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泾水清,还是渭水清?

2019-07-09 15:53 作者:利祥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泾水清,还是渭水清?

回顾了一下,几十年来,我喜欢的东西好像有两样:一个是地图,一个是字典、词典。

大到首都,小到县城,每到一地,只要有当地的地图,我尽量在第一时间买上一份。我常去的地方,过上几年,我就再买一份新版的。

我书柜上现在摆着的就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实用汉语图解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说起来也有些意思,我见到的第一本字典是1970年代初修订的《新华字典》,定价0.73元。这时我已上初中了。打开封面,最先看到的是:第一行:“毛主席语录”;第二行:两横线中间夹着

一颗五角星;再下边就是“领导我们事业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刚有字典的时候,我曾沉迷于查字典,我惊奇于字典的神奇,我不认识的字,字典都能认识。我的一个同桌,平时就喜欢搞一些小恶作剧,他从字典中找了一个笔画很多、又极生僻的字去问老师。老师也不认识,结果,被这个老师瞪大眼睛训了一顿,然后说:“老师也不是每个汉字都认识的!”我当时觉得,我的同桌做得有点过了,同时第一次发现,老师居然也有不认识的字。

在字典上我查的比较多的一个字是“泾”字。“泾渭分明”这个成语的意思我是知道的。问题一是,到底是泾水清,还是渭水清,我老是搞不清楚,只有求教于字典。“泾”字条目下有:“[泾渭分明]泾水清,渭水浊,两水清浊不混,比喻两件事显然不同。”问题二是,到底是泾水清还是渭水清,过一段时间我又忘了。问题三是,忘了就忘了呗,也没有人要考我这个问题,我仿佛犯了强迫症似的,就又去查字典。查了忘,忘了查,经常这样反复着。

泾水清,还是渭水清,我之所以总也记不住,我归结于我没有到实地去考察过。

对渭河的浊,多看一眼,我就会有些反胃。对泾水的清,我倒是欲瞻仰其尊荣久矣。

近日,距泾渭相交处不远,我终于见到了常在中出现的泾河。泾河既不碧绿,也不清澈。大约1000米的河床上长满了各种植物,浑浊的、土黄色的10多米宽的泾水,在低洼处悄悄地向东流着。

泾河显然看出了我的失望,否则怎么会羞涩地躲到河床最南侧的深沟处呢?

我实在心有不甘,便极目向下游望去,尽管知道这是徒劳的。于是,我又向上游走去。走累了,依旧浑浊,使我艰于呼吸,我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回到家里,翻翻地图,再看看资料,大致了解了泾渭的今昔。

《诗经》中有“泾以渭浊”句,说明2600多年之前,在秋时代是“泾清渭浊”。

到了唐朝,杜甫有“浊泾清渭何当分”,“旅泊穷清渭,长吟忘浊泾”等,其诗中有7次提到“清渭”,4次说到“浊泾”(渭清泾浊)。

到底是《诗经》错了,还是杜甫错了呢?我猜测,都没有错。

泾水、渭水皆来自于黄土高原,古代人口稀少,植被容易恢复,在某一时间段,无论泾清,还是渭清,都是有可能的。

历史表明,泾水、渭水都曾经清过;反过来说,泾水、渭水都曾经浊过。

只是,当今,泾水、渭水都浑浊了。只是,当今,象《诗经》中那样的作者、如杜甫般那样的诗人还没有出现。

人口的增加,环境的破坏,泾水浑浊了,渭水浑浊了。过去,人们没有把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问题。

现在,人们吃饱了,穿暖了,种地科学了,饮食结构改变了,对居住环境的观念进步了,曾经的“泾清渭浊”,或是“渭清泾浊”,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泾渭合情”,“泾渭双清”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kxspkqf.html

泾水清,还是渭水清?的评论 (共 2 条)

  • 紫色的云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