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渐行渐远的相声

2018-12-31 22:28 作者:憧憬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不知不觉,2018年在历史的长河也将离我们远去,许多名人也随着2018年的离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些名人中有几个是相声艺术大师,如常宝华、丁广泉、师胜杰、尹笑声、刘文步、张文霞、常贵田等。在为一代相声艺术家们扼腕之余,感叹相声大师们一个个离去而为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多了些忧思之后,又在想自己有多少年没听过相声了?情不自禁让我回想起中学时代及年轻时候,经常在邻居家的收音机旁或是独自拿着小收音机听相声度过的童年时光及大学毕业后几年的孤独无助的岁月;回想起从前听过的那些带给我知识和快乐的相声段子

记忆中最早的听的一段相声是在1983年4月(上了高中以后)的一个星期天,在邻居家听收音机听到的一段姜昆李文华和和的相声《时间与青》。两人在一逗一捧的聊天中不仅让我感到了语言的魅力更让我懂得时间是宝贵的青春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应珍惜时间、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祖国有用的人。不要等几十年之后,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抱怨而憾恨。通过收音机,让我第一次知道了相声,并且喜欢上了听相声。因为听相声不仅能让人们开心快乐,更主要的是在哈哈大笑之余还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风土民情和地域风貌。1989年4月,因为大学毕业后工作不顺心,问姐姐要了二十元钱买了一部小收音机。那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艺节目《今晚八点半》是我的最。不仅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让我从播放的音乐和相声段子中忘却生活的不如意。再后来,常看中央电视台的《曲苑杂坛》节目。创作人将口技与手影、相声与魔术、相声与杂技、大鼓与现代舞等相结合,使各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在大胆突破原有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使节目更富于新鲜感和时代感、也捧红了洛桑、胡兰成等人,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由刚开始到邻居家听收音机,到自家有了收音机再到自己有了收音机,又到家中有了电视,直到家中有了电脑,听相声也同那时听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等说的评书一样逐渐的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让我痴迷、让我受益。对相声的喜爱也是从侯宝林郭全宝、马三立郭荣起赵佩茹、苏文毛马志存、马季赵岩、姜昆唐杰忠、李金斗陈涌泉、笑林李国盛、王谦祥李增瑞、侯耀文石富宽、冯巩刘伟、王谦祥李增瑞、贾继光魏兰柱、李伯祥杜国芝等艺术家们的相声开始的。渐渐地对相声这门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更详细的了解。

相声是一种中国曲艺表演艺术,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的一种曲艺形式。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南京夫子庙”。相声最早源自社会底层北京等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清朝是中晚期,一些老艺人为了养家糊口在北京天桥撂地卖艺为生。听众也多是社会底层的百姓。其段子内容大多来自民间笑话。社会万象也不乏相互戏谑插科打诨,这都是相声的一种表演形式。但都是为了生存。相声源于北京,繁荣于天津。虽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却经历了两次危机。1906年九门提督善耆的封禁相声令,让北京城没有了相声艺人活命地方了。相声艺人们的分散却促成了天津,沈阳等地相声事业的大发展。解放后一度有人以段子老旧,脏口荤口多,不符合新时代面貌;相声行业在解放前尤其是抗战中没有什么积极表现;相声行业从业人员少,取缔也不是大事等为由提出要取缔相声行业。那时候很多相声艺人已经有些灰心意冷,比如八德之一刘德智,已经准备去卖酸枣改行了。随后北京方面以孙玉奎,侯宝林,老舍等;天津方面,以马三立,常宝堃,赵佩茹等为主对相声进行改革。在老舍、罗常培、吴晓铃(丁广泉的保师)等作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北京相声改进小组于1950年1月19日成立。改进小组的发起人为孙玉奎、刘德智、侯一尘、侯宝林、罗荣寿、常宝霆、全长保、高德亮、高凤山、佟大方和于世德等11人。改进小组举办了相声演员培训班,由老艺人刘德智、于俊波、汤金澄(汤瞎子)传授传统艺术,孙玉奎负责文化课扫盲。改进小组完全自负盈亏,没花国家一分钱,初步完成了净化相声语言的任务,解决了当时相声艺人们的生存困境,改编了一批相声作品,可以说基本上解决了相声行业适应新时代的问题。抗美援朝时期,相声界组织了大量的艺人前往前线慰问,同时还创作了很多反映抗美援朝的新作品,相声在前线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这些慰问演出也让更多的人看到相声不光可以搞笑,也可以鼓舞士气,可以讽刺,可以宣传。那时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也就没有随后相声的繁荣。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相声”最早的含义是运用口技手段所进行的摹拟性表演,宋代的时候被记载为“像生”,明代被记载作“隔壁戏”,到了清代又被称作“象声”或“像声”等等,这种口技表演对于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的相声来说,只不过提供了一个被沿袭下来的名称而已。相声所以采取最简易(也是最高妙)的对话聊天方式,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整合与沉积。文学史家们早就认为唐代由“参军”、“苍鹘”扮演,“咸淡见义”、“一主一从”的“参军戏”就是“古代的相声”。但“弄参军”并没有垂直向近代相声形式发展,而是至宋代“滑稽戏”演化成更具行当特征的“五花爨弄”,其中的副净、副末――副净色发乔(装傻),副末色打诨(逗趣)”,反而更向已具雏形的戏剧靠拢了。但由它们以及日后丑角们的晕染,喜剧色调和出入剧情内外直接同观众交流的传统却由此形成,并且始终寄寓在后世成熟的“花部乱弹”之中。相声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艺人们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这一形式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才在吸纳诸多民间说唱技艺的根基上从戏曲脱颖而出,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即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单口相声,是一个演员表演的长短笑话;对口相声,是两个演员表演的,叙述人甲称“逗哏”,辅助对话的乙称“捧哏”,表演时,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群口相声,是三个以上演员共同表演的,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等称“腻缝”。相声的表演方式,最初有两种,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后只有“明春”一种在继续发展。解放后相声经过老艺术家的改革,提炼去掉不少糟粕,但是仍然保留了不少插科打诨,互相戏虐的表演手法。

