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孔子论仁

2018-07-17 08:35 作者:江峰十八弯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冉雍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德仁的人。孔子认为他具有治国理政的品德和才能,可以面南而做官,极力推荐冉雍去从政,以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政治理想。冉雍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

冉雍说:“以严谨不懈的态度对待政事,采取简便易行的方式去处理,不是也可以吗?但是以马马虎虎的态度对待政事,又以敷衍了事的方式去处理,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处事的简明扼要就是深入调查了解全局后的纲举目张,去繁就简,去伪存真。

冉雍出身贫贱,自卑心很强。孔子鼓励他,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相应的德才,就会受到重用。 

2.孔子念念不忘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而且特别对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尤其难忘。他不仅赞扬颜回仁,说“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而且一直忘不了颜回的贤,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深深叹息颜回“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深得孔子思想的精髓,颜回的早逝对孔子精神上是一大打击。(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3.君子周急不济富。我们应当“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4.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余,就给你的乡亲们吧。” 以“仁”之心待人,这是孔子的思想根源。

5. 孔子对学生推荐去做官,从不隐晦,也不遗余力。公元前492年季康子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

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

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

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6.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齐国了。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中国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

闵子骞为人极。孔子赞扬他:“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

闵子骞也曾经做过费邑的宰官,曾为费宰。当时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大司寇是摄相位,等于是鲁国的宰相,那也是大夫,跟季氏是平起平坐。这个时候闵子骞做费邑的宰官。当时孔子希望改造三家专权的局面,要将三家权力削弱,让国君重新获得他应有的权力。闵子骞当时也是等于协助孔子完成这项工作。孔子辞官以后,他去周游列国。这缘季氏、季桓子,跟鲁国国君迷上了齐国的女乐,贪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孔子看到他们没救,算了,离开他,周游列国去,这个时候闵子骞也跟着辞掉费宰的官职。所以闵子骞受官也是为义,假如是不义的话,立刻辞官。后来因为三家专权,费邑之宰也跟着背叛季氏,季氏想要请闵子骞再做费邑的宰官,闵子骞就不答应。因为不愿意同行不义,学儒的人,儒者出不出来服务,或隐或出、或去或就,都是以义为标准。凡是不义立刻就辞退,不能够同行不义。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7.冉耕,字伯牛,世称"冉伯牛"或"冉子"。生于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县冉堌镇),中国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孔子门徒,一门三徒之一。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 因恶疾早逝。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天要丧失了这样的好人,这是命吧!这样的好人怎会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好人怎会得这样的病啊!” 

8.学习总是有些同学找借口,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就是对找借口很好的诠释。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9. 孔子对子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论语》里比比皆是: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总结以上条文,“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在于:君子儒谋道,小人儒谋食;君子儒以实现自己理想人格为目标,小人儒以达到自己理想生活为依归。

10.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

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

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子游便将澹台灭明推荐给了孔子,但由于澹台灭明长不乍样,无大器形貌,孔子颇为嫌弃。但澹台灭明受到冷遇后,更加发奋求学,学业结束后,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并游历吴楚国等地,后来在豫章(今江西南昌),选择在百花洲结草为堂,开办学校,聚徒友教传学,从学弟子三百多人。澹台灭明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导学生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兼习“六艺”,培养了一批学有造诣、人品端正的学生,因而贤名远扬,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孔子闻听后感叹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深为惋惜。

11.孔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鲁哀公十一年,当时鲁国有难,作战的时候,孟之反为统帅之一。孟子反不夸耀自己,军队败走,他殿后。当快进城门的时候,他才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孔子认为像孟之反修养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自古及今,为了争功诿过,多少亲朋骨肉往往因此变成仇人、冤家。“功不独居,过不推诿”,这是孔子对功过基本要求。

12.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祝鮀,春秋卫人,是以善于以巧言媚人的佞人典型。宋朝,是宋国公子,以美貌闻名。孔子说这话时,祝鮀正以佞谄被宠于灵公,宋朝也以美色见爱于南子。看来,如圣人孔子也是牢骚满腹的。

12.“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创建了儒道,但当时曲高和寡,呼应者廖廖。我们走出居室,肯定要从居室的门走,这是简单的生活道理。但不走正门,有旁门左道,也总是有人乐于出入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所有的事,都是能够大摇大摆从正门而入的。另说,也有主人家开有暗室呢,可能还有暗道呢。生活呢,有些还是不择手段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本质,实质,内容。文是文采,修饰,形式。 质胜于文则野,质胜于文如同野人,野人在本质上也是人,但由于不加修饰,野人从外表来看,就不像个人了。所以,人之所以是人,就是注重修饰,懂得礼义廉耻。文胜质则史,文采超过实质,形式重于内容,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这就如史官记史,我请过来的史官,你吃了我的饭,你也不该写我的坏事吧。所以,古代的史书不一定真实。只有文质匹配,才能够称为君子。

