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与《青岛日报》有不解之缘

2020-08-27 11:18 作者:江北乔木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不经意间想起了我与《青岛日报》的缘分,感到憋在心中有故事可说。因为,《青岛日报》常登载我老家抗战英雄乔天华的故事,鼓舞我心;青岛日报曾登载我母亲文章感动我心;青岛日报常登载我写的文章,连着我心。我与青岛日报有不得不说的故事,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解情缘。

要说与《青岛日报》的缘分,得先从我的老前辈乔天华说起,他与我同乡同祖同宗,按辈分我应叫他爷爷。他曾任烟台特支代理书记、中共青岛市委青年委员、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平度县县长、省农林厅特产处处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乡组织成立了平度第一支抗日游击队,先后组织起7支游击队,共计3000余人,被称为:“游击队贩子”。他家的房子曾三次被日、伪军烧毁,但却始终没有动摇他抗日的决心。对他的抗战故事,我看、爱写,但苦于报刊登载的太少。而正是《青岛日报》满足了我的要求,先后登载了《“游击队贩子”乔天华》《红色文化,在全社会传播英雄史革命情》《清明时节再话“红色文旅”》《荒岛书店:新文化书刊主阵地,中共地下党联络点》《重走青岛抗日战场: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青岛浴血抗战“山海重光”》……每每看到报载乔天华的抗战故事,我总是感到既惊喜,又亲切,毕竟这是老家里老前辈的英雄事迹。我总会放下手头的事,先一口气读完。读后真感到过瘾,受益匪浅,为老家出了这位抗战英雄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有时读完了他的故事,还心有不甘,就顺手将《青岛日报》递给旁边的同事或朋友:“你看,我老家乔天华又登《青岛日报》了。”让同事、朋友再看上两眼,品评一番,也常常为我有这样一位前辈而骄傲。其实,这都是青岛日报的功劳,有了青岛日报的传播,我才从中受到鼓舞。不止是这样,我还拿起笔来写这位英雄前辈,先后撰写了《胶东抗战英雄乔天华》《乔天华》《老家是红色根据地》……《青岛日报》使我重温抗战英雄前辈情。

《青岛日报》与我母亲有缘。我母亲叫官美华,从十八岁起就在村里当会计,母亲经常跟我说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事儿,那都是她当会计的经历,她当会计一直到退休,从未沾过村里一分钱的光,用“红色”算盘敲响了自己人生。她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曾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青岛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曾当选为省、青岛市、平度市人大代表。她的事迹曾被《中国日报》海外版、《大众日报》《青岛日报》以“不徇私情的女会计”为题进行了报道。记得当时我手捧报纸,激动不已,我为有这样伟大的母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想来,是《青岛日报》为母亲增了光、添了彩,否则,只是一个村、一个乡的人知道,最多也就是一个县的人知道,而看了《青岛日报》的青岛内外的人都知道。你说,我不该替天堂里的母亲感谢《青岛日报》?

《青岛日报》还与我邻居亲戚有缘。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的风,被称为林果之乡的老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子富裕了,老百姓腰包都鼓起来了,本村的姑娘大都愿意留在本村,外村的姑娘都愿意嫁过来。这时候,一个通讯员写了一篇《没过门的媳妇过了门》,在《青岛日报》发表后,在村子里引起强烈轰动,现在具体细节早已忘记,而这个题目却记忆犹新,我当时就想,《青岛日报》的影响力可真大啊!

说起《青岛日报》,绕不过一代代编辑、记者们去,他们不辞辛苦,为他人做嫁衣裳。是他们的精神激励我走上新闻、文学写作之路,是他们才使我的文章登上了这远近闻名的《青岛日报》。在这里,尤其要感谢郭彦、张幼川、陈为珍老师,他们本来大可不必为一个普通的新闻、文学爱好者费力操心,而他们却对我大力培养、扶持,对我的稿子反复修改,费尽了心,并给予指导、推荐,指出版面要求和应注意的环节。记得陈为珍老师还为我写的一篇稿子三番五次打电话,核对数据、实情。如其说是对报纸负责,倒不如说是对一个通讯员认真扎实写作作风的培养,不由你不敬佩。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夕,听说郭彦、张幼川两位老师已不在人世,深感悲痛,但我仍记得他俩的深情厚谊,向两位可敬可爱的老师表示深切的怀念和敬意!

在《青岛日报》的辐射影响和广大编辑、记者老师的提携指导下,我对《青岛日报》的挚爱与日俱增,我对青岛日报社这个群体亲切有加,使我感受到包容与温馨。在这样一个极好的氛围中,我越来越爱看《青岛日报》,几乎每日必读,总是爱不释手;我越来越爱向《青岛日报》投稿,她激发起了我的写作激情,我常常深研究版面,踊跃投稿,每每见报,心里头比吃蜜糖还甜。我先后在《青岛日报》发表了《“企业管理”大树上的果实日渐丰盈》《葛炳魁,好样的!》《亲历长征路》《小耿自画像》等十几篇稿件,《青岛日报》为我写作提供了很高的平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前几年,我曾担任单位党群工作部主任,每年都组织报刊征订工作,出于对《青岛日报》的热爱,我大力宣传《青岛日报》,并向单位领导汇报说:“《青岛日报》离咱近,贴近实际,感到亲切。”领导听了总会说:“你看着订吧。于是,我积极争取单位、下属单位超额完成《青岛日报》订阅指标,且常常翻倍,连年被市里评为订阅党报先进单位。这都是因为我深爱着《青岛日报》。

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奋斗历程,几乎都是与《青岛日报》结伴前行。他是良师,助我成才;是益友,催我攀登。不管怎样,总是难却这份情、这份爱,使我已离不开她。作为一个热心读者、通讯员,寄上真情,带上祝愿:祝《青岛日报》越办越好!

乔显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nubbkqf.html

我与《青岛日报》有不解之缘的评论 (共 4 条)

  • 浪子狐
  • 水墨残荷
  • 老夫子(熊自洲)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