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南首富沈万三之谜

2018-08-30 15:07 作者:陈宣章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江南首富沈万三之谜

陈宣章

中国史书中的历史事件汗牛充栋,而大政治家与大商人的唯一角斗是朱元璋与沈万三。这是皇权与财富的较量,开国皇帝和富可敌国的土豪的较量,是探讨中国近百年积弱的滥觞。

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第三秀,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是“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随着周庄成为旅游胜地,坐落在周庄的沈万三故居沈厅(据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整修过的)如今修缮一新,对中外游客开放。镇上小店卖的“万三蹄子”、“万三饼”,使游客大饱眼福之馀增添口福。人们聆听着财富神话,浏览着一椽一柱、一瓦一石,禁不住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关于沈万三发财、豪奢、田产、经商以及家庭生活诸方面的许多故事和传说,至今在苏南、浙北、安徽一带广泛流传;尤其是江苏周庄、云南丽江都争先恐后地宣称“沈万三的后代”在其地域范围,并靠此狠赚一把旅游经济。但是,沈万三身上有许多谜亟待揭开。

一.沈万三发财史之谜(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有三种说法:

1.垦殖说。明•刘三吾《坦斋文集•故吴兴处士沈汉杰墓志铭》:“汉杰之先吴兴人,家南浔,其大父祐始徙今姑苏长洲之东蔡村,其水田膏沃,土俗忠朴,因家焉。人遂以其所污莱未田者归之,躬率子弟,服劳其间,粪治有方,潴泄有法,由此起,富埒于素封。恒谓二子:‘乐莫如兼济。’二子世遵先训,益大厥家。长讳富,字仲荣,即万三公;次讳贵,字仲华,即万四公。”清•光绪年间《周庄镇志》卷三《沈伯熙墓志铭》:“大父祐见其地沃衍宜耕,因居焉。大父富(沈万三)嗣业弗替,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明•黄省曾《吴风录》:“自沈万三秀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沿至于今,竟以求富为务。”专家们推测:沈万三之父从湖州南浔迁居长洲县东蔡村后,“躬耕起家”,开发大片抛荒的沃土,经营得法,占田日广,又转为招纳佃户、出租田地、雇用长短工和发放高利贷的大地主。到沈万三兄弟掌管家业时,已拥有地跨数县的良田,“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

2.赠与说。明•杨循吉《苏谈•陆道判捐资》:“元时富人陆道原(应为德原)货甲天下,为甫里书院山长,一时名流咸与之游处。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赀产付之曰:吾产皆与汝……道原遂为黄冠。所谓二者,其一即沈万三秀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顾、陆、李三子》:“元末吴人顾阿英、陆德原、李鸣凤皆富而好古,亦能诗文,至今有脍炙人口者。一时名士咸与之游,名振东南。顾有三十六亭馆,陆之治财者,沈万三秀也。李尝助太祖军粮二万斛。入国朝,顾削发为僧,陆为黄冠,[遗业于万三],李挈妻子、家资浮海去,俱惧法而避之,惜哉!”《周庄镇志•杂记》:“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明•都穆《吴下冢墓遗文•陆德原墓志铭》记载:陆德原字静远,长洲甫里(今甪直)人。家有资产,又得族田千亩。他在家乡办起了甫里书院,被署为山长,曾捐资重建长洲县学。调任徽州儒学教授后,又出资修州学。至元六年(1340)回苏州买木料时病逝。有子八岁,长女赘徐元震,次女刚生三个月。这篇铭文出于陆氏同僚、儒学提举黄晋之手,有力地证实陆氏并无出世当道士的事,况有入赘之婿、幼小之女,更无送财与外人的道理。沈万三曾帮陆德原管账、购运木材,可能接受一定赠与,并非全盘接受陆家财产。