一段相声一般由“垫话儿”——即兴的开场白;“瓢把儿”——转入正文的过渡性引子;“正活儿”-——正文‘“底”——掀起高潮后的结尾四部分组成。相声用艺术手法组成“包袱儿”,表演当中通过说表而“抖响”使人们发笑。其手法计有:三番(翻)四抖、先褒后贬、阴错阳差、一语双关、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讲曲解、违反常规等数十种。每一段相声里一般含有四五个以上风趣幽默的“包袱儿”。还包括要钱、口技、开场小唱、数来宝、太平歌词、白沙撒字、倒口、怯口(学说地方方言、方音。传统相声以北京话为语言核心,运用其他方言,即"怯口"。相声的"怯口活儿",是找寻不同方言之间因误说,误听而制造的误解,从中调笑,或可从讽刺里反省。方音过去多仿学河北省深县、武清县、饶阳县、安国县的家乡话,后来逐步发展到仿学冀东、天津、胶东、河南、上海等省、市的方言方音。真正学会“倒口”,不能局限于从相声段子里学,而必须走到哪儿学到哪儿,日积月累,才能见真功夫)、柳活(即唱分歌柳、戏柳)、贯口(用麻利的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演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之说)。相声的基本功很重要,首先你要通今博古,熟读百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正史野史无所不晓,相声首先是“说”。再者就是“学”,那就是学什么像什么,学谁像谁,不要全像起码也是七分像。其三就是“逗”,一个逗字包罗万象,每个段子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通过逗哏和捧哏的默契配合最终达到“逗”的效果。最后就是“唱”,这个唱字就是相声本门的看家本领“太平歌词”。相声演员的功底深厚,可以通过填词和唱看出来,这绝非一日之功,不经过专业训练,文化底蕴不深的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因而相声泰斗马三立说“相声演员肚子里是杂货铺。” 就这样,我国戏剧以外积千年而凝聚的诸多幽默源流:民间的、文人的、艺人的,以及语趣、意趣、情趣、理趣,也包括说书的故事性、唱曲的抒情性、戏剧的情境性、模拟的智慧性等等,通过相声的“说学逗唱”的多元与综合中得以完美展现。

相声的流派按内容分有讽刺相声、娱乐相声、歌颂相声三种。讽刺是相声的第一功用。按著作时代粉传统相声(清末民初到建国前)新相声(建国后到八十年代后期)当代相声三种。按地域分有京派和津派京派潇洒稳重,篇幅短而合理;津派俏皮解气,篇幅长,零碎多,一气呵成。北京相声侧重表现的是一种“满足式的炫耀”,而天津表现的是一种“空想式的吹嘘”。北京的相声演员感觉比较大气,上来就透着气势,很少拿自己开涮,都是以呵斥、教导别人居多。而天津的相声则出自民间,以马老及“少马爷”为代表的津派相声更多地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共鸣。按代表人物分著名流派有以常宝华之父常连安为代表的常派; 以马三立之父马德禄为代表的马派相声;以侯宝林、侯耀文、师胜杰为代表的侯派;以苏文茂为代表的苏派; 以马季为代表的马派。当代相声一路以姜昆为代表,他是主流文化中的精英,其追随者主要从事组织领导工作;一路以冯巩为代表,他将在影视界广泛尝试的经验用于相声表演,尝试大胆出新,他的追随者以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大专班学生为主;一路以侯耀文为代表,他全面继承相声艺术本体规范,讲究说、学、逗、唱全面发展,追随者以铁路文工团相声演员为主;一路以李金斗为代表,他坚持为基层百姓服务,以北京的相声俱乐部为代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相声圈里,辈分是有严格规定的。现在普通的说法是“德寿宝文明”,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即相声鼻祖是张三禄。但人们都把朱绍文“穷不怕”当作相声的祖师爷。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活跃于京津一带的相声大师不仅有著名刘德志、马德录、焦德海、李德祥、李德钖、周德山、裕德隆、张德全凳被称为相声八德。还有20世纪三十年代京城著名的相声五杰(高德明、张杰尧、朱阔泉、绪得贵、汤金澄)"八德"的共同特点是会的多,使得活多。一个演员至少会几十段,甚至上百段。"八德"是京津相声界耕云播的开拓者,是相声初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他们除了重新整理的传统相声之外,初期还有很多讽刺型的相声,讽刺“旧社会”或者新时代思想落后的人。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警察“贱”遇到麻烦。1958年总路线时期,一批歌颂型相声开始大量出现。其间以马季等为代表人物。 文化大革命中,只有一些歌颂型相声被允许演出。 文革之后,相声得以恢复。一大批讽刺“四人帮”的相声迅速流行。从前侯宝林等人的相声也重新在广播电台播出。进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艺形式小品的冲击下,表演形式简单的相声不再得到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观众的青睐。一些新的相声形式,如弹唱相声、相声剧等被发展出来,新一代演员涌现出现,各种内容和形式上崭新的相声段子不断登台,形成了有别之前的“当代相声”。无论是歌颂娱乐型还是针砭时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声开始逐渐式微,新段子越来越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凤毛麟角,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居多。在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21世纪初,老一辈艺术家纷纷陨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红的演员们对于相声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相声在中国大陆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在为了重振相声,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中,新生代亦始终不见勃兴。相声的发展前途不被多数人看好,但是许多以传统方式演出的相声剧团还是保留了一定水平并具有相当多观众的。在天津的许多小剧场与茶馆都可以听到相当精采的传统相声。而同样曾在茶馆传统方式演出的郭德纲2005年之后走红,虽然不同于真正的茶馆相声,给观众带了一些对传统的认同,并让中国大陆看到相声复兴的希望。

