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新荣的诗歌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作者,林夕

2020-06-08 08:01 作者:江南风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林新荣的诗歌充满人间烟火气息

林新荣的诗歌充满人间烟火气息,正如他一首诗的题目:《我喜欢在世俗中捕捉诗意》。酿酒,推磨,劈柴,爬山,晒被子……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真切、清新、栩栩如生的人世生活图景;轮椅上的父亲,生气或者喊痛的母亲,擦拭头发的妻子,做作业的女儿……林新荣在字里行间对这些亲人倾注了无限深情。对这一切,林新荣不仅仅是真实地记录,生动地描述,更是灵魂的独特体验,对生活蕴藏的真谛和秘密的新的发现。同时,他又以别出心裁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语言探索,给他笔下的生活、人物、风景笼罩上了一层富有感染力的特殊光芒。

——著名诗人 伊甸

林新荣写诗很机智,甚至可以说是节制。他诗歌的目光与思维在身外的现实世界与个人的内心世界反复斟酌,对照,深思与感慨。越沉入,便越清晰。这是他的特点,就像荆棘混沌中,他能一眼就认出自己的道路,这是为诗,其实也是为人的一个本领。在他出诗集之际,以此祝贺他。

——著名诗人 梁晓明

短评林新荣(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诗人大多活在旧时光里,这从新荣的这本诗集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因为至少有一半的诗篇,是直接在写越来越旧的光阴。也许明天和未来一类的词,是不可以叫作光阴的,至少在诗歌中是不行的,因为光阴是一件衣服也是一块抹布,它一定要为我们使用过,那才叫光阴。

我喜欢《钟表匠》这一类的诗,我记得也有其他诗人写过这一题材的。有的时候一看这题目,就知道是一首好诗。写一首好诗并不难,难的是一个时期内写出了一批,我以为这本诗集中就有这样的一批,这看得出新荣正在悄悄地发力。

但这个力又很难发,因为这一类旧光阴的诗,比的不是主题,它要展现的是诗艺,是从容不迫,就像把纽扣一颗一颗地解开,这个过程太难撑控了。不能光拼技术,但如果没有技术又会流于直白,从这一点上来说,新荣也正任重道远,如果把这个“任”看得更诗意一些,那反而也会轻松的。

——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孙昌建

尘世由无数灰尘般的庸常事物构成,诗性因此被禁锢、被遮蔽。新荣这本诗集中的诗,抒写的对象,几乎都是这样的庸常事物(这一点,即使是从诗的题目也可见出),但随着他每次的揭开与深入,诗性的“亮光\由外及里\从手上渗透到意识,到心灵\群山伏下身体”(《一条手串》)。做到这一点,凭借的是哲学精神对物质世界的超越——从物质世界中发现并创造了另一个世界,从而使最终存身于另一个世界的这种超越产生了美学意味,即诗意。

这是诗之正道,也是诗乃至整个文学艺术唯一通向巅峰之途。察之于中外公认的新诗之诗人及其作品,莫不如此。

由此可以说,新荣已深得诗之三昧。

此外,新荣的诗显示出运斤成风却令人不觉其风的功力。这表现在他的诗的从容上:无论如何因深入灵魂与存在而剧烈震颤,诗的“表情”仍然是泰山崩与前而面不改色那样的从容。

因此,读新荣这类诗,需要灵魂的触及与共振。能如此,便能发现:

林新荣诗中流动的光阴虽然越来越旧,却又是最新的,新如当初,并且能把时间校正。

——著名诗人、评论家 沈天鸿

林新荣的诗,始终保持了抒情风格,有着寂静的品质和言有尽时意无穷之东方美。既有古典之韵味,又保持了对现实生活和个人体验的抒写。他的诗,坦率、真诚,文约语精 ,平易畅达,有光亮,有温度。语言自然,意象多取生活物象,拈来成趣,不拥不滞,直抵生活的哲学。他的作品,既有切肤的内省,又有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描绘,呈现出现代人的自省和对 大自然热的纹理。他能从琐碎的生活细节里,呈现出不同寻常的诗性,对生活、生命与爱有着通透的理解和感受。写出了生活情趣,也呈现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尤其献给父母亲的诗,真切、 温暖、悲伤。他借助于质感的细节,来处理其丰富的心灵经验,加深了我们对生命,对时间的理解。

