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兰亭序》的书法、文章、帖子

2018-10-01 15:03 作者:陈宣章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兰亭序》的书法、文章、帖子

陈宣章

王羲之《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兰亭宴集序》、《兰亭修禊序》等,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永和九年(353)是很惨烈的一年,世界上发生许多大事。在东方,东晋殷浩率7万大军北伐前秦,结果彻底失败,士卒死伤无数。在西方,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击败马格嫩提乌斯,成为唯一的奥古斯都,重新统一罗马帝国。

同一年,还有一件小事发生在中国:阴历三月三日(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时任晋代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同友人及子弟共42人,在会稽山阴度假,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修禊”。他们在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十分开心。众人沉醉于酒香诗美之时,有人提议将当日所做37首诗汇编成集,这就是《兰亭集》。王羲之作为集会东道主尤其兴奋,酒意正浓,畅意挥毫,一气呵成大名鼎鼎的《兰亭序》。没想到,冠绝千古的《兰亭序》使这次聚会光芒璀璨,成为永恒。如果你在各种搜索引擎里打下“公元353年”,很可能搜不到上面两件大事,但十有八九能看到:(公元353年)王羲之写下《兰亭序》。

《兰亭序》的书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据唐•何延之《兰亭记》记载,王羲之动笔时已半醒半醉,等自己酒醒,害怕喝多了影响状态,又重写“数十百本”,却发现还是原版最好。酒像兴奋剂一样有如神助的说法,今天已难考证。但从《兰亭序》墨迹看,确实有“脑袋有点懵”的醉态。

后世但凡学习行书,都倾心于《兰亭序》不能自拔。《兰亭序》洋洋洒洒、舞蹈一般的书法,让后辈习书者望而生叹,赞叹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和如水般流畅的文采。

《兰亭序》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具有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谈论魏晋书画艺术,人们总将它与“形神之辩”的审美趣尚相联系,从“形神兼备”发展到“离形神似”,讲求自然,顺乎神理。艺术上就是形式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关系,既“飘逸”,又“文质”,华美与质朴相结合,产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格。后来又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书画艺术从对外表现客观世界转向抒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晋代书法艺术追求“韵”的审美趣尚,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而王羲之即晋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后世尊为“书圣”,其《兰亭序》法帖也被尊崇为“天下第一行草”。

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王羲之书法,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兰亭序》是“尽善尽美”之作,还将临摹本分赐贵威近臣,并以真迹殉葬。

现传《兰亭序》之真伪曾有大争论,几乎要挖李世民墓了。但《兰亭序》的艺术价值却被一致公认。宋•米芾《题定武兰亭诗》:“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兰亭序》在王书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作为一种典雅、双逸、潇洒的时代风格,无人能超越或与之相伴。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使后世学书者感到面对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测的城楼,往住不得其门而入。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是《兰亭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

《兰亭序》为行书帖,但其圆转流美的行书字体中可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南朝的楷书很发达,但王羲之的传本,其突出成就在行、草方面。与汉魏、西晋比较,王羲之最大特征是用笔细腻而结构多变。过去书风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复帖》,而王羲之能把书法技巧由纯出乎自然而引向较为注重华美而达到精致的境界,与古拙相对而为“秀媚”。将这种充溢韵致的书风与《兰亭序》描写的良辰美景珠联璧合,有一种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的境界。作者置身于“祟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极视听之娱”,抒发乐山乐水之情;与友人雅集,咏赏景之际,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叹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喷发,乘兴书之,为中华民族留下旷世杰作。《兰亭序》可贵之处就是自然形态之美和人类情感之美的和谐结合,似乎有天机入神,走笔如行云流水,进人书艺最高境界。据说后来王羲之又写过多次,都不能再达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艺术的奥妙。

《兰亭序》符合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欣赏《兰亭序》,会获得一种非凡的艺术享受。

《兰亭序》的文章

《兰亭序》之伟大,不仅在于书,更在于文章,虽无一字提雅,而又无一句不雅:雅景、雅人、雅事、雅怀,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但,这一切并不是文章的主旨。

