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8)

2018-10-05 09:23 作者:王龙生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八)评聘职称一言难尽

又到一年一度评职称时间了。看到女儿在家里忙着准备审报副高职称的材料,回想起自已几次评职称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千,一言难尽,有许多话不吐不快。反正自己退休了,不受评聘职称的影响,可以坦诚直言,一吐为快。

记得八十年代初,全国新闻系统刚开始评聘职称,那时我正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伊犁记者站当驻站记者。台里通知我们这些没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记者到乌鲁木齐集中复习一个多月,准备参加全国新闻职称评聘资格考试。如果不及格,就没有资格审报职称,连记者工作也很难胜任。这对我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死记硬背,突击复习,几乎把一本厚厚的复习资料都翻烂了。考试时紧张得连字都写不好了,歪歪扭扭难看极了。谢天谢地,终於过了这道难关。出乎意料,我被直接评为中级职称。

为了报答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信任,我一心扑在工作上,大部分时间深入农村牧区、工矿企业,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年年月月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成为台里的高产记者,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台领导的表扬。有些稿件还被《人民日报》、《新疆日报》等报刊选登,一篇短新闻被收入《全国短新闻选》一书。为了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台领导让我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新疆新闻班。经过三年学习,终於拿到了大专文凭。本来可以继续上学再读两年大学本科。因当时工作繁忙,业务骨干较少,部门领导出于工作需要,说服我别上学了,要以工作为重。我听从领导,安心工作,不再考虑上学的事。

没想到正因为没有大学本科文凭,在以后十几年报评副高职称时,屡遭磨难,而那些具有大学本科文凭的人,顺理成章,轻松过关。说心里话,有些人确实各方面比我强,业绩突出,评上副高职称,心服口服。可是有些人实在不敢恭维,论水平,论能力,论业绩,我不比他们差,而他们却轻而易举地评上了副高职称。后来,我担任电台总编室副主任,主持部门工作。我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完成电台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可是,职称问题依然解诀不了,令人心寒。

因为工资和职称紧密相连,职称上不去,工资待遇也就相应比别人低。我一气之下打报告要求调离电台,到新疆广播电视报编辑部工作。报社领导是位新闻界的老前辈,也是因为没有大学本科学历,没评上正高职称。他很同情我的处境,让我担任编辑部主任。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支持下,我很快胜任了编辑部的工作,并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好评。第二年,我终於被破格晋升为副高职称,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为此,我衷心感谢替我主持公道、为我说话的广电局和报社的老领导以及高评委的同志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退休前两三年,听说职称评聘分开,与工资待遇脱钩,不受编制名额限制,只要条件具备,谁都可以申报。我也野心勃勃地递交了申报正高职称的材料,为此还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一本散文随笔集《生活漫笔》。这是我在报社工作期间辛勤笔耕的结晶,浸透了我几年来的汗水和心血。可是,还是因为没有大学本科文凭,连报两次没评上,据说第二次只差一票就通过了。许多同事、朋友替我惋惜,说只要在申报前托人帮帮忙,送点礼物,疏通关系,早就评上了。然而,这种有损人格的事我一辈子也学不会,更不会去做。

恢复评聘职称巳经二十几年了,根据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我认为,评聘职称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既要一定学历文凭,又不唯文凭,注重真才实学。二,既要一定外语水平,又不要以此为关卡,将大批人才拒之门外。三,既要一定数量的业务论文,又不要以数量多少为评审标准,应注重论文貭量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价值。四,既要一定等级的获奖作品,又不要以此卡人,不准审报,应以实际工作业绩为主。以上几点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比较困难,难以掌握,不像过去那样一刀切,简单明了。但是,只要采取评分制的办法,也不见得有多难。文凭、外语、论文、获奖作品只能作为参评内容之一,给以评分,不作为审评关卡,这样比较公平、合理。

另外,职称评定与工资侍遇脱钩,评聘分离,淡化职称,取消职称终身制,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一切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任人唯贤,职称只作为竞争上岗的条件之一,能否胜任一定岗位,主要看实际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所幸的是,这一点巳经在全国新闻系统逐步推广试行,收到明显效果,避免了过去职称评聘不公正、不合理带来的弊端。

以上只是我这个过来人的看法,人微言轻,不一定正确,可能有些偏激,仅供参考。

2005年8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oapskqf.html

浦江儿女天山情(第八章8)的评论 (共 5 条)

  • 听雨轩儿
  • 千尘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