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部走笔之二(续)

2018-09-04 08:46 作者:丹水情韵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西部走笔二(续)

夕阳西下,西天一片红艳,正是时不我待,时间已经是下午快六点钟了,我们不敢耽误,出得沙湖风景区出口大门,怎么也没走出景区,一时心急没看方向,真是“南辕北辙”竟走错了方位,又耽搁一些时间,后来我折回景区询问值班民警,方得知可以乘坐景区观光浏览车,送我们最初到景区的地方。

我们乘坐观光车,只四五分钟就到了景区镇上的繁华的街市,来到我们进景区前吃饭的川菜馆广场停车的地方。

大家坐上车,调整好导航仪器,我们沿着京藏高速一路北上,由于从宁沙湖风景区到兰州全程有六百多公里,这么远的距离只有一个驾驶员,路途中的疲劳就可想而知。

驾车的是我儿子,他手握方向盘,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前方,有时还跟我聊两句,主要是向我介绍宁夏的风土民情。

北边的贺兰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贺兰山是宁夏唯一的一座很有名的山,它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此说疑有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蒙古人十三世纪才崛起,说源于蒙语只是通用说法)。

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1739年银川附近发生8级地震,1561年在中宁、1709年在中卫都发生过7.5级地震。贺兰山北段煤藏丰富,新建有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包兰铁路有支线由平罗伸至贺兰山的汝箕沟。

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

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有关贺兰山名称的来历,自古就有“驳马”和“贺赖”之说。“驳马”之说来自唐朝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后世相沿其说,还引申出阿拉善山之说。“贺赖”之说,源自《晋书·四夷列传》对匈奴“北狄”的记载:“其入居者有屠各种……贺赖种……凡19种。”宋代历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疏中说“兰、赖语转耳”。当代山西学者殷宪研究确证,贺赖是破多罗、破多兰简称多兰之名的口语音转,又异译为贺兰等,均为鲜卑族支破多罗部族名和姓氏。据此,不仅矫正了“驳马”之说的讹传,更为贺兰山得名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破多罗部是众多鲜卑分支的祖源之族。大约在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匈奴从漠北迁居并州(今山西),众鲜卑部落随后迁居匈奴故地。此时,鲜卑破多罗分为两支,一支史称贺兰部,与鲜卑拓跋部迁居大阴山(今内蒙古中部)。另一支仍称破多罗,又称贺赖,随匈奴南迁并州。因其随匈奴活动,未见史载。而贺兰部因辅助拓跋部建立代国,在公元317—321年时“平文帝妻贺兰氏”。后来,又有贺兰皇后倚贺兰部辅助拓跋氏建立北魏王朝,功勋显赫,早于破多罗见诸史册记载。但此贺兰部与贺兰山得名没有关系。

西晋太康五年至八年(公元284年-287年),匈奴再次掀起内迁高潮,同时引发北方民族居地大调整。当在此时,匈奴左贤王部(后称铁佛部)西渡黄河占据河套,原居河套的各鲜卑部族被迫南走西迁。原居乞伏山(今贺兰山)的鲜卑乞伏部为避匈奴锋芒,南徙牵屯山(今六盘山)。破多罗作为匈奴属部,入居乞伏山。此后,因有破多罗部据此,以简略口语简称贺赖山、苛蓝山、或贺兰山。经过南北朝民族的汉化,到隋初才以“贺兰山”之名确定下来,流传至今。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当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贺兰山一带仍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群,在水草丰茂的贺兰山地区,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公元前272年,秦军彻底击溃了雄霸宁夏大地甚至西北大片土地的义渠戎后,一些战败的部落纷纷北逃,贺兰山地区纳入秦帝国版图,但后来,匈奴又趁秦王朝忙于统一六国的战争,乘机占据了河套地区,贺兰山就进入了一个由匈奴人短暂占据的时期,直到秦始皇派遣蒙恬北逐匈奴,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和贺兰山一带。秦末,由于中原的内乱,贺兰山地区再一次被匈奴占据。

