困难往父母身边赶!明知着急赶回的作用不大,但求一个心安!知道澧县二中被拆并了,近段竟不时念起了她,因为,她是我的母校!尽管记忆中,有关二中的东西不是太多、亦可能有些片面,认识上有些偏差,但仅存的那些东西,竟然在记忆中鲜活起来!

(一)

1984年的中考,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按当年的录取分数段,我完全有资格步入澧县第一中学就读的,当年,我被录入澧县二中,完全是一个意外,是一个偶然,亦或是一种另类冥冥中的缘份吧。农民出身的学子,能够进城求学,就是一种满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会也没有能力去深究其他原因的!

因为满足!因为缘份!澧县二中,成了我的母校,形成了一段我抹不去的记忆!

就在那年末初秋,我是第一次进入县城,怀惴入学通知书,怀惴人生想,卷走了当时家里所能拿出的所有货币,肩挑手提,步行十多公里,仰着一张汗珠沾满尘土的脸,走进了澧县二中的校院,融入了三十三班集体。

首次进城求学,一下拥有了许多衣着讲究的城市学友,人生第一次领略了城市和农村学子的差异,仿佛置身于国际都市。我短暂的傍徨焗促之后,便是释然,心中满是幸福,满是感慨,哪管什么差班与好班!况且当时我亦无挑选班级的能力和人脉,有教室上课、有教师授课,便是满满的幸福和知足。在班主任缺失了一段时间后,刚从农村调入城市任教的刘志刚老师接替了班主任,自此,三十三班才算有了完整的建制!

从农村进城求学,要融入以城区生源为主体的高中集体,穿着举止与社会阅历和饱受社会环境熏陶的城市学友相比,真得要拿出“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勇气!在一次刘志刚老师组织的“击鼓传花”的主题班级活动中,我不识“时务”的留住了传递中的红花,并在同学们咤异的眼神中,“极具杀伤力”的“朗诵”了歌曲一首,也许正是同学们“喝倒彩”的掌声,让刘志刚老师记住了我这位执着纯真、大胆的“农村娃”,并在“班级常委”已分配完毕的窘境下,委任我为“语文科代表”。这个“列席常委”,虽然任职时间不长,但是我高中生涯的第一个行政职务,也是唯一一个职务,更没预料到的是,这个科代表,又是讫今为止我行使公共权力的最高“权力”职位。

从那开始,我第一次现场见识了有一门乐器叫“吉他”!尽管当时的廖新明同学表演得还很稚嫩!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一种表演形式叫“小品”!尽管张静同学表演得不够成熟!第一知道了平常的生活之外,还有娱乐方式叫“歌伴舞”!尽管当时张波和黄海燕同学的搭档表演还不够完美!第一次,我见识了一个能唱能录歌曲的“黑匣子”,是丁皑同学带来的录音机!

平常的学习之外,在二中,我第一次领悟了一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东西。每天刷牙洗漱、定期进澡堂洗澡、闲暇之余得穿鞋穿袜子、不得随意穿短裤和光着膀子等!这些最基本的文明社会的礼仪,是二中集体生活的时代“逼”我养成的!

更重要的是,在与城市学友的相处中,我还知道了除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外,还有一种生活能力叫“情商”!“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议人非”这句话,我高一时代的同桌,应该是我口无遮拦的议论某位学友时,对我的善意提醒吧!

感恩母校!感谢我的二中学习生涯!她让我见识了农活、农村之外的东西!积累了书本知识之外的东西!

(二)

因为离家较远,得寄宿,食堂,成了我每天必须光顾的重要地方,每月从家背米、到食堂交米,一日三餐到食堂排队打饭菜,留在我记忆中的,是永远的痛!

入二中求学那年,父亲已是肝腹水晚期,哥还在长沙上大学,独自耕种老家几亩水田的母亲,既要节省出我和哥的学费、还要筹措父亲的医药费!我每日可支配的费用额度,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澧县县城到车溪有往返的班车,掏一元钱搭车,于当时的我而言,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背着几十斤的大米,往返于学校和老家之间,成了我几乎每月的“必修课”!

