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窑

2018-06-29 11:29 作者:散漫山人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村北的老窑的确是难觅其踪了,是的,老窑终究被历史掩埋在地下了。

老窑位于村北沼泽中,没有人给我说过老窑建于何朝何代,但它已经存在于几代村民的记忆中。老窑有三个,呈“品”字形高高耸立于一片沼泽之中。

其中西边的一个稍低矮平缓一些,圆滑的封土上布满了陶片和红色烧焦的土块,整片封土上寸草不生,远处看红色中带着沧桑。村民上下工都在它旁边的大道走过,坐在颤颤悠悠的地排车上,经历了一天劳累的长辈默默地望着与他们朝夕相处了一辈子的老窑,静静给小辈说着他们小时候眼中的老窑:老窑在他们小时候就废弃了,也不知道是外地人还是当地人修建的。老窑是有灵性的,据他们老辈讲,村里人家有喜事安排酒席时,提前到老窑前烧香祷告,第二天酒席所需的桌凳就在窑前准备好了。直到后来有一家过完喜事没有及时把桌凳送回,从此老窑失去了灵性,再不给村民提供方便,神灵从此消失了。后来这个圣地就被一帮貔子占据了,貔子也通人性,学人的言行,晚上出来活动,或演绎婚丧嫁娶,学人哭学人笑学人说话。太阳落山后,村里人都不敢到这里来,远远看老窑经常看到貔子玩火,村里人对老窑有了诸多惊恐。妇女对哭闹不休的小孩子故作凶恶的吓阻“还哭,再哭让貔猴子把你抱了去吃掉,咯吱咯吱把你的骨头咬碎!”小孩子戛然止住哭声,瞪着惊恐无助的眼睛一头拱进娘的怀抱。

对长辈的描述我们将信将疑,白天一大群小伙伴相约去老窑,还真的发现圆滑的窑封土隐蔽处,真有几个大洞,洞口约有半米阔,深不见底,并且有动物经常爬进爬出的痕迹。伙伴中有胆大的听大人说貔子最怕烟熏,找来柴火和干牛粪堵住洞口,将柴火点燃后滚滚浓烟灌进洞口,另外一侧一个洞口有缕缕细烟冒出,说明这几个洞是相互贯通的。我们几个胆子小躲得远远的,即期望有貔子跑出来一睹貔子的模样,又惊恐貔子朝我们猛扑过来。惴惴不安中熏了半个多小时,洞口一点动静都没有,小伙伴们都扫兴而归。现在想来应该是其他动物占据了它久已荒弃的穴位,常常进出似有出入痕迹。口口相传虽然玄乎,但村里人没有一个人见过白貔猴子的真容。

在防“苏修”期间全民皆兵,管区在我村成立了民兵营,营部墙上挂了一排乌黑发亮的半自动步枪,令我们小孩子惊奇的是还有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一挺机关枪。农闲季节,民兵营组织民兵进行射击训练,地点就在老窑,在老窑前100多米开掘了一条几十米的掩体,在老窑跟放置带一圈圈红线的标靶。和锄把子打交道的年轻人握住枪把子,指挥员把我们小孩子驱离到安全区域,我们就远远看民兵趴在掩体里射击训练,那“砰砰”的枪声让我们钦羡不已。射击训练完成后,民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战士打靶把营归”回营部。小孩子潮水般涌向老窑,拿着铲子挖掘射到土窑里的子弹头,捡拾子弹退膛后遗弃的铜子弹壳。子弹头能在高温下化出锡,子弹壳能用来做小火枪,都是小孩子的最爱。直到把土窑翻的满目疮痍,土窑表面像鼹鼠在地下拱出一堆堆浮土。天慢慢黑下了,还没有收获的小伙伴羡慕看着满载而归的同伴,一步三回头怏怏离开老窑。

另外两个老窑在这个窑的东侧,离大路更远,常年被沼泽所浸泡。几百亩的沼泽因为盐碱厉害水草稀疏,沼泽应该是当年烧窑取土形成的。这么大一片沼泽,只生长了一些芦苇、蒲草和三棱草,大部分芦草刚出水面就停止生长,远远望去一片萧瑟。沼泽内水倒是清澈见底,鲜有池鱼游弋其中,枯水期只能捉到泥鳅、三尾巴和面鱼等长不大的野鱼。放牛娃图省事把牛琏在水边到远处玩耍,牛焦躁顺着绳子长度转圈,不怎么吃草,等贪玩孩子回来牵牛发现牛肚子还憋憋的,周边的水草被践踏的一片狼藉,我们一直惊异牛为什么不吃老窑的草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这两个大窑的恐惧是发自内心的。与靠近路边光溜溜的小窑相比,两个大窑上杂草蓊蓊郁郁,远处看上去就阴森森的,傍晚水雾氤氲中,大窑悚然挺立,愈显神秘。我们小孩子单独是没有人敢进入这片泽国的,拨开没膝荒草沿着窄窄的小径,发现两口被荒草遮掩的竖井,听伙伴讲他亲眼看到井中有一条大蛇,足有扁担长,还是红花的,遂远望一眼而不敢近前。拨开杂草发现窑的表面是一些散落的失却了原本颜色的碳末,也夹杂了一些陶器和灰色瓦片的碎屑。登到窑顶极目四望,村庄尽收眼底,周围一片泽国,高声喊几嗓子电影里学来的戏文,竟有了水泊梁山好汉的豪迈。伙伴恶作剧般一声惊呼,屁滚尿流从窑顶跑下来,腿上被野蒺藜划上了血道道,刚才豪迈的情绪烟消云散。

村后黄河沉砂池一道道翻滚,沉砂池大堤终于将三个老窑在内几千亩土地圈了进去。混黄的黄河水滚滚涌入沉砂池,泥沙在沉砂池沉积下来,沉淀后澄清的黄河水清秀潺潺绕村流出。再无法涉足一片泽国中的老窑,三年的时间,村后几千亩的盐泽地被夷平为沃土。黄河沉沙掩埋了原来的沟渠,掩埋了上下工的路径,也湮没了老窑。经历了历史风霜洗礼的老窑,矮一些的那个已经失却了踪迹,两个高耸的老窑只剩下突出地面两米多的土堆子。

浸透了童年记忆的老窑的确被湮没了,湮没在悠悠历史中,这也是它的宿命,连同湮没的是它曾经的辉煌和它带给人们的神秘和恐惧,一起掩埋的还有我们的童年记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fjiskqf.html

老窑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