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艰苦岁月·珍贵时光

2018-04-24 09:11 作者:陶山墨客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艰苦岁月·珍贵时光

文/李广聚

我1959年9月1日入校,分在馆陶一中8级2班,我是从北馆陶二中转来的。1961年初中毕业后又升入高中,编在高四二班。至1964年,因母亲身体欠佳,需回家劳动而被迫辍学。近五年的学校生活,每每静下来回想,一件件学生时代的往事还历历在目。

校园生活苦·携手度时艰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的新中国是在一片几十年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旧中国,由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期统治,政治腐败,压榨人民。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十四年的侵占与掠夺和三年内战的大量消耗,国家基础设施惨遭破坏,国民经济非常薄弱,国家实力元气大伤。新中国建立不久,百业待兴。基础条件很差。后来,苏联又与我国断交,全国人民“勒紧腰带还外债”,加之连年自然灾害,农业歉收、绝收。在这样内外交困的环境下,全国人民生活十分艰苦。

尽管如此,国家对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因而初中一入学,就把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在校口粮直接由国家政府供给。学生定量,每人每月29斤粮食指标,为了支援灾区,每人还要挤出5斤粮食指标,捐献给更困难的灾区人民。对于青少年而言,日均八两粮食,怎能吃得饱?更何况粮食品种单一,只有麦季有些白面,其他季节,只有地瓜干、高粱米和少量的玉米面。主食常年是高粱面和地瓜干面黑窝窝头为主。蔬菜少之又少。男同学饭量大,多半都是吃半饱。所以,每到上午地四节课时,肚子就饿得“咕咕叫”。我是学校少年篮球队队员,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各种训练时,从不敢放开跑动。记得,有一段时间,学生体力普遍下滑,体育课停止,课外活动自由。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学校党支部为了搞好学生生活,尽量不让学生的健康和学业受到影响。首先种植蔬菜和粮食。校园里除教室、操场及活动场所外,还有几十亩的开阔土地,产权归学校所有。全部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和粮食作物。曾抽调三四名教职工,专搞生产种植。还聘请过技术员。学校领导提出:“粮食不足瓜菜补,保证学生不饿肚!”全校一千多名学生,利用劳动课和课外活动时间,轮流参加浇地、施肥、除草、除虫等农田劳动。大家个个干劲十足,蔬菜也长势喜人。记得一个大瓜就有二十九斤重,一个南瓜十来斤,茄子也有一斤多。从此,年年都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午餐时,每人一大碗稠糊糊的瓜菜,吃起来,很好吃。晚餐也能吃上新鲜的大锅菜。这样大家既填饱了肚子,丰富了伙食,还使同学们在劳动中学到了生产技能,同时还获得了收获后的成果与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广大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热劳动”的良好品质。(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更有趣的是,吃饭时,大家围成一个圈,蹲在地上一块儿吃,有说有笑的。每班一个大木桶,一个柳条簸箩和一个大菜盆。学生轮流值日,到食堂打饭菜,回来后,再分为每人一份。除冬天在教室里吃饭,其他时间都是在教室前面的空地上。每到吃饭时间,学校是非常热闹的,大家同吃一锅饭,互相关照,如同一家人一样,亲如手足。

二是冬季到校外翻找地瓜、萝卜。冬季学校储存的大白菜、萝卜,不够吃,怎么办?学校为每个班都配发了铁锨和箩头,大家轮流使用。待下午上完课后,同学们就到学校周围农村的地里去翻找地瓜、萝卜和一些能吃的干菜叶子。回来后过称,发给饭、菜票,作为个人补贴。每次出发,就如上战场一样,不获成果决不返回。

我记得1961年冬季,上高一的时候,我和刘文魁同学在学校北边的几个村子转悠、翻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任何收获。于是我主张到社里卜东面大堤外面去看看。我俩跑到那里,发现一大块收获后的红萝卜地。立刻脱掉棉衣,挥舞铁锨,大干起来。地里落下的还真不少,不到半个小时,就装满了箩筐。虽说出了满身大汗,但看到满筐的收获,却也是满心的欢喜。记得那次回来,给发了两角钱的菜金。