3.通番说。《吴江县志》:“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明•孔迩《蕉馆纪谈》:沈万三“乃变为海贾,遍走徽、池、宁(国)、太(仓)、常(州)、镇(江)豪富间,转辗贸易,致金数百万,因以显富。”历史学家吴晗:“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作海外贸易。”从周庄白蚬江经大运河由刘家港出海是很方便的,加上江浙一带的丝绸、茶叶、陶器、工艺品等特产又深受海外欢迎,回头带些舶来品,如珍宝、香料和药材,来回都能赚取巨额差价。“通了番”的沈万三,想不发财都是不可能的。《明史》载,至正19年(1359),暂时归顺元朝的张士诚“自海道输粮十一万石于大都”,其行动由沈氏家族具体实施。因陆路上朱元璋等反元势力的阻隔,所以《吴江县志》有沈万三“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的记载。另外,明人笔记多处记载沈万三家有海外珍奇,也是他“通番”的佐证。

其实,沈万三成为江南巨富,以上三因素密切关联:以垦殖为根本,接受若干赠与,并以此为资本开拓商业,并大胆通番,开展海外贸易,从而一跃而成为巨富。

二.沈万三有多富之谜

江南百姓把沈万三当成“平民财神”。明代中叶起就上了年画“沈万三聚宝盆”,故事数不胜数。山东年画上额书一诗:“河南(黄河南边)沈万三,打鱼在江边,打着龙王宝,赚的银钱如泰山。”沈万三是“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是沈万三之功。《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王行是位学者,曾受聘于沈家坐馆,教沈家子弟读书。明•杜琼《王半轩传》:“长洲周庄沈达卿,其父号万三秀者赀雄当世,为礼聘于家塾,每成章,辄偿白金以镒。”学生写篇作文,就奖励老师白金以镒(白银20两)。

《周庄镇志》卷二:“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沈万三致富后,把苏州作经商地,曾支持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对半而筑”南京城墙,建有关设施,朱元璋封他两个儿子的官;他在南京建造“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今天南京玄武湖公园是他当年的后花园旧址。他有一把玛瑙酒壶,质地通明似水晶,中间有葡萄一株如墨点,称“月下葡萄”,据说可换“嘉兴一郡盐钞”。

明•孔迩《云焦馆纪谈》:沈氏“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意思是沈家酿酒引水,都需用田数十顷,如此家产令人咋舌。明•田艺蘅《留青日札》记载,朱元璋打下江浙,沈万三与其弟万四(沈贵) 输粮万担,献白金五千两,以佐用度,“太祖军食,多取资焉”,但朱元璋却要“务罄其所有金”。明•董谷《碧里杂存•沈万三秀》记,有一次,朱元璋在月朔(即初一)召见他,给他一文钱要他生利,从初二始,一文取两文,初三取四文,初四取八文,每天翻一倍,即按等比级数增长,以一月为期。沈万三不知就里欣然接受。哪知回家一算,一月之后,该付给朱元璋5.文。按洪武钱160文/斤,共3355.4432斤。沈氏虽富,哪里经得起如此盘剥?还有一次,朱元璋召见沈万三,要他每年“献白金千铤,黄金百斤”,造650间廊房,养数十“披甲马军”,并对他的田产每亩征九斗十三升的重税。

沈万三为保平安,1373年筑京城城墙时,主动承担洪武门至水西门的任务,占整个工程量1/3。南京城墙3.714万米,仅造砖一项涉及一部(工部)、三卫(驻军,相当于军区)、五省、28府、118县加三个镇。沈万三建造数桥后很得意,在家中炫耀。南京水西门外的赛虹桥(“赛公桥”),相传是沈万三儿媳私房钱悄悄所建。该桥“工巧宏丽”,比公公所造之桥有过之而无不及。沈万三还不识趣,又申请犒赏全国军队每人银子一两,总共近百万两。