——著名诗人 颜梅玖

颜梅玖,笔名玉上烟。供职于宁波某报社。著有诗集《玉上烟诗选》《大海一再后退》以及诗合集《玻璃转门》。有作品被译介到日本、美国、台湾等。获人民文学诗歌奖和辽宁文学奖等奖项。

林新荣的诗是一支深情的光阴之歌。他仿佛在为已逝岁月的事物重新命名,风箱的声音、童年的钟表匠、父母的墓地、石磨、弹棉匠、黄林古村……是他个人心灵的传记,也是对生活的珍重和颂祝。“在高远的天空下/父亲一下下地劈着”,诗中晃动的劈柴父亲的身影,让生活直起了腰身。一切都已远去,一切又在眼前。凝神,倾听,我们谁曾不是《木壳收音机》中那个“想找出声音的源头”的孩子呢?一首首短诗连缀成一支人生之歌,拂去时空的尘埃,呈现尘世恩典,万物自带的光芒和神性。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曹宇翔

林新荣诗歌评语:

一路走来的70后诗人林新荣,有自己明确的诗学追求,并试图构建属于自己的诗性世界。对于时间和地域风情的书写,似是他最感兴趣也最擅长的两个主要维度。

一方面,他是一个对时间具有敏感意识的诗人,无论是在“与时光喝茶”中体味“时间在这时候慢下来”,还是感悟到“光阴越来越旧”,皆能倾听到诗人对于时间的思考和咏叹而生发的声音,从中窥见到诗人看待宇宙人生的特殊视角和写作姿态。那些经由诗人心灵激活而呈现的命运意识和哲思追寻,在呈现方式的把握上,把心灵的审美引向悠远。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始终亲近生活和众生的诗者,他倾心于自己生长的福地——天瑞地安,从不同侧面吟诵乡间、民俗、烟火里的人事风物,在坚守和探索中,让人直接领略到原本状态的生存境遇和自然生命,从而领悟到生命与事物的内在关联及爱恨冷暖,以及心灵深处的慈善情怀。

总体来说,林新荣诗歌在写作上走的是极简主义路数,呈线条式的清晰、简朴、自然,常常在不动声色中自如舒展,基调平缓而恬然,笔触轻盈而温润。所有这些,共同构筑为林新荣诗歌之美,且日渐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气质,张扬在我们目光所及的天地怀抱,或如一束祥光,在烛照我们的同时,展现出诗人精神视野的开阔,内在涵养的深厚。

(庄伟杰,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语言与文化论坛》主编)

心灵捕手林新荣

扎西才让

作为乡村诗人的林新荣,对生活的认知、透视和反观,有着深厚的功力。他笔下的乡村,不同于基于农耕意义的象征,他的,多是深情土地上的异样气息,令人想起隐士、马 帮,甚至隐匿山 林的人杰:“悬崖深如眸子/它透着孤独/在前方若隐若现/顶上悬着的一棵老树/聚拢着一朵小白云/山道上哒哒的/马队,撑着金色的霞光//风擦肩而过/空无擦肩而过/——幽微沉甸在峡谷间”(《草 莽》)。我几乎把他的这首诗与他的生活地域做着对等关系的比较,但每次阅读,都有非同一般的感触,会凭空生出许多想象来。《一朵云飘过来》《酿酒》《白鹭》和《大罗山中》等短制,给了我相似的认知。

但他的更多诗作,体现出了“心灵捕手”的特质。显然,作为心灵诗人的林新荣,他的诗,时时处处散发出动人的光辉:“我们在晃悠的摇椅上喝茶/一个美人从水波中钻出/头上缀满鲜花/每一朵都有一个名字/你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行走在静静的院落里//……/院门一 关/你就是一个孤独的

