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秋果几枚

2018-12-01 09:30 作者:卖热干面的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秋果几枚

王建福

秋天里硕果累累,不是形容,是大实话。所谓“华秋实”,大多数水果都是在秋天才成熟的。挑几枚说说。

苹果

前两年秋天在陕西旅游,参观一个成熟了的苹果园,很惊讶:原来苹果树才这么一点高。记得几十年前看一部朝鲜电影,朝鲜人都是站在梯子上摘苹果的。现在摘苹果,根本就不用梯子了,真方便。果农说这是几十年来不断改良的结果。于是我想,人也应该可以改良吧?要是能够运用基因技术把人都改良成与人为善的好人,多好!

苹果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苹果的品种很多,国光、红玉、香蕉、富士等等。可供选择的口味也多,粉的,脆的,不粉不脆的;酸的,甜的,酸甜适中的。我比较喜欢脆苹果。我家孙子没长牙的时候,只能吃粉苹果。她妈妈把粉苹果一切两半,用小汤匙刮成苹果泥,一瓢瓢地喂他,吃得大眼睛眯成一条缝。问他:好吃吗?小东西不会说话,就使劲点头如鸡啄米。

苹果的营养成分丰富,性质很温和,不上火,不寒凉,适应人群很广,老少咸宜。到医院看病人,买水果有点费思量,因为医生对不同疾病的病人吃什么水果都是有要求的。我看病人,从不犯愁,直接买苹果。我的经验,无论什么病人。送苹果都是可以接受的。

苹果好储藏。今年成熟的苹果,放进冷库,到明年秋天新果下来前,我们还能够吃到很好的苹果。象这样能够长久保存的水果很少。例如荔枝葡萄香蕉之类,都是要乘着新鲜吃才行,除非你把它们做成干果。

我还有个发现:虽然水果都很漂亮,但只有苹果可以用来恭维人。比如说谁长着一张苹果脸,比如说哪个姑娘的脸白里透红如同苹果,等等。没见过用其他水果形容人的,比如形容某人长了一张柿子脸,那后果,哈哈,你知道的。

苹果中我最喜欢的品种,是嘎啦苹果。20多年前,有山东朋友给我带来两箱嘎啦苹果,说是他们刚刚引种的新西兰品种。开箱一看,个头整齐都如网球一般大小,黄底红晕,油光水滑,娇艳欲滴,看不到一点点瑕疵,象假的一样!一口下去,嘎嘣脆,甜度适中恰到好处。拿回家舍不得一个人吃,亲戚朋友各送十余个,大家分享。一位女同事有点小资,竟把它们放在书柜里当工艺品陈列了两个月!

现在市场上有时可见嘎啦苹果,不过多半已经退化了,没有了当年的口味和风采。

民间有很多“水果之王”的说法。比如说榴莲是水果之王、荔枝是水果之王、猕猴桃是水果之王。我个人却认为,只有苹果才可以称得上水果之王。

柿子

小时候上自然课,老师讲秋天的果实,先让我们猜一个谜语:红包袱,包粑粑(bǎbǎ),越吃越遢撒(武汉方言,脏的意思)。猜来猜去,是柿子!

据说柿子原产于中国。柿树很好看。树冠大,叶片光洁,天可遮荫纳凉,入秋碧叶丹果鲜丽悦目,晚秋红叶可与枫叶比美。柿子恋树,不易脱落,到深秋季节,柿叶脱落,黑色的枝干上点缀着几个火红的果实,那是一幅朴素的水墨画。

柿子好吃,甜。柿子品种不少,有说六大名柿的,有说十大名柿的,我没考证,说不全。我个人概念只有软柿子和脆柿子两种分类。

软柿子到处都有,我以为陕西临潼的火晶柿最佳。有一年秋天我们到西安参观秦兵马俑,沿途路边都是柿子树,树上的柿子只有乒乓球大小,却色红如火,俨然成熟。于是心中好生奇怪:难道还有这么小的柿子?它能够吃吗?到了兵马俑景点,路旁水果摊上果然一箱箱成堆地卖。看商家摆出来的样品,个小色红,晶莹光亮,应该是好吃。我立即买了一箱,当场分给大家品尝,皮薄无核,凉甜爽口,甜而不腻,味道极佳,且果皮极易剥离,一口一个,方便干净。于是大家一拥而上,纷纷购买。我不辞劳苦背了两箱回家,我家老伴打开一看,说我有病,这么大老远买两箱小番茄回来!等到她尝了一个,才知道是这么好吃的柿子!于是又嫌我买得太少。真是坐着说话不腰疼,两箱啊,五公斤啊,累死我了,还少!?

有句俗话,说“吃柿子赶软的捏”。其实脆柿子别有风味,同样好吃。好品种的脆柿子要数罗田甜柿,很骄傲它是我们湖北大别山区罗田县出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罗田甜柿是世界上唯一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成熟后不需加工,可直接削皮食用。特别是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出产的甜柿,个大色艳,身圆底方,皮薄肉厚,甜脆可口。据说日军侵华时,曾特派一支部队掠取錾字石甜柿标本运回日本。20世纪80年代,日本又派专家到錾字石进行专题研究,甚至还把拍摄的照片编进了教科书。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命名罗田为"中国甜柿之乡"。

