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在幽深的石巷

2019-08-15 09:40 作者:鲲鹏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后临河村位于武安市贺进镇的桃园沟,桃园沟传说曾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村旁因有一条季节河,当地百姓称之为桃源河,是桃源河的源头。走进桃园沟,近乎完美的自然风光,曲径通幽的山路,郁郁葱葱的林木,仿佛是人在山中走,车在林中行,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后临河村就隐藏在这树木葱郁,山石奇特之中。

天气略带阴霾显得很阴沉,空气中的水汽似乎也被凝结。若不留意,很难让人相信,在远离城市的一个偏远乡村,会有如此密集的石头建筑的古民居群,这些古民居始终维系着固定的走向。由于地势的限制后临河村依山而建。曾几何时村落有自己的繁荣史,又曾几何时现在的村落显得破败了,沿着已经磨得光滑的石板路走进后临河村古民居,你时常会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遂道里的感觉,一些被记忆剪碎的旧事,在一种古旧气息包绕的氛围里,让情绪陷入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而不能自拔。

我曾走过不少古村落,但是在我第一次遭遇这一群古建筑群落的时候,脑海里首先跳出的是两个字:“沧桑”。或许是人届中年的缘故,对那些远古的、陈旧的物件,常常会让我陷入一种怀旧的氛围并勾起对流年况味的追忆。面对这一群古民居,沉湎于一种情绪中,若用“温存”二字来形容,是恰到好处的。

在古村落群里,曲曲折折安放着几条深巷,当我第一次踏进这幽深逼仄的小巷时,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巷道自小而上穿过村庄的两端,一直延伸到大山的山底,在一片散集着青砖黑瓦的明清建筑群中,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小街,贯穿整个村落。在偏居一隅的乡村,放逐一条如此幽深的小巷,让你可以目不斜视地穿行于浮生流年,如同光阴数百年如一日地在这巷道中踱出的方步,慢悠悠且悄无生息。

行走在填满暗影的小巷里,已是正午时光却没有阳光的洒落。在布满沧桑的屋脊,一些斑驳的阴影忽明忽暗地吸引着人的眼球。我眯着眼睛,随着文友慵懒地行走,用旁观者的眼光打量着周遭的一切,在思绪中臆想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让记忆抚摸时光深处的沉疴,巷口远处探出一些细微的动静,把一种远去的繁盛衍生并通过这声响延伸到古村落的现在。

在这幽深的巷道里,触摸这些历史留下的痕迹,会让人发出思索的疑问,这布满沧桑的小径,什么是它的载体,是时间吗?那些已然远去岁月,需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它,我无从得知。我想,那些曾经在小巷里踱出的步子,应该是不疾不徐的,步履轻轻的,就像此时我的脚步声,回响在小巷身后长长的光阴中,回响在四周的石墙壁上,连带着爬满石墙的植物……这种悠长的宁静,可以把我身上的燥气一点点的退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小巷的折角处,隐藏着一口古井,环状的井圈是用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石质的井沿边缘已被磨蚀得呈不规则的锯齿状,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绳索印迹,记录着悠悠岁月里,多少代人使用的物证。青石头垒成的井壁,缝隙里的青苔和花草见缝就长,没有人为修饰的痕迹。尽管废弃多年仔细观察水井依然在冒着水泡。想必这就是山泉水吧。据在街头晒太阳的一位老伯说,这村里的水井很多有十几眼,水质很甘甜,是这些水养活了村里的百姓,尽管一些沾满氤氲之气的枯叶散落在井底,一种古典气息里泼洒出的湿淋淋的水气,依稀可辩。井沿旁卵石铺就的小路,被来往担水的人踩踏,呈现出薄而光滑的圆润,在时光里静静地沉淀出一种沧桑的质感。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或因择地重建新房,或因举家长期外出务工,故此周围的院落均已荒废,周遭悄无生息,唯此,才会将这条经年不变的深巷,波澜不惊地呈现于我的视野,而未省略其内涵和历史。

这一条小巷,每天都曾上演过一场场人生的悲喜剧,有人曾经哭过,笑过。人的一生中注定能坚守的东西太多,而所谓的灵魂,只能独行。当我们细数时光,在这条幽深的小巷里,做一次神态安然的旅行,在柔软的视线下,朝送暮接时光的匆匆,就会让人有种不知今夕何夕的痛感。