《兰亭集序》最重要的是通过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生命本体的思考,通篇迷漫着人生难再,如电如雾,似幻似真,不可预知,不可挽留的无奈和无助的情绪。古往今来,多少圣人贤者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那样的求索,但都没有完美答案,唯一相同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问题,也是答案,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思考的本身就是意义的全部,且让我们细细的赏玩: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文章开头很开心:“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然而笔锋一转,“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可是快乐得几时!王羲之也泛起春愁,人生苦短,多么痛的领悟。最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真的想不开。对于东晋士人,老庄玄学属于居家旅行、社交开会必备学问,然而读这么多遍,庄子《齐物论》境界,王羲之终究达不到。王羲之笑着笑着就哭了。他不能超然,寿命有限的苦涩汹涌而来。这篇文章,也由此超越流水账,导向一场哲学维度的苦闷。

王羲之不豁达,可以理解。翻开他的作品集,满满的都是辛酸,一遍遍刺激他的泪腺。姨妈去世,他写过《姨母帖》。《期小女帖》和《二孙女帖》,说明他至少有两个孙女夭折。《先墓帖》和《丧乱帖》说先人之墓被毁,在“魏晋以治天下”时代,王羲之痛彻心扉。种种打击让王羲之身体变差。他写过《干呕帖》和《衰老帖》,记录自己的病态。现在或许能理解,为什么他在写《兰亭序》时,顿感人生之无常、年光之有限,如此想不开。

提起王羲之,许多人想到“东床快婿”那个豁达自如的年轻人。即便潇洒如王羲之,千古的苦闷与不朽,老年危机到来,生死之事目睹渐多,人生有限的悲叹,无时无之。正像王羲之的先人王衍所说:“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最难超越人生的苦楚,最沉浸于无穷无尽的生死悲欢中。

古往今来,无论何等伟大,中流击水的北伐诸将,“我来我见我征服”的奥古斯都,看似宏大无匹,却同样难以超越人类命数,百年之后,同为尘埃而已。这是《兰亭序》1660多年来,无论什么地位、年龄的研习者,都可取一瓢饮的原因所在。繁花落尽是枯枝,极乐过后是至悲。一纸《兰亭序》的苦闷,人类上下数千载,找不到答案。正因为提出了这个命题,人生易朽,《兰亭序》不朽。

《兰亭序》的帖子

一.真贴何在?

《兰亭序》“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其下落仍然扑朔迷离,令人无法不惋惜。现存的兰亭八柱里,未署名的八柱之三一度被怀疑是王羲之真迹,但经大量考证,确认仍为后代书法大家冯承素双钩填墨之作,而非王羲之真迹。

长期以来,学界盛行的说法:《兰亭序》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李世民对书法(尤其书圣王羲之的墨宝)情有独钟,利用帝王之便,在天下广为搜罗王羲之作品。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使得学王之风大盛。

王羲之视《兰亭序》为传家宝,传至第7代孙智永和尚。智永年百乃终,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知道其价值,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李世民始终没找到《兰亭序》真本,闷闷不乐。他闻言《兰亭序》在辨才和尚处,兴奋不已,多次遣人索取,但辨才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与辨才接近。萧翼对书法颇有研究,与辨才相谈甚欢。待两人关系密切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那才是王羲之真正的传世之宝。”萧翼不动声色地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犹豫再三,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序》真迹。萧翼故言不信,说此帖早已轶失,怎么可能在你这里呢?辨才一时起兴,就从屋梁洞内取出兰亭真迹赏鉴。萧翼仔细察看了,果为真迹,便脸色一变,迅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出示太宗“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但悔之已迟。李世民高兴得了不得,而辨才因受此事刺激,积忧成疾,一年后便撒手人寰。

李世民敕令侍奉宫内的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四人,各拓数本,赏赐给皇太子及诸位王子和近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临本传世。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最佳摹本“神龙本”,自元•郭天锡后,一般衍称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均精徵入神。

