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心灵鸡汤

2019-10-21 23:17 作者:闲话少说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有人说,这是一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代,是一个人们只沉溺于对物质的追求而忽略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追问的时代,是一个难以产生思想家的时代。

我是一个头脑简单之人,不敢轻易去触摸“思想”这种形而上的光芒四射的字眼,所以更不敢对这个观点妄加评论。但我敢肯定的说,说这种话的人一定很少玩微信刷朋友圈,甚至也很少看报刊杂志,否则就不会草率地发出如此感慨。

只要随便翻开一张报纸一本杂志,随意进入一个朋友圈,就会随时读到一篇篇标注为“深度好文”的文章。这些“深度好文”,不少都是教你如何惜生命,快乐生活,远险避祸,明哲保身,为你迷惘的人生开出一张张简便易行的处世良方。于是人们就给这类文章赋予了一个物质和精神完美融合并极富诗意的名字——心灵鸡汤。

鸡汤者,滋补之佳品也。贫穷时期,鸡汤是只有产妇和病人才能享用的。其做法大多是将鸡(以农家散养的老母鸡最佳)和一些滋补类中药材一起文火慢炖,熬制好的鸡汤清亮金黄,其味鲜香无比。鸡汤之所以能成为滋补上品,除鸡肉本身极富营养外,又辅之以各类道地药材,通过长时间的文火煎熬,使肉之鲜香和营养及中药之性能充分释放又完美融合,从而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药性平和,既能补其虚弱,又能固其根本,达到美味与良药的极致统一。

将文章称之为心灵鸡汤,我猜大概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心灵或者十分虚弱或者已罹患疾病,急需进补和治疗。二是这类文章必然思想深刻,内涵丰富,饱含人生哲理,凝聚了高度的处世智慧,既能启人心智,指点迷津,又能扫除灰暗心灵上的阴霾和积垢,如循循善诱的良师,软语温存的推醒沉睡者的迷。其风格虽与匕首投枪之类的文章迥异,作用则应该大致相同,只不过一个是猛药治沉疴,一个是慢功培根本而已。只是有一点搞不明白,何以突然如草般铺天盖地的就涌出那么多“深度好文”,而朋友圈里又山呼海啸般地转发评论,其反应之快速,回应之热烈,真个如久旱逢甘霖般的激动和狂热,从而推波助澜的导致了心灵鸡汤的泛滥。难不成人们的心灵已普遍虚弱或罹病患?而深谙生命意义,通达人生智慧,洞明世态人情,且能快速烹制心灵鸡汤的智者甚至思想大家又何其如此众多?

初尝心灵鸡汤,的确令人胃口大开。大凡心灵鸡汤,主题都不外于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体味、感悟和探寻,其文字大多既华美又浅易,句式往往如诗歌般简短和整齐,论点和论据更是熨贴得十分紧密,仿佛巧手裁缝,将文字与高深的道理剪裁缝织得丝丝入扣。既赏心悦目,朗朗上口,又哲理蕴籍,齿颊留香,韵味悠长。尤其是一个女神级别的大才女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解某部传统经典后,心灵鸡汤更是如决堤之水,恣肆漫漶,令世人陷入极度的痴迷。她渊博的学识,高雅的气质,充满激情又不失优雅的语言,令人心醉神迷的眼神和手势,以及信手拈来的妙语警句,真让人如品香茗,如沐春风,不知不觉间就深深地沦陷于她设计的思想迷宫里。于是我常常想,一个把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智慧理解得如此通透的人,该有着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一个给人们提供了那么多心灵鸡汤的人,也必然有一颗坚强和高尚的心灵,其道德也必然与其文章一样,值得世人推崇和仿效,但后来的结局却令人大失所望,当然这是后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品读心灵鸡汤多了,才发现心灵鸡汤的炮制方法其实十分简易。只要稍有文字组织能力,掌握几个传说、寓言、古今中外名人故事,粗略了解一点老庄哲学、儒家经典和佛教教义,既可动手在很短的时间内急火炮制出一篇“此文可值千金”的心灵鸡汤。不信你只要稍稍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的心灵鸡汤,其形式大抵都是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几句或老庄哲学或佛教教义或名人格言作引领,几个传说、故事或者寓言作支撑,最后用几句或排比或对偶的“点睛之笔”作收束。如此,一篇观点鲜明,内涵深刻,文字优美,句式整齐的心灵鸡汤就新鲜出炉了。

同时还发现,所谓心灵鸡汤其实毫无营养,有些甚至是致人弱智和迷幻的毒药。多数心灵鸡汤都是教人自我保全、自得其乐和自满自足,而且往往以名人名言和经典的传说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及智慧,启迪和指引你学会内心坚强,学会忍耐和包容,学会放弃,学会自我认同。但其达到这些目的的路径却往往要么根本行不通,要么将人引入歧途。比如如何做到内心强大,其方法就是佛教的不为一切所动,将自己完全包裹与外界隔绝,“眼耳鼻舌身意”皆不为外界所感所惑,做到无感知无感觉无感情,如此则可不为荣辱祸患得失乃至生死等问题所侵扰。不说这种所谓的内心强大是否有意义,只说估计要达到如此境界,恐怕除为数极少的得道高僧外,只有白痴能做到了。

