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读王宝莉《岁月屐痕》的一点感受

2018-12-08 10:41 作者:方舟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胡云林

末秋初,朋友宝莉打来电话说:“我出了一本散文集,送你一本。”又过两天,书捎来了,我打开一看,《岁月屐痕》,淡绿色封面上,衬托着一幅蓝天白云、树叶落尽的秋景画面,格调清淡雅致。记得3年前,宝莉就出过一本书,《岁月梭影》,淡紫色的背景上,一幅薰衣草的画面在夕阳下泛着异彩,格调也是清淡雅致。我知道,这是宝莉的性格,她虽然多年担任政府官员,却始终保持着低调,把丰富的内涵隐藏在内心深处,用“清淡雅致”四个字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从此,整个秋天我就沉浸在了《岁月屐痕》这本书中。书就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我依着沙发或坐或躺,顺手拿起来翻看,有时一天看一篇,有时几天看一篇,在锦绣般的文字中缓慢地悠游,享受着无尽的乐趣。当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本时,立已过,回顾全书,我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宝莉虽是一名官员,书中所收60多篇散文,却没有一篇是官样文章。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作者,按照文学写作的规律,写自己的家长里短,写周围的环境、人物、故事,写自己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一切顺其自然,没有卖弄辞藻的做作,更没有居高临下的作秀。

我认为,《岁月屐痕》有三个突出特点,堪为写作散文的范例。一是每篇文章的主旨都非常鲜明,无论是回首往事,或者对所见所闻的思考,全都是积极健康的正能量。二是文字缜密,如同缝制一件衣服,一针一线都极为考究,虽有跌宕起伏,绝无佶屈聱牙。三是心里有读者,在行文中尽量和读者一起观察、一起思考,尽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空间。尤其是这第三点极为可贵,对我的启发也更为深刻,我想重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他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中塑造的一个复仇者形象。由于剧情极为复杂,哈姆雷特既是一个单纯善良、对未来充满幻想的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对丑恶现实充满疑惑、不满,亲手杀死叔父的复仇主义者;既是复仇的成功者,又是人生的失败者。由于读者的经历、追求、命运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哈姆雷特在他们的心目中就呈现出不同的光彩。也就是说,哈姆雷特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塑造出的一个艺术形象。(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想,一个优秀的散文作者,在为文时也应当把读者的独立思考和鉴赏能力考虑进来,让其所抒写的人事物引发出更多的共鸣。许多散文名家都是这样做的。朱自清有一篇著名的散文《背影》,是写父的,文字很短,只有1300多字,语言极为朴实,只着重写了父亲拖着肥胖的身体,在车站月台上爬上爬下为他买橘子的背影,然后只说:“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文章的中间和最后又两次说到父亲的背影两次流泪的情景。三次流泪,意在不言中,读者可以深深地感觉到父爱在他心中激起的层层波澜。真可谓一唱三叹,感人至深。他并没有长篇大论抒写自己看到父亲的背影如何受到感动的话,而是

把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读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宝莉的文章多数都很短,就是那些看起来篇幅很长的游记,拆开来看,每一个景点也都很短,只写一两个镜头,可谓惜墨如金,可是给人留下的印象却都很深。她心中有读者,在写人、写事、写景和抒发感情时,时时在想着读者的感受。不像有些作者,只顾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不论巨细一股脑儿都写出来,把读者的视觉填得满满的,尽管语言华丽,辞藻丰富,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反而引起视觉的疲劳。

宝莉的文章,篇篇都溢满着哲思,她很清楚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写作对象中最感动自己的是什么,应该告诉读者的是什么,从中引出的主旨是什么,决无自说自话,不顾读者感受,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嫌。他在自序中说:“作者在什么地方流泪,读者才会在什么地方流泪;作者在文中何处被感动,读者才会在何处感动。”这是她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

她在文章里只写那些让自己感动,也让读者感动的场景、故事和人物。散文不同于个人日记,它是写给人看的,要看对象,人家不关心、不喜欢的东西何必去写呢!我很喜欢她《窗外的风景》这篇文章。全篇不足1200字,主要是写给我们宝鸡人看的。她倚在阳台上,观赏着窗外的风景,写地上、天上,晴天、天,写绮丽彩虹给自己带来的激动,写满眼绿色对自己的慰藉,以美丽的“宝鸡蓝”对比不少地方扰人的沙尘暴,最后引出作为宝鸡人的骄傲与幸福。读完全篇,我蓦然觉得,这不是在写我自己吗?我就在宝鸡,就在这一片美景之中,啊,原来幸福就在我身边。如果我不去尽情地享受这一切,那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本书的开篇之作《往事到如今》,是写母女之间的所谓代沟如何填平的。当我读到“女儿”不听劝告,义无反顾地出外发展,“我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走吧,走了就别回来!’”时,立即意识到这是写给我看的,因为我和孩子之间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接着,我顺着作者的叙述,看到了“女儿”不甘平庸,在京城自立自强,“工作不错,收入不菲,朋友颇多”,而且遥控指挥有条不紊地帮助她参观了上海世博会时,我也和作者一起在思索,我的思绪也和作者一起在发生着变化。当读到作者的反思“我问自己,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是否给过她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几乎流下泪来,感觉到这是在拷问我自己,多年来我就是用自己的固有戒律要求孩子的,以至于捆绑了他们自我发展的手脚,使他们至今仍然处于平庸的状态。