《明史》里有好几处提到沈万三。《高皇后传》:“吴兴(今浙江湖州)有一财主名叫沈秀(即沈万三),他出钱修筑了都城三分之一的城墙,又请求犒劳军队。太祖大怒道:‘匹夫竟要犒劳我天子的军队,实是一个乱世之民,应当斩首。’马皇后进谏道:‘我听说所谓法律,是用来惩戒违法现象的,而不是用来消除不祥之事的。百姓富裕到可与国家相匹敌,是其自取不祥。不祥之人,上天自然会降灾于他,陛下为什么要去杀他呢?’于是太祖下令释放了沈秀,将他发配云南。”沈万三到云南,生活照样潇洒,又引出灭门之灾。

他的女婿余十舍因帮他在南京筑城受牵连,全家被流放潮州。《周庄镇志卷三•冢墓》:洪武19年,“兄至以户役故,缧绁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入则抱其兄痛泣曰:‘吾兄素羸,不堪事,今乃至于斯耶!’既而伯熙先出,遂得疾甚,药莫疗……卒于京。”即沈万三儿子沈旺的两个儿子沈至、沈庄(伯熙)为田赋坐牢,伯熙当年死在牢中。

清•嘉庆《同里志》载:洪武末年,同里镇才貌双全的女子梁氏(丈夫弱智),沈万三招赘女婿顾学文与梁氏偷情。梁氏疏于谨慎,竟把顾学文的书信裁开后卷成纸燃放在灯罩下。弱智儿的伯父陈缩头(绰号)买通梁氏身边僮儿,把纸燃偷出,补缀成幅后寄给梁氏的公公陈某。正好蓝玉谋叛案发,陈某为傻儿子报仇,趁机诬告顾学文与蓝玉通谋。结果,顾学文连同其父亲和兄弟被杀,其妻族包括沈万三的儿子沈旺在内的一大批人,都被处死。梁氏亦被其父逼令自缢。此事从洪武26年到洪武31年才平息。《周庄镇志》:“奏学文与蓝玉通谋,诏捕严讯,诛连妻女,及其仇七十二家。”沈万三女婿顾学文一家及沈万三曾孙德全家六口,近八十余人都被杀头,没收田地,可谓是满门抄斩。莫旦明确说,沈家覆亡是牵入蓝案所致:“洪武末年,坐蓝党籍没家产,父子兄弟俱坐极刑而死。”明•杨循吉《苏谈》“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亦不甚宏壮,殆中人家制耳。”

1979年修订本《辞源》:“沈万三,明吴兴人,字仲荣。后移居苏州。巨富,称江南第一家。朱元璋建都南京,召见,令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其家。其后以罪发戍云南,子孙仍为富户。万三豪富事,民间传说甚盛,但诸书记载互有出入,已难详定。”据说其家产约20多亿两银子。以一两银子相当于300人民币计算,约6000亿人民币。

沈万三生卒年之谜

史料上,沈万三出生年说法很多:1306、1296、1300、1328、1330等;卒于1394年。但是,传说不当真;正史所说也不一定正确。《明史》为清人编撰,出于政治目的,抹黑明朝的文字随处可见。问题重点是:沈万三的卒年有不同说法:

1.死于元朝。清•乾隆《吴江县志》:“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秘从海道运米至燕京。洪武初,以龙角来献,侑以白金二千锭、黄金三百斤,甲士十人、甲马十匹,建南京廊房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车座,筑城甃阶,造铁桥水关诸处,费巨万计。时方征用人才,茂为广积库提举,旺之侄玠为户部员外郎。”此史料源于明•莫旦《吴江志》。莫旦和沈万三是儿女亲家,但正史已出版,只好在后加注释说张士诚占领吴会(1356年)时,沈万三早已死了,但《明史》里又说沈万三帮高皇帝(朱元璋)修南京城,请求犒劳军队,被高皇帝抄家流放,谁对谁错,我们也搞不清楚。明朝开国(1368年)时,沈万三已死12年。