14.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直,正直。正直是一个人生存在世的根本。罔,是蒙骗、诬陷,不正直的人,这种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孔子对这个问题说得很简单,就一句话。因为这个问题不便于多谈,虽然

不正直不值得效法,你可以蚩之以鼻,但这样的人也活得很自在。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1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 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我们就必须“因才施教”。高深的学问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人,我们必须依每一个人的天资程度,授以上课内容。

17. 樊迟,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还懂种田。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他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

樊迟第一次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向老百姓弘扬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率先处理别人不愿做的难事,而最后得到自己应该得的收获的,这可以说是仁了。” 

樊迟第二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第三次问仁,孔子说:“日常起居要态度端庄,担任工作要敬慎认真,和人交往要忠心诚恳。虽然到了未开化的蛮夷地区,也不可背弃。”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回答。第一次是从道德层面,第二次是从用人方面,第三次是从自律方面,分别作出了回答。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从三个层面说明了智者与仁者的区别,打开智者的钥匙是水,启迪仁者的智慧是山;智者永远在变化中寻找契机,仁者在永恒的宁静中把握方向;智者追求快乐,仁者迎来长寿。 

19. 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主张“王道”,他认为“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是孔子的一种期待。因为到了东周末年,春秋时代,鲁国也是不符合周礼了。鲁国是三家执政,三家大夫把持了朝政。鲁国国君已经没有任何的权利,听命于三家,这是不符合礼的,所谓君不君、臣不臣了,这属于无道的状态。孔子当年就非常希望先将鲁国转变成一个符合周礼的国家,然后它就能带动齐国、带动其它诸侯恢复周公之治,这一种政治理想是非常好的。所以孔子在这里给我们说出这个道理,说为什么我们应该在鲁国先要恢复礼制,因为『鲁一变,至于道』。鲁国现在虽然是无道、无礼,但是它比齐国要强,齐国是急功好利,不能行仁。鲁国,周公之后,总有一些影子在,周公好礼,所以鲁国人都好礼,感应得孔子、孟子都出生于那个地方,毕竟是礼义之邦。所以要推行礼制,先从鲁国开始。夫子发这种感言,也是勉励鲁国去革新,去恢复原来的道统,就能够帮助齐国也能够回归。齐国要跳两级,先变成像鲁国一样,再回归到道上 

20.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音gū)是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有的容量变大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孔子拿觚说事 ,他概叹的是当时很多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感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21.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是二悖定律。翻译成现代汉语:

宰我问孔子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孔子一句话支开了,这如同当今“老娘与老婆一同落水,你先救谁”一样,其实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告诉了我们的答案,只是我们没有学习罢了。

 

2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一个人既离不开广博旁取,也离不开自我约束。不学,无法提高自己,无约束,人性就如蔓生的野草。所以,只有既学又约,才能符合人性所要求的成长,而远离叛经离道。

 23.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国灵公的夫人,这个女人特别厉害,左右了卫国的政权,而且好男色,与美男子宋朝通奸。而卫灵公是个典型的王八蛋,还为南子偷人提供方面,这样的王八蛋也是千年生一个。孔子见南子,史书上没说具体事件,估计也是冲南子的能耐而去,孔子离开鲁国,第一站就是卫国,又想急忙实现霸道,与南子见个面,聊聊天也很正常。但孔子与南子谈王道,也是等于鸡与鸭谈,自然没有结果。子路是个直爽子,见孔子要去见南子,本来就不高兴,可孔子无功而返,子路自然不满意了。估计子路数落孔子好色,所以才引发孔子发誓赌究,说

:“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24.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谓之无过无不及,不偏而不倚。庸,平常。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在儒家的道德评价体系中,它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中庸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永远是暂时的,过渡的,相对的状态,而矛盾的双方的不均势发展,永远是绝对的。矛盾双方在斗争中转化,推动了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的变化。如果处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就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化时,要用辩证的思维来考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要在动态中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

25.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有点好高骛远,当然这与他善于经商,富而好礼有关。他问孔子,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这样的人能否处仁人?

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这样的事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显然孔子对子贡好高骛远,有点不太满意。所以接着阐明了仁者应该的做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fhgskqf.html

孔子论仁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