偶然的听了一段儿马三立大师浓郁天津味儿的相声是从《逗你玩儿》后就喜欢上了他的相声。最喜欢听的是他和郭荣启赵佩茹合说的《扒马褂》。马老从小生活在天津,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了“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又师承相声八德之一周德山(周蛤蟆),艺术功底扎实,有口皆碑,擅演“贯口”和文哏段子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主要有《吃元宵》、《相面》、《卖五器》、《开粥厂》等。他创作、改编并演出新的相声节目六七十个,包括《买猴》、《偏方治病》等。解放前,先后与耿宝林、刘奎珍、侯一尘、张庆森搭档。 建国后,积极编演新相声。1952年主动申请参加赴朝慰问团。回国后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致力于相声的整旧创新。后来转到天津市曲艺团。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马三立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农村,不管是下放还是蹲牛棚,他从来没有忘记过背词,几乎每天早晨都要练上一番,身上的功夫并没有荒废。作为一个技艺超群的老艺人,他心里无时不在想着舞台,想着舞台下那些爱他捧他的观众。平反以后,年届古稀的马三立和王凤山搭档,将《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等众多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随后在无人捧哏的情况下,又积毕生之功,编创表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单口小段:《逗你玩》、《家传秘方》、《检查卫生》、《八十一层楼》、《追》等等。多年来他培养了阎笑儒、班德贵、连笑昆、方笑天、常宝华、高笑林等众多相声演员。在漫长的舞台生涯中,饱经风霜,历尽坎坷,矢志不移地以相声为武器,讽刺假恶丑,歌颂真善美,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受到群众爱戴,在海内外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他家学渊源,博采众长,承前启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推动了相声艺术的发展,不愧为当代的相声泰斗、幽默大师。说起马老人们自然会想起他那身可体的灰色中山装,那副镀金框架的秀郎架眼镜,身材修长,还夹有灰色的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含微笑,让人们一不禁感到一种儒雅的长者风范。他从来不为名利得失伤脑筋,不羡慕妒忌大款大腕,不在艺术上消极灰心的他除了对自己的声望非常珍惜珍惜;对衣食住行非常知足外,又严守道德规范。虽然他其貌不扬,但是一张嘴就能吸引你的全部注意。 一个人在台上谈笑风生, 挥洒自如, 你几乎忘了他是在表演。他说到自己刚刚出任中国戏曲协会顾问, 一脸祥和的笑容; “可这几个月来没人顾也没人问”。会心的观众哄堂大笑。 他说的段子经常有大段的“贯口活”,文字很长,靠的是 训练有素的记忆力,读书涉猎的面很广,从古诗文到演义、评话、野史、传奇、志异、“笑林”以至科普读物都读,为了在相声中讥讽算卦迷信,还读了许多相书。他认为相声演员“肚子是杂货铺”。“马派相声”为我们保留了其他任何艺术样式所不能提供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市井写生、人物画廊、社会心理、民风民俗。马派相声”醒眼夺目,只一个“俗”字便可概括。易雅而归俗、就低绝不攀高,既无观念的捆绑又无使命的重负,貌似古旧却只是为了一个“好笑”“好玩”。他总是在不绝如缕中存旧立新、涤垢见新。于我们不仅看到了相声曾经的“原生态”也同时感到了世俗、真俗、大俗的魅力。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这是马老的相声精神,以“逗你玩儿”的心态,逗少年儿童玩儿,逗鳏寡老人玩儿,逗市井小民玩儿。他的人生也因他的相声作品《买猴》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站成了相声泰斗,站成了幽默大师。黄宏说:“马老相声中的东西太多了,它除了相声技巧外,还有人物在里面闪光,也有灰色幽默的东西。现在的社会人心浮动,我们搞一个作品花费半年时间,一次晚会就曝光,然后就弃置不用了。而马老的作品是一生的积累,经过千锤百炼的,能够传几代人。”谢添评价马老:马三立的表演,不主张大喊大叫而工于“蔫逗”,尽管他的声音像平常讲话一样,观众却情愿凑合他,他也能把全场观众都拢得住,这一点似“云遮月”,余味无穷。相声界流传这样一句话“无人不宗马”马氏相声基本上是津味相声的代名词。赵佩茹相声艺术的特点是;台风稳健大方,语言节奏鲜明,人物活灵活现,包袱又脆又响。他无论表演单口相声,还是对口、群口相声,都能驾轻就熟,魅力无穷。此外,他教学有方,桃李满天下。他共有弟子33名,如:李伯祥、高英培、常贵田、刘瑛琪、王祥林、徐德魁、张奎清、任鸣启、马志存、许秀林、郭士忠、刘国器、侯耀文等。常宝堃和赵佩茹达成了捧逗平等的默契。赵佩茹的捧哏是惜字如金。从赵佩茹出师开始算起,能算得上大师的无非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再加上小蘑菇几人,其中张寿臣和赵佩茹是惺惺相惜,寿老也是提倡捧逗平等的人。佩茹在研究捧哏艺术上一直有独到之处,他专门钻研了很多关于捧哏的技巧,甚至于某个段子某句话某个字的读音语调都要细究,所以后人评价赵佩茹的捧哏是惜字如金。赵佩茹是相声界第一个重视捧哏独立艺术价值的人,对捧哏一些习惯提出了要求,比如,不能在台上乱动,除了翻包袱之外,其余时候声音调门要低于逗哏,到了翻包袱的时候恰恰要把调门提高一些盖过逗哏等等。他的儿子马志明人称“少马爷”。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相声和戏曲。传统相声功底深厚,深得马派相声真邃,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马志明先生也是国内少有的既表演相声,又进行相声创作的演员之一。他所表演的相声精品数量甚多。文武兼备,既有文哏的风范,更将武技融入了相声表演中,以他精湛的舞台驾驭能力丰富了相声表演的内涵家学渊博,且深得乃父神髓,加上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在继承传统相声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艺术造诣全面,说、学、逗、唱俱佳。尤其是在学唱方面,京剧、京韵大鼓、单弦、快板书等都有很高的造诣,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听者无不称赞。说:“马氏相声深受欢迎是因为接地气,那些揭露人类共同劣根的段子才能真正的传代,真正的好段子不是听笑话而是韵味。”