王”(《写给一所民宿》)。这首诗,与其说是写给民宿的,还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写给在江河大潮中为了理想的心境而一退再退的然诺者(即践行者)的。《一条手串 》如此:“人是虚弱的/他凝视着,抚摩着/星光下,卑微而从容 ”,《登临》如此:“我张开的双手/握住整条的林壑/这突然的静寂,没有光/没有方向,却那么明亮/是素静的空间 ”,《一个杯子》更是如此:“很久以前/我就看见你/在洗一个杯子/洗了又洗一一透明、纯粹、光洁/你拿着/洗了又洗 ”。

当然我更喜欢他抒写亲情的那些作品。作为人之子的林新荣,他的诗,显然就是献给父母的​沉郁顿挫的歌。我在阅读时,总是产生一种错觉:我读的不是诗,而是在读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那种对父辈的爱怜、理解与同情,在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不同族别的人的笔下,竟然有着出奇的一致:“那些松木、杉木、樟木的香味/逐渐浓烈起来/仿佛把父亲围了起来/时光,是那么地漫长/又仿佛这一切都逝去了/父亲还在一下一下地劈着/⋯⋯却常常劈到我心里 ”(《劈柴》)。在这里,父亲的形象成为“独特的另一个”,而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母亲的形象,也很不一般:“母亲昏迷了一个月/积录了太多的话/她等不及了,而我们/一句也听不懂//天啊/母亲拿着笔,眼睛/却望不到纸——/是纸跟不上母亲/还是世事,左右不了她/……/——她藏了所有的话语和悲欣” (《生气的母亲》)这种“心灵捕手”的深度写作,会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由此可见,上升到文本意义和文学形象意义上的诗歌写作,必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扎西才让,男,70后藏作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歌八骏之一。作品见于《诗刊》《民族文学》《十月》等刊,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小说选刊》《诗收获》转载并入选70余部年度选本。著有诗集《七扇门》《大河畔》《当爱情化为星辰》,散文集《诗边札记:在甘南》,中短篇小说集《桑多镇故事集》。

林新荣的诗歌属于典型的有感而发的写作,但这并非代表他要规避现代性或走向现代诗的反面。其实,他这种“为人生”的写作,不是单纯对古典浪漫主义的重返,而是真正遵从了内心对诗歌认知的至高律令。他书写了时间、记忆、孤独与亲情,这些最为日常的经验,在抒情的转化中获得了一种至情至性的真义,甚至不乏某种打开精神封闭之门的道义感。他的诗集《光阴越来越旧》,是敏锐洞察生活的结晶。通过经验的缓慢释放,诗人力图完成和周遭世界的对话,他在凝聚爱的力量中隐藏的那些微妙的情感律动,也能反映出时空之变在字里行间所形构的异质性诗意。诗人下笔即从现实出发,这近乎惯性的文学方式,仍然是基于对日常、生活和人情世故的真切领悟。林新荣这些年并不为某种绝对理念而写作,他那种直白其心的感慨,直抒胸臆的告白,都是在终极意义上靠近“诗与思”的真相,这种立足于真情实感的书写,既彰显出了诗性的伦理,也有作为诗本身的自足性。如果以这样一种视角来审视林新荣的诗歌,我们会发现他的写作呈现出了更强的生产性和活力感,相比于凌空蹈虚的文字游戏,它们会显得更富恒久之美,也更具现实性和力量感。

——(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这是一本亲情与乡情串连起来的活页簿,里面的每一首诗,都外溢出清澈的亲情与厚实的乡情。他用孩童时期的场景细节,专注过去的老物件、老事情,缓慢又安静地怀念老时光,并在回忆中不断地延伸着乡情。他用较多的篇幅写给了父母,这些充满情感的诗句,无所不在涌现出浓浓的亲情。在这些诗中,他有细腻的怀旧感,当然,这不仅仅是一本怀旧的诗集,也不仅仅是对已逝去的日子的念旧。他的诗更多是重新审视自己曾有过的生活,同时也在怀念中反思目前的现实生活,他的这种态度,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还乡精神”。

