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信

2019-10-29 18:48 作者:前川瀑布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毛兴凯/湖北巴东

(一)

亲家把信,说爷爷走了。年前还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关切地问道。

去年国庆长假,奶奶去世后,爷爷就一直孤单失眠,精神状态不好,住了一段时间医院,

医生说岁数大、器官衰竭,属正常现象,不必久住。回家的状况依然如故,半年不到,就撒手走了。电话里,亲家低声哀叹地说。

九十岁了,儿孙满堂,说走就走,没有磨床炼席,顺头路,有福气,爷爷是给奶奶打伴儿去了,节哀吧。我回话安慰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爷爷是亲家的父亲,我女婿的爷爷,土家族习惯跟着孩子称呼自己的长辈,委婉地告诉对方,自己是有孩子、有子嗣的人。

(二)

这个世上,每天都有人离去,而每一个人的离去,都会给亲人带来无尽的悲痛和念想。流传下来简约而正式的丧葬程序,以其特殊的形式,寄托着生者对亡灵的敬重。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迁徙运动,带来空前的民族融合。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与汉族,在长期的交融中,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传统习惯相互同化,形成了独特的习俗礼仪。

土家族对老人的死亡极为关注,老人病危之时,就要安排子孙轮流守候,哪怕亲人在千里之外,都要日兼程赶回,探望送终。老人临终前,子孙要不停地呼喊,让其在呼喊中咽气。这样老人逝得顺畅,子孙也接了福气,俗称“送终”。所以,在土家族,谁家老人过世了,别人问:你们给老人送到终没有?是一句常见的口头禅。

老人断风(停止呼吸)的时候,其子孙在人死的床前烧几张纸钱,叫做“烧落气纸”,这是对地神的叩拜;而后在外面放一挂鞭炮,叫做“放落气鞭”,这是祭天。鞭炮声的另一作用,是告诉左邻右舍,老人已经去世,这样众人自然会来帮忙。土家俗语“人死饭甑开,不请自然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紧要的是要请一名负责丧事活动的督管(土家族红事管事人叫支客师,白事管事人叫督管)。此人须熟悉当地的习俗套路,有一定的指挥力、影响力,代理主人全程操办丧事活动。

帮忙的人来后,请八字好的给亡者整理面容,穿戴寿衣寿鞋(衣裤鞋帽上面不能有铁的东西,若有,一定要摘掉,否则后人不利),还要用青线缠在亡者腰上,数量是亡者的岁数,一岁一根,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众人将遗体放进置于正堂中间的棺材里,叫做“入殓”。同时,子孙把隔邪的桃枝放在亡人身旁,意为“桃符护身”。当然,亡者放在床上的时间不宜过久,若长时间睡在床上,土家人眼里叫睡铁床,那是子孙不的表现。

几乎在遗体处理的同时,要派人去请道士先生,为丧家选择丧葬的日子。对于日子的选择,一是根据季节情况,二是根据黄历凶吉,三是根据丧家经济情况。死者入棺,亡者入土的日子确定,即刻派人给乡邻和亲族把信(送口信报丧),告之“大夜”日期(亡者入土的头天晚上),以便吊唁。

爷爷3月17号傍晚去世,亲家3月18号上午把信,前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告一段落,而且请好了负责生活及闹夜的专班(没有专班的年代,都是督管统筹安排),算是熬过了初期忙乱的时刻。

(三)

有把信,必看信,尤其是门当户对的亲家门户,丝毫不能草率。女儿给别人当儿媳,总希望大事小事,娘家去得热热闹闹,风光有面子,睁大眼晴盼呢。

根据把信人告知的“大夜”时间,组织人员前去吊唁,谓之看信。爷爷是19号的“大夜”,按照乡俗,要请吹唢呐的响匠及六合班儿全套人马,邀约跟前邻近的人、相距不远的亲戚,相伴看信,一户买一个花圈(禁鞭之前是一户一挂鞭),人员越多越热闹越好,谓之“送花圈”,是看信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在的响匠日见稀少,村子里唯一的一个也不在家,很多人一开年就外出打工,约人很是困难,根本没有形成浩大声势的底气。好不容易联系到几桌人,凑齐几辆车,买上花圈,算是形成了送花圈的队伍。

下午五点到达亲家门口,停下队伍,调整顺序。主送人上前,依次是辈份高、年长者紧跟,其他人随后行进。孝家请有专门接花圈的唢呐乐队,到门口吹吹打打地迎接。行至灵堂前,送花圈的矮身或单膝下跪敬送花圈,孝家晚辈及亲人以同样礼仪接上花圈,次第放入灵堂。