记忆中最难忘的段子还是相声大师刘宝瑞郭启儒说的相声《蛤蟆鼓》和赵振铎赵世忠合说的相声《八扇屏》郭启儒的捧哏特点是以沉稳、老练著称,《蛤蟆鼓》体现着中国人对事物的一种思维模式。靠个人的经验和传承,不强调实证,不看重反例。对简单的问题满足于表面的观察和简单的归纳,复杂的问题则去创造“玄之又玄”的理论,然后用这个理论模模糊糊地解释所有的问题。一说《八扇屏》自然会想起“风吹水面层层浪和不太工整的下联雨打沙滩万点坑及我说说你听听再想当初”的台词。刘宝瑞熟悉历史掌故,社会知识丰富。他擅长描绘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以此来烘托人物、事件。在台上他强调语言、眼神、面部表情三结合,辅以手势,对每段台词的抑扬顿挫都精心设计过,通过长期舞台实践,能做到平整而不温,脆快而不过,形成了稳健潇洒、口风细腻的艺术风格。他是相声界少有的全才,无论是单口、对口、群口、捧哏、逗哏、腻缝样样皆能,而且都有较高的水平吸收了很多南方滑稽戏的长处,做到“声容并茂”。 他常演单口相声,汲取了南方独脚戏及评话的艺术技巧,又借鉴电影、话剧的表演手法,融会贯通,经过长期演出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使活”细致、瓷实,“包袱儿”别致、含蓄和声、容、情、神兼备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也就得到了“单口相声大王”、“冷面滑稽家”等称誉。赵振铎,1946年拜著名相声演员王长友先生为师。拜师后即随师父先后到天津、济南、张家口等地献艺。他边学边演,由于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所以在短短的五年多时间内,就学会了;《八扇屏》、《地理图》、《学四省》、《十八愁》、《吃元宵》、《歪讲三字经》、《八不咧》、《大保镖》、《大相面》、《夸住宅》、《汾河湾》、《卖布头》、《杂学唱》、《开粥厂》、《戏迷药方》、《扒马褂》等传统相声70余段。他们这对师徒搭档走到哪里都受到内外行的赞誉。他在天津演出时,广大观众称他"小寿臣"。当时他只有13岁。因他功底深厚、活路子宽,说、学、逗、唱样样精通,因此在1956年和1962年两次挖掘传统节目时发挥了重大作用。赵振铎的基本功扎实、吐字清楚、台风朴实、表演自然、语言生动, 从不哗众取宠。赵世忠,1933年生于北京,1949年拜著名相声老艺术家谭伯如为师,学习相声,后专攻捧哏艺术。赵振铎的特点就是路子正、格调高、气魄大,他的风格总结起来就是“规矩”。他舞台风度朴实大方,语言幽默滑稽,翻包袱准确得体,搭话严实,形成独特有风格,是一位杰出的捧哏艺术家。1954年开始和赵振铎先生合作,组成黄金搭档,受到老舍先生的赞誉,被誉为“北京二赵”。赵世忠的捧哏艺术非常规范,和赵振铎、马季、苏文茂、张永熙等名家的合作,都能严丝合缝、准确得体。他的表演,风度朴实大方,语言诙谐幽默,分寸感把握极好。主要作品有:《八扇屏》、《汾河湾》、《山东话》、《扒马褂》、《坐电车》、《指妈为马》、《媳妇往哪儿娶》、《我的爸》、《兄妹对诗》等。