2.死于明朝初(洪武14年前),下距其被抄家有十几年,流传故事可能把其后裔之事附会于他本人。明•黄玮《篷窗类纪》:“沈富,字仲荣,行三,故吴人呼沈万三秀,元末江南第一富家。富卒,二子茂、旺,我太祖定鼎金陵,召廷见,令其岁献白金千锭、黄金百斤,甲马钱谷多取资于茂。茂为广积库提举,侄孙(?)玠为户部员外郎。后茂罪当辟,以有营建工绪未迄,但黥颡为蓝党,尤得乘马出入。既而发辽阳从戎,籍其田数千顷,每亩定赋九斗三升,吴下粮额之重坐此。沈之从戎辽阳,又穴地得金,牛马已累千云。”

如沈万三活到明朝,活了多久呢?撰于洪武24年的“汉杰铭”,提到万三、万四兄弟率先输税,特写明在“国初”,即洪武初年。稍早几年的“伯熙铭”,谈到沈至兄弟“坐若翁于堂上”云云,而未提及其祖父,沈万三应已不在人世。再往前,《清安堂记》:“几席既安,子妇孙曾秩焉序进,问兴居,奉甘毳,怡怡翼翼,四世一堂,周旋而下上。”此“四世一堂”指沈达卿及其子、孙、曾孙。该记撰写不晚于洪武14年,沈万三当已去世。若有五世同堂之事,恐怕不会只字不提。因此,沈万三可能死于入明数年后。

王行《清安堂记》估计,沈旺约生于元延祐七年;据“伯熙铭”确知沈旺次子庄生于元至正七年,父子相差27岁。如沈万三与沈旺亦相差27岁,回推当生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明朝建立时为75岁。对比沈荣、沈森、沈经三代年龄差:沈荣生于元大徳十年(1306),沈森生于元天历二年(1329),父子相差23岁;沈经生于元至正二十年,与其父沈森相差21岁。沈森、沈经均为长子,与其父年龄差要小一些。沈万三家境豪富、妻妾众多,结婚不会太晚,长次子间隔应当也不会太长,假设沈万三与其次子旺相差27岁,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即使年龄差更大一些,明朝建立时,沈万三恐怕也不会超过80岁。

既然沈万三去世较早,恐怕亦未遭遇抄家流放。明朝建立后,虽然沈家屡遭敲打,但在蓝玉案前,其家并未出现家产被抄、家人遭流的迹象。上海宗显卒于洪武十二年,宋濂为其所撰新圹铭中谈到:“国朝有天下,患吏之病细民……于是以巨室为粮长,大者督粮万石,小者数千石。制定而弊复生,以法绳之,卒莫能禁。是时惟苏之沈氏,以奉法称。天子亲召与语,赐之酒食,时减免其田赋,名闻四方。”文中所说“苏之沈氏”,与“汉杰铭”相互印证,可以确定就是沈万三家。从宋濂特地赞其“以奉法称”看,直到此时,沈家应当尚未遭遇抄家流放之事。洪武二十一年,沈万四孙沈玠被擢为户部员外郎,次年与同时受官的一批富家子弟,于华盖殿奏曰:“臣等田地家财,都是上位保全底,又蒙赐俸,难以消受,敢辞。”“汉杰铭”亦记沈玠辞禄曰:“念臣一门,自国初到今,屡蒙恩宥,得保有妻孥田庐。”说明直到此时,沈家财产仍然得以保全。洪武二十三年,沈家宴请从南京归来的莫礼,极其奢靡豪华,以致莫旦发出这样的感慨:“乌乎!一钗七十万钱,前辈以为妖物,与祸相随。今观沈氏之富,岂止一钗七十万而已哉,其受祸宜也。”

