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圆梦的平台(《追梦之旅》五十二)

2021-06-17 11:02 作者:方舟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从中学时期就是一个文学好者,阅读了不少文学书籍。高中时期又经著名作家李凖一次讲座的点燃,升华为作家。但大学毕业后,一来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与文学隔行,二来自知缺乏文学资质,一直徘徊在文学的大门口之外,但这个作家梦还一直在心灵深处潜存着。1994年,几个年满50余岁的朋友酝酿着成立宝鸡市杂文家协会(后更名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我即慨然应允,担任了协会副主席,这一当就是24年。

在此期间,我同原市文联副主席张丛笑、原社科联主席杨青峰等文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3个年龄都在70岁以上。一个盛,我们聚会在著名的华沙酒楼大厅,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回忆这些年走过的路,不禁心生感慨。

几块砖头支起一个锅。多年前,我们这“三块砖头”和另外几个陆续退休的文化名人胡中玉、侯继昌、王东玉、陈文恩等一起,经组织批准共同支起了一个以文学交流为主旨的“锅”: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我们三个几乎有着相同的经历:从农村到城市,从新闻写作到行政领导,并曾各自主政一方。如今早已年过花甲,先后退出政坛,组织一个协会不为“老有所为”,而是“老有所归”, 回归写作生活以慰平生所愿。

我们支起的这个“锅”,经过十几年的“烧火做饭”,已汇聚成了百余人口的大家,其中不乏来自各单位、各县区基层的写作爱好者。领导成员也屡有变换,后起之秀不断蜂起,刘鉴、王宝莉、刘耀武、高烽、赵莉渭等纷纷加入,但我们“三块砖头”仍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火越烧越旺,汇集成册的会员作品越来越多:杂文作品有两本,游记作品两本,散文作品两本,采风作品两本…….都是正能量,总计已达200余万字。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多彩,且大多由市上领导撰写序言,颇受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如今,我们坐在这宽敞的餐厅,吃着异香扑鼻的水饺,也开始咀嚼这些年回归写作生活的甘甜。

丛笑是我们这个锅的掌勺者---协会主席。他从回乡知青一路走来,当过报社记者、文联领导,但自始至终执着于散文写作,这些年散见于报章杂志的作品有数百篇之多。前些年,由于我们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虽有共同的爱好,却难于聚在一起享受那“奇文共欣赏”、“把酒细论文”之欢愉。新世纪之初我赴凤翔采风,当地一位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说:“市上有个张丛笑,写的散文清新自然,老百姓很喜欢看,你认识他吗?”我自然认识,过去还是新闻界同行呢!可是惭愧,对闾巷皆知的朋友的大作,我竟然未曾读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从组建杂文散文家协会之后,我们时间多了,相聚多了,研看丛笑文章的机会也多了。一次次的游记征文,一次次的基层采风,退休后的丛笑如同鱼游大海,归山林,一篇篇锦绣文章喷涌而出,让我目不暇接。仅选入《宝鸡览胜》、《美丽西山》、《印象千阳》和《点赞宝鸡人》等书中的20多篇文章,细读起来已足于将我引入胜景,那壶口瀑布的壮观、麟游青莲山的美艳、西山改革中的巨变、凤县大灾后的挺立……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18年,丛笑将平生著作结集成长达百万字的作品集《芳香的泥土》正式出版。青峰评价说:“丛笑走的是真正作家的路子,作品从细节感受写起,似行云流水,灵动而自然。不像我们,先拟好全局再铺设细节,理性有余而感性不足。”

最重要的是全心回归写作后的那种感受。丛笑说:“我最高兴的就是我们这些文友在一起谈心论文的时候。杂文散文家协会为我们这些无官一身轻的老朽,筑成了一个交流聚会的平台,让我们有了一种回归的兴奋与喜悦。”人是要活出一种精神来的,丛笑自从担任协会主席以来,精神格外奋发起来,不但写出大量散文、杂文,还编写了上百部影视剧本,大多被拍成了电视剧;还涉猎书画,有几幅画作在国内书画展中得了奖。丛笑在任时原本身体不太好,患有多种疾病,回归以后疾病慢慢远去 ,健康也随之回归,现在一天伏案写作七八个小时,也安之若素了。