从创作风格上来看,他已跨入中年理性写作的行列。他的诗富有哲理又空灵,叙述老到,诗中善用对话入诗,细节切入点精准,用安静又干净的语言描述出生动的事境与情境,使他的诗具体又形象,具有独特的叙事诗意。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本在想象中回忆,在回忆中反思的诗集,体现出一个优秀诗人对时间、变迁以及命运的洞察力与思辩力。值得品读。

——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 李浔

文艺评论家,1991年参加《诗刊》社第九届青诗会。作品多次获《诗刊》、《星星诗刊》等诗奖。诗集《独步爱情》、诗集《又见江南》获浙江省第二届、第四届文学奖。

林新荣本质上是一位“自然诗人”。他的大量作品,都是以自然为书写主题的,创作上“道法自然”,呈现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创作风格,体现了自然精神对人类精神的净化与疗治作用。他的诗歌,艺术风格偏重于“新古典主义”,以古典文化精神与古典艺术原则为根基,又嫁接了现代精神与现代艺术,从外部看,呈现小、轻、浅、近、简约、朴素、缓慢、从容的特点,掘而察之,又能见出大、重、深、远、丰赡、华美、迅疾和敏捷。他的诗歌,追求一种“澄明”之境,一种外秀内刚、外静内动的融合之美,一种自由舒张与严谨凝聚相统一的艺术张力。诗歌语言简约、精细、准确、明朗。气定神闲,静气洋溢;恰如其分,自然天成。当然,他的这种“新古典主义”,不是一种纯正的寓现代精神于古典题材的“新古典主义”,而更多地体现为对古典文化精神与古典艺术原则的承继上。

——著名诗人、评论家 涂国文

在这个物质充盈的时代,许多人做了物质的奴隶,能够容身于物质并超越于物质之上者,诗人当是这一类人中的杰出者。由此观之,诗人林新荣身处物质之境而能超脱于物质,已自抵达精神之圣境。林新荣的诗歌玲珑剔透,犹如苏东坡所说之“弹丸”,诗作活蹦乱跳而自成方圆,自显神韵,自有境界。他的诗歌中有乐感,读之韵味悠长,情深意远;他的诗歌中有画境,读之诗画相生,境界迭出;他的诗歌中有见识,读之启人智慧,发人深思;他的诗歌有性灵,读之怡人心性,如饮甘露;他的诗歌中有象外之悬,读之如花中缀露,闻香醉人。由此观之,诗人林新荣的诗能够满足各色人等的嗜好。犹如真正的珍珠,无论偏好多么不同,都有共同的观感:珠美。诗人林新荣的诗作,无论怎么挑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诗好!

——《中国当代诗歌导读》主编、诗人、评论 唐诗博士

诗歌是一种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方式,而写作就是我们窥探世界的目光;同时外部世界也在以诗歌反观诗人的内在精神。林新荣的诗歌就是一种建立在日常经验上的自我塑形,他杜绝了外部世界“风向”的影响,以一种极为自我的写作形式进行创作,显然他的写作是基于对传统精神的承载,同时深入地将自我意识渗于其中,在这种交织里成为自我的写作。在他的诗歌中,集中了对恒久价值、亲情和个体孤独的精神诉求的探触,恰如其分地将其与中国诗歌传统对接,这无疑是持久的诗歌训练自觉形成的内在意识。当“生活的诗性”成为一种泛化概念的时刻,恪守内心诗歌独到的“清规戒律”就显得难能可贵,这近乎于苦行僧般的写作与思考,自然会构建诗人个性化的精神空间和价值世界。林新荣的写作在生活里,形成双向互动,彼此互相成为源头,彼此浸润,也使得他的写作不会陷入枯竭的险境。而这种写作因为持久,因为独特,而会散发坚实的生命力和朴素的生活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naubkqf.html

林新荣的诗歌充满人间烟火气息-----作者,林夕的评论 (共 3 条)

  • 浪子狐
  • 湖南-刘文跃

    湖南-刘文跃写作是作者的事,作品内涵也是作者的事,读者,无论你是大家还是小众,解读出来的答案最终都不是作者的本心,甚至风马牛不相及,除非作者为了一些什么什么而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赞(0)回复
  • 诗心云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