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边问茶

2018-06-10 22:49 作者:秋歌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这次去马边彝族自治县采风,兴趣盎然。在我看来,到马边最惬意的事情大概就是喝茶了。当年的马边是“茶马古道”经过之地,也是一处古茶原产地,据说早在两汉时期,马边就有与茶相关的历史记载,故而马边茶的名气很大,自古为人称道。这次去马边,自然要品味一下马边茶了。

到达马边已是下午,没有什么行程安排,独自来到县城的马边河畔寻一个茶座,要了一杯绿茶慢慢品味起来。河水汤汤,远山如黛,风拂面,绿茶飘香,旅途的劳顿便在这氛围中渐渐消散。

一位白发老者先我而到,在邻座闭目养神,一杯绿茶在他身边轻轻地飘着水汽。听见有人来了,老人睁眼望着我莞尔一笑:外地人?我惊奇:你咋知道?老人说:天天在这里喝茶,来的人都是老茶客,没有几个我不熟悉。又问:这茶怎样?我说:不错不错!你老对茶一定颇有研究吧?老人笑笑:在马边呆了这么多年,对这里的茶多少还是有些了解。交谈中,我知道老人是位彝族同胞,一直在马边生活,退休前从事商贸,谈起马边的茶叶自然如数家珍。

我曾读过《华阳国志》,其中的《蜀志》有“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句,这南安,指的就是今天的乐山一带。我一直认为,这南安似乎也应包含了今天的马边。马边茶叶的人工种植,在清嘉庆年间的《马边厅志略》中有过记载,始于明朝中期。相传主要源于当时佛家僧侣坐禅过久易困乏,故需饮茶以解,称之“茶佛一味”。当地人说,目前马边境内都还可以找到一些当年僧侣饮茶的茶楼遗址。不过在我看来,所谓“茶佛一味”,强调的应该是禅道意境在一定意义上与茶道情趣的相通。茶道的清静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与禅道的追求颇为一致。郑板桥不就说过“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斗茶”吗?我以为这种理解似乎更确切。当然这是本文之外的一个话题。由此可见,从采摘野生茶到后来的人工种植,马边真正意义上的种茶历史至少也有千余年了。

谈起马边茶的影响,老人津津乐道,一脸自豪:明清时我们这马边茶就曾是贡茶。1959年新中国十周年时,马边茶还被作为礼品献给毛主席他老人家品尝过。

来马边前,我曾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位于小凉山腹地的马边,地处横断山脉东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可谓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这里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才448米,相对高差达到3954米。马边年均气温16.9℃,年降量1044.3mm,相对湿度80%,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充沛的降水让马边的山间常年云雾缭绕,这种气候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别适合茶树生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马边河是马边人的母亲河。崇山峻岭之间,这条河流蜿蜒于马边、沐川两地,流域相对闭塞,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很少被破坏。云雾滋养的十万多亩生态茶园就分布在这马边河两岸的深山幽谷之中。

听了我的话老人笑起来:不错不错,看来你还真是用了心的。是呀,有了这些自然条件,我们马边何愁不出好茶!老人指了一下他手上的杯子:看看这杯子里的茶叶,才从山上采来制成的马边绿茶,这可是上品呀!你知道人们怎样评价这马边绿茶吗?三句话,“芽肥叶厚匀成朵、汤清色绿回味甘、香高持久耐冲泡”。简单说吧,这马边茶呀给人的感觉就是形美,香郁,味甘,还含多种微量元素。正因如此,我们马边绿茶才贵为茶中珍宝待客佳品!在我们这里,过去一般只有最尊贵的朋友到来,或者遇上彝家有喜事大事才可以喝上这样的茶。老人的话让我不禁又轻轻呡了一口杯中茶,清香扑鼻而来,甘甜沁人肺腑。看来马边茶确实名不虚传,已成为马边人心中的一个骄傲。

这次来马边,我们正赶上第二届小凉山采茶节开幕。这是马边近年兴起的一个盛大节日。一路走来,大街上、公路边随处可见“山水彝乡,春茶飘香”的大幅广告。身着彝族盛装的姑娘、小伙们载歌载舞,为今年的茶叶开采而欢庆。晚跳动的篝火,充满彝乡情调的歌声更为这座山区小城增添了欢快喜悦的气氛。

这次采风的一个重要行程就是去劳动乡的高山茶场采访。吃过早饭,我们便驱车前往。一路上蓝天白云,春阳煦煦。透过车窗只见满山遍野一垄垄、一行行绿油油的茶树把座座山峦装扮得十分漂亮,远远望去犹如块块玲珑剔透的绿玉。真有“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的意境。茶山上建起了农民新村,粉墙黛瓦,树竹婆娑,台台太阳能热水器在房顶上熠熠生辉,不禁让人为今日彝乡农村的崭新风貌赞叹不已。

高山茶场正在举办2018年小凉山采茶大赛。一幅“脱贫奔康,跨越发展”的红色标语在一片绿色中格外耀眼。前来观看比赛的村民和游客早已聚集在茶园的赛场旁,各支参赛队伍也已入场待命。随着比赛号令发出,身着蓝底白花衣衫的姑娘们便在各自茶树前纷纷采摘起来。刹那间,只见一双双纤纤素手在嫩绿的茶树上翻飞移动,那根根指头就如芭蕾演员的脚步在轻盈跳动。动作之灵巧,节奏之快速,不由让我们这些参观者屏住呼吸,眼睛随着姑娘们双手的移动而移动。茶姑们优美的身姿,专注的神情,令人群不时发出阵阵赞叹。我也被眼前的景像感染了,举起手中的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耳畔仿佛响起悦耳的采茶舞曲那优美旋律。