3.许多史料如上所述,认为沈万三卒于1394年,享年88岁,曾经被朱元璋发配云南。因沈万三不是政治人物,史料中许多记载引自流传故事,其可靠性有疑,而且常常相互矛盾。经比较,直接提到沈万三的原始史料,只有两篇墓志铭最可靠:1.洪武24年刘三吾为沈汉杰(沈万三侄、沈万四子)所撰《故吴兴处士沈汉杰墓志铭》(下称“汉杰铭”)。2.洪武21年卢充为沈庄(沈万三孙,沈旺子)所撰《沈伯熙墓志铭》(下称“伯熙铭”)。

仔细研究“汉杰铭”和其他史料,不能排除沈万三活到明朝的可能。“汉杰铭”后半部分关于沈汉杰家世生平是据萧放撰写、沈玠提供的行状所撰;前半部分是刘三吾亲闻:“自予备官春坊词垣以来,日于班次拱听圣训,恒钱谷所暨,必首称吴中沈氏。国初,有万三公、万四公兄弟,率先两浙户家,输其税石者万,玉音嘉叹久之。复献白金为两者千五百以佐用度。上曰:‘尔心诚忠,意诚厚,第系天下观望,万一人人相效,是启利原,一有不效,人必不自安。我今富有天下,政不少此也。’好语却之,不得,乃俾任所意造廊房楹者六百五十,披甲马军者千,务罄是金乃已,其诚至若此。嗣是厥家或被告讦,或旁累所逮,往往曲为肆宥。宸衷眷注,固多沈氏长者,亦以风厉天下也。”说明此事在当时广为人知,而此时为明朝开国初,沈万三肯定活着。

再者,《逆臣录》“顾以成招状”谈到:本年正月顾学文前去蓝玉府邸,蓝玉正与教书先生王行在耳房内说话,见到顾学文,遂问:“这个是谁?”王行禀说:“是小人乡人沈万三秀女婿。”蓝玉一听十分高兴,“赐与酒饭吃饮,吩咐常来这里说话”。王行向蓝玉介绍顾学文,只提他是沈万三女婿,可见明朝初沈万三名气很大。

还有,《贞丰拟乘》记载:“徐民望,字南溪,世居周庄。明洪武初,沈万山因事被逮,多所株连,人情汹惧,谓欲诛尽贞丰居者。南溪奋然欲拯此一方民,不避斧钺,叩阍哀请。太祖嘉其志,温旨慰劳,赐玺书五字云:‘尔是好百姓’,民得以全,由是世为粮长。”此史料标明“见《徐氏家乘》”,与“汉杰铭”、“伯熙铭”透露的沈家屡受打击的信息相符。结合广泛流传的沈万三下狱流放等,沈万三活到明初,甚至曾“因事被逮”,确有很大可能。

诸说争论不休,其中大有奥秘:

1.被很多学者视为论证沈万三死于元朝或明初“关键史料”的王行《沈荣甫墓志铭》(下称“荣甫铭”)其实和沈万三无任何关系:沈荣甫不是沈万三之子。因“荣甫铭”示“沈荣(甫)之父名富”,与沈万三之名相同,所以伯骅、顾诚、王颋认定沈荣为沈万三之子。

其实,“汉杰铭”、“伯熙铭”都交待沈祐自南浔徙居长洲周庄;而“荣甫铭”谓其“世为苏之长洲人”,近世祖先并无迁徙史,是世居长洲尹山的土著居民。两个沈富非同一人。

2.沈万三有两子:茂、旺。沈茂“明初与其弟沈旺为粮长,督一区之赋税。洪武三年(1370)率苏州富民554户输粮于京师,得廷见明太祖。后得赐其酒食而归。后任户部广积库提举,其子(?)沈玠为户部员外郎,随留居于京师(今南京)。1386年起,帮助兴建京师通济、聚宝、三山、洪武等城垣及其廊坊、街衢、桥梁、水关、署邸等。工成后,被贬戍边。”沈旺有两子:至(伯凝)、庄(字伯熙)。沈至之子德昌、德全。伯熙一子基,6岁去世。