柿子好吃,但因其单宁含量比较高,尤其柿皮的单宁含量更高,所以不要空腹食用,不要吃皮,也不要与螃蟹海鲜等食物一起食用,否则容易形成胃结石,或导致肠道疾病。

板栗

板栗又叫栗子。湖北盛产板栗,尤其以大别山区的板栗品质为佳。

小时候,每到国庆前后,大别山的板栗就开始大量涌进武汉。卖水果的商店里、小摊上,大盆小筐地堆满。很多摊点同时也卖糖炒板栗。在孩子的眼里,那是搭起大灶,架上大锅,装上大粒黄沙,大瓢地泼洒糖水,一个大黑胖子操着大铁锹,翻炒着锅里糖沙包裹的大板栗,很壮观。板栗熟了,劈里啪啦裂开口子,露出了金黄的果肉,于是街头巷脑到处飘荡着板栗的甜香。

新鲜的生板栗不好吃,味道寡淡。放上几天后,水分部分挥发了,就好吃了:脆,是那种轻轻一咬四分五裂的酥脆。甜,是那种细嚼之间越嚼越甜的甘甜。《红楼》里袭人给正在生气的宝玉打岔,叫他给自己拿挂在廊下的风干栗子,就是这样的生吃板栗。

炒熟的板栗比生吃要好吃得多,真正称得上是粉糯香甜。但是一定要热吃。一冷,就只剩下甜了。

板栗烧子鸡,是武汉人中秋、国庆一道应景的名菜。要评价它,就是一个字:香。我以为板栗香与鲍鱼香极为相似!我们有一次在黄石磁湖山庄宴客,其中有一道“鲍汁杏鲍菇”,热腾腾端上来,却是一股特别熟悉的浓香。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是板栗烧子鸡的香味儿!于是开玩笑:咱们吃不起鲍鱼,可以用板栗熬汤来解馋呀!

最香的板栗,是大别山区的毛栗子。那是一种野生板栗,蚕豆大小,奇香。有一年春天,为了准备给厂里的职工发降温用品,我和另外三个同事一起到英山县草盘镇去联系购买茶叶。茶老板姓肖,很朴实,一定要请我们晚上在他家吃饭。他说都是自家的小菜,荤菜只有两个。等我们到了他们家,才知道这两个荤菜多么豪华:一盆红烧野生脚鱼,一盆毛栗子炖土猪排骨,都是用小脸盆来装而且装得堆起了尖!那个毛栗子一端上来,满室异香,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说香入五脏六腑!那一晚,我们五个人喝了四瓶山里糯谷酒,把两只小脸盆刮得干干净净!

板栗最讨厌是不好剥依附在果肉上的那层薄皮。在我看来,那么小的毛栗子,剥皮更是一个高深的技术问题。我很佩服肖老板,他是如何把那几百个小毛栗子剥干净的?!肖老板哈哈大笑:如果要靠手来“剥”,那要剥死人的!原来他是有他的秘诀的。这秘诀,我到现在还没搞明白。

板栗容易烂,不经意就发酵了,一股酒味儿。板栗生虫,一不留神就被虫蛀。发酵和生虫的板栗,都不能吃了。老人们传下来的储存经验,就是板栗要“板”。武汉人说“板命”或“板沙”,是穷折腾的意思。晾在簸箕里或吊在尼龙网袋里的板栗,每天都去翻动划拉折腾几次,就可以避免发酵或生虫了。

葡萄与哈密瓜

都说到新疆旅游,选秋天最好,因为那里秋天的瓜果好吃。我同意。这不是随声附和,而是我曾经在秋天里到过新疆、并且饱尝了那里水果后的切身体会。尤其是葡萄和哈密瓜,印象深刻。

过去很羡慕新疆葡萄品种多,葡萄园也多,可以采摘新鲜葡萄吃,能够感觉到不一样的田园气息。到了现在,内地的葡萄也多了起来。葡萄成熟季节,内地的葡萄园也是可以随时进去采摘的。虽然品种没有新疆的多,但是也很新鲜。问题是,如果你到过新疆,并且亲自在那里的葡萄园里现采现吃,你一定会认同:新疆的葡萄就是比内地的葡萄好吃!

仔细品尝、揣摩,我觉得新疆葡萄与内地葡萄的差别,在于浓度。这个浓度,首先是香味的浓度。新疆葡萄你能够闻到果香,不同品种的葡萄还能够闻到不一样的果香。而内地的葡萄果香很淡,甚至根本闻不到果香。最明显的差别是果汁的浓度。内地葡萄咬破后的口感是液态的甜水,而新疆葡萄咬破后的口感是近乎固态的蜜!这是一个吃货的感觉。上升到专家的理论,说这是新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新疆水果的质量:干旱少和巨大的昼温差,有利于香味和糖分的积累、浓缩。

同样的原因,新疆的哈密瓜也比内地卖的哈密瓜要甜。在我看来,内地的哈密瓜只是比普通香瓜稍甜而已。而新疆的哈密瓜,切开后流蜜。一片吃过,嘴唇和手指都是粘乎乎的。因为甜度太大,能量当然就高,按中医理论说就容易上火。所以导游总是提醒我们:少吃哈密瓜,多吃西瓜!新疆的西瓜也很甜,但是实在无法与哈密瓜的吸引力相比。于是在旅游的后半程,很多人都叫嗓子疼。导游笑着说:活该!

我问导游:“为什么同样是哈密瓜,到了内地就不甜不香了呢?”导游说:“你们那里的哈密瓜,都是海南生产的!”原来如此。海南温差小湿度大,哈密瓜生长得快,是速成的,根本没有积累。

在干旱与饥渴中煎熬,在高温低温中反复锤炼,才能成就糖分的积累。有积累才有浓度,这个道理发人深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cnxskqf.html

秋果几枚的评论 (共 2 条)

  • 雪
  • 雪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