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了,浮桥!

2020-02-06 20:33 作者:老秋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古镇有条河,名称昌江河。昌江河从镇中穿越,一路向南,挥手间把古镇划出了河东与河西两片区域。河东是古镇的老城区、河西是古镇的近郊。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为了方便河东与河西两地的交往,古镇人在中渡口的昌江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从此古镇人称之浮桥。浮桥随水位高低升降,稳妥浮在水上,这名称叫法非常形象。

我不知道浮桥始架于什么年代。我童年的时候对它有着深刻印象:许多了条木船被用粗壮的钢丝绳串联固定,横列宽阔的昌江河上,然后在船上铺就厚实耐用的木板,再两旁立上护栏,中间供汽车通行,旁边给人行走。碧波无横舟,古渡一浮桥。浮桥于宽阔的河面上一字展开,连接昌江河东西两岸,形成交通重要枢纽,沟通了彼此密切联系。如同两兄弟手拉着手,谁也无法把他俩分开。

不敢说浮桥是我人生中走过的第一桥,本来也没有印象,但是敢确定浮桥是记忆中的第一桥。我家住在沿河东路边的一条老巷中,因为人民公园在浮桥附近,若是到公园游玩,过浮桥是必经之路。除此,要么乘坐过河摆渡小船,要么有双翅膀飞到河西。当年,人民公园内的动物园算是我童年的喜:喝彩声中频频展羽献媚的孔雀;威震山林霸道的老虎;聪明机智,动作敏捷,让人忍俊不禁的红屁股顽猴……

感觉童年过得好快,其实少年时光也是如此。少年郎的滋味还没来得及体味,转眼便长成青年小伙。时值1978年,按照当年国家政策,我没有被下放农村务农,而是留在古镇里就业,被分配到河西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原来过浮桥次数有限,结果每天都要从河东到河西,再从河西到河东往返。浮桥是我的必经之桥。三天不过桥,内心活生出几分失落感。命运注定了我和浮桥的缘份。

古镇的昌江河发源于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的山区,大致呈北南走向,由北向南注入鄱阳湖。历史上,昌江河曾是景德镇对外交通最重要的通道。每年汛期,因为上游连日暴,引发山洪,洪水咆哮而下,造成昌江河水位暴涨。为了确保来往车辆行人安全,浮桥管理单位临时移桥至岸边,用粗壮的钢丝绳系牢,防止浮桥被洪水冲走。没有了浮桥,我望着河西兴叹。只好蹬着脚踏车,绕道昌江大桥,经新枫路,多跑十几里路程去单位工作。不知道早先没有昌江大桥古镇人遇到汛期,他们是如何来往,没法想象。浮桥是两岸的咽喉要道,此时此刻凸现它至关的重要性。用它的脊梁承载了古镇的千家万户

浮桥不仅仅为两岸往来提供了便利,多年前曾经是古镇爱好游泳者聚集的场地。炎炎日,夕阳尚未落山,知了还在河岸边高耸挺拨的柳枝上鸣叫,当着桥墩的船的船头,好多游泳人从此鱼贯入水,畅游。置身河水中浑身凉爽,暑气顿消,快意非常。游泳的人有的论输争赢,为了争强,经常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从浮桥入水,游向下游。昌江大桥是比赛终站。争得头名的人,趾高气昂,似乎有了几分脸面。有时兑现君子协定,输者买包烟犒劳赢者。也有“小人”,输不起,还要顺口用本地童谣调侃赢者:“油条包麻滋,恰(吃)得落牙齿。”油条包麻滋,是有名的地方小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镇里老辈子的人应该不会忘记,公元1966年7日16日毛泽东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为了纪念这个具有十分纪念意义的日子,全国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游泳纪念活动。古镇亦是如此。古镇的机关、十大瓷厂都会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游泳。他们肩扛大型横幅“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标语牌,从浮桥依次下水,组成方队,口号响亮,浩浩荡荡向昌江大桥进发。此日,古镇万人空巷,聚集两岸。红旗飞舞,锣鼓喧天,呐喊助威,场面恢宏壮观。尔后,又成了街头巷尾的三天三饭后茶余的谈资。

浮桥,也是古镇人夏天纳凉的好地方。当夜幕降临,两岸万家灯,穿越大街小巷,沿着昌江河边,走过幽径小道来到浮桥,此时,一轮明月悬挂天际,银辉闪烁,凭栏远眺水面,星光碎碎点点,白天被骄阳压抑的河风,终于在夜色下得到恣意挥拂。偶有小船划过,渔夫抛洒丝网,荡漾柔柔银波。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待到远处飘来悠扬的笛声,更加的神清气爽,感觉简直是天籁之音。诗人也会若有神助,灵感喷发,因景生情,因情生句,因句成行,因行成诗。

昌江河上几座桥?不需翻阅线装的老书,直接垂询年长的浮桥,浮桥老人会不徐不疾,娓娓道来。1959年昌江大桥建成,坐落在古镇城区的西南面,第一座横跨昌江河的桥梁。1983年珠山大桥建成,坐落古镇城区的西面,是古镇珠山路上的一座桥梁,横跨昌江河。1998年瓷都大桥建成,坐落在古镇的西北面,横跨昌江河。2010年白鹭大桥建成。还有十八渡地段那座浮在水面上昙花一现的……昌江河几座桥?浮桥排行要数第一,桥界老大非它莫属。其他的桥充其量只能算是桥兄桥妹。

浮桥被百年时光辗过,它的每处细节镶嵌了历史的过往,都有一串长长的故事。古镇人行走在浮桥上,鞋跟敲击着桥面地板咯咯作响,耳畔宛若那历史的回声,眼前史诗般的画卷徐徐展开:1949年4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7军49师 所部的一支队伍,经中渡口浮桥挺进古镇。历尽沧桑的古镇迎来了解放,获得了新生。浮桥有幸见证了这伟大历史性的时刻。红色记忆,依然在古镇流传。百年浮桥,历尽沧桑,浸润了红色基因,应该是座活着的文物、耀眼的文化符号。

庚子年初,因为武汉疫情,较之往年古镇的节显得异常清冷。路过珠山大桥,顺势俯瞰远处中渡口,昌江河面空空荡荡,不见浮桥踪影。一阵西北风掠过桥面,我不禁打个寒颤。一山一水,一物一事,能被后人长久地记忆且议论,总有它存在的理由或形式。此时此刻,我欲说无语……别了,我的浮桥!别了,古镇的浮桥!

庚子年初九草于景德镇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drabkqf.html

别了,浮桥!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