洗净历史沉积在废墟上的尘埃,从巷头到巷尾,从街头到山坡上,从时光的隐密处,把喜或悲的情绪放生,将世俗的心,沐浴在一片清莹里。这仿佛是一种奇怪的心路历程,当我们置身其间,曾经的迷离,沉重,终不再拘于这偏居一隅的狭小。在小巷,于脚底一寸寸地丈量时光,那份滞留于隔世古典气息里的不舍,直抵心脾。

都说流水无痕,可知岁月有痕吗?对于一个喜欢有“历史”的人,会钟一切带着古典意味的东西。在后临河村,我所说的历史,是指岁月在这里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大到这一群的建筑,小到这建筑上的一个小小的构件,还有就是不多远一处夹杂沟与沟之间搭起的小石桥,在这里,所有的景物在缓慢中后退,仿佛是一部慢慢回放的老电影,那些依次出场、退场的人和物的片段,在岁月的印痕里如水印般的逐渐清晰、明朗,从此,那些被淡忘在流年里的岁月过往,就被眼前这样一个模式固定下来了。

在后临河村的这些明清时代建筑群里,在深深的深锁着的庭院里,雕梁画栋的残片停留在岁月深处,布满包浆的拙朴和凝重,满覆时光的履痕。徜徉在幽暗并带有一点残破的院落,品读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或与一棵树独语,或与一朵花对话,你会忘记身后的方向。这里的建筑都有自己气场,这些看不见的气场就如你正置身于民间的某些生活场景,一些市井的喧嚣声此起彼伏,你会发现它曾经存在的气场的力量如此巨大,如今却随风飘散……

庭院有风穿堂而过,将我的思绪吹散,猛然间发现那些院门被时光摧毁了身形,萧瑟地罩在光晕里,与静谧面面相觑,思维越过悠长的午后,与苍凉的古意便有了刹那间的融合。

又穿过一条铺满石板的石巷,一座荒芜的小院落展现在眼前,那些散乱的没有秩序的杂草占据了整个院落,这时又将你的扩展思维裸呈在你的面前,如今房主人虽已将它封闭,但园院子里头的一株山楂树仍生机盎然硕果累累,还保留着对远去生活的记忆,规划着岁月里通俗与雅致并存的生活形态。让人在恣肆的绿色中,遐想自然弧线勾勒出的勃勃生机,并把这些生机,藏匿于宅院的每一个角落。

在浓缩的一寸寸光影里,荒凉、沧桑成为了这里的代名词,秋色中山坡上一簇簇鲜红的红栌暴露在光阴里,一望无遗的坦然面对这巍峨群山,自然并能够接收到远古信息的空气,让来这里游玩的游人会有一份说不出的舒适和安宁。用眼角的余光轻轻摩挲视线里的一石一草,会让你触及灵魂最深处的柔软和幽古的恬静,听任岁月悠悠,芳草斜阳。

此刻,举目望远,山色如黛,树木葱茏,连绵的红栌树,把秋色衬托的如画娇媚。不断流出的溪水声响从桥下渗入,形成一个个小小的瀑布,薄凉并夹带着些许雾气。在小溪的奔流中,糅合着表面的平静和内心的波澜,弥漫了整个身体。在桥上,我发现了在明亮光线里听不到的——静谧!而我知道,在这不动声色的时光里,曾住过我的心安。

我静静地走在千年古道上,看到的是后临河村曾经的繁华和美丽,惟愿这桥与村永存于天地之间,让落寞的山野凭添几许温柔与诗意。

后临河村是个保留最完好的明清时代的古建筑居住群。整个村子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据村民介绍原先这里有住户100余家,现仅存60余口人。这里还是刘邓大军经常活动的地方,现在还保留着当时任弼时在这里养伤的地方。他们之所以不愿意离开这里,用他们的话说在这里守候的不但是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更是着他们认为的根。整个村虽经历了几百年沧桑,但完整的保存着原有的建筑格局,这里有山、有水、有景、更有说不尽的故事。建议你有时间来看一下这个用石头铸就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部落吧。我想你一定会有大的收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khdpkqf.html

走在幽深的石巷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