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再品青岛美食》

2018-12-17 18:49 作者:荷丹嵋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

今年再去青岛探望父母亲,父母二老比去年又衰弱了许多,父亲很瘦很瘦,母亲耳聋得厉害。他们对我说,要是还能够亲眼看到宽儿考入大学就好了。我的心里禁不住一阵阵的酸楚,说道:哪里啊!还要看到宽儿结婚,抱重孙子呢!

老同学与我谈起了童年时期的往事记忆,她对我的母亲还有些印象,她引用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对我说:父母在,不远游。是啊,多少年以来,我是远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我还能够和耄耋之年的父母亲共度中秋佳节,实属万幸之中的万幸了。

父母亲知道我俩的收入不高,前期我还经历了许多的人生困苦和磨难,不得已也丧失了很多从职从业的机会,也饱尝了许多社会的世态炎凉和恩恩怨怨,而现在他们看到我俩能够把生活调理得这么有声有色,能够把宽儿培养得这么优秀出众,也已是心满意足,了无牵挂了。父母亲都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岛商校的老中专毕业生,曾经在机关工作革命了大半辈子,却因为最后是在企业办理了退休手续,目前二老的收入很低很低。老人用一辈子的辛劳所换来的苦衷和不公不正又能向谁去诉说呢?而父母亲却从来都不肯收我俩的敬钱,我每次去青岛探亲,他们还都用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那一点点工资资助宽儿上学。父母亲对我说,能够平平安安,好好工作,常回家看看,他们就很满足了。这真真的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

这次来到青岛,父母亲虽然又衰弱了许多,但是,日常的思维和谈话还算较好,生活上还是和往常一样,基本上能够自理自足,自力更生。这样,我便和我的外甥一起,又外出逛了逛青岛的风景名胜区,又去三合园吃了一次海鲜水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合园就是三合园,这里的海鲜水饺的确与众不同,又赶上9月1号青岛的渔业捕捞开海了,所以,这个时间点也正是吃海鲜的最佳时期。三合园的鲅鱼水饺最有名气,馅中的肉质肥嫩鲜美,韭菜散香,面皮滑润劲道,吃不出一丁点的鱼刺。我还点了一份虾仁水饺,每个水饺馅里都包有一个肥美鲜嫩的虾仁,吃起来虾香饱满,另有风味。

三合园的海鲜炒菜味道也很不错。几杯青岛啤酒下肚,再来上几盘海鲜菜肴,美美地享受一下地地道道的青岛海滨风情,最是让我心醉不已。单说辣炒蛤蜊,葱烧八带,油泼扇贝这三道青岛地方特色菜肴,不但海货的选料新鲜,而且烧制的手艺纯熟,就餐的环境也算安静优雅,大凡来到青岛的游览赏玩者,必定少不了好好享受一下此番海鲜美味的诱惑。自以为,美食者,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这次来到青岛后不久,姨妈又带着我去青岛万象城里的“外婆家”餐馆享用了一番。“外婆家”餐馆也是中国餐饮业的百强企业之一,这是一家以江南的杭州菜系为主要风味的餐馆,总店设在杭州的西子湖畔。这家餐饮店的一条广而告之的标题就是“我家就在西湖边”,已是足够吸人眼睛了。

我不论走到哪里,每每听到“外婆”一词,心中总是不自觉地倍感亲切。因为,在我心中的外婆形象,总是慈祥与和善的代名词。我的四舅舅同时也是我的嫂子的小姨夫,也就是说,我的四舅妈,也就是我的嫂子的小姨妈。正是因为有着如此的亲缘关系,我的兄长和我的嫂子在他俩还没有结亲的时候,他们就是在我的四舅舅家里互相认识的。当时四舅舅的岳母,也就是我嫂子的外婆,也和我的四舅舅、四舅妈住在一起,这样几位长辈在一起一合计,最后就促成了我的兄长和我的嫂子的这门亲事。有时我也去我的四舅舅的家里玩,嫂子的外婆对我也很亲切,很慈善。就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嫂子的外婆自己做的江南菜肴“白斩鸡”,并且立刻就让我喜欢上了江南风味的菜肴。

