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最好的教育”!

2019-08-03 16:33 作者:语冰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如今,网上经常会有人发表一些说法各异的“最好的教育就是……”的文章,且不去围绕“最”这个字进行文字上的分析辩论,就教育这件事而言,根本就不是一句话,一个方法就能解决,就能说得清的事。

教育的对象是人,施教的也是人,人是最复杂的物种,千人千面,千人千心。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个人阅历,性格特点、品行能力等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即使生活在同一个家庭,同一环境下,大同中也存在小异。面对形色各异的人,同一个方法,不同的人使用效果不一样,用在不同的人身上结果也不一样。所以教育决不是用一个方法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存在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最好教育”。教育是包罗万象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话题。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追本溯源的讲:应该是教化,去蒙,开启民智和知识、技能的传播与传承。与培养出具有高知识高技能的高精尖人才同等重要的是:教育要尽可能地把更多的人教化成心理健康,积极向上,有良好的品行,讲道德,能遵守社会公德,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人。知识技能教育和品行教育是教育的一撇一捺,哪一方面缺失,教育最终都是立不住的。

知识、技能教育是可以相对量化,相对有章可循的,相对容易,但思想方面的教育很难。而思想方面的教育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比如:孔子的四个学生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都向孔子问“”这一个问题,孔子给四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都向孔子请教关于“仁”的问题,孔子给几个学生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更有意思的是,樊迟曾前后两次向孔子问“仁”的问题,而孔子前后两次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子路和冉有分别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给两个人的答案截然相反。因为每个学生的生平经历、性情、处理问题的方式、特长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人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所以孔子所给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大教育家孔子面对不同的学生也只能因材施教,都找不出一个可以适合所有学生的最好教育方法,所以不能根据一个“个案”就轻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同时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家庭,因为每个家庭的家庭情况不同,家长的性格不同,家长的水平不相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孩子的性格特点等各方面情况也不同。

没有任何一个教育方式、方法可以同时很好地适用于所有学生,就自己平时在工作中所遇到过的学生的问题而言,有的学生你只要轻轻地点拨他一句,甚至只需要给他一个眼神,他就能领悟老师的意思,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该怎么做;有的学生你就要多给他讲几句,他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而有的学生,你给他讲再多都无用!有些学生你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可以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但是有些学生,你要是温言和语跟他讲道理,他反到觉得老师好欺负,觉得老师就那样,不能把他怎么样,登鼻子上脸,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你只有严厉地批评他,他才能遵守纪律,所以谁能说得清是温和的教育方式好还严厉的教育方式好!而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你严厉了他依然不服管教,还敢反过来要挟老师!同一种方法在这个人身上好用有效,但换个人可能就没效果,轻率的说哪一个方法最好,太教条了。所以,如果真的实地从事学生教育工作,多接触几届学生,真的不敢轻易地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只能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就个人经历而言,初从事教师工作的时候,似乎觉得“教育”这件事是很简单、清晰明了的,该怎么教育学生是明明白白的;觉得教育没什么难的,进课堂给学生讲知识,学生出现问题了给他们讲道理,批评教育。然而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慢慢地感觉到,对于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随经验的增多,思路是相对更清晰了,也逐渐得心应手,熟能生巧了;可是对于思想、道理、品行等方面的教育,却觉得越来越难,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难事,人是活的,思想是变化不定,难以琢磨的。在教育自家的孩子的时候,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我曾茫然地几次反问过自己同一句话:“我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你了!”

我个人觉得:教育与中医思想有着相似之处。一是中医治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药后之,不亦晚乎!”中医思想强调:人主要在于平时的预防与保养,尽可能不要“作”出来病。教育学生,也是要把他们的问题尽量解决在萌芽之中,教育学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作为老师,“无为无不为”,分寸的拿捏,根本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二是中医治病治本,求稳不求急,大部分的病见效都慢;而教育也不是一件能急的事,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知识不是一天能学好的,品性是要慢慢修炼的。有时候处理学生的问题,当时处理完了以后,老师还要暗中观察跟踪这件事,有时候是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有时候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是一年两年三年,直到问题彻底消化了才算解决。三是中医治病,往往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育也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孩子的教育是综合性的问题,教育学生时,很多时候不能直接针对他们的问题去就事论事,而是从问题以外的事,甚至看起来似乎是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方面切入。四是中医治病,同病不同方,辨症开方,因人而异。处理学生的题也是如此,同一件事,同样的错,不同的学生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因为学生的性格不同,思想模式不同,接受能力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用同一个方法去处理不同的学生,结果往往会出问题。五是中医治病,很少有一味药就成一个方子的,大多都是多味药搭配成方,讲究个“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相使相杀”“相反相畏”……教育学生,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社会,如若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来教育学生,早晚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没有哪一味药是最好的药,没有哪一个方子是包治百病的,对症就好;没有哪一个教育方法是最好的,适合就好。老师对知识也是旁学杂收,不只关注自己专业知识。努力追求找到更适合学生,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但还没找到过最好的教育方法方式,因为当老师的没有谁敢说自己能做到最好。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是大事,是难事,是每个人的事,所有的人都有责任为教育建言献策,所有的人都有权利对教育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但是提出建议与看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呢?还是模糊了教育的方向?作为老师,看见那左一篇右一篇根据一个“个案”分析出来的“最好的教育”是会先去分析它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及它存在的副作用,合理地采纳与舍弃。但是学生家长和学生看到这些文章,结果就不一样了。有的家长,也会分析地采纳,但是有不少家长,他们一看都在网上广为流传了,还是“最好”的,那是盲目地全盘接受。老师要面对的是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视同仁,但家长们都是把自己的孩子当特例,认为老师就得围着自己的孩子转。稍有不如意,就开始拿那些看来的“最好的教育方法”,对老师指手画脚,批评讽刺,一嘴的道理,振振有词。不给他们辩论吧,怕他们片面、偏执的思想贻误了他们自己的孩子,给他们辩论吧,又讲不明白。这些看似因关心教育事业而为教育事业所提出的“最好教育”很多时候恰恰加深了家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

没有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敢说他能找到一个最好的教育方法,并且适合所有的学生。老师教学生差不多和良医治病一样,只能是尽心而为,看症开方,因人而异,希望教好每一个学生,但不敢说一定能教好。有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曹芹在几百年前就用他所经历过的事实说过:“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何况学生发展的如何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几个方面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不是哪一方面就能决定的。

教育,尤其是思想、品行等方面的教育,确实是一件极难的事,在对教师和教学成果没有任何评判准则与要求的时代,孔、孟、老、庄尚且感叹教育之难,何况我们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老师!真得是找不到一个“最好的教育”方法、方式。只能说言行一致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所谓的“最好的教育”只不过是迷茫了多少人的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zawen/vmdbpkqf.html

这世界上根本没有“最好的教育”!的评论 (共 7 条)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飞翔的鹰耿彪
  • 浪子狐
  • 王东强
  • 心静如水
  • 诗心云卿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