比如包容和忍耐,方法则更简单。那就是不管别人怎么欺负你都不要反抗,因为反抗不仅可能导致自己受伤,而且会降低自己的人格,把自己沦落到与道德低下者同类,还是让别人来收拾他吧。即使没有更狠的人收拾他,还有菩萨和上帝呢。你只要相信,多行不义则自毙,作恶者必遭报应就够了。这好比宋朝有位著名的宰相指点其弟的做官密决:别人向你左脸上吐口水,千万不能擦掉,而是满脸笑容的将右脸伸过去。这样你就不会有敌人,就会让人知道你的宰相肚量。在学会忍耐的同时,你还要能够包容。所谓的包容,就是不管别人如何犯浑,如何不可理喻,你都要一笑置之,或者干脆一言不发,即所谓看破不说破,说到底就是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装聋作哑,忍气吞声。

又比如只要知足常乐,你的生活就会稳妥适意而富有品质。你今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一切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所以你不要有任何抱怨,也不要去作任何无谓的努力。你贫穷,但你得到了轻闲;你受了欺负,但你学会了忍耐;你一生碌碌无为,但你拥有了健康;今天没有得到或者失去的,上帝明天会另外给你补偿;你一直相拥有但始终没有得到的,那说明你本来就不该拥有。你只需要象现在这样浑浑噩噩的活下去就行了,何必去自寻烦恼?

最后,心灵鸡汤还会告诉你最重要的一句话,那就是活着比一切都好。不要和别人比任何东西,要比就比谁活得长。谁活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只有活着,才能看到更多的人生风景,只有活着,才能不劳而获的得到社会提供的更多福利,比如退休工资和养老保险。至于活着的意义、价值乃至品质等等问题都可通通不予考虑,尤其不要去为什么思想、社会责任等问题操心费神,更不必去关注什么家国大事,甚至也不必去为儿孙的幸福辛劳打拼,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糊里糊涂的好心情,努力研究怎么养生,为自己活,活出自己。

心灵鸡汤看得多了,便对其千篇一律的形式感到厌烦,尤其对其灌输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那么多人不厌其烦的点赞、评论感到恐惧。假如这些思想真成了滋养人们心灵的“营养”,真不敢想象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模样!人人都对恶行一味退让,那正义和公理将由谁来伸张?人人都满足于现状,沉迷于所谓的乐天知命,那我们从哪里寻找奋进向上的力量?假如大家都装聋作哑,作“看破不说破”的智者,那是非对错谁来裁量?如果都只追求苟且的活着,那社会的责任,国家的盛衰兴亡,将有谁关心和担当,是否又会出现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老百姓助纣为虐的情况?人如果只是象动物般活着,那生活有什么意义和趣味?尤其令人感到害怕的是,为什么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有毒的这些心灵鸡汤,却有那么多人奉若至宝,甘之如饴?或许正是因为披着人生智慧的漂亮外衣,又改头换面的迎合了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消极的思想,从而为悲观失意者的怯懦逃避和软弱提供了依据和借口,为涉世不深又四处碰壁的青年提供了短暂的麻醉,于是便得以以所谓人生宝典、生活指南而受到追捧,冠冕堂皇的招摇过市吧。

我不知道那些喜爱炮制“心灵鸡汤”者的用意何在,是真正怀着善意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者人生经验?还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把自己打扮成传经布道的人生导师,诱导人们甘作弱者安于现状从而衬托出自己的高高在上?甚或是自当枪手,蓄意要腐蚀人们的思想,消磨人们的意志,把人们引向某些居心叵测者期望的方向,犹如某些西方国家妄图颠覆其他国家所做的那样?但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自己并不会喝下亲手炮制的心灵鸡汤,正如那位大才女在讲堂上俨然道德的化身,但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却与其宣扬的理论大不一样,从而最终被人轰下了讲台。还有一位名扬天下的养生专家,在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就因病去世,令无数将其奉若神明的养生迷们感到无比痛心和迷惘。

养生大师英年早逝,对他本人其及家庭当是一大不幸,但对痴迷于养生术的人们来说或许是一大幸。因为他可能还有很多没来得及传授而极可能将人们引向更深泥潭的养生术,只能带进天堂。那位心灵鸡汤大师,被年轻学子轰下神坛,则说明依然还有很多人心明眼亮,这或许也预示着心灵鸡汤在不久的将来必然黯然退场,就象曾经风靡一时的气功热最终无疾而终一样。

如此看来,我的担心或许有些多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enqbkqf.html

闲话心灵鸡汤的评论 (共 4 条)

  • 心静如水
  • 浪子狐
  • 残影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