侯宝林大师是新中国相声界的一面旗帜,他本身的艺术成就和名望足以成为相声的代表词。以洗练简洁著称他的很多代表作也都是以唱著称、以学当先。深深记得他和李国胜、郭全宝合说的《醉酒》,讲的是一个醉酒者者躺在马路中间,骑自行车的来了,他不起来,让骑车的从他身上轧过去,汽车过来了他依旧不起来,一听说是消防车过来了他马上爬了起来。因为他还知道消防车压死人不赔钱。又用手电筒做包袱衬托两个醉汉的狼狈相。侯大师用美来反映丑极大提高了相声的感染力。他的名段《行记》,说自己的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其余哪儿都响”。让人们听了后都会不由的发出会心的笑声。还有《关公战秦琼》等讽刺那些不懂装懂不合实际瞎指挥的人。他们说的相声内容丰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还记得他和郭全宝说的《戏剧与方言》,同样是晚上出来方便两个人的对话就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方式就大不相同。利索的北京话用十六个字,胶东话用十二个字,上海话用八个字,而我们河南话只用四个字。(谁?我!咋?尿!)

侯大师一生坚持“伦理哏不能说,讽刺残疾人的不能说,脏话不能说。”的原则,他的表演,除了出色的说、学、逗、唱,生动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绝不对捧哏进行推搡或接触,台风端庄大气,显得温文尔雅而又妙趣横生。搭档郭启儒,话语不多,都说在点子上,给侯先生的表演锦上添花。他的徒弟王谦祥、李增瑞仍然坚守侯大师主张的说文明相声,台上不靠撒狗血来哗众取宠。他们的段子里不仅找不到半点荤包袱和粗口,甚至都没有低级趣味的包袱。清新俊逸的台风和字正腔圆的柳活中都能依稀看到侯大师当年的风采。王谦祥逗哏,吐字清晰,善于刻划人物,表演含蓄,不温不火,能说善唱;李增瑞捧哏,冷面滑稽,稳重朴实,两人往台上一站,开口一说,就已经相当具有喜剧意味。他们一直坚持奋战在相声舞台上,没有大红大紫,没有轰轰烈烈,连续40年的密切合作,他们的传统段子《罗成戏貂蝉》等说得十分好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换包装》、《突发奇想》在表演中适度引入了道具(皮搋子)和探戈舞蹈形式恰到好处的增加幽默效果。

侯耀文一直不放弃相声讽刺的手法。即使是歌颂的段子,也一定会在段子里树立一个不那么光彩的人物或事件,用对比的手法体现主人公的高尚。他的相声,不拘泥于固定的内容和模式,充分展示了演员的功力和才智,给人一种海阔天空自由飞翔的感觉。他的表演带有一股清新的风气,给人留下的感触很深。记忆犹新的是他和石富宽和说的《火红的心》中的几句台词: “跃文呐,跃文哪,赶上着火,可不是一回两回了,这要在旧社会呀,你这叫倾家荡产呀,披着麻包片要饭去吧”。表达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主题。他们的经典段子有还有《杂谈地方戏》《邻里之间》《下棋》《糖醋活鱼》《口吐莲花》,找堂会》、《论捧逗》、《绕口令》、《一封公开的情书》《卖布头》等。

师胜杰从外型气质到吐字发声都很有特点,他说相声时那种不急不缓的表演,似乎是严肃似乎滑稽的表情开始的时候的确出了不少好段子,师胜杰舞台形象清新可喜,演唱方面的基本功尤好,形成一种口锋脆、音调甜、质朴自然的表演风格。他《好市长》到《小鞋匠的奇遇》。艺术表现,不仅继承了侯派相声的特点,而且形成了自己文雅清新质朴自然的表演风格。

那时还常听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他们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语言,勾画了一副充满了戏虐意味的生活场景,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用照相馆里横眉怒目、革命辞令不离口的民众形象,照出了庄严神圣本身的荒诞不经。姜昆竭力想把相声作为一种厚重的艺术形式,希望它能承载更多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他的优势在于表演,对社会小青年的形象拿捏,无人出其右。虎口、电梯里的人物转换之流畅,随出随入,毫无破绽。姜昆的相声作品,大都延续了寓庄与谐的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使命感,所以听了以后,除了欢笑,还有沉吟和反思。姜昆强调相声的教化作用、相声要有文化自觉性:“写相声、说相声的人还要有责任感。我要写什么,不写什么,唱什么,不唱什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他的作品内容新颖,思想活跃,加上必要的形体和动作配合,让人听了看了以后,能产生强烈的画面感,从而体会到他相声的动感和可乐。他的1987年春晚的《虎口遐想》中有句台词“老虎吃人没事,人打死老虎犯法”极具讽刺力。而三十年后的《新虎口遐想》中“老虎我告诉你,30年前,要吃我,我,属于绿色食品。这几年,各种毒气没少吸,假酒没少喝,各种食品添加剂我没少吃,你吃我就等于吃毒药,你这小身子骨不一定受得了!”让人们在笑过之后又感受到相声的极大讽刺功用。两次“遐想”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现实,同样是掉进虎口,那时的人们都是想法救人,而如今的是各自拿着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反映了生活小康却又麻木不仁的群众,毫无约束的自我张扬,见死不救的纠结,不分时间地点的美拍,在看似通信、传播、科技极为发达的现场,媒体人文不对题的采访,所谓专家强词夺理的敷衍,贪污老虎伙食费的腐败园长等等,一个人命关天的严肃的事故现场,变为嬉皮笑脸的“走秀”闹剧。他自觉不自觉中开启了相声关注国计民生,关注时代精神,把小人物的喜乐忧思与艺术新奇追求融汇一体的相声新格局。讽刺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现象。他的《着急》《电梯奇遇》《特大新闻》《真实的谎言》《是我不是我》《名师高徒》《楼道曲》《家庭喜剧》《美丽畅想曲》《五湖四海北京人》《我有一点晕》《如此专家》等都是一流的作品。