沈万三弟沈贵(万四,字仲华)有两子:德昌、汉杰。汉杰有两子玠、琼,两女德宁、妙智。沈玠有三子海、广、京华,一女妙善。沈琼无子女。

沈荣(甫)“考富,妣曾”,子二:森(茂卿)、彬,四女:德淑、德美、德仪、德谊。孙:经(思则),女二:徽、徵。(《沈茂卿墓志铭》,以下称“茂卿铭”)说明沈荣之历与自吴兴南浔迁居长洲的沈万三家迥然不同。另外,沈万三字仲荣,沈荣字荣甫,若两人系父子,这种取名方式不合常理。

3.“荣甫铭”特别提到沈荣是“善人”,“持家政”后,“筑堂构宇”,并发扬乃父沈富“积善”精神,“承大先志”,“勖其后人”,“故得优游暮年,克享耆寿”的圆满晚年情况,高度褒赞沈荣为人;还引人注目地说乃父沈富曾“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之门”,并得到袁文清的好评,被称赞为“敦信义”;当时另一著名文人冯子振也非常欣赏这位沈富,“来吴必主之,深加爱厚,为大书‘积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完全看不出其为大富之家。在《姑苏沈经妻徐氏墓志铭》中特别谈到徐氏“凡纂组箴缕悉善”,说明徐氏还要做一些针线活。

在《沈氏幽堂豫志铭》撰写两年后,莫礼拜访沈万三家,弘治《吴江志》:“其家屏去金银器皿,以刻丝作铺筵,设紫定器十二卓,每卓设羊脂玉二枚,长尺余,阔寸许,中有沟道,所以置箸,否则箸污刻丝作故也。行酒用白玛瑙盘,其班纹乃紫葡萄一枝,五猿采之,谓之五猿争果,以为至宝。其赘婿顾学文设宣和定器十二卓,每汤一套则酒七行,每一行易一宝杯。两家僮仆皆衣青罗里翣,其他珍异肴果不言可知。”一派巨富风格。

4.王行《半轩集》除为其父所撰《先君墓志》外,为他人作墓志类文章22篇。如为友人,往往在铭中述及其交往。但为沈荣、沈森、沈经夫妻三代四人所作墓志铭,无一字涉及私人交情,措词像他人那里听来的。王行曾两次在沈万三家坐馆(后两次至蓝玉家当塾师,晚年时受牵连死于“蓝狱”),与沈万三子孙相当熟悉。这就说明两个沈家根本是两回事。

5.沈荣一支并无被抄家流放、陷入逆案等遭遇。“伯熙铭”记载,洪武19年春,兄至以户役故,缧绁赴秋官,时伯熙亦获戾京师,适与兄同系狱,入则抱其兄痛泣曰:“吾兄素羸,不堪事,今乃至于斯耶?”既而伯熙先出,遂得疾甚,药莫疗,竟以其年五月二十一日卒于京,春秋四十。大约在同年,沈万三女婿、任苏州府吴江县粮长的陆仲和却在劫难逃,被扣上“胡党”的罪名满门抄斩。《逆臣录》“顾常招状”谓,洪武26年正月,其次子顾学礼“在家置酒,请到粮长并豪户”,参与者共15人,结果沈海牵入蓝案被杀。弘治《吴江志》:顾学文卷入蓝玉案,连及“妻族沈旺、沈德全、沈昌年、沈文规、沈文矩、沈文衡、沈文学、沈文载、沈海,凡八人,皆万三子孙。”清•乾隆《吴江县志》载:洪武31年“抄白原行”,是年处决“胡蓝党犯人”,系以沈旺孙沈德全为首,可能沈旺被逮后不久即死。

6.沈万三次子沈旺在长洲县26都和吴江县29都皆有周庄,沈万三家在两个周庄都有宅第,但其家的黄册户籍应是隶属吴江县而非长洲县。

7.王行《半轩集》还有一组为沈达卿、沈伯凝、沈程、沈巽、张文源等撰写的文字。伯凝系达卿子,程、巽为伯凝子,张文源为伯凝婿。这组文章未提及沈万三,但杜琼《王半轩传》:“长洲周庄沈达卿,其父号万三秀者,赀雄当世,为礼聘于家塾。每成章,辄偿白金以镒。半轩概麾去曰:‘使金坞可守,则燃脐之惨无及也。吾言止如是,直何滥取多田翁为哉!’”