三是用增量法。记得有一年天干地旱,种的蔬菜由于缺水,长势不好。口粮不足,怎么办?同学们都很恐慌。有一次在全体师生大会上,邵景玺校长讲:“同学们不要怕,操场西北角还有两大垛麦秸呢......”大家一听都楞了。我心里也是犯嘀咕——两垛麦秸,喂牛行,人怎么吃?校长又接着说:“我们从外地学的“增量法”——就是把麦秸沤制发酵后,再掺和一些面粉混着吃......有一段时间,吃着混发的馍馍,填饱了肚子,觉着也挺好。

四是办工厂,搞勤工俭学。学校党支部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和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开办了木工厂、瓦盆厂和翻砂厂(铸造)等。组织学生勤俭俭学。在劳动课时间,全体同学轮流到工厂去干活,大家觉得很新奇。车间里,同学们在外聘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我在木工厂干活时,何焕祺师傅手把手教我拉锯、推刨子,掌握了一些初级的木工技能。在以后家具维修时派上了用场。木工厂的产品,一是满足了学校自用,省下一些资金。同时还外卖,换来一些钱。

学校的瓦盆厂办得相当红火,用胶泥土和泥,弄成各种盆、罐器皿,晾干后烧制。其制品很是畅销。稍有点残缺次品,廉价处理给学生。我还三角钱买了一套,盛米盛面,用了二十多年。勤工俭学的收入,弥补了经济上的不足,改善了学生生活。

由于学校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在国家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携手度过了那个不寻常的岁月。生活虽苦,但内心却是快乐的。关键是他锻造了每一位同学的坚强意志。为人生日后战胜各种困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藐视艰难·珍惜年华 生活的艰苦,并没有影响学生的成长,反而更加坚强。那时,特别是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在学生心中。学校党支部很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和引导。每周一是周会,党支部书记、校长邵景玺,常给大家讲形势,谈认识,分析有利形势和不利因素,如何克服困难,坚定信心。邵书记是县委委员,每学期至少要请县委领导作一次政治报告。那时,一千多名师生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喊着口号,唱着歌曲,走在通往人民剧场的大道上,着实给只有几千人的小城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每次都吸引来很多路人驻足观看。

记得,有一次听时任县长书记王利民的报告。他从国际国内形势,讲到本省本县,用大量事实,分析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的疯狂。以苏联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趁我国经济困难之机,卡我们脖子的反动伎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决不屈服。要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用我们的智慧及长征精神,咬紧牙关,渡过艰难时期。王书记还要求我们说:“你们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面对现实,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之中。用实际行动给美帝和苏修以迎头痛击,粉碎其颠覆我国新生政权的阴谋。”大家在讨论中纷纷表示:要励志好好读书,学好知识,为国争光。

学以报国·春不虚度 青年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当科学家、工程师;有的想参加人民军队,保卫祖国。但大家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为国争光,为人民做贡献。而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那时虽然没有电灯,白天上课,晚上用汽灯也要上自习。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决不拖后。后来有了电灯,也常停电。不管什么灯,灯光都很暗。自习都有老师陪同,有问题可随时请教。老师都非常敬业、负责,常常是挑灯夜战,当晚把作业批改完。第二天准时把作业本发到学生手中。同学们查看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三三俩俩的进行讨论,把知识学懂弄通,掌握牢固。大部分同学成绩优秀。那时大学很少,我们班还有三分之一的人考上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逐渐强盛做出了贡献!

丰富多彩·文体活动 为了祖国的未来,毛主席发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指示。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和各具特色的田径队。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参加了不同的文体队。每到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北边大操场上热闹非凡。有打球的、有练长跑的、有跳高、跳远的。同学们,有练的,有看的。那时器械场地不多,大家就轮班练。

每年春季,学校都要举办运动会。有时要比赛两三天。各个项目,前三名发奖状。记得在1960年春运会少年组,60米赛中,我获得了第二名。文艺队活动更是多姿多彩。既排练节目,又练习革命歌曲的演唱。每年寒假前,都要在学校大礼堂进行汇演。既有相声、快板,又有小唱段和小戏剧,如“小放牛”、“白毛女”等等。同学中不乏多才多艺之人,水平还是蛮高的。每次要连续演出两个晚上。春季还要组织全校歌咏比赛。各班组织歌咏队,平时勤奋练习。舞台竞赛时,高潮迭起。亦或是“须眉不逊巾帼”,可谓叫好不绝,掌声不断。尽管当时生活艰苦,但同学们都个个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校园内不但朗朗书声不绝于耳,还不时传来一串串优美的歌声。特别是每年的“五四青年节”之际,每到下午后半晌,校园内就是歌声的海洋!