常氏相声创始人是常连安先生,后承续其子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常宝庆、常宝丰,第三代则有常贵田、常贵生、常贵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远、杨凯等都说相声,人称"常氏相声世家"。那年月,杂耍、相声不登大雅之堂,艺人们也谈不上什么理想、地位之类,先得把饭碗端稳了。有了成就和名气后,大胆创办了"启明茶社"相声从街头撂地终于发展到室内剧场形式,经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这个质的飞跃中,常连安老先生功不可没。(李寿增和孙少林1942年接受邀请来济南演出,发现济南的相声市场很好,于是他们在1943年就开设了一个晨光茶社专门说相声。晨光茶社开业当天,第一个上台的人正是当年只有六岁小神童李伯祥,他和他父亲李洁尘上台说了一段《六口人》。济南的晨光茶社则一举奠定了南晨北启的局面,相声界则有一句:“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的说法,济南则成为和天津北京并列的曲艺重镇。)相声行中有这样的说法“不占一帅,就占一怪,不占一怪就占一卖,三样都不占,就诙卷铺盖。”常连安说相声活路较宽,捧逗皆能,尤其擅长说单口相声和唱太平歌词。他与二蘑菇合说的相声及他唱的太平歌词,曾长时间在北京的电台播放,家喻户晓。常派的作品很丰富,经常给观众带来新的段子和新的惊喜。印象中比较深的是打倒"四人帮"后,常宝华与侄子常贵田创作并合说的《帽子工厂》,更是轰动一时,妇孺皆知。这个段子和姜昆等人的《如此照像》等成为新时期相声直接介入重大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常宝华不仅以杰出的舞台表演,更以他的一百四十多部相声作品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地位。从事相声行业80年的常宝华一直低调行事,对观众也是非常尊重,现场他还谦虚地提到了已经刻在自己墓碑上的四句话,“创作不到点,表演不起眼,干了大半辈儿,落个半熟脸。常贵田14岁拜赵佩茹先生为师学习相声。表演洒脱流畅,语言生动活泼,气质文雅,风格清新,善于和观众交流,给人以亲切,聪颖之感不但有深厚的传统相声基础,而且能自编自演 创作新的相声作品。如《喇叭声声》、《动力研究》、《帽子工厂》、《祝你成功》等。常贵田和王佩元合说的相声《攀龙附凤》和《念白字》,常老先生的风格比较含蓄,经常是不动声色地冒出一句两句,让人听了,忍俊不禁;而常贵田的表演呢,经常是一本正经,煞有介事,然后说出一段非常搞笑的话,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酣畅淋漓。也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常宝霆的搭档白全福,也是常老先生培养出来的著名演员,他和宝霆打小一捧一逗,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合作了近五十年,堪称中国相声界合作时间最长的黄金搭档。

苏文茂是当今相声界德高望众的大家。苏先生在那一代人里率先发现了“慢速度,大信息量”的诀窍,让观众在接受上真正感觉慢而不站,快而不乱。他以其苏派相声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相声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以“文哏”见长,文而不温,含蓄隽永,他是我国相声界“文哏”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将相声“文哏”艺术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人誉为“文哏”大师。苏老先生的相声,有着极高的语言造诣,内涵丰富,书卷气很浓。可以说是“学识渊博,思路活跃,触类旁通,以小见大”。他马志存先生合作的《歪批三国》、《扔靴子》《论捧逗》、《酒令》、《文章会》、《我要出名》等段子不仅能使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还能够充分领悟到生活的情趣和魅力堪称经典等作品,“既生瑜,何生亮”、“赵子龙他老卖年糕”等名句至今如数家珍。他的成功,就是极大的挖掘了他浓郁个人风格的文哏相声,把他发挥到极致,发挥到不可学习,不可超越,不可复制,甚至不妄想去复制的高度。他的技术并不算是极好,有些技法甚至是违反相声规律的,但是在他用来,就是准确的,精到的,幽默的。

说起马季,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地名学》中的经典名句:“我妹妹拿出一支苏门答腊!名牌——希腊!屋里面一片仰光”“当地盛产爪蛙,这么大个儿,叫起来声音怪着呢,古巴,古巴古巴。”马季先生外形突出,胖胖的脸上一对眯缝眼, 不笑也象在笑。他师从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边学习边表演,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其中以《登山英雄赞》、《画像》和《找舅舅》等节目影响最大。作为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大多数后来者所遵循,为中国相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培养相声新人、开拓歌颂型相声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除演出一些传统相声及别人创作的相声段子外,他共创作了相声一百多段,曾在全国报刊上发表。还记得他春晚的"宇宙牌"香烟么? 戴着干部帽, 打着官腔: "宇宙宇宙, 香烟新秀!" "大姑娘不爱红装爱香烟!" 节目赢得满堂彩. 可以称得上是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相声事业。马季先生的相声一大特色是擅长用讽刺手法针砭时弊,《百吹图》中最后一句“我们吹牛的人就不要脸了”正是这一特点的鲜明代表。《百吹图》、《特种病》、《儿女赞》、《四字歌》等。《友谊颂》、《舞台风雷》、《多层饭店》,从年《找舅舅》、《打电话》、《地名学》、《百吹图》、《宇宙牌香烟》,直至后来的《五官争功》,等都是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为我们奉献了一段段经典,伴随我们这代人成长。讽刺作品更是精品叠出,比如更难能可贵地是他在培养后人方面为相声界作出的贡献,他门下的弟子现遍布相声界,当年刘伟从日本回来,一时没有合适搭档,马季先生亲自为其捧哏一幕令人感动。马季先生的相声另一大特色是寓教于乐,让你在笑声之余或得到思考,或增长知识。他的表演、热情洋溢,挥洒自如;技巧运用上以说为主,注重谐趣“哗众取宠不可取,术业专攻方大成”这是马季大师对弟子的教诲,也是他艺术人生的经验之谈。