我的嫂子的外婆是浙江宁波人,所以,嫂子的外婆的口音有时我听不太懂。比如,她第一次呼唤我的小名时是“庆deng”,而实际上我的小名是“庆东”。嫂子是在青岛当地出生长大的,所以嫂子讲话就是地地道道的青岛口音。但是,嫂子在称呼外婆时却是称作“阿bu”,在称呼外公时感觉像是“阿dong”。后来,我自己好好琢磨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原来“阿bu”其实就是“阿婆”,“阿dong”其实就是“阿公”,这些都是宁波人原汁原味的口音和称谓。

青岛万象城里的“外婆家”,生意超好,莫大的一座商城,看上去客户稀少,但是,设在商城五楼的这家餐饮店,门外却坐满了等候座号的顾客,与整个商城的景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是一家总体风格呈现西方现代情调的小资餐馆。灯红酒绿的光影,现代美感的画框,以及着装一致、整洁的男生服务,都凸显现代都市里的一种浪漫与文明。

姨妈非要我来点菜,我几番推辞不过,最后便拿着一张密密麻麻的点菜单随意画了几个。餐馆里的人挤得满满的,但是,商家上菜的速度却很快。这里的菜品足够色香味俱佳,价格自然也是不一般。从单一菜品的数量上来说,这里不能说如同一般的餐馆里那样实惠和量足,但是,这里毕竟是属于小有奢华一点的那种餐饮店,也不必太在乎这些了,有得必有失吧,小有品味一下也蛮好的。

“蒜蓉粉丝虾”这道菜烧得漂亮,味道也好,虾仁脊背上的翻花肉和酱红色的汤汁更加点缀出这道菜肴的高品质档次。“非一般海鲈鱼”这道菜的鱼肉极为鲜嫩,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一束鲜绿的花椒枝铺在了鱼肉身上,既赋有了菜品的美感,又增添了菜品的天然风味,关键是花椒更有温中散寒,解鱼腥毒的调制作用,这是具有中国传统烹饪特色的调味香料。“桂花山药”这道菜肴虽然量很少,但却蜜汁亮润,桂香清淡,若有若无,风味雅致。“铁板肥牛”这道菜肴相对来说,量大实惠,牛肉肥嫩,汤汁浓稠,洋葱微甜,而我感觉这道菜肴多像是西方的舶来品。“温州鸭舌”这道菜肴属于典型的杭帮菜,甜香微辣,拼盘的质感红润,鲜艳。“杭州卷”感觉也不错,年幼时吃过母亲自己炸制的春卷,却总也吃不饱肚子,其实,春卷本来就是一种特色点心,只是用来增加和调节宴会风味的。“外婆年糕”这道点心也是很不错的一道美食,年糕醇厚柔软,汁稠蜜甜,颇有江南风味。“外婆飞饼”这道点心我还是第一次品尝,我知道正宗的飞饼美食是来自印度首都新德里,可是今天这里的飞饼感觉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味道,比较薄,蘸酱的调制也算可以,却是很普通。我还点了一杯“香蕉奶昔”,感觉总也比不过自家调制的香蕉奶昔那么醇正香甜。

第二天的晚上,姨妈又带我去青岛的船歌水饺馆再次品尝海鲜水饺。这家水饺馆的黄花鱼水饺和墨鱼水饺比较独特。黄花鱼水饺的饺子皮是用南瓜汁和的面,而墨鱼水饺的饺子皮是用墨鱼的墨汁和的面,感觉与众不同。同时,我也点了一份凉拌海蜇头和豆花汤,同样也是选料精细,烹制鲜美。

(三)