接下来是送花圈的亲人在亡者棂柩前磕头祭拜,烧纸钱、敬酒、三叩九拜。行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握在右手上,拱手于地。头触地的具体位置是在膝盖之前、双手之后,头触地要停留一点儿时间。礼毕起身,一并将一旁跪陪的孝子拉起来,要说“孝门发达”之类的话。对于没有磕头的来宾,督管会呼叫“孝子回拜”,孝子只需矮身作揖便可。

通常情况下,亡者的姊妹、女儿、侄女等送花圈到了,都有一场令人揪心的倾诉痛哭,会掀起一种混乱的悲痛。劝慰的人会说,老人生前你们对他很好、很孝敬,就莫报愧哒,哭坏了身体,老人会走得不安心的……边劝边扶着哭泣的人到安静的房屋里休息。

(四)

抵手的亲戚不陪亡者玩一夜,是说不过去的。闹夜打撒尔嗬,多半是晚上八点开始,次日凌晨五点结束。八点之前,到处都是谈家常粉白的、打牌的、带小孩房前屋后溜达玩耍的,人们并没有什么压抑感,土家族“白事当着红事办”的风俗更是得到应验。亲家呢,和别人大不一样,除了给客人找烟,就是沉默静坐。我有意走近,与他说话,讲起爷爷一生的种种苦难、种种不容易,讲起爷爷读一饱肚子书没有得到施展,讲起爷爷不怨恨不计较别人的宽阔胸怀,讲起爷爷的勤劳勇敢、遇事粗中有细的作为担当,甚至讲起爷爷和奶奶类似于西汉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为大局和亲的美丽的故事……六十多岁的亲家依然哽咽着,一大把一大把地抹着眼泪。我也情绪失控,情不自禁,平生第一次跟着流泪的人流泪。爷爷的音容依稀浮现眼前,爷爷的笑貌仿佛就在耳边,空气里似乎还弥漫着爷爷那熟悉的气息。是啊,爷爷的生命已然远离,化作了空气,化作了尘烟,化作了亲人浓浓的思念。所有人笼罩在浓浓的悲戚之中。

丧事活动最为重要的就是守灵,这是人死后特别隆重的场面。守灵就是“打丧鼓”,即“跳撒尔嗬”。爷爷的灵堂布置得肃穆大方,简单得体,上边写着“沉痛悼念胡国航老大人逝世”,左边书写的是“流水夕阳千古恨”,右边书写的是“凄风苦百年愁”,灵堂正中停放着爷爷的棂柩,后半搁在重叠着的两条高板凳上,前面搁在方桌上,方桌余下的部分作为灵台,在老式“升子”里面装入玉米等物,将灵牌插入中间,竖版书写着“故显考胡国航老大人灵位”。字数多少很有讲究,按“生老病死苦”排序,最后一字要落在“生”字上,以示吉祥。灵桌靠前的两个腿柱绑着插有岁竹(就是缠有白纸的长竹签)的竹筒,一边一个,岁竹的多少与亡者的岁数一样,两边竹筒平分插放,也叫岁签子,上部编连起来象个拱门,衬托出灵台的庄严静肃。爷爷的遗像与灵牌并列放置在灵台上。在灵牌和遗像前面放有白酒、酒杯,供吊唁者为亡者祭酒。棂柩底下放有点燃的长眠灯。神壁上的香火台用簸箕罩着,示以避讳。

“跳撒尔嗬”在棂柩的前方进行,别致的撒尔嗬,是近十年来我见过的最原生态的。或二人,或四人,或多人,舞姿古朴,粗犷热烈,舞步飘逸,略呈醉态。一句丧鼓歌,一声唢呐调,悠扬哀惋,低回惆怅,诉说着亡者一生的酸甜苦辣,寄托着生者化悲为歌的无尽哀思。跳撒尔嗬,唢呐伴奏,是清江以南与野三关一带的明显区别,也是清江撒尔嗬最勾人心魄的魅力所在。唐代史籍记载“巴氏祭其祖,乐鼓而祭,叫啸以共哀”即是这种形式。陪着熬通夜的孝家后生、贵亲贵戚、左右邻居,一般在数十人、百多人、数百人不等,一起陪伴亡者度过入土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以念生前友情,以励后生前程。

(五)