高英培范振钰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站在一起,不用说话,已有喜感。他们著名的段子《钓鱼》,“孩儿他妈,拿个木盆来“嘛玩意儿,四斤,六斤还高高的呢”……”钓的鱼有大有小,买的鱼一般大。留下的许多"街头巷尾"故事和别具一格的津式幽默给人们无限的回忆。切中时弊的内容,那幽默诙谐的语言,那生动形象的表演,总是令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别扭话》“大爷,您又没气了?”、“这是谁的肠子?”、“舅舅,我给您送钟来了。”等名句因为提炼自生活,贴近老百姓而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代表作品:《跟谁对着干》、《教训》、《不正之风》、《大家研究》、《钓鱼》、《欢迎批评》、《八扇屏》、《山东话》、《白事会》、《离婚》、《英雄岛》、《皆大欢喜》、《好阿姨》、《别扭话》。一提起杨振华,人们就会想到他的经典名篇《假大空》和《特殊生活》《好不长》、《油水大》、《下象棋》、《硕二爷》、《计划生育》、《八字谜》等。杨振华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相声的创作和表演,截止到目前共写了一百多段相声,路子比较宽,题材涉猎得比较广泛,有歌颂型的、知识趣味性的,但更多的是讽刺型的相声,占大多数,他的讽刺相声写得最多,写得最好,最有特色。他的讽刺源于本能、源于自觉,源于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感。曾经一度被称为"人民的代言人"。杨振华和金炳昶是东北的演员,他们说的相声《下棋》巧妙地将两人下象棋的过程和电影《追捕》中的人物、台词、音乐等结合起来,非常具有戏剧性和现实感。杨振华的表演很有特色,他的嗓音条件好,说话抑扬顿挫,模仿惟妙惟肖,极其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伯祥自幼跟随父亲李洁尘学说相声,五岁那年在南京夫子庙金谷茶园首次登台演出,使的是传统活《六口人》。观众送给他一个“小神童”的雅号。曾因为一段经典流传的相声《聊天儿》在观众中得了一个“李大白话蛋”的外号,他那气贯长虹的贯口,惟妙惟肖的倒口以及在使说功活时表现出的独树一帜的节奏感,都可称文字辈相声艺人中的佼佼者。年轻的时候,因为嗓音极佳,嘴巴利索,因此被人称作“李快嘴”。后因嗓音失润,专以说功见长,特别是贯口活儿更见功力。晚年还能连背200个国家地名,李伯祥矮个儿、小眼睛、小分头儿。总是精气神儿十足的样子。台上台下讲话都是滴水不漏的劲头儿。不论是传统的《大戏魔》、《醋点灯》、《写对联》、《报菜名》,还是新作品《聊天儿》、《两面人》、《看红岩》、《谦虚论》,李伯祥的表演都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神,他的机智、灵巧台风与爆、脆、快、响口风与搭档杜国芝的佯装敦厚其实心知肚明,靠活佐料与逗哏较劲的神气,形成了他们二人的独特表演风格,被艺术评论界称为"李杜黄金搭档"。把杆儿活之一的《醋点灯》,这块活不仅长,而且很吃功夫,用相当艺术的语言及时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事”。代表作有传统节目《报菜名》《白事会》《醋点灯》、《怯讲究》《大戏魔》及创编节目《聊天儿》、《百吹图》、《看红岩》、《谦虚论》、《综合之最》。

提起笑林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笑林广播电台”。他的相声知道避让,知道留白;他的声音华丽而雄浑,带有磁性,无论是唱中国歌还是外国歌,都清晰入耳,非常动听;而且,他的思路活跃,模仿力强。几乎他的每一段都离不开唱。听笑林的相声,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记忆深的是他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其中台词“只要你比我过的好,我就受不了”。他的搭档李国盛,19岁就被慧眼识英才的“单口大王”刘宝瑞发现并收为入室弟子后又师从相声界老前辈罗荣寿,各取所长成就自己。又因被侯宝林夸赞“台风正,眼睛都会翻包袱”而跟侯宝林当过三年的捧哏;上至师叔辈的侯宝林、王世臣,下至师侄辈的李金斗、笑林、赵伟洲,他都能根据逗哏演员不同的表演风格,顺其自然的量,让搭档舒舒服服的抖响包袱,也风趣幽默,对答如流,使他们的表演联珠合璧,意味无穷。,《攀比》和《学播音》。这两位著名人物都是中国煤矿文工团的演员,也是相声艺术中非常出色的一对搭档。

