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乘坐1路公交车

2019-03-10 17:51 作者:行动者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乘坐1路公交车

今天在老城区拜访朋友,乘坐了一次1路公交车。上车之后我猛然想起,上一次乘坐竟然是1972年,过去了整整四十七年了。四十七年将近半个世纪,我由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退休老汉,无意间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举动竟然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了。既然有意义就要把它挖掘出来,不挖掘事物就没有意义。

1路公交车(当时社会上的称谓是“公共汽车”),1963年赤峰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的时候设立的唯一一条公交线路,这个唯一保持了十年,1973年才有2路公交车使它不在孤单。始发站是火车站,终点站是造纸厂,贯穿了赤峰市主要街区。因为是赤峰市唯一的一路公交车,很多乘客是为体验来乘车的,经常有农村老乡花上二分钱,坐上两站,回到村里就是不错的谈资。

1970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因为没有自行车,只好乘坐公交车上班。我的月工资是18.5元,公共汽车的月票是5元钱。坐公交车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好在家住火车站附近,在造纸厂上班,全程乘坐心理有些许安慰。1972年终于攒够钱,买了一辆“红旗”牌自行车,此后与自行车为伍,就再也没有机会乘坐1路公交车了。

乘坐1路公交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没有准点。据我的观察当时的公共汽车公司共有六辆车,在始发站、终点站总是停着一辆,在路上运行两辆,在车库保养两辆。理论上二十分钟发一辆车,但是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公共汽车公司也在批判“管卡压”纲纪废弛,始发站经常停着几辆车,这可苦了在寒风或烈日下翘首盼望的乘客。有的时候一个小时不见车来,有的时候一下子来了两辆,前一辆挤满了人,后一辆空空荡荡。有一天我到了始发站,奇怪,没有一辆公共汽车,贴出来告示:公司集体政治学习,公共汽车停运半天!当时的公交车就是这样不靠谱。

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更是不敢恭维。当时流行一种“四大岗位”的说法——“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售货员”,售票员的岗位虽然不像售货员哪样令人垂涎,但训斥乘客的权利还是有的。一辆车上有两位售票员,前门那一位负责开关车门,坐着售票。还有一位在车内流动售票。“买票、买票,二分钱坐两站,五分钱做三站……百货大楼到了,下车的往前走……”偶尔遇见一个逃票的或预谋逃票的,售票员立马精神抖擞起来:“你穷不起啦?二分钱都掏不起?”“这么大岁数了,不嫌丢人?”“快掏钱,别耽误工夫。”……有一个小个子售票员说话尖酸刻薄,有人给她起了一个绰号“小杵头”。我有一个同学也是售票员,我问她:“她咋那样呀?你劝劝她。”同学说:“整天说话心里烦,其实她人挺好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车内卫生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当时经济困难生活水平不高,人们还没有养成文明的习惯,车内抽烟的、磕瓜子的、随地吐痰的、小孩拉尿的、高谈阔论的……老式解放车天没有空调,人挤人气味那叫相当地难闻。天没有暖气,售票员带着棉帽子买票,手都冻裂了。就是这样的条件,公共汽车的司机还挺骄傲:我们是内蒙古第三个有公共汽车的城市!

1路公共汽车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有一次一个孕妇上车,肚子痛得不行,司机拉着全车乘客直接开进了盟医院。有一个妇女喊了一声:“我的钱包被偷了!”司机关好车门把车直接开到派出所,小偷乖乖就擒。当年没有录像机、电视台,这件事情放在今天说不定能上中央电视台呢!虽然售票员态度不太好,乘客好像也不那么计较,不像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戾气,动不动就骂起来,动不动就夺司机的方向盘,送一车人见阎王!

四十七年变化是相当地大了——线路变长了站点更多了,几乎所有的站名都换了,新增了防候车棚、公交车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海绵靠椅、电镀扶手、自主售票、LED报站名……老城、新城、松北、新北公交车连成网络,是老百姓市内交通的首选。过去的四十七年变化是大的,未来的十年变化会更大——新能源车可能在公交车上首先普及,无人驾驶可能在公交车上最早推行,智能机器人可能最早登上公交车,公交车会更加人性化,准时、安全、方便、舒适……任何对于变化的猜测都是令人沮丧的,人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就是变化。有一点我坚信,不管如何变化,公交车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性质是不会变的,公共交通永远是政府的责任

做了一趟车,想了这些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hukpkqf.html

乘坐1路公交车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