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蟋蟀,蟋蟀

2021-09-08 14:51 作者:漂泊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蟋蟀,蟋蟀

文:吕奎(漂泊)

立秋过后的一个晚,夜半醒来,忽然听到房间里有蟋蟀的鸣叫声,那种带着金属质感的瞿瞿声在寂静的夜里是那么清晰。我悄悄下床,蹑手蹑脚的循声去找,声音是从半掩的厨房门内传来的,在我开门的一瞬,声音戛然而止。半夜捉蟋蟀,我怕弄出声响来惊醒了家人,便关紧了门。楼下草丛中蟋蟀的鸣唱声此起彼伏,穿窗入室,瞿瞿……瞿瞿……它们一定是夜夜都在鸣唱,奇怪的是,我怎么感觉是今天才听到的呢?厨房里的那只蟋蟀又鸣唱起来,只是隔着两道门,声音小了许多。左耳是窗外的合唱,右耳是厨房的独吟,我已是睡意全无了。想来,厨房的那只蟋蟀也应该来自于窗外的合唱团,也许它年轻胆大,好奇心太重吧,便一跳一跳上了楼梯,伺机进了我二楼的家里,悄悄躲在角落里,只有夜深人静时才敢放声吟唱。我用心去听,无论是合唱还是独吟,那声音忽远忽近,忽高忽低,在悦耳的节奏里,有一种亲切与温暖,唱得我心里安安静静的,平和而熨帖。不知何时,我才枕着蟋蟀的合鸣慢慢睡去。

在老家,蟋蟀曾是我们小孩子秋天里最喜欢捉的昆虫。秋后的玉米地里到处都是蟋蟀。掰下玉米的秸秆铺满了田地,等着秋阳晒干后再捆扎,蟋蟀都躲藏在下面,当你翻开秸秆,成群的蟋蟀向四下里乱蹦,仓皇逃走。农家院子里堆成小山一般没有剥皮的玉米棒子上跳上跳下的蟋蟀也是从田地里带回来的,可美坏了家里的鸡,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不仅能吃到玉米上胖胖的虫子,还能吃到蟋蟀。小伙伴们捉了蟋蟀,小心地装在用高粱杆做成的笼子里。蟋蟀笼子的做法我仍记得,用三根稍长高粱杆做边,顶用三截高粱杆连成小三角形,底用三截高粱杆连成大三角形,笼子的骨架便成了。再把高粱杆用刀劈开,削成一个个扁扁的竹片状,一道道横着插在笼子的六面上,用一两个能活动的“竹片”做门,笼子便做好了。捉的蟋蟀放在笼子里,它们依旧在里面鸣唱、打斗,在孩子眼里,那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世界。

老家房子曾是砖瓦的老房子,秋夜里,屋子里是少不了蟋蟀的,蟋蟀的鸣唱声也从不停歇,渐渐也就习以为常了,就像夜蝉鸣、蛙鸣一样,却没有蝉鸣的烦闷聒噪,蛙鸣的粗犷贯耳,比之,蟋蟀的鸣唱声更为清脆悦耳,亦是美妙的夜曲了。如若夜晚打开灯,也常见蟋蟀在墙角蹦跳的身影。

我从少年时起就有夜读的习惯,看的多是与学习无关的闲书。记得看蒲松龄的《促织》是少年时一个秋夜,一连几个夜晚,开着灯,听虫鸣,捕虫影,在那胡思乱想,寻思着哪一只是人变的蟋蟀,为主人公成名及其子的际遇感伤不已,唏嘘不已。青年时,很喜欢诗词歌赋,每次夜读时,听着蟋蟀的鸣唱,总会想起《诗经》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总会想起姜夔词:“瘐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总会想起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窗外唱歌/在我的窗外唱歌/你在倾听/你在想念/我在倾听/我在吟哦”。无论窗前还是床下,无论是明月还是孤灯,总有淡淡的愁思萦怀,总有浓浓的诗意萦怀,让我多年后都无法忘怀那一个个秋虫鸣唱的夜晚。(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今,人到中年,不再乡村居住也有十几年了,没想到城市在窗前床下又听到了蟋蟀熟悉的鸣唱声,亦如从前,却难觅从前的心境了。翌日晨起,我把房间里的这只蟋蟀捕后装入塑料盒里给孩子们看。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的样子,我也童心大发,出去折了几杆青竹,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了一个方形的竹笼。看到孩子们那高兴劲,不禁感慨万千。清人涨潮在《幽影》里说:“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声……”如今,只有稚子幼童,墙角瓦砾,篱落呼灯了。大人的世界里,又有几人能有这般闲情逸趣,静心去听一听这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于悠悠虫鸣中追寻那遥远的亲切和温暖?似乎,近在咫尺、盈声于耳的蟋蟀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izdkqf.html

蟋蟀,蟋蟀的评论 (共 3 条)

  • 东方胜利
  • 今生依梦
  • 漫舞洛城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篇好的文章不要求句句精华,你只要有三两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那么这篇文章也就算大功告成了!我们写文章的最终目的是惊醒世人借此来让人们弃恶扬善多做好事!而眉清目秀的散文网就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去倍加珍惜和用心打造的心灵故土和精神家园,为此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且都能够多多写出一些具有真善美和正能量的经典佳作来!!!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