8.王行《佳声楼记》一再提到沈达卿,并称他为自己朋友,提到沈达卿有儿子沈伯凝,有孙子沈程、沈巽、沈衡。王行《彝斋记》指出沈伯凝为古董、书画专家。

王行笔下两支沈氏,除姓氏外,名与字各不相同;居住地、籍贯不同:王行明确指出沈荣“世为苏之长洲人”,又称“姑苏沈经思则,家长洲之尹山”,家族墓地也在尹山乡之长山。据考证,尹山位于今苏州吴中区郭巷街道一带;而王行说“东阳沈达卿氏,居吴长洲之周庄”,今昆山周庄。尹山在周庄西北四五十里。两支沈氏人员应该不存在亲属关系。

沈万三墓之谜

沈万三的死,各说各的,何为真?也许全是后人杜撰和编造,毕竟他的传说太多。有一点可肯定:沈万三并不死于家乡周庄。可见,沈家得罪皇帝,他死于异乡是真的。诸说法:

1.在云南遇师父张三丰,同去贵州平坝福泉山(张三丰成仙之地。古称平越府,郎国王城)。1373年卒,终年88岁,葬于福泉山下沈万三墓。明•弘治11年(1498) 由其五世孙沈延礼(又名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琼莲将遗骨迁葬江苏周庄银子浜,名水底墓。

看来,水底墓是沈万三早就暗中建造,目的:叶落归根,防盗墓贼,让朱元璋安心。

2.发配云南后,长期定居贵州毕节。尸骨埋于广东德庆县永丰镇古蓬村百册山顶风水宝地“七星伴月”。沈万三后人称坟山为“百足吐珠”。(百足即蜈蚣之虫)

3.远遁妙香佛国大理,在苍山西坡(今漾濞县)了此一生。

4.云南的墓可能是疑冢,其真实墓葬成千古之谜。

沈万三后人之谜

因缺乏史料,沈万三后代在哪里,周庄、丽江否最后归宿便成悬案。不同说法有:

1.沈万三发配云南(当时贵州未建省,其地属滇),共带19口人。云南地方志《三迤随笔》:“沐英(黔宁王)奏:‘万三通理财,求帝拨万三父子入滇,为西路理财。’太祖准奏。”于是沈万三组建马帮,经营木材、粮铺、盐铺、当铺、钱庄、酒坊、银饰、丝绸。经年后,生意红红火火,成为滇黔古商道上一支贸易生力军。其后,儿子沈茂一支落户安顺饭陇铺(天龙屯堡),五子沈香保一支落户毕节。

蓝玉谋反案发,张三丰云游至饭陇铺,沈万三为避祸,随张三丰上福泉县福泉山隐居修炼,从此再也未回饭陇铺。临走,沈万三嘱咐沈茂,为后人安全须隐瞒其父子关系。

2000年前后,南京摄影师扎西刘用5年时间寻访沈万三后人的足迹,结论:⑴沈万三后裔隐居在贵州山区。⑵沈万三被发配云南,其弟沈万四留在周庄,这支的后裔至今仍在。⑶据《三迤随笔》、《张三丰文集》记载:沈万三发配云南,经镇守云南的沐英帮助。⑷云南丽江沈家村为发配云南的沈氏后裔。沈万三后裔隐藏在屯堡天龙镇。⑸沈家祖训:始终居住在此;供奉财神“沈万三”;世代经商;以藏着密码的族谱排序;衣着、言谈、举止都带着500多年前的习惯等。