在《漂亮毛衣》这篇1500字的短文中,讲述了一件毛衣的故事。作者见一个青年穿了一件漂亮的手织毛衣,好奇地打问是买的还是织的,青年说是妈妈织的,可是没织完妈妈就走了,下面的是他自己织的。作者又问:“是什么原因让你一个男孩子能织好这件毛衣?”青年回答:“因为我想穿它。”这六个字就是这篇文章的“戏眼”,它既给作者同时也给我们读者打开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我想穿它”?作者在想,我也在想。我暂时合上书本想象,这里面一定饱含着年迈母亲对自己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对母亲无尽的怀念。我再次打开书本,看到作者用很长一段文字抒写了自己的想象: “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这毛衣是在什么情形下织的?是母亲猝然离世,和这件没有来得及织完的毛衣一样,留下了人世间的几多遗憾,还是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决定用一件毛衣织进对儿子的千般爱恋万般希冀?……儿子却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怀着怎样的心情,用一个男孩子一定不及女性灵巧的手,一针一线织进了对母亲无尽怀念和思恋?”我读了作者这长达五六百字的臆猜,并不感到枯燥,而且是把自己引入更深的想象之中。我想到我的母亲,想到天下的母亲,想到天下的子,也想到那些忘恩负义的逆子。这真是一篇奇文,我真该感谢作者,她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多么宽阔的想象的世界啊!

这部书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游记,最长的一篇是《八千里路情与思》,长达32页多字。游记是既好写又难写的体裁。说好写,是人人能写,对所见所闻如实道来即可;说难写,是要写的精粹,让人人爱看确非易事。宝莉的游记初看起来像日记,一路走来看到哪儿写到哪儿,可细细读来你会发现她并非有闻必录,而是在捡拾珍珠,每一个镜头摄录的都是她所喜欢、读者也会喜欢的珍珠,一篇读完一串珍珠项链就完整的呈现在你的目前。要知道,读者爱看的并不是你参观旅游的过程,而是哪些景点的特色感动了你,让他们能从中获得怡人心扉的美感。至于那些尽人皆知的场景,读者大多都有自己的经历,尽可留给他们自己去想,你就不必赘述了。

这个长篇游记 先后写了21个景点,每个景点都写得很精粹,长的两三千字,短的仅二三百字,都是只写几个镜头,各具特色,让我们读来字字句句都印入眼球,神情振奋,丝毫不觉得沉闷。写的较长的景点是腾冲,有几个镜头让人记忆深刻:一个经过亲自体验可以煮熟鸡蛋的地热海,一个从46米高度飞流直下的壮观瀑布,当代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和顺古镇,还有一个在这里办了一家客栈,过着半是经商半是居家惬意生活的广州女老板。每个镜头都让人感到新鲜、新奇,禁不住心向往之。

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些游记中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采取跳跃式前进,把大量的空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去补充。有一篇游记叫《行走在长城内外》,写了游历白洋淀、冉庄、唐山地震遗址、塞外草原等十几个景点,仅用了2000多字。如果依次续写开来不但篇幅过长,读者也会厌烦。作者就采取点睛之笔,每个景点只用简短的有特点的文字记述,把景点之间的穿梭、连接全部省略。例如,在经过冉庄地道战景区时遇见几个大妈挥着小旗要收停车费,显然这是违规的,正要下去理论,朋友制止到:“别和这些大妈打嘴仗啦,你们也不想想,他们连日本鬼子都打跑啦!你能说过他们?”这句幽默的话语,给人带来了多少联想啊,你会想到电影《地道战》,想到当年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想到那些英勇机智抗击日本鬼子的民兵们……

“心里有读者”,对于任何一个作者都至关重要。它不单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更是体现了作者的品格与情怀。心里有读者,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一种体谅,有了这种尊重与体谅,你才会尽力为读者着想,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他们,才会把文章写得精粹一些,简短一些,让他们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实惠;你的写作水平也才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在这一点上,宝莉的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mmxskqf.html

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读王宝莉《岁月屐痕》的一点感受的评论 (共 2 条)

  • 雪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