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声惊雷达天庭

2018-04-13 17:30 作者:祁连雪峰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声惊雷达天庭

王振武

三月的最后一天,闻听一声惊雷直达天庭。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先生,告别了他挚的亲人和文友,辞别了他恋恋不舍的文坛和观潮阵地,魂归霄汉。噩耗传来,不由黯然神伤,扼腕叹息。

哲人其萎,感慨万端。除去悲痛和哀思,还有难忘的回忆袭上心头。身为最底层的文学爱好者,本应无缘得睹先生真容,但天随人愿地让我荣幸地接触了先生,一睹了文学大师、文艺巨匠的音容笑貌。

初见先生,还是二00一年的时光。难忘的这一年,我还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任文明办副主任兼《民乐报》报总编辑。当年七月的一个清晨,接到时任县委副书记王灵英女士的电话,说是有一位京城的大文学家要来民乐,他过去在洪水镇乐民村当过知青,插过队。由于她和宣传部的巴瑛部长另有工作安排,顾不上接待这位贵客,觉得由我接待陪同,比较合适。天赐了这样难得的机会,唯有忙不迭地奉命行事。约莫上午十点钟,京城的大家贵客莅临民乐县城。陪同贵客来民乐的,是时任张掖市文联主席的多红斌先生,经多部长作了简单介绍后方知,来的贵客有:当代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甘肃省作协主席王家达先生,甘肃青年作家马步升先生。因为他们是转成赶来参加山丹第六届焉支山文学笔会的,又因为雷达先生曾在民乐县当过知青插过队,才有机会来民乐旧地重游,寻找下过去的房东和当年一块儿玩过的伙伴,与她们叙叙旧,看看她们的身体状况,了解了解她们的生活情况。

站在我面前的雷达先生,中等个头,白净而厚道的脸上挂着一副近视眼镜。透过镜片的眼睛,发出睿智而深邃的目光。很随和的日便装,并不显得时髦。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直奔发问主题。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朴实随和而又学识渊博的资深学者,丝毫没有所谓高官政要和大师的扭捏作态。底层人与他交流,心理上没有什么障碍和压力,感到自然亲切。时隔近四十年的插队知青,打北京赶来看看他当年劳作生活过的地方,找故交见见面叙叙旧情,其中所饱含的诚诚的思古情怀和悠悠的古旧情谊,已是不言而喻的了,实属难能可贵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凭借雷达先生的模糊印象和模糊介绍,加之我对县城往事的知晓情况,就立马将先生一行带到了县中医医院,找到了门诊部的刘生主任,然后向他介绍了京城来的贵客。听了我的简要介绍后,刘生主任心情好激动,记忆很清晰。两双热手紧紧地抓在了一起,眼中还有泪花在打转。短暂的交流立马就将二位老故交离别后数十年的心情和思绪紧紧地链接在了一起。故交见了故交的面,真是千言万语打不断。他们忆往昔,话别后,谈今天,叹时事,深感四十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两人一晃都老了。眼看到中午就餐时间了,我才不得不将他们的话头儿打断,邀刘生主任一并陪同雷达先生到民乐宾馆就餐,好让两位故交尽情地述说个够。餐桌上来来往往的客套礼节结束后,雷达先生提议要到他插过队的乐民村转转,找找他吃饭睡觉的地方,走访走访他的房东。有了故交作向导,走走看看的程序极其顺利,雷达先生也从中看到了民乐风土人情和市容村貌的巨大变化,感慨良多,思绪万千。最后在北汽车站附近找到了当年的老房东,当时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老太太说在儿子儿媳的手里不好过活,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市场上摆摊子卖瓜子。说着说着,老太太还情绪激动地流泪、哽咽,甚至说不出话来。面对此情此景,先生只有拿好言好语来安慰劝说。临别时,先生从兜里掏出了一沓钞票,双手递到了老太太的手里,权且算作是一位远道而来的插队知青对老房东的感激和报答吧。

