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谈文人相轻

2020-09-04 18:52 作者:江楼望雨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漫谈文人相轻 江滨

什么是文人?这个词儿不大好界定。百度里说,文人指的是指会写文章的读书人;还有一段解释里说: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味,重视生活里面怎样喝茶,不追求权利与财富,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一个定义,既然不追求权力与财富,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那应当是很纯粹的很高尚的,但是,却有了“文人相轻”这个词儿,既然相轻,那恐怕就纯粹不到那里去。这大概是声名使然;文人不见得不去追求利和禄,尤其是那个“名”字。

记得当年老师给讲过,这个词儿的版权所有者是三国时的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还举了例子:“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他解释其原因乃是“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这例子道出了所谓文人最普遍的短处。

文人相轻,基本上是源于只看己之所长或者只盯他人之所短。假如友好地贬贬斥斥其实无伤大雅,反而会成就文坛佳话。如,宋代张耒和苏轼可谓好朋友,曾相互为师,可他们也有互不服气相轻拆台的时候:据说张耒有一次做了一首诗送给苏东坡过目,苏东坡却笑他:“天边赵盾益可畏,水府右军方熟眠。这是热汤清炖王羲之。”张耒心中不服,也就指出苏东坡的诗中亦有过人名用得不当的时候,苏轼反过来挖苦张耒,要他去找曹操理论。(可惜,没查到那首诗,只有这个故事。)

但太多的相轻者并非都如此友好,尤其是形成了学术帮派或者观点体系以后,那就势必要相妒相臭相争。历史上有过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思想、学术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局面,那就是秋战国诸子在同一平台上演出的时期。儒、墨、法、道,他们之间一方面拼命推销自己的产品,一方面也打压别家,相詆相毁。譬如,墨家主张兼,儒家弟子就说他“无君无父”;道家主张虚无,无为而治,儒家也指责他们“疏阔无用”;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于是就说儒家和墨家都“背离天道”;其代表人物韩非则干脆把当时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儒家斥之为危害国家的五蠹之首,主张予以铲除。这些,当然不仅仅是相轻,而是道不同的相斥和攻击,比相轻更进一步的不屑于两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即如近代,章太炎和康有为同为学界泰斗人物,他们也不能免相轻之俗。章太炎从事反清革命,前期思想是非常激进的,而康有为却是改良派,主张帝制,政治上就有了分歧;再加学术(主要是史学观)上观点不同,这就不仅相轻而且相斥相攻。章太炎说康有为是教匪,康有为则骂章太炎为陋儒。据说后来文斗不过瘾便升格为武斗,两派人在报馆里大打出手,梁启超还被章太炎抽了一个大耳光。这也是观点相左而引起不欲两立的相轻。

文人这种相轻如果再夹杂进个人私利或者政治、政权的利害关系,那往往就不仅仅是相轻相妒,也会由相争相斗相压相迫相害甚至带上了血腥味。

咱不妨还拿曹丕说事儿。曹丕在这个问题上看别人看得很清楚,可他自己呢?他逼迫乃弟曹植作七步诗,是不是相轻?不但相轻而且相迫,带上了杀机。他妒嫉乃弟,他害怕乃弟成为他继承父位的障碍。后来,这位聪明绝世的老兄弟还是死在他的迫害造成的抑郁之中;一篇《赠白马王彪》,就把受到老大哥的猜忌迫害的低落情绪和愤慨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不敢直指乃兄,只好大骂乃兄手下的鹰犬爪牙为鸱鸮,为豺狼,为苍蝇!“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他好像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末路。

还好,曹丕对乃弟仅是由相轻相妒而相迫,还没动杀机;也许是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起了点儿作用,还放他出去做了陈思王。想当初同出荀况门下的李斯对他的同学韩非就没有这样客气了。史记《老子韩飞列传》就记载了他们的故事。李斯先于韩非在秦国供职。后来韩非的学说也得到秦王的相识,把韩非从韩国招聘去了。李斯当然了解他这位师兄弟的才能,很是担心韩非一旦被重用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便和姚贾一起在秦王面前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不如以过法诛之。”于是韩非被下了狱,还没等秦王下命令,李斯就先一步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

鬼谷子的两位高徒孙膑和庞涓情况和韩非与李斯差不多,也是文人间由于相轻相妒乃至相残相害的一例;不同的是孙膑不愧军事谋略家,用装疯的办法逃得了性命。

知识分子毕竟不成其为阶级,他们只能依附于某一阶级或权势集团。文人相轻的这个臭毛病便往往被政治斗争所利用。大清帝国的多次文字狱,向落了井的倒霉蛋身上扔石头交章弹劾者,除了那些见风使舵的投机小人,多是从前的相轻者。当代,亦不乏其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就刮起过好几场先由文人相攻而后形成全民斗争运动的风暴(当然,背后支持主动者一方的是政权)。诸于反胡风、反右、文化大革命。尤其是反胡风和反右派,那些反的和被反的,多是平素就相轻者,现在遇到拔高自己压制对方的机会了,便撕破了温文尔雅的面皮,尽全力去撕咬对方,一大批冤假错案就形成了;这不能不说是文人的悲哀。幸好,后来终于有了改正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文人相轻虽然是一种陋习,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起码,它对相轻的双方有激励推进作用。历史大浪淘沙,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前进,文人编织文字宣扬观点,也有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演进的大过程。问题是你相轻的着重点放在哪里。在鸡零狗碎的非原则问题上去压低别人抬高自己,诚然无聊,但如果涉及原则性的大问题,该争还是要争的。没有相轻就没有底气,没有底气就难免随风倒;随风倒没出息。

所谓原则性问题,就是没有步可让,不可商量,按公认的客观标准实施的问题。当然,不同的人,对所谓公认的客观标准理解也有不同。扯到这里,想起了前几年的一件官司:一个叫方子舟的攻击韩寒,说韩寒的作品是他爸代笔的;二人唇枪舌剑一番后,韩寒做原告还上了法庭。这是原则性问题啊还是一场闹剧,拿不准;但可以肯定,它也属于文人相轻。

打从有了网络,给文化人的交流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大好的事情;而由于观点不同甚至不是一个社团组织就相互攻讦揭短已经是很没意思的事,至于一言不合便闹意气当面攻击背后拆台乃至于泼妇骂街,那就更没出息。这类事不是没有,在某一文学网群就见识过。好像是一男一女,互相挑错,终于动了肝火,那骂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那女的,一口一句“老娘”如何如何,“孙子”如何如何,江滨当时未免觉得好笑:“老娘”对“孙子”,这辈分不对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sxbbkqf.html

漫谈文人相轻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