还有一种说法:太宗极其喜欢《兰亭序》,临终嘱托儿子李治将其陪葬。五代时,盗墓大盗温韬把唐朝皇陵挖了个遍昭陵也未幸免。据记载,温韬太没文化,竟把昭陵里字画的装轴金玉给抠下来,把字画扔一边。经此一劫,《兰亭序》真迹就此消失,苍茫天地间,再也找不到。也有说:昭陵中盗出的随葬品,温韬均有记载,但没有《兰亭序》的相关记载,后世也再未出现。值得一提的是,高宗皇帝也极为喜欢《兰亭序》,很多人认为《兰亭序》被他调包了,藏在他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乾陵未被盗,如果属实,《兰亭序》有可能再天日。《兰亭序》最好就在乾陵。温韬若盗出,一千多年过去了,兰亭序还能幸存吗?

今天所看到的《兰亭序》有四个著名版本: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冯承素摹本是墨迹;定武本是刻本。冯承素摹本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又称“神龙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兰亭序》涂改为何多?

《兰亭序》本身是酒喝到兴头,有人提议把大家写的诗编集,请东道主写序。王羲之酒意正浓,当场构思文章而且书写,难免有瑕疵纰漏,然后在涂抹改动后写完这篇名流千古的作品。就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一样,真情跃于纸上,“呜呼哀哉!”

古人书法作品,有的是奉旨而作,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既要垂示后人,又具有官方性质,所以书写者笔沾朱砂,写在石碑上,然后工匠来刻。因奉旨而做,很严肃很正式,不容写作错误。但因是朱砂写在石碑上,即使写错也能改,但最后写成时,绝对是一字不错,字字极佳,甚至每个字中,也是笔画一挥而就,不会有补笔的情况。

另外就是古人自己的作品,如:赵孟頫《赤壁赋》;还有生活中的便条,如:王羲之《丧乱帖》《快时晴帖》,张旭《肚痛帖》,都不太正式,却成书法中法帖。所以,写的时候会写错涂改,重新写,写漏字了就在旁边补上。

《祭侄文稿》同《兰亭序》一样,原不是作书法作品来写的,因颜真卿心情极度悲愤,情绪难以平静,错误之处较多,时有涂抹。正因如此,写得凝重峻涩而又神采飞动,笔势圆润雄奇,纯以神写,得自然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尤其最后几行,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痛,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颜真卿和他侄子年龄差太多,关系极好,属于知己的亲人。可想而知!颜真卿楷书称霸千年,书写技巧无可挑剔,能够再提升其作品的,唯有真实情感。曹宝麟:“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

苏东坡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同样饱含人生体味与复杂情感。三大行书帖共同点是坦白真率,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皆为随心所欲进行创作的典范。艺术高度相同,而涂改之处均多见,也正因这些涂抹,才愈显其伟大真实。

晋唐传世真迹甚少。王羲之的字,片纸不存。存世摹本,仅《兰亭序》有涂改。颜真卿存世真迹数份,仅《祭侄文稿》为确凿真迹。

《兰亭序》是应时作文,涂抹、画掉之处在所难免,其中多处有趣细节值得研究。

1.第一行“癸丑”两字:丑字横长竖扁,而癸字特小,夹于字间。何故? 王羲之落笔时,上一年是“壬子”,故习惯性写了“壬”,未及写“子 ”已悟写错,遂生一计,将“壬”描成“丑”,再在上面添“癸”字。于是,“丑”的中横特别长,“癸”则又小又细又扁。