公元前127年,汉朝著名战将卫青、李息率军北上抗击匈奴,再一次将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21年后,汉武帝分全国为13刺史部,下辖郡县,其中在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属于北地郡管辖的廉县(今宁夏平罗县暖泉农场一带),这是汉族政权在贺兰山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也标志着贺兰山开始走进汉朝政权的统治范围。唐朝时,统治贺兰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先后是突厥、吐蕃和回纥。公元646年,唐太宗下令军队出击突厥颉利可汗下属的铁勒人薛延陀,占据河西走廊一带的回纥人乘机和唐朝军队联合进攻薛延陀,联军进驻到贺兰山一带,这是继汉朝后,中原政权的武装力量700多年后再次进入到贺兰山。

11世纪初到13世纪前半叶的2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在贺兰山的战役基本在西夏人和辽国之间进行。西夏时期,贺兰山就是西夏王朝的一个大兵库。由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其实并不叫“西夏国”,首领李元昊建国以后,他们对外称为大夏国,对内叫“大白高国”。“大”是历代王朝自尊的专称,借以表示国家政权之神圣和至高无上之尊贵;“白高”,是因为党项族最早居住在黄河上游,黄河上游处水色并不黄,自古就有“白河”之称,党项人自古也有尚白的传统,为了表示他们对这个地区的留恋和崇拜,因此用国名来传颂。“大白高国”的意思,就是祖先居住在白河上游地区的民族建立的国家。在西夏国建立前两年的公元1036年,李元昊就拥有50多万兵力,驻守在贺兰山一带的有5万人,将全国十分之一的兵力布置在这里,足见贺兰山的重要。

西夏后期,贺兰山成了大白高国抵御来自北方蒙古族铁骑的一个屏障,一支支隐藏在贺兰山深处的西夏骑兵,成了保卫帝国首都的精锐力量。公元1205年3月,成吉思汗第一次带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攻破了西夏在贺兰山西边的军事防线,后来,成吉思汗先后5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其中有4次将攻略目标指向贺兰山,直接攻打驻防贺兰山的西夏军队,贺兰山成了蒙元、西夏两个政权多次交锋的见证。1227年8月,蒙古军队彻底攻占了中兴府,从此,贺兰山进入了元朝的统治范围。

明朝建立后,国土边防线大大收缩,宁夏是明廷的九边重镇,贺兰山成了明朝政府在西北地区和蒙古残余势力中的瓦剌、鞑靼之间的界山。整个明朝,也是瓦剌、鞑靼常常突破贺兰山和明朝军队征战的时期,尤其是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带兵征讨瓦剌,却被瓦剌人俘虏。1455年,瓦剌首领在贺兰山北边的属地被部下杀死,通过贺兰山骚扰明朝长达87年的瓦剌部落军事实力开始衰退;另一支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开始了在贺兰山地区和明朝的较量。

清朝时,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也结束了这里长期的军事局面,直到解放。随着清朝疆域面积的扩大,贺兰山东边也不再有大的战事,一个相对宁静的贺兰山出现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中。

随着我们的车向京藏高速深处驶去,话题在不经意之间又转向到另一个主题。

逝去的西夏王朝

宁夏银川,在中国历史上这里曾存在着一个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这个有着189年寿命的王朝(1038—1227年),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个坍塌后的背影——黄土夯造的西夏帝王陵。

银川曾是西夏的首都,从市区到西夏王陵三四十公里。汽车在贺兰山脚下一片戈壁滩上停下了,眼前矗立着几个高大的工程,当地的一位朋友介绍,在方圆五十三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二百五十三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陵。我好奇地翻阅资料,遥想当年西夏王李元昊该是何等的风光,这位曾驰骋疆场的一代帝王,不仅打出了自己的江山,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字语言。大门口西夏文字“大白高国”,及陵园展厅里所展示的西夏文字,看上去像是汉字,但笔画很繁复,远看好像很熟悉,近瞧一个都不认识,难怪清朝学者张澍说:“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

