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梦依稀话古镇(肖治)

2019-06-18 13:14 作者:心程之旅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的故乡宁厂,是大巴山东段南麓依山临河的盐泉古镇。古镇两岸青山对峙,河流湍急。据《山海经〉记载:早在5000年前,镇北宝源山下天然洞穴,一股自然盐卤(盐泉)喷涌而出,当地居民置锅用泉水煎盐,开启了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万灶盐烟”的盛况雏形。

秦汉以后,盐场收为官办,设置盐官;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巫溪因盐而设北井县;生产食盐销往渝、陕、鄂三省(市)邻县各地;形成了历经岁月洗礼、丰富多彩的古镇文明。

“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宁河,是古镇水上运输的动脉,小镇生产的食盐、熬盐所需要的煤炭,以及小镇人进城办事,全靠水上运输维系。

清晨,当人们沉睡中的时候,晨风晓雾中的宁河,便响起了船工撑船摇橹的桨声和宁河纤夫的歌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盐船开、煤船开,乌金、白银穿梭来;峡似长廊、天如带,浪涛声震云天外 ...... ”

纤夫,脚穿草鞋,踩在清水中的鹅卵石上,合着号子一步一趋缓缓前行。偶尔会有一尾玩情的肥鱼,因行船水波的荡漾,慌不择路地卡在水流湍急的石缝,成为打渔人或到河边洗衣、淘米者的“天然礼品”。

我时常看见打到鱼儿的渔夫,将鱼网中的小鱼取出,放入水中。让它们重新回到河里生长,待膘肥体壮之后,再来享用捕获它们的乐趣。

古镇房屋依山而建,临河而立。屋的基座,采用2根粗大的圆木,一头连接木屋,一头深深地插入山崖,凌空支撑着形如笼一样的“盒子”,人们把这种木屋称为吊脚楼。

吊脚楼前,一般砌有几级石阶或木梯。顺梯而下,沿着碎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数米便到了河心。在古镇,无论男子女子,他们大多采用河里的水淘米、洗衣,年轻在河边读书、弹琴或捕鱼。

清晨,梦中睡来的姑娘,亭亭玉立倚窗远望,聆听脚下流水,欣赏花香鸟语,有的来到清清凉凉地河边,以水为镜,用河水梳妆青的容颜。

“吊脚楼上的月亮,圆又亮,好像阿妹在梳妆......月亮轻轻(哟),走进窗(哟喂);含情脉脉(哟),把妹望,那远方的哥哥(哟), 妹妹知道,你不会把我忘、把我忘,(哟啰喂,哟啰喂) .......”

巫溪原创民歌《吊脚楼上的月亮》以宁厂古镇盐文化为背景,以月亮为依托,以宁河美人梳头为内容。词曲优美、旋律流畅地演绎出姑娘心中冰清玉洁的爱恋。恰到好处地歌唱了这一时期小镇生活人文风情。

     

天,太阳打荫的时候,一群青春欢笑的青年或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走进河里,会水的男子裸露上身泡在水中,女的那时还不兴泳装,便长衣长裙地与水相亲。风撩起她们的秀发,象一个个腼腆的落水新娘。

整个夏日,满河的嘻戏、舒心地闹腾直到夕阳西下,人们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唱着歌儿向各自的家中走去 ......

古镇的晚,月色如洗。

精明、强悍、能说会道的人们,晚饭后走上铁索桥,享受清风明月,静听桥下流水。有的坐在自家门前,摇着薄扇,讲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聊日本田中首相访华,摆国家体育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有人绘声绘色地讲着《聊斋》中的鬼怪,说着《西游记》猪八戒背媳妇的故事;有的唱着歌儿、弹着吉他。晚风,将人们的歌声、笑声融为一体,向着传说中十巫升降的宝源山和龙君庙方向飘去……

月圆的中秋,河岸盐厂制盐车间的灯火伴着机器地轰鸣,映红了湖蓝色的夜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人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一个又一个生产奇迹。

月夜,年少的我和几个相好的朋友,来到停靠在“泰山庙”水中的小木船上,清风撩起碎钻般晶莹的浪花,亲吻着月光下的象鼻山,发出令人心动的回响。我们仰望明月,喝着香茶,说着没有边际的童年话题;梦想未来,找个月中嫦娥一样美的姑娘 ……

光阴更替、似水流年。

九十年代,源于宝源山的古镇盐业文明,受到现代科技产业革命和国企改革浪潮地冲击,昔日“万灶盐烟”的辉煌、半边街原汁原味的生活盛况已不复存在;守望古镇的大多是“铁将军把门”或从别处迁徙而来的居民。

雄奇险峻的大官山、清澈透底的宁河水、明代状元罗洪先隐居的“仙人洞”,明末李自成部将贺 珍—— 坚持抗清的军事据点“女儿寨”,闻名遐迩的宝源山,见证和纪录的繁华与闹腾,消失在历史的时间长河,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从历史的庇护中走来,向着广远宏大的未来走去。

振兴古镇、重塑繁华,还“上古盐都”的历史底蕴、重塑盐业古镇的山水人文,是我们砥砺前行、不忘初心地壮举,也是当下55万巫溪人民应该担当地历史责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derpkqf.html

别梦依稀话古镇(肖治)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