澧县二中的学生食堂,那时,是一幢东西延伸的砖混结构建筑,位于学校的最北端,面积不大,四个卖饭菜的窗口,四个纵队排满,大约每批次可容纳二百人左右排队购餐!

排队打饭,应该算是当时澧县二中一道别样的风景!每当就餐时刻的下课铃声响起,到处是离弦一般冲向食堂的学生,呼啦一下便将四个排队的窗外场所挤满!先到的,双手高举着盛装饭菜的饭碗,洋洋得意的从队列中走出来,挤出人群,或是场坪上、或是端回宿舍教室,仍在排队的,翘首队列的前端,焦急的张望,有不遵守规则的,便强行加塞,有合理利用规则的,委托熟悉要好的同伴顺便带饭!成功了,一脸得意,不成,间或引起斗抠,饭菜洒泼于衣上脸上!

每天,维护就餐秩序的老师,站立于队列前的高凳上,威严的注视着队列中的每一个人!经常值班坚守的那位,我们都称他为“咆老师”!“咆老师”个头不高,但目光不威自严!

“你!就是你!出去!到后面排队!”

“你!说的就是你!看什么看!排队!”

这两句话,是“咆老师”在食堂高凳子上值勤时喊得最多的两句工作用语!他应该是有名字和职务的,只是年代久远了,还真忘了!也许真是有了他那一副大嗓门,当年的同学们才赐予了他“咆老师”的雅号!也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位恪尽职守的好老师!以至于以后每每遇到排队等候服务时的乱象,心里还默默想起:这时候有我们的“咆老师”在就好啦!

澧县二中食堂负责收搭餐米工作的,是一位戴眼镜、身材有些发福的年长老师,具体怎么称呼他,我还真忘了!记得当时我只尊称他为“老师”,至于他是否真具有老师身份,我还真不知道!他是我二中生活一段绕不过去的记忆!每次我背几十斤大米、步行十多公里来到二中交米,接待我的,就是这位老师!

有一次,也许是忙于学习、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到了该交米的时间我没回家背米,我母亲掐准了时间、步行十多公里、背着几十斤大米,一身汗酸味的来到二中,和我一同去食堂交米,这次接待我们的,仍是这位老师!那次的过程,是我终生永远的痛!

那次,应该是母亲琐事太多而忽视了对大米的整理,打开饱含了母亲汗味的蛇皮袋,收米老师眉头锁成了峰!“全倒出来,重筛!把谷头和黄米粒全捡出来!”生硬的撩下一句话,他端过茶杯,坐在一边看报去了!全然不顾母亲泛白的双鬓和一双惊恐的脸!我抓起一小把看了看,知道那就是我家平常食用的米!

半晌后,母亲把筛了又清捡过的米重新装进了蛇皮袋,伸了伸腰,颤颤巍巍的趋步到收米老师前,毫无尊严的小声说道:我整理好了,请你来称一下。

“这不是给你家孩子一个人吃的,城里的孩子吃不惯你家这样的米!”威严的对母亲说完这句话,收米老师过称才收下了米,以黄粒谷头没有捡干净为由,扣除了三斤的量!

那天,母亲把收米单据交给我后,是红着眼匡走的!三斤米的价值,当年对我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应该是知道了母亲受了委屈,哥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定期把从口粮里省出的粮票送给我,让我去找那位总务老师,来换取二中的饭票,让我免受了背米和交米之累的同时,也算是在我二中生涯的最后一年,在总务老师面前伸直了腰、找回了尊严!

感恩母校,感谢我的二中学习生涯!是她让我学会了隐忍,知道了要奋发图强!

