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次坐禅悟道

2018-08-13 10:06 作者:夤夜满月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不懂佛道,因而未在善男信女行列。但一心向善,慈悲为本,向来对寺庙怀着崇敬之心。

挚友桦兄是一个笃信佛教之人,诵经拜佛,吃斋奉香,虔诚至极。一日,他诚邀我及几个要好的朋友到寺庙中去参禅拜佛,还美其名曰,是让我去体验寺庙生活,增进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我没有拒绝他,而是欣然允诺

桦兄信佛应是受家庭熏染的。他长辈中有几人信奉佛教,这种文化也感染了他。也许是他长期信佛的原故,其长就一副菩萨相,慈眉善目,耳厚脸大,一脸和气,笑口常开;为人更是悲天悯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但做事认真,处事缜密,优柔从容。那天可能他家中有事,到了半响午才把几个约好的朋友接上车,向目的地出发。经过近一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的了处于热闹市区中的能仁寺。进得寺内立即感到一种肃穆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继而闻得一股浓郁的香火味在氤氲。不愧为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寺,香火旺盛,朝拜者众。寺内各种建筑古色古香,黄墙碧瓦,或红墙褐瓦的房子,布局规整,层次分明;巍峨的殿堂,飞阁流丹,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呈现出寺庙建筑的特色,让人感觉到浓厚悠久的佛教文化的流动。在寺院中穿行,心似被清水濯洗过般的纯净,人也于顷刻间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思想变得冷峻而虔诚了。尽管不时有隐隐约约的寺外凡俗之声飘到耳边,但已觉得那份繁华已离得很远,心中萦回的只有飘缈而低沉的木鱼声,那来来回回的低鸣,似乎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愈加清越,一波波震撼着心壁,仿佛是神在召唤,令人肃然严谨。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老和尚。他面带微笑,双手合十,略略寒暄表示欢迎后,把我们迎进了一间空寂的禅房。桦兄向我们介绍道,这是一位仅次于方丈职位的老和尚,国学功底深厚,佛学更是渊博,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含养深厚,是一个似云中白鹤值得结识的人。老和尚与桦兄极熟,不分彼此,情同手足。坐定后,他见有几个初到寺庙的陌生人,就向我们介绍起寺院规模和历史,要注意的事项,讲得如数家珍。透露出对寺院诸事了如指掌。

到了用膳时,老和尚带我们用膳堂。厅堂不小,用膳的香客也不少。大家都遵循着“食不语,寝不言”寺庙规矩,端碗拿筷都不错乱,盛饭取菜秩序井然,各自找好坐位,一无言语的就餐。尽管是素食,但色香味具佳,食之颇有味道。食间桦兄不声嘱附道:寺院遵循的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理念,反对浪费,吃饭时千万不要洒落粮食、饭菜,要遵守寺院的规矩,显出应有的素养来。听了桦兄的指教,我在不住点头表示赞同外,不觉想起小时吃饭时父母的教导:坐要有坐相,吃要有吃相,不要吃时言语,更不要浪费食物。小时吃饭的规矩与寺院竟是一脉相存,如此吻合,一时间我仿佛穿越进时间隧道,觉得历史与现实叠加在了一起。我注意观看了一下,在斋堂里用膳的香客,个个正襟危坐,吃相文雅,没有大声说话的,没有狼吞虎咽的。饭毕,餐桌上更是看不见一点洒落的饭菜,盘碗里也没有剩余的食物。这种珍惜劳动成果的场景令我肃然。不禁想到,如果我们全社会都这样的珍惜食物,珍重劳动成果,该要节约多少的食物,又能养活多少在贫困中挣扎的人哟!

初学坐禅是一种难受的事情。大雄宝殿殿宇巍峨,古朴肃穆,气势端庄,里面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阿难陀三佛高大雄伟,布局规整,形态庄重,威严安祥,栩栩如生,光辉普照。木鱼响起,殿内肃静,随之诵经声朗朗弥散。信众闻吸似得到的神的授意,个个虔诚,领会其意,盘腿而坐,双目微合,双手合十,置于胸前,专注地朎听佛音。我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却不太得要领,盘腿而坐,更是难受,仿如东施效频,太过别扭。但在庄重之地,又不敢有半点随意、偷懒,还是尽量做出毕恭毕敬的样子,耐心坚持着。但我看旁边的桦兄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的动作是那样的规范,思想是那样的专注,神情是那样的虔诚,全神贯注地地听佛的赐教。他冥思的样子,让人觉得他的思想这时完全在经文经描绘的世界里驰骋,我想这种境界应是信佛达到了一定深度才会有的,是修行达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我等是无法企及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坐禅毕,太阳开始滑落到高大殿宇的下面。漫步寺院,穿行于雕梁画栋,九曲回廊,四面通达,深邃幽静的寺院曲廊中,伫立临观大胜宝古塔、石船、双阳桥等富有特色的建筑中,觉得建筑个个富有特色,展露出历史的风华,沉淀深厚的文化,无不沉积着古人的聪明睿智。那些古旧的建筑,尽管斑驳沧桑,面貌陈旧,岁月依附,但都精细工致,透露巧夺天工的技艺,让人深深感到肃穆的寺院悠久灿烂的文化韵味。

寺院是沟通人与神的桥梁,是远离红尘的净土,是信众朝拜的圣地。虽然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当下,笃信佛教的人日渐减少,佛的影响也远没有过去那样深远。但只要深刻思索、琢磨,佛教剔除其迷信的成份,还是有不少可推崇之处的,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学思想,值得人去学习、领会、咀嚼,甚至去用心研究。不说别的,单说佛所倡导的慈悲为怀,从善如流,普度众生等,与现今社会所提倡的天人合一,以德为先,效法自然,保护生物,和谐相处是多么的吻合,这是不同文化的不谋而合。而不同文化的相通性,需要我们去做的是,取其精华,促其共融,荟萃升华,最终起到丰富人们的思想,捉进社会和谐进步作用。

出得寺院,太阳已完全沉落于寺院的建筑的后面了。听着缈缈的木鱼和沉沉的暮鼓声,仿佛佛仍在心中流淌,净化着我的灵魂,洗礼着我的思想,让我感到身体轻盈,思绪沉静,若有所感。一天的坐禅参佛,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我领悟了一些人生的道理,修正了一些处世观。想到此,我感到不虚此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qeskqf.html

初次坐禅悟道的评论 (共 6 条)

  • 竹影清风
  • 木谓之华
  • 听雨轩儿
  • 淡了红颜
  • 襄阳游子
  • 王东强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