在几天之后的中秋佳节,兄嫂一家三口赶来和父母亲一起团圆,欢度和赏月。每逢传统的节假日,都是由兄嫂来父母亲这里掌厨料理,这次的中秋节,父母亲特意要求兄嫂一定要节俭饮食,从简过节。但是,兄长还是亲自下厨做出了几道具有青岛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其中的一道“家常豆腐炖黄鱼”,选用的就是青岛本地出产的一种野生黄鱼,鱼肉脆嫩,豆腐醇香,汤汁浓厚。不论是何种海鲜,青岛人都特别推崇青岛当地特产的那种野生的海鲜品种,这样的海鲜产品吃起来不但味道佳,价格也当然昂贵,与那些人工饲养的海产品比起来,市面上也较为少见。兄长还给我们家人奉献了一道汤菜,姑且可以取名为“家常多宝海珍蘑菇鸡蛋汤”,里面有海参、虾仁、扇贝、蘑菇等多种珍味,用料考究,烧制醇美。

两天以后,兄长和侄儿又驱车带着我去青岛城阳的“毛公山”转了一圈,中午紧接着又赶奔崂山“十八盘”的农家山庄吃了一次农家饭。

崂山山脉的山石结构和外部造型都别有特色,个人觉得泰山是以雄伟著称,而崂山却以秀美遐迩。这家坐落在崂山山脉峰峦之间的农家山庄,多以当地近海出产的海鲜美食为特色。今天我们仨点的却是一盘大盘辣子鸡,一盘家常炒山鸡蛋,一盘地道的青岛海凉粉和一盘崂山特产的珍稀菜肴“扇子芽”。因为觉得既然来到了农家饭庄,我们只想品尝一下山里菜,也就不枉此行了。辣子鸡和炒鸡蛋也就不必详解了,这里只是着重说说这盘崂山特产“扇子芽”和这盘海凉粉。我向山庄的老板娘询问“扇子芽”是什么东西?而老板娘却也回答不上来,她只是说,“扇子芽”是从只是生长在崂山的崂顶的一种树上采摘下来的,很稀少,很珍贵,看外观感觉有点像是嫩绿的茶树芽,但却不是茶树芽。这种树具体叫什么名字,她也不知道,都是村里的老人们辛辛苦苦地登上崂山的峰顶去采摘,属于纯天然纯绿色的菜品。所以,如此简简单单的一盘素菜却价值昂贵。我也不知道老板娘是不是出于商业保密的缘由才这么说,但是,后来我在网络上查找崂山的“扇子芽”到底是一种什么植物,却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只知道“扇子芽”是崂山山脉所特有的一种美食佳品。而这盘崂山“扇子芽”的味道却是很不错的,挺特别。

这次在崂山的农家山庄吃到的海凉粉,就是小时候我吃过的那种地道正宗的青岛海凉粉,和绿豆凉粉相比,这盘海凉粉的熬制醇厚劲道,更加爽嫩滑润,恰如琼脂一般,它含有足够的海草有效成分,这是季的青岛人最吃的一道清新微酸的开胃凉菜。

(四)

品过崂山的农家饭,我们顺着蜿蜒的山道又来到了崂山“劈石口”。 山口的南侧有一块独立的巨石,高7.8米,由中间自然劈开,故称作“劈石”。这块石头较为匀称地分为两半,中间有一道裂口,上口宽约两米七八,下口将近底部宽约三四十厘米,仅能行人。劈石之西半刻有“劈石天开”四字,呈田字形排列,可以倒读亦可以环读,均能成句。东半刻有明代即墨县丞周璠的《劈石口》七言绝句一首:“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更向崂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我亦在此自拍留念。

我这次来到青岛探亲,又一次实实在在地美食了一把,既有山珍,又有海味,真不知道,这要是在古代社会,那得什么样身份的人才能够拥有如此的福运呢?

2016年9月30日 于逸荷书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lbqpkqf.html

《再品青岛美食》的评论 (共 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