2.后人居广东肇庆德庆县武垄镇,因避朝廷追杀而大部分改姓潘,改其他姓者则不详。

沈万三“聚宝盆”之谜

沈万三传说中,最有趣、最著名的是聚宝盆,说法很多。

1.清•褚人获《坚瓠集•聚宝盆》载:沈万山年轻时,家里贫穷。有一天,见一百多个身穿青衣的人求他救命。第二天早上,他见一渔翁捉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剥剐了拿到市场上去卖。万三联想到昨夜的梦,动恻隐之心拿钱买下,放生池中。当晚,青蛙呱呱地叫个通宵,吵得他睡不着觉。起床后去驱赶,只见青蛙环绕着一只瓦盆蹲着,很奇怪,便把瓦盆抱回家。有一天,万三妻子洗手,把一只银钗掉在盆中,不料银钗一变二、二变四,不一会已是满满一盆。随后他拿金银来试也是一样。从此,沈万三富甲天下。

明•周人龙《挑灯集异》所说同上。

2.沈万三被抄家,朱元璋得到这个瓦盆,给识古器的人一看,说这就是聚宝盆。

3.明•谢肇浙《五杂俎》卷三:“金陵南门名曰聚宝,相传为洪武初沈万三所筑也。人言其家有聚宝盆,沈遂声言:以盆埋城门之下,以镇王气。故以名门云。”现今叫中华门。明•张岱《明纪史阙》有相同记载,不同的是:沈万三交出聚宝盆,然后埋于城下。

4.明•孔迩《云蕉馆纪谈》:“沈万三,苏州吴县人也。家贫无产,以渔为生。一日饭毕,就水洗碗,碗忽坠水中。因撩之,不知碗之所在,但觉左右前后,累累如石弹,乃尽取之。识者曰:此乌鸦石也,一枚可得钱数万。因以富。或曰:夏日仰卧渔船上,见北斗翻身,遂以布襕盛之,得一勺。及天明,有一老者引七人挑罗担七条而至,谓曰:汝为我守之。言讫忽不见。启视,皆马蹄金也,以此致富。”

5.沈万三在学堂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先生常被其作弄,小万三特亲近其乳娘和管家。管家特喜欢逗他玩,也在玩时教他算术知识。管家从酒庄取来一陶瓷空酒坛,让小万三将零钱放入其中,并建立账本。小万三特别认真,由此形成理财意识。管家笑将酒坛取名聚宝盆。沈万三一直带着它,有用不完的生意灵感。后来朱元璋征用聚宝盆来建南京城,沈万三以择吉日并斋戒七七四十九天后呈献此盆才灵为由,暗请工匠用黄金钻石打造一个聚宝盆,上面有各种吉祥图案,才过此关。沈万三感言,世间原就没有聚宝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6.流传最广的聚宝盆说:沈万三本是个穷打鱼的。某年中秋,和老婆一起坐船头饮酒赏月。天上月华游戏人间,想从沈妻杯中偷口酒喝,没想反被糊涂的沈妻连酒带月华喝进肚里。十个月后,沈妻生下一血球,剖开是一白玉走兽。识货者说,这是月华之物,可钓水中宝物。沈万三大喜,结果只钓到一乌泥盆。沈妻准备拿来盛米,刚抓一把白米下去,马上自动生成整钵白米,夫妻俩这才知道钓到了聚宝盆。沈万三因此富甲天下。

7.多明清笔记小说说沈万三有点金手术或炼金术。清•宋长白《柳亭诗话》说沈万三炼金术得自张三丰,其中一句叫“百八火神耕夜月”,聚宝盆就是炼金的鼎器。

因聚宝盆只是虚幻传说,此谜也就没有真相。2018.8.30.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edhskqf.html

江南首富沈万三之谜的评论 (共 8 条)

  • 云朵儿GAO
  • 从余东风
  • 雪儿
  • 淡了红颜
  • 浪子狐
  • 听雨轩儿
  • 江南风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