青峰和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青峰原本是一家研究社会科学机构的领导,也兼写散文。繁杂的事务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加之他一贯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连自己的子女下岗也不愿求人另作安排,更无暇潜心于文学写作了。退休以后索性一切归于自然,原本兼写的散文成了主业。这些年他所写散文、杂文等不下四五十篇。青峰学养深厚,理论、古典均其所长,写出的文章结构严谨,语言铿锵,常被人们视为范文。尤善赋作,其所著《宝鸡赋》、《千阳赋》,均为国内报章所采用。

而我最佩服的是他那篇《宝鸡的绿》,以生花妙笔把宝鸡这个西北边城的绿和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且看这一段:“沿着渭河河堤缓步前行,两岸柳荫摇曳,婀娜多姿;堤内各色鲜花争奇斗艳,芳香扑鼻;金渭湖面碧波荡漾,水鸟嬉戏。放眼望去,南山绿茵一望无际,北坡绿海一片汪洋。”谁能说宝鸡不绿,谁能说宝鸡不美?像这样的美文,没有闲情雅致,没有对宝鸡的深情,怎能写得出来?

青峰为人诚信善良,人缘极好。回归以后身心愉悦,轻松自如,市县文学爱好者望风追随,成为协会一块巨型的磁石,为聚集协会的人气作出了贡献。而他自己也从中获取无限乐趣,常常让老伴做上可口的岐山臊子面、搅团,以飨文友。青峰的家宴,不啻为回归后西秦文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是在文学写作上起步最晚的一个。在职时也写过上千篇文章,不过大多是新闻易碎品,大风一吹就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之中。但我在根子里喜爱文学,在大学学的就是文学。退休了也情通理顺地回归本源,同几位老友共同搞起散文写作来。近几年,摆脱了“早八晚六”坐班束缚,几个儿女又均已独立,心无旁骛地一头扎进习作之中,写出了上百篇散文。在朋友的帮助下,2012年整理出版了我的第一部散文集故乡的刺玫花》,接着又先后出版了散文集《那一抹虹霓》《寨里村记忆》,小说《寨里村往事》,诗文集《背篓集》。协会还为我召开了两次研讨会。

丛笑、青峰对我的作品都提出了一些批评与建议,但大多是肯定。青峰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哲理美是散文的最高境界》。其中有一段话:“《故乡的刺玫花》一文就是诗意美与哲理美相结合的一篇佳作,作者对故乡的刺玫花情有独钟,通过描写刺玫花的美丽,烘托出故乡一种特有的美丽和情致,实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怀念、热爱、歌颂,由物及人,进一步把这份情感融入对‘二嫂’的夸赞。”在引用了一段原文之后说:“这一段描写充满着诗情画意,宛若一位画家,稍动笔墨,就把一幅情趣盎然、人花相映的风情画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语言具有诗一样的味道,诗一样的韵味。”这篇文章首次肯定了我从新闻到文学写作的成功转型。

感谢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这些年,它不但填补了我退休后的空闲,丰富了我单调生活的色彩,给了我自娱自乐的幸福感,也成了我一圆作家梦的重要平台。

还有一个插曲。2000年经由老诗人刘启哲出面,组织部分诗歌爱好者成立了一个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我也曾经参与并担任副会长。协会成立时的各项费用均是由我出面筹集的。2005年协会换届我即宣布退出。在此期间,我出版了诗集《回首芳踪》,记录了我的一段感情经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hcadkqf.html

圆梦的平台(《追梦之旅》五十二)的评论 (共 5 条)

  • 逍遥子
  • 雪
  • 今生依梦
  • 浪子狐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