2.第三行“群贤毕至”:“群”字(“君”下“羊”结构)的末笔一竖,中间一道小空线,像笔毫分了叉,形成一画而左右两“扇”,皆称之为“叉笔”或“岔笔”。是笔不好吗?曾有王羲之所使是支“败毫”(使用已久的半坏笔)之说。其实,上好的唐摹和元摹本上,这一行字不止这个“群”字,下边还有“毕”字,也出现字中间(虽不在笔画中)的细空白线;再看后幅,也有类似现象。仔细审视,这不是“叉笔”所致,而是原纸久经折叠处磨损墨色的“直缝”式残存遗痕旧迹,表明原件不是卷轴,而是平折“蝴蝶装”式古物。而摹者高手也十分忠实,照磨损处存此痕迹,不敢“填实”。

3.第六行“丝竹管弦之盛”:被人议论甚至讥为“病句”。丝竹即管弦,为何重复?其实,汉语有“义组”、“声组”,缺一不可。例如:秦少游《踏莎行•郴州旅舍》“杜鹃声里斜阳暮”也受讥评,以为斜阳与暮乃无谓重复。李木庵《秧歌舞吟》诗句“丝竹管弦韵悠扬,歌喉宛转何清越。”又如:第四行已写“峻领(岭)”(古代这是通假字),又在旁边插上“崇山”,这就是汉语的声调韵律。诗、词、赋、骈有声调韵律,散文也有。下边有“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皆四字声律,故“峻领”遂成“孤音”病韵,必增两字,读起来铿锵有力,味韵皆美。

另外,斜阳与暮在时间上有差异:暮是日没于草中,比日斜要晚得多。丝竹与管弦也有差异:丝竹指小型幽雅的“细乐”,文士诗酒雅聚以之“侑酒”;管弦则指大曲、大合奏以至包括军武雄壮之乐,如:《凉州》、《甘州》。不能以“重复”简单看待。

4.第15行“怏然自足”: 历来著录释文皆作“快然自足”,并非笔误。此“怏然”即“盎然”,“满足”之义。怏、盎为“通借字”。

5.第16行“及所之既惓”:历来将原迹改为“及所之既倦”(上文既是)。惓者,即“拳拳”之义,亦即“眷”也。这与“倦”正相反。

王羲之原意:初时“暂”得于己,盎然自乐;然后对之发生殷殷恳恳眷恋不舍之情,而此情一到境迁时,感慨遂生。若云本来“暂”得犹然以为自足,岂能久而反“倦”乎?若既已“倦”,置之舍之而已,复何用其感慨:此“感慨”就成“悔愧”了,这与下文之批驳“齐彭殇”、“一死生”又如何联接得上呢?

所以《兰亭序》一帖,似乎让人们念俗了,也写俗了,尽失真相。至于有人说帖是伪造, 吾人又何从而“对话”乎?

三.冯承素摹本(神龙本)是双钩摹本:先用线条勾勒出字的外在轮廓,再把中间涂黑。虽然没有原作特征,却最接近原作。《兰亭序》至少经历数百次双钩,才有今天所见样子。还有定武兰亭、褚摹本、虞摹本等,与神龙本不同,是临写本,加入自己的风格,也算一种创作,作者属于书写者。

现存兰亭序,有大量露锋起笔的特点,该情况是书写速度慢和描摹性重的一种现象体现,与王羲之其他书法起笔有很大的不同。现有王羲之其余书法也均为临摹本,起笔果断、斩钉截铁,书写速度快且流畅,如:十七贴等,且起笔没有神龙本兰亭序中明显的纤长露锋起笔现象。一个书法家在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不同心境等情况下会有不同字体形貌,但基本书写特点不变,如果有特别明显变化,那笔迹鉴定的合理性不应存在。兰亭序风格与王羲之其余行书草书风格差别大,应视为两个不同的人书写。

《兰亭序》是王羲之半醉微醺之际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洒脱飘逸随性而为,完全是灵感迸发。等王羲之酒醒后另誊写一幅工整范本,却发现怎么写都写不出这一幅草稿的神采。所以,《兰亭序》是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圣品。

1965年郭沫若考证,认为传世之《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不合,文体亦与近年出土之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不同意其说者不乏其人。2018.10.1.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fqpskqf.html

《兰亭序》的书法、文章、帖子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