熬过漫漫长夜,天明爷爷就要上路了。20号天还没亮,跳撒尔嗬的刚刚收场,督管先生就安排孝子奠酒,要求在场所有孝子全部参加(主孝子必到)。在灵台上准备一瓶白酒,一个杯子,参加奠酒的孝子依次上前叩头作揖,然后往杯子里倒一点酒。道士先生哼哼啦啦做着法事,气氛严肃凝重。有人说,‘“奠酒”的“奠”字拆开来看就是“上西天”,有亡灵超度、脱离苦海之意,表达生者对死者的祝福。虽然牵强,却也有趣。

奠酒结束,在督管先生引导下开棺,让亲朋好友瞻仰遗容,与爷爷见最后一面。至亲、好友在恸哭中与逝者诀别,惨惨凄凄,不忍目睹。这时,督管先生一声号令,众人将棺材从灵堂移到房前院坝摆好的两条长凳上,在棺木上捆上抬丧杠子,配上六根短抬杠,一起上肩,正式出殡。

随着一阵鞭炮轰响,锣鼓齐鸣,举家哀号,护柩送葬,抛丢纸钱,悲壮而热闹。前边的抱灵牌、举花圈、举祭帐,后边有敲锣打鼓的队伍。如果遇到障碍无法过去,孝子就跪在抬丧队伍前,以求出丧平安。如果抬丧踩坏什么作物,或拆除什么障碍,别人也不会责怪,俗称“天大地大,死者为大。”道路两旁、墓地周围、远处田坎上,到处都是送葬的围观者,大家以极为简朴的方式表达对爷爷的敬重。

到达墓地,将棺材放入事先打好的井中(安放棺材的长方体土坑)叫做“下逝”。在“下逝”前,道士先生要在井中做一场法事,既是向阴间买地,也是替活着的人为死者祈福。法事结束,帮忙的人将棺材置于井中。接着,督管先生指挥帮忙的人揭开钉在棺材上的盖棺布罩,四人平着向上抬升(不能让亡者见天),孝家代表检查亡者遗体在送葬途中是否颠簸挪动,然后盖上布罩,合上棺盖。帮忙的男人们负责砌坟,用石头、泥土砌一个像人鼻子一样的堆体(有些地方是圆锥形),传说是为亡者修的房子。

砌坟的同时,孝子会在墓地旁边把亡者用过的被盖、衣物、床铺草等东西烧掉,看到烧烟朝哪个方向飘去,就证明去烟方向又会死人,叫做扫影。下葬后的七天时间里,要给坟前送亮,就是点两支蜡烛、烧点纸、放点鞭炮,据说是为了照亮死者轮回的道路。风水先生还要根据亡者的生辰和祭日推算出“回煞”的日期,说的是亡者去地府报道后要回来看一看,第一次回家的那一天就是“回煞”。当然,这仅是土家民族的传说,不足为信。

(六)

爷爷加病也就六七天时间,没想到走得如此急促,后辈们没有很好地服侍孝敬,给他们留下极大的遗憾和伤痛。爷爷去世后,远在江南都市任大小公司经理的孙子们不时微博日记,诉说诀别的思念,表达进取的精神,令人欣慰,值得赞许。兹录于后,算作本次看信的收获吧。

“爷爷走后,当时对人生的绝望,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恋,对自己诸多的后悔,简直无以言表;看着爷爷被人愈抬愈远,那种永无再见的绝望与彻心冰凉的感觉,让我对生命的体验就是残酷、无奈、悲哀、愤恨。

“好几天,睡眠失常,混混糊糊硬是睡不落觉,我看到了我的爷爷奶奶,那对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老人。我看到了他们每天忙碌着为了照顾我,看到了他们脸上因为孙子开心而荡起的微笑,看到了他们眼里因孙子不争气而贮满的泪水。那给了我方向、抚育我成长的老人,是在用爱、用深情,感悟尘世的我。

“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如若可以,我希望用自己在世的岁月,换取时光的倒流。只是啊,我又是多么清醒地知道,那些远去的时光,那些属于我们的,跌落在时光深处的宁静和欢乐,再也回不来了,而沉睡在坟茔中的爷爷,也将不再醒来。

“爷爷的离去,让我们懂得珍惜。珍惜自己、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此刻,可以告慰爷爷的是,我们这些孙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工作,正直做人,善待苍生,健康向上。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定会妥善处理好相互关系,像爷爷在世时一样,团结互助,克服困难,教育好子孙后代,使他们个个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化悲痛为力量,化哀思为坚持,继承遗志,按照爷爷生前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行,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btqbkqf.html

看信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