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端午节不是为纪念屈原

2018-06-17 11:14 作者:陈宣章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端午节不是为纪念屈原

陈宣章

明天是端午节。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纪念屈原。这种民间说法被中国史学界质疑。

最早是闻一多的多篇文章指出:端午节最早是江、浙一带“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端午是为了祭龙。而赛龙舟是祭祀仪式中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粽子是古人认为投入江中喂蛟龙。

更多学者不同意闻一多的观点,提出端午节起源于汉代“恶月恶日”说。古人认为,这一天有恶运,此日出生者不能抚养成人。因此,战国的孟尝君、宋朝的宋徽宗都不得不寄养(府)宫外。宋徽宗登基后将生日改为十月十日。《礼记•月令》:“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这是“恶月恶日”说的起源。

这种习俗在“汉魏以后通行数序记月日,于是人们在自然节气之外,另择时日作为人文节日,以表达情感和信仰。”端午是节后第一个人文节日。此时接近至,因此在六朝后,将吃粽子、赛龙舟等夏至节俗逐渐移至端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人根据气候,还认为端午时节“五毒(毒蛇、蜈蚣、蜘蛛、壁虎、蝎子)俱出”,“戾气”致病,死亡增多。因此,需要防瘟、避疫、怯毒,挂艾蒿、菖蒲。宋•苏轼《浣溪沙•端午》:“明朝端午浴芳兰。”当时“兰”指菊科佩兰,后来便有艾蒿、菖蒲。

韩国也有“端午申遗”,与中国的端午节不同。2005年,韩国传统节日“江陵端午祭”申遗。它的仪式是:“谨酿神酒(端午前一个月就开始)”、“请神:(四月十五至五月初三)”、“山神祭(五月初四起五天)”、“送神”等。“江陵端午祭”是祭三位神:大关岭的山神金庾信将军(曾经为新罗统一朝鲜作出杰出贡献)与城隍神梵日国师夫妇,与中国的端午内容完全不同。韩国人称“江陵端午祭”为“上日”,是神的日子。

另外,唐宋共有端午诗词95首,唐代23位诗人创作28首端午诗,宋代46位词人创作67首端午诗词。有17位诗人创作2首以上,宋代苏轼和史浩都创作了4首。其中唐朝最牛的端午诗竟然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全诗描写端午的盛况和对屈原的赞美,而作者也借此表达对古人与自身的感叹。另外可见,当时端午节有五天,而且节日期间要听“五音”,系五色丝续命索、采花佩戴、食粽子等。

“端午竞渡”是深受欢迎的重要节俗。唐•张说、张建封、储光羲等都写过“观竞渡”的诗。张说《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逎。”张建封《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储光羲《官池庄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采波。水叶藏鱼,林花间绮罗。踯躅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端午诗除了记述节日的繁华与意绪,也常附寄诗人的遭遇和理想。唐•殷尧藩《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宋代端午诗词也丰富细腻。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朱松曾《重五》:“异乡逢五节,卧病此衰翁。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山深人寂寂,气润蒙蒙。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18.6.17.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osqskqf.html

端午节不是为纪念屈原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