天下着,风呼呼叫,雪地里体会到了“朔风如刀”的滋味。空旷的四野,蒙蒙的雪雾,零零落落有一些人前来观望,孤零零的几堆土上积起一层薄雪,颇有几分凄凉。听同伴说,沿着不远处的贺兰山向东北方向,像这样的土堆还有十几座,排列有序地延伸至内蒙古境内。在最大的一个土堆前,有一个凹下的深坑,坑内落生着荆棘杂草,杂草上积着残雪。听解说员介绍,这一处王陵呈城堡形,有两个高些的土堆门柱,四周筑有墙壁,那最高大的一堆,推测是西夏王李元昊的墓葬。至于那高土堆,也并不就是坟,不过是一种标志,人是埋在土堆前面的——高土堆前面那个深坑,便是战乱岁月一群兵匪为了掘墓盗室而留下的深坑。

西夏的崛起,得力于晚唐和宋代汉室王朝的衰败。当年的西夏国以兴平府(今银川)为国都,国土延伸至河西走廊一带,而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可以想象那盛极一时的景观,那个党项人李元昊建都称帝的雄姿。曾经“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搂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约83万多平方公里的疆域。党项人最初是个游牧民族,但在隋唐时代与汉族融合之后,也学习汉族的农业种植技术,开始开凿水渠,种植水稻、小麦、豆类等多种作物。西夏国没有铁矿,但其铸剑水平却在中原地区之上,连宋朝的皇帝都以佩戴西夏剑为荣。造纸术早在汉代就已发明了,但西夏的造纸术并非学自中原,而来自敦煌。西夏人结合本民族特色,在造纸中加入了一些元素,不仅节约纤维材料,还增加了纸的不透明及平滑度,并能防蛀。还有兽面纹、花卉纹瓦当、绿琉璃瓦、花纹砖,以及精工制作的石雕栏柱和男女像力士石座等大型建筑物,曾经都是高的的传统大屋顶建筑,规模宏伟,庄严肃穆……

西夏的神秘与美妙是由很多文化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地理表征或行政版图上,足足影响了大半个中国的疆域面积,一个在公元11世纪初的中国大地上和金、宋三足鼎立的西北地区最大的封建割据王朝。西夏的灿烂文明,王朝189年辉煌,却在蒙古大军的铁蹄和大火中消失了。成吉思汗率领强悍的蒙古马队踏破贺兰山阙,西夏人拼死抵抗,蒙古军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成吉思汗病逝前,降旨对西夏“以灭之”。恰恰在成吉思汗死后一天,西夏人献城投降,蒙古大军却发了疯似地屠城、杀戮、掘墓、焚书,“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西夏王陵也未能幸免,曾经的红墙绿瓦、角楼飞檐、阙台高耸、碑亭肃穆,更有那瑰丽的陵台、献殿,等等,都随着入侵者燃起的大火化为乌有。随后,蒙古大军又灭了大宋王朝,中国历史也进入了由蒙古人统治的元代。

追溯西夏王朝189年的历史轨迹,心里有股寒气泛起。朔风无情,连元、明、清的历史一并吹过去了。但朔风中雪地里高高挺立的象征西夏王朝的土堆,却在贺兰山下站立着,它似乎告诉后人:西夏的灭亡,不仅仅是外来侵略,还有政治昏庸、吏治腐败、经济萧条、进出口受牵制、军备废弛、外交失利、缺乏外援,以及后夫腰斩前夫、杀儿戮母、欺兄霸嫂、父亲霸占儿媳等宫闱之乱。

失去了故土,流洒了热血的西夏人,当年虽然遭到灭种屠城,但仍然艰难地繁衍下来。我摇下车窗玻璃,嗖嗖的风灌进来,我似乎听到贺兰山下一阵阵风沙回荡声,仿佛是西夏人不甘的情愫……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dytskqf.html

西部走笔之二(续)的评论 (共 4 条)

  • 三月雷
  • 王东强
  • 听雨轩儿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