由于是同赴山丹参加焉支山笔会,正好他们乘坐的面包车还有几个空位子,征得他们的准许,我便与雷达先生一行同车赶赴山丹参加笔会活动。一路上,车轮子快速行驶,沿路的夏日风景一拨又一拨地从眼前不停地掠过。车厢内谈笑风生,大师们谈文学,说思潮,话人生,论时政,我只有默默聆听的份儿。况且,与大师们零距离接触,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嘛。也就是这次笔会活动,我有幸还领略了从京城赶来赴会的何西来、韩作荣、李小等几位文坛泰斗的精神和风采。短暂两三天的笔会活动,大伙儿登焉支山,上军马场,边游历边交流,感觉时光过得好快啊。穿插举办讲座的时候,大师们轮流坐庄讲学授课,谈古论今,借古喻今,批评当代文坛流弊,锋芒直抵思想根源,发表各自独到的真知灼见,为中国文坛会诊把脉,大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之功效。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掌声阵阵,堪称是张掖文艺界的一次难得而隆重的文学笔会。让基层文学大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都觉得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与雷达先生神交,还是从拜读先生的几篇与甘肃和西部有关的散文大作开始,包括《还乡》《皋兰语》《乘沙漠车记》《黄河远上》《回祁连》等。雷达先生是地道的甘肃人,典型的西北汉子,这几篇散文叙述的是“西北往事”,流露的是“西北情节”。在这些篇目中,有追忆他童年岁月的苦难经历的,有叙写兰州战役之激烈惨象的,有流露他青萌动时的初恋爱情的,有描述母亲苦难岁月中苦苦挣扎的心酸的,有佩服大嫂憨厚朴实包容大气的优秀品质的,有直面火车车厢里农民工浑身烟味儿、汗酸味儿乃至憋尿尴尬困境的,有揭示沙漠车司机及其工作人员冒着酷热、精着光屁股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有透视他虽身居文坛高位但因字写得不好而不敢回家的心里负担的。从这些篇目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过往岁月里的那种复杂多变的感情和矛盾纠结的心情,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解读的空间。至于先生的《梦回祁连》,更是让我拜读了四五遍的好作品,并且还在我主编的《祁连风》杂志上通篇转载过。我之所以钟情《梦回祁连》,就是因为文章主要叙写的是他1964年当知青时在民乐插队劳作生活过的那段充满酸甜苦辣的激情岁月。其行文一开始,就冒出了“民乐”二字,深感我的心扉与先生的心扉紧紧地叠加在了一起。在我的印象中,文学大师的笔触直奔民乐描写民乐山形地貌和风土人情的文章,堪称首屈一指的,就是雷达先生的《梦回祁连》。身为地道的民乐人,读到这样的美文,激情和兴致该有多么的澎湃啊!现将其开头的两段美文摘抄如下,供大家分享。

哦,民乐,留下我青春身影的地方!仰头可见天神般威严的老君山峰,低头可见冰冷刺骨的溶雪水在灌渠里澎湃。一年四季疾风尖啸,从不停歇,风神呜呜地,似在捉拿并拷打一个脱逃的魔鬼。男人和女人们每天绕过村头的涝坝,踏过芨芨草的枯黄,扛着农具,向光滩深处如野马浮动的雾浪走去。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这里留下过我二十一岁的容颜。

   老君山是祁连山北麓东段的主峰,矗立在民乐县城南面,云雾在山腰拉起了带子,显现出山的雄姿。夏天,老君山若起大雾,山下的庄稼就要遭殃了,不出一刻,大雨滂沱;天,雾幛拉严到山根下,天地骤然变色,大雪纷纷扬扬,雪深三尺。人们说,老君变了脸,杀羊祭神山哪。

前不久从网上获悉,先生的《梦回祁连》于2017年9月荣获首届“孙犁散文奖”。其授奖词是这样评述的:“隔着岁月的烟尘,让记忆深处的人生故事在字里行间鲜活复原,河西走廊特有的风土人情生动再现,最有魅力的是作者自身率真坦荡的人格投影,以此为根,残酷与慈悲,温暖与苍凉,俱在其中,叙事、抒情哲理在文本中糅合成一种宝贵的平衡。”这样的肯定和赞美,是再恰切中肯不过得了。它胜过平常人的千言万语,我的语言实在是苍白无力得无话可说了。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就一定程度而言,先生的作品,就代表着先生的人品。也唯有他质朴崇高的人格魅力,才能创作出一批刚健大气的精品力作。雷达老师,您是我终生学习的高标!

先生一生,学富雕龙,才雄倚马。先生谢世,文修天上,星殒人间。锦章留后世,文苑悲春风。精神不朽,学范永存。

黄河远上,乘銮驾还乡。梦回祁连,听夜语嘁嘁。

作者:王振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张掖市作协副主席,民乐县文联主席,在《散文选刊》《华夏散文》《中国散文家》《飞天》《中国铁路文艺》《丝绸之路》《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书刊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出版散文集《洪水河的涛声》,曾获《散文选刊》文学奖,甘肃黄河文学奖,金张掖文艺奖等多种类奖项。

地址:甘肃省民乐县文联

邮编:

电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ofrrkqf.html

一声惊雷达天庭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