(三)

从高一到高三,刘志刚老师一直是澧县二中高三十三班的班主任,高中三年,我一直在高三十三班学习。

与所有上讲台授课的老师一样,勤奋刻苦或成绩好,才是教师对学生“喜欢”“重点关注”的唯一标准!高中三年,我一直能获得志刚老师的关,应该是我“纯朴勤奋”的学习态度,引起了他的注意。

也许是刘志刚老师发现了我文字表达水平还可以的特点吧,高中三年,他一直在这方面默默的鼓励和引导我。高一下学期的一篇作文,他在语文课上公开范读并点评了几次!全然不顾文章中有“嘻哈”某位同学的内容!招致了曾经的哥们某同学长时间对我的疏远!现在看来,刘老师也应该绝无贬损学生的主观想法,只是觉得文章的用词和条理构架还行,激励我用心观察生活、大胆用笔去描绘,引导我发挥学习上的自身特点、学科选择上更加理性吧!

在高二分文、理科的重大择决上,我理解了刘老师的良苦用心、领会了刘老师单独和我谈心的用意,我选择了文科,选择了继续留在三十三班学习。这应该是刘志刚老师对学生高度负责、大胆因材施教的典型事迹缩影之一吧!

对待学生的教育上,刘老师是放任“百花齐放”的,这在当时唯考分论英雄、唯升学率论成败的教育大环境下,有些“危险”!面对一群正当叛逆期、正值情窦初开的学生,表面严历的刘老师,选择的不是“顶格”问责与处罚,而是正确引导与包容,甚至还“护过犊子”!经他教育培养的学子,就三十三班来说,毕业后的学生,基本上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了一份天地、找寻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

在我们那届的高考前夕,澧县二中获得了二名“保送”生的名额,也就是不用参加当年的高考考试,由澧县二中在品学皆优的学生中推荐,经常德师专的面试小组综合评审,直接进入师专学习深造。“保送”生推荐的首要条件是:当年高考预考成绩上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也许是考虑了我当年的综合成绩、更多是结合了我的家庭经济状况,刘志刚老师最终的把文科生的唯一一个“保送”生指标给了我!并不惜在对我的推荐文字材料中造假,张冠李戴的说我在常德市组织的中学生参与、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的作文大赛中获三等奖!

当年的观后感作文大赛,澧县二中的确是有二名获奖者的,一等奖获得者是当年的青年教师周和平,三等奖的获得者是高三十三班的周XX同学!获奖证书已于几个月前颁发给了他们。刘老师也许是为了我的推荐文字材料更加具有说服力,移花接木的把这项荣誉写进了我的推荐文字材料中!

当年,最真实的情况是:在班级组织观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的活动前,因我实在凑不齐、也不想去凑那一元伍角的电影票款而未去观看电影,而后仅凭借同学们观看电影回校后的叙述情节素材,草草执笔参加作文大赛的。

推荐材料造假,如果是当今,是一件非常严重的政治纪律事件,是要启动严格的问责组织程序的!当年的组织纪律也应该是不允许吧!当年,周XX同学高考预考没有上线、自动失去了参加当年高考的资格,我也在常德师专的综合评审小组的面试环节中败下阵来,才没有留下这一历史“话柄”!

因当时的信息通讯不发达,在耽误了我近一个月的预考后复习准备时间,在正式高考开考的前三天,正在下田搞“双抢”的我才接到上考场的正式通知,匆匆上高考考场而至于当年的高考败北!

在当年的找寻补习学校复读,准备次年再次高考的环节中,毫无社会资源的我,再次得到刘志刚老师的倾力相助,得以在澧县二中高考复读班入学,经过一年的努力,终圆了我的大学人生梦想

感恩母校,感谢母校有一批如刘志刚一样默默奉献的老师,改写了我的人生命运!

澧县二中,留给我的,不仅仅是记忆!她带给我是一段人生的履历,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让我一辈子受用无穷!

母校,给予了我“二中学子”的标签,高三十三班的学习时光,让我有了一群“见面就熟”,亳无保留、无话不谈的学友!

闲来澧水人

2019年5月于澧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qitpkqf.html

我的母校澧县二中的评论 (共 9 条)

  • 紫色的云
  • 雪儿
  • 王东强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成飞烟
  • 一抹阳光
  • 淡了红颜
  • 北方

    北方就那么细致,就那么充实,就那么流畅。赞。

    赞(0)回复
  • 三角

    三角言之有物,情深意长。点赞佳作!推荐阅读!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