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梁家河》,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2018-07-14 21:58 作者:郑 军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纪实文学《梁家河》有感

■ 郑 军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翻开纪实文学《梁家河》扉页,这三行小字吸引我的眼球,让我琢磨良久。习近平在梁家河学到了什么?梁家河的“大学问”是什么?梁家河何以成为党员干部朝圣的地方......带着好奇与疑问,我走进了《梁家河》,沿着领袖青的足迹,去追寻领袖的“初心”,感悟那片神奇的黄土地,去寻找最真实的答案。

纵览这部著作,它语言平实,文字简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溢美之词,有的是质朴的话语,暖心的情结。细细品读, 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全书分为四个章节,详实记录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不平凡的知青生活,揭秘了梁家河的精神所在。追溯那段峥嵘岁月,习近平的一言一行,言犹在耳,历历在目。梁家河,黄土高原上一个小村庄,一个泱泱大国领袖成长的地方,一个有温度,有热度,有故事,有学问的地方。现在就让我在干净的文字里一点一点去体悟,去感悟《梁家河》的精粹,探寻这里的“大学问”吧!

在第一章节“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里,“近平回来了”听起来多么亲切,接地气,习近平与梁家河的“小伙伴”握手,拥抱,问候,谈笑风生。喊小名,说方言,谈趣事,乐意融融。昔日的村支书,今日的共和国总书记,依旧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此时,读了这一行行、一段段暖心的文字,真让人敬仰,膜拜。习近平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是的,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他依然惦记着梁家河的人和事。这不老的情谊,浓浓的乡情,是他一生的牵挂,穿越千山万水,历经岁月,日久弥新。难怪梁家河人动情地说:近平的心一直在梁家河。我思忖:习主席为什么赢得普天下人拥戴,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答案不言而喻。在《梁家河》里,我见证了他的“为民情怀”,是那么朴实、自然、真挚。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乡土里溢满了深情。全书第二章节“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在那场“逆境”中,15岁的习近平由一个“北京娃” 脱胎换骨,不断磨砺,蜕变,成长,成为一名农村基层支书,这其中需要多大的勇气,经受多少的 磨难。“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他向梁家河人表明了心迹。那些年,他努力把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与乡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积极接受艰苦生活的锤炼。他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农活、农事,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学,样样不落,渐渐成了好把式。乡亲们评价他:干活从不“撒奸儿”。 “尊重人,帮助人,进而团结人,这个平时话少的知青不简单”。七年里,他还学会了很多“城里人”学不到的东西。他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后来,习近平几经周折,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1974年1月10日,他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被大家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在那个年代里,年轻的习近平带领一班人战天斗地,打坝、修梯田,谋划粮食增产增收,解决乡民吃饭、照明等民生问题。他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带领群众在梁家河打第一座“水坠坝”,成立“铁业社”,办代销点、缝纫社......同时,习近平不辞辛苦,奔波千里,远赴四川考察、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在延川的梁家河建起陕西第一座“沼气池”,并被广泛推广,至今还被当地人津津乐道。渐渐地, “能团结人”成了习近平鲜明的领导风格,“要为人民做实事”就是他对党、对人民的“初心”。就这样,一位年轻的基层村支书,在黄土高原,在梁家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脱颖而出,为他的日后担大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丰富的经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我很仰慕习近平读书的好习惯。《修身》篇这样写道:“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在那微弱的煤油灯下,他顾不得疲劳,啃着“砖头一样厚的书”,什么古代的、现代的、中外的、文学、哲学......常常看书至深,以至于大伙说他是一个书痴。正是这些书,给了他启迪,给了他思想,给了他智慧。想想:在全民阅读的今天,我们挤出时间读书了吗?我们一生读过几部书?我们只有自惭形秽,唯有从现在起,读书、修身,在书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营养,做一个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人。

当年,习近平从梁家河离开,他在土窑洞里、热炕头上对“小伙伴”说的话仍然萦绕在耳畔,与群众打成一片,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至今影响着一代代“村官”。在“一声声喊我小名”这一章节里,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这句话很是在理,是一句至理名言,一句“治村”之道,是习近平离别时对“随娃”的嘱咐。黑子:当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铁锁:要做行动上的巨人。能人:要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这些昔日习近平的“小伙伴”说的话掷地有声,言之凿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习近平的人格魅力,处事风格、工作方法潜默移化的影响着这一代人,影响了整个梁家河的父老乡亲们。我是一个乡村教师,对“一碗水端平”感同身受,很有启发。我们要与孩子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待孩子我们就要“一碗水端平”,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关爱每一位孩子,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呵护,集体的温暖,这样,班集体才有朝气,才有活力,才有凝聚力。

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了,梁家河今非昔比,它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在第四章节“我们走在阳光路上”里,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读着读着,眼前浮现出陕北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的优美生态环境,看到了土窑洞变成了新楼房,农民变身上班族...... 伟大的时代,孕育着伟大的想。“听近平的,准没错!”乡亲们的这句话让我铭心刻骨,也正是这种肯定,这种信任,让习总带领全国人民走进新时代,幸福的明灯次第亮起,正绽放着灿烂的光芒。坚信: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日可待!

读完《梁家河》,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油然一种敬仰,一种叹服。内心受到一种强烈震撼和冲击,思想得到一次洗礼与升华。掩卷沉思,我的答案渐渐也明朗起来。我觉得,平凡铸就伟大。只有踏踏实实,躬身力行,在平凡的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磨砺自己,才能有所作为,终成“大器”。同时要“不忘初心”,守住底线,要心里装着老百姓,要为人民做实事,为人民服务……这也许就是梁家河的“大学问”所在,精粹所在吧。

《梁家河》就是我心中一盏明灯,正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梁家河》是我的一道美食佳肴,我正细细地品味、消化,转化能量。《梁家河》是一部励志故事,书写传奇,正激励、鞭策我和我身边的人。这里的“大学问”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钙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城堤上,安康人民广播电台纪实文学《梁家河》正在热播,我不由得放缓了脚步,静静地聆听,回味…… ( 07.14)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lvnskqf.html

《梁家河》,我心中的一盏明灯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