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牛津的气韵

2019-09-10 17:19 作者:竹林俗子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来到牛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在一家中国饭馆匆匆吃过中饭,就去逛牛津的街市。

我们是从北面进入的。牛津的街很干净,两边的房屋很陈旧。走到一个十字街口,我发现对街有一座很古老的看起来是用石头砌成的方墩高高地竖着,原来这就是北门圣麦克尔教堂的撒克逊塔。这座塔原来是城墙的一部分,建成已经一千多年了。塔的上部每一方都有一个窗洞。这塔是可以登上去的,里面珍藏着一些精美的银制品,据说过去曾经是囚禁牛津殉教者的地方。这塔仅作为历史的遗迹存在着,它与周围的环境好像已经很不协调了。它的两旁各有一棵树,树的两边就是商铺,街对面也是商铺。

继续往前走,就走上宽街(Broad Street)上。宽街名副其实,比较宽阔,除了我看到的一家布莱克威尔(Blackwell)书店外,两边几乎没有别的商铺,人来人往的不少,大多是步行的,只有少数人骑着自行车。布莱克威尔书店门前停着不少自行车,可见有不少人在里面看书或者是买书。宽街的两侧有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和贝利尔学院(Balliol College)。剑桥也有三一学院,这两个三一学院应该是是血脉相连的。贝利尔学院创建于1263年,当时牛津大学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作为赎罪,约翰·贝利尔创建了这所学院,原本是为贫苦的学者们所设的。

宁剧院(The Sheldonian)就在宽街,这是一座近椭圆形的建筑,它建于1663年,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大学校长吉尔伯特·晓冬宁(Gilbert Sheldonian)兴建的。走进剧院大厅,就可以看到校长的主教座,和由罗伯特·斯特里特(Robert Streeter)绘制的华丽的天花板,其含义是艺术和科学的胜利压倒嫉妒和无知。这座建筑的顶上有一座炮台样的小建筑,登上这座炮台可以一览牛津的风采。这座建筑的四周竖着许多艺术家的半身像。在剧院四周竖立艺术家的塑像,很得体很切合主题,很有激发后人的意义。一个国家的兴盛靠的是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各方面的名副其实的优秀人才。真正的人才应该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是由时间的浪涛淘涤出来的,而不是在某种力量的主导下刻意评选出来的。

科学史博物馆(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与晓冬宁剧院毗邻。博物馆那童颜鹤发的风姿非常吸引人。博物馆的内部结构是木质的,几乎每一个展室的地板都是经过多次修补的,楼板之间已经不再紧密结合,板与板之间已经开缝了,楼梯板已经磨凹下去了,无处不显示出博物馆已经高龄了。博物馆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很好,每天可以接待许许多多访客,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们来此接受精神的洗涤。就其功能来说,古老的博物馆还是很年轻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英国人很保守,都成这样了还不拆旧建新。我们也可以认为英国人是吝啬守旧的,因为他们太注重让投入的资金具有尽量长的使用周期。充实者注重内在;空虚者注重外表。牛津的街道很不规则,英国人就没有想到要来一次拆建,把街道建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英国人还是缺少一点创新思维。当然啰,有些东西还是要保存下来的,即使崇尚只有破旧才能立新的中国人也不会把故宫拆掉重建。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进入贺特福学院(Hertford College)这所学院创建于1874年,是银行家托马斯·巴林(Thomas Baring)捐助兴建的。伊夫林·渥夫的小说《故园风后》(Brideshead Revisitrd)所描写的大学的田园生活就是作者根据自己在贺特福学院上学时的体验写的。学院内有一座天桥是连接新老两个校园的,名叫叹息桥(Bridge of Sighs),剑桥也有叹息桥,两者很像,一定是克隆出来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新学院路(New College Lane)穿过贺特福学院。我们就顺着新学院路朝前走。说是新学院路,其实是陈旧的,中央用砖铺成,两边则铺着石板。路不宽,但整洁,行人极少。再过去有不少比较狭窄的巷道,这些巷道的地砖都已经磨损了许多,两边房子的墙砖也已经有很多缺损,而且颜色都变成黑的了。有些街面是用鹅卵石铺的,这些路面都已经打上东一块西一块补丁了。当然这仅是房子和巷道年龄的记录而不会影响其牢固性。英国人是讲究节俭的,能用的物件绝不会轻易弃而不用就去要新的,他们会使投入的经济取得最大的效益。我曾去过美国,在那里发现居然还有用木头竖起来的很老的电线杆。像牛津这样的老房子居然还不改造,实在是因为牛津人看重的是内在的创新和历史的传承。

接着,我们来到老校方庭(Old Schools'Quadrangle)。在宁静的方庭里耸立着五柱塔(Tower of Five Orders)。这是进入牛津大学图书馆的主要入口。五柱塔展示了古典建筑的五种主要风格,很值得人们回味。方庭里还立着一尊全身铜像,器宇轩昂,右手拿着书卷,左手屈指撑腰,他迎接着每一个来图书馆的人。牛津大学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是研究类藏书库,图书馆里拥有大不列颠王国的每一种出版物的副本。

建于十八世纪中期的雷德克里夫(Radcliffe))图书馆非常引人瞩目。这是一座圆形拱顶建筑,建筑风格很别致,给人一种历经得起风的耐久和厚重。这座雷德克里夫拱形建筑(Radcliffe Camera))是牛津大学图书馆的主阅览室,它被四周一群各具特色的建筑物包围着。这里被人们称作是雷德克里夫广场(Radcliffe Square)。

在高街(The High)与卡特(Catte Street)街的交叉处,有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万灵学院的雄伟双塔在雷德克里夫图书馆一侧就可以透过锻铁大门看到。万灵学院没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女王学院紧挨着万灵学院。

我们从高街来到默顿大街(Merton Street)。这里坐落着基督圣体学院(Corpus Chrusti)和默顿学院(Merton College)。基督圣体学院具有五百多年历史。在其主前庭,立着一座鹈鹕雕像。鹈鹕高高地立在塔顶,它正在啄取自己胸前的肉,以哺育幼雏。据说这鹈鹕是基督躯体即圣体的代表。这座塔建于十六世纪,塔的基座大体上是长方体形的,其上方是多棱柱形的,多棱柱的上方是圆柱形的,圆柱的上方也是长方体形的,最上方是台体,整体看起来好像是灯塔。这里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和母

那怕是匆匆一望牛津大学一些学院的建筑和街道,我们都非常满足。在我的心中牛津是神圣的,牛津是人类发展征途中的精神动力的加油站。牛津是古老的,她没有舍弃和切割历史,她传承了优良的传统,她使内在的基因优化,她实现了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当然,无容讳言,在当今世界里,牛津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牛津能否发扬光大自身的优势,世人是拭目以待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bjvpkqf.html

牛津的气韵的评论 (共 4 条)

  • 雪儿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