古人有“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的采茶诗,那是描写家人早上带露采茶的情景。虽然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已经彻底改变,茶叶生产的规模和科技含量远非昔日可比,但情趣依然,韵味没变。

看了一会采茶比赛,我们来到一个颇具规模的茶厂参观。征得茶厂同志同意,我们进入到制茶车间。制茶机前,工人们正忙着为新出品的茶叶打包。车间里弥漫着浓浓的新茶味道。我在偌大的厂房里走了一遭,车间里堆放着很多刚出来的茶叶制品。这些茶叶有绿茶,红茶。我上前抓了一点放在手心,闻了闻,真的很香。我问工人,这些茶叶就可以上市了?工人笑着说,对呀,包装完了就可以上市了。现在是清明前,人们等着明前茶上市呢!来一点品尝下吧?我们笑着谢绝了。

从茶厂朋友的介绍中,我知道,过去这里的茶叶生产和制作都是分散的小作坊,规模小,产量低,质量还不能得到保证。近年来,当地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茶农”的模式,建立了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种植模式得到了改变。合作社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采摘标准也有了规范,机械化生产使茶场加工技术不断提高,茶叶质量稳步提升。这一点在茶场的办公室得到了证明:一个奖品柜里,摆满了各种奖牌、奖杯。著名的“金潭紫袍”“幽兰灵芽”就是这里开发出来的优质品种,获奖产品。

生产上去了,销售渠道还得畅通才行。近年茶场组建了茶业专营公司,以公司经营来拓展茶叶市场,销路好了,也有力促进了茶农的脱贫增收。随着茶叶生产的兴旺,劳动乡还开展了与茶叶有关的旅游项目,让外来游客到茶山参观,感受茶园风光,现场参与茶叶制作,品尝新茶美味、体验茶农生活,颇受欢迎。

随行的马边朋友告诉我,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的开展,茶叶种植成为茶农们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项目,马边茶树的种植规模也逐年扩大。昨天遇到的那位彝族老人就给我说过,在马边尤其难得的是保留了一些老茶树,这些茶树中有不少还是野生茶树,数量近万株,分布于马边县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深山之中。这些年来,当地政府更加重视茶叶经济,加强了茶叶的生态环保,因此马边茶叶的市场信誉度越来越高,名声也越来越大。马边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县。2008年马边还被四川省命名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茶叶基地,获得“马边绿茶”原产地证明商标。随着标准化的大力实施,马边茶叶中的“森林”、“荞坝贡茶”、“边河玉叶”、“文彬绿雪”等知名绿茶品牌在市场上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

走出制茶车间,采茶大赛已经结束。参赛队员们涌进了茶厂的评判现场。工作人员正将采来的茶叶一一称重裁判。这情景真有明代高启诗句“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的意味。随着工作人员的报数声,阵阵掌声笑声欢呼声不时响起在大厅里。那是采茶姑娘们在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抒发激情。从这笑声掌声欢呼声里,我感受到了茶农们的喜悦,也看到了精准扶贫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也结束采访返程下山。茶园在车窗外渐渐远去。山风起来了,青青的茶山升起阵阵云雾。望着云雾缭绕中的高山茶园,我想起了乾隆年间叙州王启昆在马边筹划建厅事宜时,描写马边茶山的一首诗:“左插云遮烟草花,右遮半面抱琵琶。双双高绾青螺鬓,淡远峨眉晕晓霞。”诗很优雅,勾画出了马边茶山的美姿媚态,让人读后不由生出种种联想。望着远去的茶山,回味起马边茶的清新,我似乎已经沉醉于这满山茶香之中了。记得一位朋友说过,酒醉可解,茶醉就无药可医了!或许这话还真是那么回事呢!

就要离开马边了,不少朋友都争相买马边茶叶回去馈赠亲友,大袋小袋地拎在手中行走于大街上。我打趣道,我们成了马边茶叶的活广告了!当年白居易曾有一首《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这诗记录了诗人用山泉煎煮了茶叶,品尝时忽然想起远方一位茶中知己,惋惜这么好的香茶却没法给他寄去一碗,于是暗自感慨。现在好了,虽然不能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一起来这里品茶,但是我们却可以给他们带去这上好的茶叶佳品,让他们也能品味到马边茶的悠悠清香。想到这里,我也不禁在心中感叹起来,真是时代不同,今非昔比呀!

2018年5月20日西溪河畔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ldxrkqf.html

马边问茶的评论 (共 9 条)

  • 倪(蔡美军)
  • 听雨轩儿
  • 程汝明
  • 襄阳游子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 秋歌

    秋歌酒醉可解,茶醉就无药可医了!

    赞(0)回复
  • 秋歌

    秋歌刹那间,只见一双双纤纤素手在嫩绿的茶树上翻飞移动,那根根指头就如芭蕾演员的脚步在轻盈跳动。动作之灵巧,节奏之快速,不由让我们这些参观者屏住呼吸,眼睛随着姑娘们双手的移动而移动。茶姑们优美的身姿,专注的神情,令人群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