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谷院里对历史的小见解

2020-11-15 16:09 作者:文生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羑河纪实二一二

小谷院里对历史的小见解

文生

老文在院子里坐,想到院子所在的地方,老辈人称为小谷院。

小谷院早年是小康人家住的地方,也是村里读书人多的地方。只不过明清五六百年,村里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出了几个童生,也许还有大谷院里捐的若干贡生、监生。倒是这个邻村出秀才,那个邻村出举人。举人院虽然不大,事迹也说不清,只留下传说,但秀才街即是实实在在的,是王家两兄弟,街道占了半个村,现在还在,成为人家是申请古村的硬实力。

村里的童生们,在明清之际参与考据,但也和举人院一样,停在传说中。现实中,三代之前的事就说不清楚了,十代之前的事更是说不清了,更不用说二十几代之前的事了。村里的先祖明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到现在已二十多代了,老人们闲谈之中说谁谁的祖上是读书人,也是说说而已,已不能确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以前,要读书,家是小康之家才行,这也是小谷院人读书人多的原因。穷人家的孩子念不起书,除非有特别的机遇,才能念几年书。大谷院的人家富,但是把孩子惯坏了,吃不了读书的苦,有钱捐纳弄个监生、贡生之类,光耀门弟一下。小康人家的孩子,农忙时还要下地,相比下来,读书那点苦不算什么,但怕的就是人没考上,家也败了,成了穷酸文人,成为乡里人讥笑的对象,虽然乡里人当面也是客客气气的……

说来,读书人那怕就是个秀才,在乡下也是个人物,见了县官不用下跪,也有一定免赋,很多人也依附之,所以混的好的,也能在乡下威风八面,东边那个村的那个两兄弟秀才就是如此。但大多数秀才只是穷秀才,秀才见了县官不用下跪不假,但一个乡下穷秀才一生能见到几回县官呢?

能考上秀才的,只能是少数人,大多数读书人一辈子还是一介童生。乡里有什么纠纷,找老辈人商议好了,找一个童生写一纸字据,白字黑字也有个凭证,这时这个童生才能混些银子,平时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收几升玉米,教几个小孩子背《三字经》之类。后来鹤壁集的煤矿开发了,识些字老童生们还能谋个的是地面上的活,不识字村人的只能下煤坑。

旧时读书人,目的是参加科举,取得功名,光宗耀祖,但明清之际村里的一些读书人,自称明遗老,不参加科举,但他们后来并不反对孩子们参加科举。他们志在考据经典,拨乱反正,让那些被误读经典返朴归真,有一得即兴奋不已。不过,也没听说过有什么成绩,反而把小康之家弄穷困了。平时是呆在乡村,混的好,成为一方人物,混的不好,穷文人一个。

老文农耕之余,常就一些历史上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被人说不过不是说“茴”字有四个写法罢了,这让人联想到孔乙己。

老文上初中时,从课本上认识到了旧时代穷酸文人典型之一:孔乙己。于今还记着: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老文能记住这些,多亏当年老师要求背诵课文,老师还重点讲解“排”的炒处:一是钱来之不易;二是表明信誉好:三是自视高、斯文迂腐。

也记着孔乙在小孩子们面前卖弄学问:茴字有四样写法。还记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最使老文记忆一辈子的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说明孔乙己是无数被大众嘲弄的读过书人中的一个。

孔乙己的命运很悲惨,被举人打了半死,同样是读书人,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同:有的穷愁缭倒,有的成为地方一霸……

记着上高中时,课本上有《范进中举》,胡屠夫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令人喷饭……,让人明白了有穷秀才,无穷举人的现实。因为秀才还有许多路要走,而举人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后来读《儒林外史》,更见识了文人百态。那个范进,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

《儒林外史》第一回就表现了作者是对文人理想人格的典型: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因不愿结交官绅,恐受迫害,就远走山东。后山东发生洪灾,于是回乡,奉养母亲。朱元璋取了天下后,王冕为避免入仕,就归隐会稽山。

老文认为,王冕能这样,因为有一身之长,不用为生计奔波。儒林中的众儒生,为生计奔波,故显人生百态。

老文认为,读书须衣食无忧,方可仿效“古之学者为己”,避免“今之学者为人。”老文作为一个农民,守着几亩地生活,因为生活压力不大,故常能静谈历史,而同学老林,家里负担太重,自然不能象他那样自在。有点文化的人,在社会上如何混的有失斯文,他老文也见的多了,觉着是现实的《儒林外史》。

某某村网上对石林黑塔村的介绍是,……,不重视教育……。老文有点生气,但也承认事实也是这样。大多村人的心态是,能考上学就上,考不上,就学门枝术早点出来打工,这本来是现实的;但看不起那些大学生毕业后一月才开三、五千,不如早出来打工,一天工挣三、五百来的实在的心态就不妥当了。

老文书读的杂,近来对商周有所思。有人认为甲骨文中从来没有称夏朝,就对夏朝的存在抱怀疑态度。如果没有甲骨文的横空出世,恐怕商在某些人心中是不是存在也不好说。其实,在老文看来,和周人称商为“殷 ”一样,商人根本就不会称前朝为“夏”,而是另有名称,应该是“羌”“邑”之类,具体是什么还不好说。灭人之国,在于灭人之史,这一点商人、周人做的十分到位,夏人大概也是这样。

现存甲骨文主要是占卜用的,内容都是跟现在或未来有关,根本不会去记前朝事。

夏是有文字记载的,但保留下来的很少。

“诸夏”是先秦时代对中原诸侯国的称呼,以“夏”为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悠久历史和遥远传承。“诸”是众多的意思,言下之意他们都是正统邦国。正统之外自然就是“夷狄”了。

商自然不会称前朝为“夏”了,这等于否认自己的合法性。“夏”是周人称夏朝的,因为周人自称是夏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否定商。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曾推举颇有威望的皋陶为继承人,然而皋陶早死,禹又命伯益为继承人。

禹死后,古本《竹书纪年》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于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夏朝自然不会记载“三代”,因为这是对自己权力来源的否定。

同样,商王朝不会记载“三代”,因为这是对自己权力来源的否定。

同样,周王朝也不会记载“三代”,因为这是对自己权力来源的否定。周说“有德者上位”,但“三代”才说明什么才是“有德者上位”,所以绝对不能提“三代”。

但是在“礼崩乐坏”的秋战国的年代,人们敢说话了,于是“三代”的事就被重新记忆出来写到书上,任何人已经不能否认了,接下来“三皇五帝”重新记忆出来写到书上,任何人已经不能否认了,成为知识分子对美好年代的憧憬。

春秋时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南方是蛮;东边是夷;西边是戎;北边是狄。戎、狄、蛮、夷入主中原则为华夏。要而言之,戎、狄、蛮、夷本一家人,都炎黄的分支,是游牧民族,比农耕历史还早。戎,持矢追猎也。夷,持弓狩猎也。狄,用火烤猎物也。蛮,征服各种虫也。还有羌,也是炎黄分支,羌,牧羊人也。

老文,一个羑河村庄里的小知识分子,进入了每有会意,使欣然忘食的心态,他悟出了夏商周为何官方书籍不提“三代”“三皇五帝”的原因,但他和许多人一样,只能说说而已,没有能力进行长篇的论证,不会引人注意,和小谷院里的先哲一样,虽对历史有所见解,但会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20年11月1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cixbkqf.html

小谷院里对历史的小见解的评论 (共 4 条)

  • 轻风伴月
  • 雪
  • 王东强
  • 浪子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