传统相声已几近绝路的时候,牛群的出现给当时死气沉沉的相声界带来了一股清新,他和于世德合说的《威胁》通过一个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教育的重新重视和渴望,最精彩的一句:“我们家规定,谁考上爸爸谁当爸爸。”还有后来与李立山合说的讽刺公款吃喝的段子《巧立名目》更是当时的领军之作,把相当多的观众又拉了回来,其中的经典“领导—冒号”妇孺皆知,记得牛群台上“领导”二字刚一出口,台下观众马上呼应“冒号”。牛群群应该算是相声界承前启后的一位人物。后来牛群与冯巩合作,对传统相声做了大胆的改革,由原来的一逗一捧变成了“子母艮”,就是不分捧哏逗哏,两人地位平等,台词也差不多,加上冯巩天生的幽默,两人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再加上电视传媒的普及,两人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达到了自己艺术的颠峰。他们的作品《亚运之最》、《点子公司》、《小偷公司》、《坐享其成》、《最差先生》、《瞧这俩》《小偷公司》《假话世家》《两个弄潮儿》等笑点颇多,而且不是那种低俗的,相声多以讽刺描写小人物居多。他们的相声经典之作无法超越,在舞台上他们创造了很多奇迹。冯巩和刘伟合作的《家乡的歌》、《四字歌》、《五十个子》、《春姑娘》、《拍手歌》活泼轻盈,乐感十足,《搭配协会》、《儿歌新唱》、《婚丧嫁娶》、《临终忏悔》、《八戒贬悟空》捕捉时弊,谈笑中暗含讥讽,把相声情趣盎然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

2013年5月,有幸观看了许昌豪丰集团举办的三十年厂庆晚会。厂领导不仅邀请来了小香玉、范军、程琳等大腕明星,更邀请了相声艺术家李金斗李建华。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李老师的相声表演。李金斗十三岁坐科学 习相声艺术,深得前辈王长友、谭伯儒等相声艺术家的真传,出科后,又拜相声名家赵振铎先生为师。博采广收各相声名家的表演艺术特长,集北京的清雅,天津的火爆,东北的粗犷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的艺术风格。相声代表作有《武松打虎》、《捉放曹》等。他与搭档陈涌泉经常参加各类演出、电视转播、广播录音等,他们后来合说的《闯三关》、《怕字当头》、《小胖墩》、《一鸣惊人》等也产生了极大反响。

好多年不听相声了,但那些名家的经典段子还时常印在脑海。因为经典所以被传承。而如今的相声越来越没“着落”,“没笑点”。除了肤浅性地逗人娱乐、一笑而过以外,不能像那些经典的传统相声让人们笑过之后有所感有所得。不能让人们通过听相声汲取更多的营养。原因之一是门派之争;演出团体互不通气,演员之间谁也不服谁。没有形成真正的学术氛围。二是一些所谓的相声演员创作时不从生活中找素材,不考虑观众在想什么,没有参透相声之精髓,又因为缺少生活而无法提炼真知灼见,使得作品大都流于平庸。更有甚者,抛弃传统,只为标新立异,推出所谓的“公示相声”。相声要想生存,让观众乐是必须的,大师常宝华说“笑是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使人发笑本来是相声最基本的要求,现在倒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现在的相声,相声表演着缺乏必要基本功和传统的积淀,不去刻苦钻研业务,却纷纷以文化人自居而不屑于与普通百姓为伍。

相声由口技,单口笑话起,经过多少代相声艺人的丰富发展起来。老艺术家们的传统段子都是深深扎根于民间的。它们最大生命力就在于敢针砭时弊,通过讽刺幽默的手法揭露社会各阶层的另一面,使听众在讽刺幽默中得到认同,随之哈哈一笑,身心得到放松。它们的生命力是来源于民间的,其艺术表现形式也决定了它终究是个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曲艺文化。相声能传承一百多年就是因为一直本着说学逗唱、铺平垫稳、迟疾顿挫、三翻四抖,一直本着这个规律延续下来的。相声实在是鲜活,充满生活气息,面目可亲的大众文艺。在听好段子开心之余,还是可以找到对社会问题的映射、解读或是传统文化、生活的影子。

“笑”虽然是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这个简单的面部动作,但是每一个笑声都是发自内心的。相声只有真实可感才能打动观众的心扉。要让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就要时刻牢记“针砭时弊、与寓教于乐”这两大特点才是相声发展的高层次,是相声发展的方向甚至可以说是相声的生命。相声创作是“新材料,老技法”的工作。没有好的本子必然没有好的演出效果,这就要求搞相声创作的人们要深入生活、贴近百姓,多考虑观众听众在想什么,紧扣时代脉搏,从幽默风趣上去努力,真实反映群众熟悉和关心的生活,提出并回答群众关切并共鸣的问题。相声演员们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不以哗众取宠为目的,不一味地追名逐利更好地服务百姓取悦人民。就像常宝华大师所言“相声和耍贫嘴不能挂上等号,相声也不是出洋相,不要把相声变得这么丑陋。我们应该贴近生活,做更多生活化的相声。”也记住马季大师的教诲“哗众取宠不可取,术业专攻方大成”!

传统艺术是我们的根,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最后愿我们都能珍惜保护我们的传统艺术,珍惜保护祖国的传统文化。相声这门艺术更加繁荣辉煌。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写于2014年 6月完于2018年12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nipkqf.html

渐行渐远的相声的评论 (共 2 条)

  • 倪(蔡美军)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