组织严密·纪律严明 学校当时普遍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初中部每个班都建立了少先队中队,高中部都建立了团支部。品学兼优的同学才能加入团组织。我是初三毕业前加入的共青团。当时对团干部、班干部要求更高,不但各方面表现好,还要学习好。记得高一第二学期,我班的团支书、班长年龄较大,学习成绩中下游,双双被免职。我被推选为团支书,并被选为校团委委员。我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还协助班主任李瑞泉老师做学生家庭工作。记得有一个女同学,家庭包办,强逼其早婚。我和另一名班干部,两次到他家做工作。后来,其家长放弃了令女儿早婚的念头。那位女同学后来考上了大学,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团组织经常在课余时间,围绕政治学习开展活动,以极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学习成绩,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同学们对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也都能自觉遵守。高中阶段,我们都是每月回一次家,周六下午上完正课后离校,周日晚饭前回校,不误夜自习。我家在馆陶县东北角,离县城七十余里。1963年冬,有一次回家,沿着弯弯曲曲,村村相连的纤陌小道,向家里赶。走到徐村,天就黑了。我疾步快走,走到码头,又下起了。顶着刺骨呼啸的寒风,实在走不动了,就住在一位赵姓同学的家里。第二天黎明踏着雪赶回了家。吃了母亲给做的热乎乎的饭菜,拿了几件替换的衣服,扭头又向回赶。来到学校正好不误夜自习。

但也有个别同学违反纪律。学校对违反纪律的同学,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有两件事,记忆深刻:一件是,有个同学“手长”,不断偷拿别人东西,屡教不改,就被开除了学籍;另一件事是,我初三二班,一位梁姓同学,是少先队大队委员。晚上带班巡逻时,因饥饿,偷吃了地窖里的红萝卜。后被发现举报,就对他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学校开大会批评并给予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当年没让毕业,第二年补考,才发了毕业证。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处理也蛮严重的,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也是必要的。

上初中时,我们住在校外——在现在的城关卫生院那里的平房住,高中时,才搬进学校。那时一个班近30个男生,挤在两间屋内二尺高的大土炕上。大家睡通铺,一个挨一个,连翻身都要小心碰到别人。早晨起床,一敲钟,全部起床往操场跑。除留下值日生外,全部以班为单位跑早操。早晨晨读和自习后吃早饭。中午上四节大课,下午两节课后就是课外活动。一天早晚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同学们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班里的重活,男生抢着干,女同学帮男生缝缝补补,那时穿补丁衣服是多数。我家只有我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更困难。所以常年穿打补丁的旧衣服。现在回忆起中学时期的生活,虽然艰苦,条件很差,和现在有天壤之别,但我感觉那时的生活确实是美好的。既学到了文化知识,又为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在政治思想各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一句话说:中学时代的生活和收获,使我永生难忘!

馆陶一中八级校友:李广聚

2018年春

李广聚简介

李广聚(1945.10.——),男,汉族。馆陶陈庄村人(现住县城),1959年——1964年在馆陶一中读书,工作后,历任草场公社团委书记、码头棉厂工人、资料员兼统计,县委政治部干事、馆陶县共青团团委书记,邯郸团地委副书记,鸡泽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中共邱县县委副书记,中共馆陶县委副书记,馆陶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曾在馆陶担任县团委书记的1978年10月,作为正式代表,出席第十次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usrkqf.html

艰苦岁月·珍贵时光的评论 (共 10 条)

  • 木谓之华
  • 襄阳游子
  • 雪儿
  • 沈家农民
  • 花开为君颜
  • 淡了红颜
  • 北灵
    北灵 未通过并说 当过官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政治性较强,很有条理性,像个工作总结。但艺术性就欠缺一些。
  • 神龙
    神龙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赏读!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艰苦岁月·珍贵时光
  • 心静如水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