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昌青龙寺黄葛树见证我与焦家小学的故事

2020-06-29 19:36 作者:老高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西昌青龙寺黄葛树 见证我与焦家小学的故事

2020年6月11日,我又一次来到阔别已久的青龙寺。

西昌市川兴镇青龙寺位于邛海东岸,环海公路盘绕而过,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备受游人亲睐的旅游胜地。据淸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公生明碑》记载,“青龙寺创自明朝万历45年(公元1617年)……有前、中、后三殿,神像森严可敬,戏台亦巍峨壮观。”

青龙寺有两棵树龄280年,受西昌市园林处挂牌保护的黄葛树。东方那棵直径2.1米,编号;西方那棵直径2.64米,编号。生机勃勃的两棵古树均有瘤根,躯干呈铅灰色,距地3米左右分为7、8杈,呈伞状散开,苍劲挺拔、浓荫茂盛,将这里的风景点缀得生气盎然。抚摸着两棵饱经沧桑的黄葛树,我百感交集,打开了如潮的思绪。

1982年7月,我从布拖师范校毕业。我知道,我是沾了改革开放的光。要不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于1978年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不是恢复高考,我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根本不可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因而,我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服从领导安排,到西昌县川兴乡焦家一队民校任教。

学校是一间建在河滩荒地上的孤零零的白石灰房子,环境偏僻而闭塞,不通公路,没有电,更谈不上自来水。因为隔着邛海与川兴遥遥相望,被人戏称为川兴的“小台湾”。尽管对学校的艰苦条件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我还是犹豫了,脑海中闪出了离开这里的念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闻讯赶来的村民用质朴的语言挽留我,那些即将成为我学生的孩子,黑漆漆的双眼闪着求知的光,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安下心来,开始了我的乡村小学教师生涯。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义务为村民写家书、写申请、写婚丧嫁娶的对联,为大家讲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淳朴的村民们也把我当做亲人,无论谁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不会忘记我。我切身感受到,一所好的乡村小学,就是一盏精神文明的明灯,指引着学生和家长前行,这正是乡村教师存在的价值、追求的荣誉。

离学校不远处就是青龙寺,以前,我经常到那里去玩。一位老乡对我说,别看现在青龙寺如此破败,杂草丛生,只剩碎石残垣,可它却始建于明朝万历45年(公元1617年),历史悠久,以前香火鼎盛,是西昌人祈的重要场所。 老乡还告诉我青龙寺的一些历史知识。

青龙寺之名是从何而来的呢?据说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原寺庙的装潢。高高的马家山犹如龙背,朱家山恰似龙尾,青龙山蜿蜒伸向邛海,青龙寺恰似龙头。古人将天上可见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七宿称苍龙,民间又称青龙。青龙寺位于西昌城及邛海东边,加之原寺内大殿横梁上雕刻着青龙、黄龙各一条,故而命名为青龙寺。

青龙寺的名声逐渐扩大,文人骚客流连其间,吟诗作赋,其间不乏佳作。一九四二年编纂的《西昌县志》称青龙寺为邛都名胜之四——龙行甘雨,并附西昌著名画家马殆国画一幅。画面上悬崖屹立、惊涛拍岸、帆舟破浪、寺隐山巅。随画面还配有诗一首:“青龙古寺镇邛湖,嫣嫣风咏舞云。万顷碧波光对照,千年乔木荫旁敷”。

长期以来,青龙寺都是西昌市民祈雨之重要场所。过去每逢久旱不雨,官民就到青龙寺焚香叩首,祈求龙王下雨救民。场面蔚为壮观,十分灵验。往往人未散去,甘霖即至。直至如今,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乡民总会不约而同地结伴前来,青龙寺游人如织、接踵摩肩,大家共庆青龙寺特有的节日——青龙节。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青龙寺庙宇被拆毁。青龙寺不复存在,只留下残垣断壁。两棵古老的黄葛树默默无语地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在教学之余,我总带着学生到青龙寺去玩。在两棵绿绒大伞般的黄葛树下,我对学生讲青龙寺的古老历史;讲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的浴血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桎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讲改革开放的憧憬和希望;讲西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6年7月,我所教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其中一个学生还取得了川兴学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家长高兴万分,主动凑份子庆贺。把酒言欢之际,淳朴善良的乡亲们谈起我远离家乡,孤身一人,考虑到了我的个人问题。他们热情地为我牵线搭桥,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唯一从这个小山村走出去的佼佼者张显琼老师介绍给我。1987年1月25日,我和妻子张显琼喜结连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告别了从“鸡屁股里抠油盐钱”的贫困生活。1987年,我协助生产队干部,多次找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修建起了一座提灌站,并解决了村民的照明问题。

明亮的灯光照亮了村民的心,他们利用这里独特的小气候,种植早蒜薹,腰包慢慢地鼓了起来。经济宽裕后,村民的教育理念随之发生了变化,主动集资维修校舍、添置课桌板凳,改善办学条件。

1993年,在西昌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借着种植烤烟的东风,生产队接通了自来水。清澈的泉水哗哗流入每家每户,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学生和老师们终于告别了饮用浑浊河水的历史。

1998年,通过生产队干部的努力协商,村民家家户户接通了闭路电视,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就在这时候,由于学校调整布局,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我无怨无悔工作了16年的焦家一队民校。

去年五一假期,我过去的学生邀请我到青龙寺去玩。他们告诉:2006年,西昌市乘着“一办三创”的东风,投资3500余万元,倾力打造青龙寺景区。青龙寺更美了,整个景区包含观景平台休憩区、青龙寺寺庙建筑群,小青河野趣露营区,是游客眺望赏景和安静休息的绝佳场所。

师生在黄葛树下合影留念之后,同学们盛情邀请我来到其中一位学生开的农家乐中。

农家乐古色古香,里面正传来2006年西昌市“一办三创”期间,我和金文品先生共同创作的歌曲《青龙寺,我可爱的家乡》。在优美的背景旋律下,宽敞的饭厅中有10余桌客人正在用餐,不时响起阵阵欢笑声。

同学们安排了丰盛的宴席款待我这个昔日的老师。他们告诉我,随着邛海环海路的贯通,青龙寺景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开农家乐、卖烧烤、卖旅游纪念品,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也把学校的情况告诉他们。焦家小学现在全是砖混结构的教室,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教学条件和当年我靠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给学生传授知识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学校拥有远程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实验器材,学生都能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直观形象地学习。

师生相谈甚欢,有说不完的话。酒酣耳热之际,我们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唱《青龙寺,我可爱的家乡》。我们用歌声感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的幸福生活。附近的游客听到了,也纷纷加入我们的合唱行列,纵情歌唱。

我从回忆中醒来,再一次凝视两棵饱经沧桑的黄葛树,它见证了我与焦家小学的故事。我坚信:伴着西昌的高速发展,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小档案

树种:黄葛树

树龄:280年

地点:西昌市川兴镇青龙寺

西昌市川兴镇焦家小学: 高立祥

作者简介

高立祥, 男,汉族,生于1963年5月18日,大专学历,1982年7月参加工作,西昌市川兴镇焦家小学教师。自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在各种报刊、网站发表作品300余篇,30余万字,是凉山州、西昌市两级作家协会会员。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fyrbkqf.html

西昌青龙寺黄葛树见证我与焦家小学的故事的评论 (共 2 条)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