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年俗

2019-02-18 08:26 作者:文章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中国人过年,无论在天涯海角,都要回家团聚,才有过年的味道。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圆年饭,在微醺中,给屋里屋外贴上大红大红的春联,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全家一起包饺子,守岁,放鞭炮,散压岁钱,这就是过年同喜同乐的年俗方式。

从古代的腊祭,到现在的春节,形成了年俗文化。世代相传,大致内容有;祭天、祭祖;拜年、请春酒、贺年贴、串亲;守岁、看戏曲杂技、逛庙会、闹花灯等文化习俗。春节以正月初一、二、三为正年,而节日的活动则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北方的年谣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满香斗;年三十,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的传统年俗说法。

写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也是一种装饰门面的书法艺术品。王安石曾有诗曰;“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分上下联句 ,不仅字数、词义、音节要对等,而且要对立、对比、对应,对仗工整,书法优美,含义深刻,内容祥和、喜庆、吉祥,既表达了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增添了辞旧迎新的气氛,得到了书法艺术享受,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过去,绅士和大户人家,专门请诗文才深的学者出句,书法高者写联,向邻里炫耀门面。每逢春节,人们三五成群结伴,借串门拜年之机,评书法、论春联,颇具雅趣。

除门联外,人们还在院子、牲畜棚、粮仓或墙上、箱柜上写有“满院春光”、“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福”、“喜”等字,作为春联的补充和点缀。

贴年画

年画,起源于画门神像的桃符。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传统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烈。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花虫鱼、山水风景等。

清代,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苏州等地的作品最广。如今,年画发展很快。无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种类风格上,创意新,花样多,品类全。既保留传统的艺术风格,又结合现代文明不断出新。由于年画的色彩鲜艳,富有夸张表现,寓意丰富内涵,深受城乡人们的喜。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张贴在墙上,示喜庆,图吉利。年画,已发展成绘画的年俗文化体裁,成为绘画艺术家们研究的门类。

放爆竹

过春节燃放爆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放爆竹有两层含义;一是驱鬼迎神,祈祷五谷丰登;二是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爆竹,因古时送旧年,迎新春用火烧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破声而得名。由于发明了火药,制成了鞭炮连响烟花,既有声音又有花朵绽放,把爆竹推向新的燃放品种。不仅中国人喜欢爆竹烟花,成为喜庆活动的必须品,而世界各国在国庆、新年、圣诞节等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也都燃放爆竹。我国的烟花爆竹近千个品种,远销七十多个国家。

包饺子

过年包饺子,是汉族北方地区过春节时的古老习俗。过年,家家吃饺子的风俗,与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有关。按着旧时天干地支计时方法,半十二点正值子时,年三十夜之子时,是辞岁迎新的时刻,称为“更岁交子”。此刻所吃包馅面食,便称“交子”。谐音变说,文人造字,就成了今天的饺子。现在饺子已成为全国通行的食品,尤其是河南、河北、西安喜欢吃面食的地区,把饺子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包成几十种的花样,变成了能吃,能赏的艺术食品。

闹花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年过完了,亲串遍了,还要尽情地乐一乐。人们把过春节的兴致,从正月初一延续到十五夜晚。元宵灯节,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元宵节,称为灯节。始于唐代。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玄宗接受西域和尚婆陀的请求,在正月十五夜点起千盏花灯,重开宵禁,此后成为惯例,灯节活动盛行起来。

古人有“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来看”的诗句。辛弃疾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的诗词,来描述灯节的盛况。

现在人们用纱绢、塑料、玻璃等做成各式各样的灯笼,如;十二生肖灯形象逼真;利用蜡烛热气催动内轮子转动的走马灯,转出无限情趣。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利用当地所产的竹、木、藤、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各式花灯,五彩缤纷。为了增添花灯的文化魅力,人们把写好的谜语贴在灯上,让大家赏灯猜射。谜底有一个字、一句诗、一种名称。有谜格二十四种,通常有卷帘、秋千、求凰等格,寓教于乐,有趣有情,形成了灯谜文化。

中国的年俗文化,已延续发展了上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独特企盼全家团聚、和谐、欢乐、幸福的象征。中国人的年俗文化,就是中国人的魂!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rjpkqf.html

年俗的评论 (共 6 条)

  • 榆木疙瘩
  • 王东强
  • 紫色的云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